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作文”写作情境转化策略探析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这一倡导实际指向的是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的真实写作。教师将其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就需要创设情境写作任务。鉴于统编教材写作内容中情境要素的设置特点,研究者提出写作教学需对教材的写作内容予以转化的建议,其具体的策略有三个,分别为“无中生有”、“锦上添花”和化简为繁。
【关键词】统编教材;写作教学;情境转化
【作者简介】王兴伟,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统编教材的精准化写作教学实践研究》(编号:JCJYC20010304)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1]16,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1]23。课程标准倡导指向学生生活,关注目的和对象的真实写作。教师如何将其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呢?目前语文教育界一致认为,创设情境写作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完成写作,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中,写作任务情境一般包括话题、作者(写作时的身份)、读者、目的、语言(语篇类型和语言运用)等要素[2]。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情境的编写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基本上避开了只出现干巴巴的作文标题的做法,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能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设计写作试题,让学生能够情动于中而提笔书写[3]。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围绕语文要素而设计的写作实践为例,笔者发现这五个“写作实践”(第四单元为“撰写演讲稿”)基本上都带有一定的情境性。
邓彤老师认为,完整的写作任务情境通常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一项任务,即要求实现一个预期结果,例如写一篇文章,写一个便条等;二是完成任务的背景,即写作任务的运用环境,特定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等;三是需要的工具,如图片、文字资料等;四是特定的指令,如字数、内容、方式等。[4]对照之下,我们可以发现,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五个写作实践在情境或者情境的具体要素上还可以继续优化。要实现写作的语文要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融合,教师必须对教材中的写作实践予以适当转化,笔者在实践中将具体的转化策略提炼为“无中生有”、“锦上添花”和化简为繁。
一、“无中生有”,在写作任务中融入语文要素
“无中生有”策略主要针对统编教材的写作实践只注重语文要素,而忽略写作情境创设的问题。它通过创设合理、有效、真实或虚拟的生活情境,把语文要素嵌入写作任务中,解决学生写什么、为什么写、为谁写、写了有什么用等问题。
比如第一单元《学习仿写》“写作实践二”。
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提示:
1.重讀《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课》的相关段落,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如综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
2.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最好是亲身经历过的心理历程。
这一写作实践的语文要素目标突出(即“学习仿写”),读写结合的方法指导明确,但具体落实到写作中,这些指导又显得有些薄弱。这里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亲身经历过的心理历程”,“写什么”明确了,但为什么写、为谁而写、写了有何用等问题却没有明确。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无中生有”的策略,为学生的写作任务创设真实、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写作中有效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创设情境。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数学科目经常不及格的小明,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期中考试时考了80分,超过及格线8分。课间,当小明拿到试卷看到自己的成绩时,他会有怎样的心理?小明的心理会发生哪些变化?请仿照《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相关心理描写的方法,以小明的身份向数学老师描述自己看到成绩的反应,与数学老师分享成功的喜悦。
相对于教材中的设计,这一转化兼顾了语文要素与交际语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读者对象,即不在现场的数学老师;二是写作任务,即描写小明看到分数时的心理;三是写作目的,即向数学老师分享成功的喜悦;四是工具信息,即心理描写的方法;五是特定指令,即能够描写小明的心理,达到分享成功的目的。
“无中生有”策略带来的交际语境转化,让大而不明的写作任务有了具体而真实的生活语境。只有处在具体而真实的语境中,学生的写作才具有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含量。因为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时不仅要利用写作技法知识,还需要走进一定的情境,调动既有的生活经验。
二、“锦上添花”,添加交际语境要素
“锦上添花”策略针对统编教材的写作实践具有一定交际语境但缺失语境要素的问题,它通过添加相应缺失的交际语境要素,将写作实践引向真实写作。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的写作实践“我的小天地”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的写作实践“写景点片段”中,编者以“写作导语”的形式创设写作情境,但交际语境要素的不完善导致了写作情境的不完整,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锦上添花”策略,添补增加相关语境要素,完善交际语境设计。
以教学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的写作实践“我的小天地”为例。
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提示:
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更加清楚。
在这一写作实践中,有写作话题,有写作对象,有写作目的介绍,也有语言形式的提醒。写作情境要素看似完善,但是仔细探究,我们就能发现:任务中的写作对象是“别人”,这个“别人”具体是谁不明确;写作目的是介绍“我的小天地”,但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通过“小天地”了解“我”的性格,还是让别人通过“小天地”了解“我”房间的收纳方法却不清晰。在此,笔者试以此写作任务为例,完善交际语境要素,如以下语境设计。
