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教育与创新意识论文
中职生计算机教育与创新意识
内容摘要 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树人、育人,而创新教育又是这两点中的重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死板、乏味。学生不爱学,不喜欢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应用通过提问,游戏,探究等多种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职生课堂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
中职生计算机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发散思维
绪论
21 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然而现在不同的地区中职生计算机的教学现状不同,但是大体上计算机现状主要是以老师为主,课堂上有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来提高学习效率,基本上是一个教学模式、以学生多练、多听。严重影响着中职生计算机创新意识。
所以我们在中职生计算机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素质的核心又在于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生计算机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转变,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其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性思维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中职生计算机教学实践,深入分析,探析新课标下初中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一.创新意识与中职生计算机的特点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燃眉之急!
(二).中职生计算机教学特点
《中职生计算机》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计算机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计算机的教材叙情和讲理,语言的抽象性很难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其中。
学计算机课中主要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而随着教育方法的改进,现在整节课基本由导入、讲授新课、练习、总结。而中职生一二年级课堂的重难点是生字和朗读。课堂中有时还通过游戏来提高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总体来说计算机课教学是老师带动学生,分步学习每个知识点,互动性强的课堂。
(三).创新意识与中职生计算机教育结合 中职生计算机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
21 世纪是个创新的世纪,是祖国复兴的世纪,科技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科技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计算机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学科,所以中职生计算机教育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教育,在中职生计算机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意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了问题。
二.中职生计算机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一).中职生计算机课前准备 1.熟悉中职生生的心里特点
中职生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职生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所以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好强心理强,好玩,还爱思考。但是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在实物理解的基础上。给中职生上计算机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
2.写好教案 说起编写教案,同事们众说不一,存有诸多争议。现在越来越多教师认识不到位,免不了要发点牢骚。比如,教案写得好不等于课讲得好;编写教案是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教案是用来应付检查和考核的,既耗时又费神,是教师的一大负担,等等。上述议论显然带有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从我从事一年多的教学工作、体会到了写教案的重要性,本人也一向认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脑力工作,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阅读与思考,而教案正是全部备课劳动的结晶。它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与课堂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个承前启后、化静为动的枢纽。教案在教师全部教学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写教案应注意下面几点。
设计教案时应考虑应尊重学生、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行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也由完全的被动接收向主动参与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尊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尽快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来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身的情感表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设计考虑中如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仅能使他们在中职生的教学阶段收益,更能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必须根据中职生生自身所有的特性和中职生计算机学习的特点,制定多种的学习方案。
如果老师一开始就有一个很好玩的游戏或者一个好听的故事,那孩子肯定听得很认真。还有课堂教学导入部分直接影响孩子这节课的学习动机。艺术有效的课堂导入时至关重要的。
从而更好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尤其对于中职孩子,
根据自己班学生的情况,设计有新意的课堂,当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产生兴趣时,就会不畏艰难,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寻求答案,这样就营造了一种创新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课堂便会处于活跃之中。
如何尊重学生,在教案中应注意这五点:1 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2 尊重的学生的情感表现 3 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 5 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学生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创设新颖的课堂,让学生忘记吵,轻松的获得知识,
快乐的成长。
3.教学目标开放让学生明确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中,我们过度关注的是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得,而很少将文本置于整单元,整年段考虑,所以目标是封闭的。
《计算机课程标准》在“前沿”和课程“总目标”中集中展示了新的教育理念:认定工具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计算机课程的基本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是计算机课的基本任务,要求正确把计算机教育的特征点,积极提倡自住、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营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计算机课程。其核心思想是:“把一学科旧有的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设计时,要做到“目中有人”,必须要为每个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的目标设定,课堂才可能灵动。
