初中作文量化互评初探
初中作文量化互评初探
论文导读:作文量化互评的操作。初中作文,初中作文量化互评初探。关键词:初中作文,量化互评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论文检测,初中作文。身为语文老师的我,对此深有体会,作文批改费时、费力且收效甚微,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不大。所幸的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们语文老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于写作教学“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学生作文量化互改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
一、作文量化互评的操作 (1)组建互评小组。根据我班实际,我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组内同学写作水平好中差兼顾。在老师的主持下民主选举一位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本组的作文批改,选举一位书写较好的同学担任“书记员”负责批语的誊写。同时设立奖惩机制根据小组表现进行奖惩。
(2)出示评改标准。开学之初,我给每位学生印发了《作文量化评分细则》,让学生分别从错别字(5 分)、病句(5 分)、标点(5 分)、卷面(5 分)、题目(5 分)、审题(5 分)、立意(10 分)、选材(10分)、结构(10 分)、语言(25 分)、表达技巧(5 分)和情感(10分)等 12 个方面来评价作文。为了学生便于操作,我又把每个方面分成四至五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分值,实行量化评分。论文检测,
初中作文。如:选材,A.选材真实、具体、典型、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10 分;B.选材真实、具体、较典型,能较好地为中心服务,8 分;C.选材真实、具体,能为中心服务;6 分;D.选材平淡,不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2 分;E.选材与中心脱离,0 分。为了让每位学生较为准确地把握评分标准,标准印发之后我用两节课对评分细则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为接下来的互评奠定了基础。
(3)教师示范。学生互改互评作文绝对不是让学生放任自由,撒手不管。教师须在每次作文互改互评之前浏览全班作文,选出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作文各一篇但不作评改,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现出来,让学生自由裁量,给出作文等级,教师适当点评,明确本次作文批改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4)学生量化互评。将学生作文随机分发给其他小组的同学,该同学为本篇作文的第一责任人,互评小组为第二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对照评分细则逐项初评,拿出初评意见,后交小组讨论、修改,给出每项得分,最后由“书记员”誊写出本组的综合评改意见。论文检测,初中作文。
(5)作者认定。学生互改互评完成后,评改人将作文当场交给作者本人,作者若对评改有异议,可以进行质询,也可以提请老师进行裁决。
(6)总结反馈。学生量化互评不是作文评改的终端环节,教师应在学生互改互评完毕后再次浏览全体学生作文,对互评中有失偏颇之处进行纠正,并在下次习作之前,根据批阅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
施,明确努力方向,表扬先进小组,鞭策后进小组。
二、作文量化互评的意义 (1)能体现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求。新课标大力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作文量化互改能充分体现这一要求。以往的学生写作学生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而老师也是疲于奔命地、机械地评改,导致学生作文水平长期徘徊不前。作文量化互评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评判的命运,自己也可以以一个裁判的角色去评判他人的作文,这种角色互换的体验是以前所没有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互评互改中,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文评改中同一小组的同学可以互帮互助,可以就某一观点进行探讨、争鸣,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探究问题的能力。
(2)能促进学生作文二次升格。学生的作文训练,一般都是在老师的统一要求下进行,统一题目,统一要求。这时,让学生互改互评作文,实际上是对这次作文的再构思,再创作。《论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们自然会把别人的作文与自己的作文相比较,从一个旁观者清的角度找出文章的长处与不足,进而取长补短。可以说互改互评作文既是一个阅读和欣赏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和反省的过程,是一条能让评改双方的作文迅速升格的捷径。
(3)能传授给学生写作方法。《作文量化评分细则》其实就是学生在写作时的写作要求,经过长期的互评训练,学生已经对评改标准谙熟
于心,知道了中心要明确、集中、深刻、新颖,懂得了选材要真实、具体、典型、新颖,要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等等。论文检测,初中作文。在写作中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以此来要求自己的文章,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作文量化互评的再思考 作文量化互评实施一年多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学生持久的的互评热情。论文检测,初中作文。在实行作文量化互评之初,由于形式新颖,评价多元,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同学的互评热情也在逐渐消退。论文检测,初中作文。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充分持久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认真评改,主动评改、乐于评改,这是要再思考的问题。
(2)如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互评积极性。总体来讲,学生互评的积极性是高的,但个别同学过于依赖小组的力量,缺乏独立思考,一些同学在小组讨论时游离于小组之外,一些同学由于性格原因,在小组讨论中被孤立或者被边缘化等等。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互评积极性成为下一阶段需要努力的目标。
总之, 如何构建高效的作文教学课堂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作文量化互评是新课改下的新生事物,对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仅是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些浅显尝试,并初步感受到了它的有效性,若有不成熟的地方还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资料:《语文新课程标准》
下一篇:英语作文提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