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向一位没有见过你房间的同学介绍你的房间。你的介绍应该包含足够的细节,这样同学们在读你的文章时,才能知道你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介绍房间细节时要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能准确使用方位词,这样可以使介紹更加清楚。正所谓“屋如其人”,读这篇文章的人也将进一步了解你。你的作文将有可能被张贴在教室供大家阅读。
相对于教材设计而言,这一教学转化为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写什么、为谁写、为什么写、怎么写等交际语境要素。虽然写作任务中有诸多限制,但正如荣维东教授所言:这些限制是更为重要的写作资源,是写作动机、内容和表达产生的来源和依据,这样的作文反而好写[5]。又如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实践。
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我们可以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张志公先生写的一个案例稍做修改以完成转化。
请你向学校校报“镜头”栏目投稿,用300字左右的片段描写西郊动物园(或最近你去过的其他公园)近来的新景色,以说服同学们周末去游玩。
章熊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语言这一根本问题。内容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传递语言信息的手段不同[6]。“锦上添花”的交际语境完善策略,兼顾了语文要素和交际语境,让学生根据一种实际情况,明确一种具体目的,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更有效的真实写作。
三、“化简为繁”,增加学科认知情境
“化简为繁”策略,针对统编教材中学科认知情境的写作实践问题,它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增加学科认知情境的思辨性,进而发展学生语文学科的认知能力与高阶思维。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最具学科认知情境的就是第三单元“学习读后感”的“写作实践一”。
这一写作实践利用学生已有的学科素养和教材资源,训练学生写作读书随感,任务具体,目的明确。但还有一点需要教师思考:如果学生再读之后,并未对文章产生新的感悟和比较深刻的感触,那么学生基于教材文本的读书杂感的训练价值何在?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先选定某一篇文章,进而通过“化简为繁”的策略,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观点,强化学生再读文本的思辨性,从而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随感。以《社戏》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学科认知情境。
传统观点一般认为,鲁迅《社戏》中塑造的六一公公是淳朴乡民的代表。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六一公公是一个精明、世故的小生意人形象,理由是六一公公的“请客?——这是应该的”这一句话潜藏着精明世故,他夸“我”的夸张的言行中表现着当时社会对“读书人”身份的推崇,以及与八公公的对比中也突出了他的精明世故[7]。对于小说中的六一公公,你有何看法?请再读课文,任选角度写下你的阅读随感。200字左右。
这一学科认知情境,通过引入《社戏》文本解读的不同观点,给学生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通过再读文本进行思辨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读书随感的思维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说,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语言脱离思维。思维是写作的第一要素,思想是作文的基本内核。读后感写作尤其需要理解、分析、归纳、思辨等高阶思维的介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8]。而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写作情境的缺失,这不仅反映在日常写作教学中,也表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中考试卷中。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张志公先生就呼吁:“(作文)到底应当怎样命题?第一,无对象、无目的那种作文题目,可以出,但是不宜过多;有对象、有目的的写作,应当作为训练重点……后者不是仅仅写出几个字作题目,而是根据一种实际情况,明确一种具体目的,让学生去写文章。”[9]可惜,基于情境的写作任务虽然在语文理论界得到一致认可,但在一线语文教学中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其中固然存在教材写作内容编排的理念问题,也不排除一线教师写作教学理念固化、知识陈旧等问题。笔者所提供的三个策略,经过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任何策略只是对教材写作内容教学转化的一种尝试,我们期望更多写作教学策略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子房.任务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8(1):34-40.
[3]唐建新.紧扣课标,丰富写作实践体验:统编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J].语文学习,2018(1):62-65.
[4]邓彤.写作任务情境:何以需要?如何创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7):11-14.
[5]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
[6]章熊.思考·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7]王兴伟.六一公公淳朴吗?:《社戏》人物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5):73-7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9]张志公.读写门径[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蒋素利)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写作教学 仿拟式写作:习作进阶的统编本实践课外语文·下(2021年3期)2021-04-06关于语文高效课堂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2020年10期)2020-06-03基于教材内容设计的初中语文高效写作教学大众科学·中旬(2020年1期)2020-04-09统编教材时代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统编教材时代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统编教材下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散文百家·下旬刊(2019年4期)2019-04-19基于核心素养的古诗教学六大策略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9年1期)2019-03-13“预测”阅读策略的教学建议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年11期)2018-12-20图文交“绘”,给思维一个支点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8年9期)2018-09-27云平台下基于“翻转课堂” 《公共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的探索校园英语·下旬(2018年4期)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