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应突出计算机创新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创新能力,倡导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的见解,在阅读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因此,我们在进行目标设计时,应突破以往单调封闭的“知”、“能”互动,代之以鲜活开放的综合实践,把计算机实践由原来简单的知识能力训练项目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计算机交际活动中,理解运用计算机知识,从而提高计算机能力。
因此,我们在进行目标设计时,应充分为学生自住、合作、探究式的学习铺设基石,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空间中释放潜能,发展自我。
4.准备各种课堂素材
上课前要准备课上要用的东西,如卡片,图像,课件,游戏,小品等教具。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崐体化和形象化。既课前准备好,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堂导入的好坏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古话同样适用于每一堂课。如何使一节课在开始的前几分钟之内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全身心地进入课堂的情景当中,进而达成更好的课堂学习实效,这一点一直是我不断关注的一个课题,同时也是课堂导入阶段所应当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 构建主义知识理论曾提到“课堂的导入阶段应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如词汇、句型等,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作好铺垫。”这些就要求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
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建构英语知识,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实现课堂导入的知识目标及情感目标。计算机课堂导入也就是教学流程中的启动环节,它主要的作用是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经常所用的导入法有: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温故知新,复习导入、创设环境,情境导入、边玩边学,游戏导入、边唱边学,歌曲导入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导入。
(三).传授新知注重更多让学生参与。
所谓的教学,主要就是以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教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主要起辅导、引导的作用,学生的学才是课堂主体。一节课中如果只有老师的教,学生并不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那么这一 堂课就将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命运。当然,反之也一样。可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1.让学生也提出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
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手段。因为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教师提问的种类不同,对学生思维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同的。那么课堂中如何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首先运用判别性、叙述性、说理性提问。教学中,运用“„„是不是?”“„„对不对?”让学生作出判断,再让学生说明“„„原因何在”“„„为什么”“„„道理怎样”这样就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研究,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很大作用。这也是常用的提问方式。例如:《北大荒的秋天》理解第四自然段的第三句话中的“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的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我把这句话与“榛树叶子全都红了。”进行比较。请学生说说哪句话比较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学生都认为第二句比较好,然后各抒己见,有的说写出了榛树叶子的颜色非常红。我趁机问是怎样的红?学生齐答像一团团火。有的说反映了人们的心情,我趁机问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不论他们回答的是否正确都一律给以鼓励。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表见解。
(四). 课堂在总结角色要开放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习惯自己对一课的得失进行总结,然后让学生机械记录或者记忆。中职生生限于其年龄特征以及计算机认知水平,往往热衷于照搬老师的而不善于反思总结,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仅停留在知识表面。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还会做重复工作,出现“上课听的懂,课后依然不会做”的现象。我在课堂教学像对知识的认识、词语分析、中心思想等,提高学生总结反思能力 那么,要让学生有自我成长的机会,在适当的时机要勇于放开手,
让我们的学生自己体验、感知语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总结,学会学习,激发兴趣。
让学生自己总结要注意引导,最好能让学生写出来或者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总结一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什么都靠老师。角色做到开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
2.让学生回忆 (五).练习设计要新颖 布置作文作业时要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起来。计算机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或是在结尾,或是在中间。教师自身要善于挖掘教材力往往就在对课文的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
(六).重视中职生计算机的课外活动 1. 计算机课外作业的布置
课外作业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课堂教学实践的延续,是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径。对于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职生教学实践中计算机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又有其不同于其它学年段计算机教育的特殊性,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中职生计算机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并尽量使学生自觉、主动、愉快的完成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的布置以开放式为先。课外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中职生生自身方面有着特殊的身体和心理特点。然而,多年来的课外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学生生活和中职生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倡导开放式课外作业在新课改大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开放式课外作业的类型可以参考其下 7 种 选择型: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
扩张型: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扩展型作业。3 合作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某项作业。
实践型:主要指读写背以外的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参观、制作等活动性作业。
自编型:即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一定要求,自己编拟作业的内容。
开放式课外作业的效果:1、可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2、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
