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缺位
【中图分类号】G621
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当今的中国父母如同驮着孩子奔跑的战马,奔波于各类特长、奥数、补习的圈子里,只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部分,琴棋书画无所不学,而忽视孩子的品德教育,造成“缺位”状态,已成为现时家庭教育的一个重症。产生这种重症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总以为道德教育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体现不出价值。第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注重利益追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们看到的是各种有形能力的拼杀。第三,与智力教育相比,品德教育见效慢,望子成龙心切,家长等不及了。结果,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忘记了这一课,这一课的缺失将在孩子的成长中埋下祸根。
品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通行证。一个讲道德的人,人们愿意与他交往,意味着他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更容易成功。品德是一个人素质中的核心部分,一个成功的人,大多是一个具有较高素养、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品德低劣的人,本事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个人吃亏也就越多。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意味着他的人生有了追求和动力,他的生命处于更高的境界,他的人生才会精彩。因此,教育孩子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
品德教育要行重于知
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般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重知轻行。如理想信念教育过于笼统,不切合青少年的思想发展行程,也缺乏有效的活动载体。考试指挥棒的威力有增无减,加之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等,知识教育重于道德教育成为多数家长和教师不争的理念,家长不得不把孩子的升学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参加一些有助于道德习惯养成的活动,又怕他们累着。此外,还有来自社会价值观方面的影响。一个当教授的妈妈为了让独生女儿体验生活,让她利用暑假沿街卖报纸,但当小姑娘到一家纸行推销时却遭到了老板对其家长的指责:“这个孩子的家长真不负责任,这么小就忍心让她打工。”
家长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大多只把水燃烧到50℃的半开状态,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后面的50℃。原因固然很多,最主要是我们重知而轻行。如我们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才是对的。你问孩子:“明白了吗?”孩子说:“明白了。”我们的品德教育往往到这一步就结束了。可你还要告诉孩子他应该如何做,做完了要让他多重复几遍。要将行为变成习惯,才能最终成为稳定的自然行为。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说把水烧开了。
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孩子道德行为的养成,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知”的系统教育,即告诉他们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要坚决反对的,同时,更需要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点滴小事做起,使他们在生活中磨炼意志,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转化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最终达到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
品德教育以父母为楷模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价值规范有所改变了,但传统的一些道德规范仍旧需要人们遵守。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规矩就是标准,就是尺度。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家长、教师、社会教育工作者要给孩子一个明确、肯定、统一的是非善恶标准,使之有规可循。现实中的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无法或不愿给出标准,致使孩子在道德认知方面无所适从。
相信每个家长在孩子成長过程中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幼儿园被打,问妈妈怎么办,妈妈答:告诉老师。结果一是打人的孩子得到了老师的惩罚,不再继续;二是老师不当回事,结果打人的孩子照打不误。孩子再问妈妈怎么办?有的妈妈就答:你也打他。孩子陷入迷茫。
最近《大河报》以《夏令营里的“三种人”》为题报道了河南少年先锋学校依据学生表现,划分“上仕”、“中仕”、“下仕”3个等级,“下仕”需服侍“上仕”吃饭。举办者的初衷是想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残酷的竞争和社会现实。此报道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赞成者认为体验挫折,有益孩子成长。反对者认为做法过激,等级观念严重,有伤孩子自信。一时间,许多家长不知何去何从。
上述案例凸现家长目前对孩子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在社会变革时期,由于社会道德评价标准的宏观性和抽象性,对诸多复杂、相对具体的道德现象难以作出善恶美丑的科学评价,从而给教育者带来种种迷茫。一是家长对是非善恶标准的困惑。如请客送礼已较普遍,当孩子提出疑义时,家长可能难以给出满意的答复和评价。二是由于学校与社会、社会与家庭、家庭与社会、家庭与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等各个层面的善恶标准不统一,无法进行道德评价,致使孩子产生困惑。三是有的教育者特别是家长,出于对孩子爱护的种种考虑,不愿把自己的真实看法暴露给他们,也给孩子的道德认知带来一些问题。
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对孩子的行为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统一认识,行动保持一致,才能见效。近日有报载,一些地方为了加强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要实践“五个一”,即每天为父母做一次家务、捶一次背、说一句问候语和在节日为父母制作一张贺卡、洗一次脚。这些活动无疑是孩子道德养成的好形式,但这种做法能否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学校、家长和学生能否长期坚持都是值得怀疑的。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应提供明确统一的社会道德标准和有效的道德评价机制,重视家长对孩子道德认知水平提高的作用,特别是对孩子形成善恶好坏观念的引导作用。
只有品德高尚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孩子。家长要做孩子的楷模,在日常行为中告诉孩子对错好坏,日积月累,使这些行为转变为好的习惯,直至进入孩子的灵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因而,家长的作用不可漠视。
上一篇:幼儿品德教育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