作业是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在讲授阶段已经理解和记忆的新知识,通过独立作业转化为技能技巧。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抓好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这一环。学生的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 2.计算机课外活动要形式多样 开展好课外活动我作为一名中中职生二年级的班主任,我认为安排课外活动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个别的、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甚至是全校的。
3.课内课外相结合 中职生计算机课内与课外结合,是培养学生学计算机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内外结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巩固课堂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
结论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培养创新,可以扼杀创新”,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的精辟论述。它警示我们必须把实施创新教育放到战略的高度,要坚决杜绝压制思想,扼杀创新的行为。我将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继续在激活课堂教学,勇于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自觉从整体的教育目标出发,审视和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行为,真正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金子”在这里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李雁飞."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长治学院学报,2008(10) [2]魏慧彩.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方法初探[D]. [3]研析职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一) 孙忠诚
范天洲《导入新课原则小议》中中职生教学小百科(22)计算机
科·教法篇 2007 (二)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三) 吴立岗《中职生计算机计算机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7 (四) 邵宗杰主编《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五) 张海荣 《浅谈中职生计算机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华少年2012.4(上)2012 年总第 7 期
参考文献摘录 (1)孙忠诚
范天洲《导入新课原则小议》中中职生教学小百科(22)计算机科•教法篇、2007
摘要内容: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运用得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若运用不当,反而会事与愿违,浪费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导入新课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手段,用在正课之前,为正课教学服务。每堂课,每个教学内容,都有教学目的或教学目标,或理解课文,或学习某个定理,或认识某种事物,实现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导入新课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以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为原则。例如,中职生计算机第四册有一篇课文叫《称象》,学习这篇课文是让二年级学生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学习曹冲少年聪明、肯动脑筋的好品质。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教学的目的,有的教师这样导入了新课:同学们见过大象吗?大象有多重?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用什么办法最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个称象的故事,看看究竟怎样称象好。这样就扣紧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导入了新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有一个老师这样导入:首先设计了一个谜语让学生猜,学生七嘴八舌闹了好一阵才猜出是大象,然后才学习课文。我们觉得像这样导入新课就远离了 本课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兴趣性原则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课之前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正课学习很有好处。这也是许多老师经常动用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特别对中职生生更有效。例如,有的教师教《蝙幅和雷达》一课,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见过蝙蝠吗?蝙蝠靠什么探路?飞机在夜间飞行靠什么探路?„„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学生怀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课文上了。
三、过渡性原则
一篇课文,一个教学内容有时需要几堂课讲完。两堂课之间学生的思维,知识的发展会出现中断和间隔,需要运用过渡衔接思维,连贯知识。常用的方法有提问性复习、检查性测验、巩固性练习等。两堂之间的导入应注意与本堂课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四、教学对象原则
教学对象不同,导入新课的形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中职生生、中学生、成人,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及其知识水平的层次,采取相适应的导入方法,抓住中职生生天真好奇,活泼好动等特点采用讲故事、看图画、设悬念等形式,对较高知识层次的大学生成人应体现知识性、启发性、哲理性等特 点。
以上几项原则互相联系,教学中要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忌不做准备,随意拈来,无针对性目的性;二忌时间过长,影响正常教学,完不成教学任务;三忌形成单一,老是一种办法,学生厌烦,没有激发作用;四忌突然袭击,例如无准备的测验和考试,搞得学生精神紧张,影响新知识的学习。
有句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新课的导入方法得当、合 理、科学,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2)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摘要内容:第三章
感觉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
第六章 记忆
一.记忆的分类:
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二.记忆是一个过程 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
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五.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图象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斯伯林的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它最大特点是其保持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 5-9 个单位),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也可以进入短时记忆,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复述是短时记忆的存储信息的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发生遗忘。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引起的。
3,长时记忆: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没有限制,良好的编码能够改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和提取。
长时记忆保持所需条件是:A,组织有效的复习。与遗忘斗争的首要条件是组织记后的复习,没有复述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的,因此我们要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B,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C,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提出了艾宾浩斯曲线。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除了最主要的时间因素以外还有: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2,学习的程度;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如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 4,识记者的态度。
遗忘的原因,有四种不同的看法:1,衰退法; 2,干扰法; 3,压抑法; 4,提取失败。
第七章
思维 一.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三.想象的功能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
想象的功能有: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四.想象的过程和种类
1,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一下几种形式: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2,想象的种类按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现象是一种没有目的、不自觉的产生地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它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六.概念结构理论
概念结构的理论主要有层次网络理论、特征表理论和原型理论。
1,层次网络理论。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概括的水平越高。
2,特征表理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3,原型理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原型是指最能代表该概念范畴的成员。
七.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采用算法策略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却需要大量的尝试。
2,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它有以下几种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2,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3)吴立岗《中职生计算机计算机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7
摘要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开展中职生计算机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 )兴趣激发策略
教师在计算机课内外教学中,自觉地与生活建立相关的联系,计算机实践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方法的确定,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努力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同时,计算机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仍从学生喜爱的内容出发,把其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唤起学生心中对生活的亲切感、好奇感。
(二)任务驱动策略
带着问题进行搜集资料
学生根据研究命题,从多种渠道搜集解决命题所需的各种信息,如:上网、去图书馆查阅、向周围人查询等。将搜集的各种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出能解决问题的条目,进行分析概括。如:围绕鲁肃特点进行的讨论,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资料准备。学生或是上网、或是看《三国》、《三国志》、或是请教家长,从不同渠道得到了关于鲁肃的资料,上课时,围绕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运用手中资料进行探讨交流。
(三 )情境创设策略
这是指从开展计算机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学生的兴趣、认知、学习的实际出发,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巧妙地设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联系自身感悟及生活体验,并能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究的教学氛围及其环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存疑、探究、创造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经历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的计算机实践过程。学生在这样开放的情境中,通过思考、讨论、体验、操作等活动过程,学会理解,学会实践,学会探索,学会创造,主体性得到全面提高。
自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以及不同的思维特点,做出自我选择,并进行自我探究、自我评价。
活动发展策略
( 1 )开展观察活动
开展观察活动是让学生选定一个观察目标,对其特征进行一定周期的观察,记录下观察所得,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形成结论。本学期实验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活动。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养育的小动物等事物,记录下小苗长高的厘米数,颜色的细微变化,质地的逐步转变,事物的自然发展,使学生获得了观察的第一手资料,对自然、社会有了切身的感受。
( 2 )开展游戏活动
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设置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游戏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计算机实践活动的浓厚兴趣,在活动中既获得知识,又将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加以灵活地运用。
( 3 )开展情境体验活动
( 4 )开展操作实践活动
( 5 )开展探究发现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从皮亚杰的活动教学观来看,它认为知识的获得在于儿童主动的积极探索和重新创造发明,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不是直接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儿童,而是介绍问题和对策,帮助儿童重新建构真理。杜威认为,只有在情境中,儿童的问题才是 “ 自动提出的,问题的数量是很多的,各种各样的,而且有独创性的。
” 儿童要在这个情景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离开了问题,教学就会陷入放任自流的迷途,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 6 )开展转换角色活动
( 7 )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 8 )开展合作互动活动 开展合作互动活动,需要每一个成员,发挥各自的优势,依靠大家的合力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人 ( 9 )开展欣赏活动
欣赏活动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方法。欣赏教学法是一种情境的教学,他不像语言传递和实际训练那样靠教师讲授或具体指导,而是寓教学内容于各种现实的、具体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活动之中,唤起学生想像,以加深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例如:学习《听泉》一课,单单去读课文,不让学生亲自聆听感受《二泉映月》的动人旋律,是难以理解 “ 听泉 ” 的含义的,更难以引起学生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共鸣。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让学生下水欣赏乐曲,使学生在音乐中,受到感染与熏陶,自身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得到沟通。这种体验来自于对音乐的理解、来自于对生活的理解、来自于人生的感悟,从而促进了对文章深刻的理解。
( 10 )开展主动参与活动
比如,教学《房顶上的大蘑菇》一课,教师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去再现文中的的情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有的是小组合作讲故事,边叙述边表演:有的扮演与文中主人公类似的人物,编演课本剧,使学生由旁观者变成当事者,从而唤起他们对课文的独特情感的自我心理反映,使他们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以使学生情绪激动,情感涌动。此时,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心中独特的生活视像和语言积累,并在与课文的练习中进行有机组合,以构成与独特语像、独特情感、独特语言为一体的言语
作品。有的则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心灵在语言形象的感受和语言情感的感悟中得到感染与洗礼。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自觉自愿中主动参与,又能在参与中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创造,得到充分的锻炼。
(五)实践体验策略
这是指学生在间接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型的实验研究活动,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一个有效的直接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要保证学生主动参与,不能越俎代庖 , 认真学习人类在实践中求真知的方法精髓,体验亲手求得知识,获得成功的快乐。
(六)模式创新策略
这是指教师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内、局限于课本,而是通过模式的构建,改变原有的就课文论课文的教学结构,把课堂教学的视角打开,面向社会,面向生活,为计算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模式的构建,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增强学计算机用计算机的意识,再活学活用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感情的激发,人格的发展。通过实践使课程设置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变化。
(七)主体参与策略
这是指师生共同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活动情境,在实践活动情境中,充分体现学生主动选择、主动探究、主动创新,主动获取新知,培养训练技能的有效过程。让计算机真正走进儿童的生活,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主动发展中获得终身持续发展必需的计算机素养。
(八)人文关怀策略
这是指在强调计算机工具性的同时,强调计算机学习的人文性。引导师生在计算机实践活动中共同感受计算机是和人的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的过程中显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素养。
(九)实践反馈策略
在学生参与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计算机实践活动后,对于他们的内心体验,教师及时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小组交流等方法进行深入地了解,以加强对学生认识事物,认识社会的正确引导,激励学生主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参与计算机实践活动的勇气和信心,促其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4)
邵宗杰主编《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摘要内容: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它以观念文化为核心,整合了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
第三,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本身就在文化传统下运作,它经过历史的积淀而成, 必然要传递传统的文化价值观。
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和传递的教学内容上。
比如, 一
些经典的计算机课文几十年来都不变化, 因为这些内容负载着传递传统文化的任务。
学生类似“文化容 器”,教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依然不会丢掉。
第四,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或者分为领导者亚文化、教师和学生亚文 化。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统一体,是经 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通过代代相传, 可以成为学校的成员的自觉行为, 对师生领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处于特定的身心发展阶段,故其文化也有特色。
同伴群体的影响。学生的同龄文化群体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使其与成人文化不同。如校园 里流行的歌曲, 各种新鲜的词汇, 流行的漫画和小说。成人不会唱,也不知道意思。
师生的交互作用。不同的师生互动模式形成的文化不同。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导致学生形成不同的亚文化群。不同经济地位的学生在一起形成不同的文化 观念和行为标准。
社区的影响。学生生活的社区不同,社区文化也会影响着他们的文化。比如,教师社区的学生文化 与个体经营者社区的文化会有不同。
2.学生文化的特征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是从儿童世界迈向成人世界过渡性产物。表现出独立的一面,同时也受到教 师和家长等成人的引导。
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学生所受到的影响中,教师和学校文化的影响是正式的显性的影响。而学 生文化则处于非正式的潜在影响的地位,不是成人社会有意灌输的文化观念,使他们自己不知不觉形成 的观念。
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群体形成不同的亚文化群。
表现出阶层差异,性别差异,甚至年龄 差异。
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对学校文化的补助性,对正式文化的补助性,各类学生亚文化之间的互补性。
第五讲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述 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它面对的是个体。个体是以活生生的生命形态存在的,是以个体的身心发展 状态来表征的。所以,教育学对人的发展的考察,主要考察的是个体的身心发展。
发展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作为状态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阶段性完成,作为过程是对已经完 成的发展状态的不断否定和超越,追求新的发展。对发展而言,状态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因此, 对个体生命的发展,我们也可以从静止的状态和运动的状态两个方面来考察它的含义。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搓成,特别是指个体的身 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的顺序性的,不仅从整体上看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而且,身心发 展的个别过程和特征的出现也是具有一定顺序的。
例如, 在总体上看, 儿童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是按照两条法则进行的, 一是自上而下 (头尾法则)
, 二是自中心而边缘(远近法则)。心理机能的发展顺序是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 维。身体和心理机能的每一方面的发展也都呈现出一定的顺序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的矛盾,以 及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量变到质变。整个的发展过程就表现出若干连续的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出 区别于其它阶段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就是“发展的年龄特征”。具体说,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在发展 的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划分的标准不同。我国通常根据生理年龄划分为新生儿(出生至一月)、 乳儿期(1 岁以内)、婴儿期(1—3 岁)、 幼儿期(3—6 岁)、儿童期(6—11、12 岁)、少年期(12、 13 岁—15、16 岁)、 青年期(16、17 岁—25、30 岁)、成年期(30 岁以后)。
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一个出发点。教育措施不能“凌节而施”。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
第一,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身高和体重,有两个高峰, 第一次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二年,第二次高峰是在青春发育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比其他阶段增长都要快。
第二,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以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发展为例,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幼儿期以前,脑的重量就已发展到成熟期的 75%, 9 岁左右就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统的发展则是 前慢后快,在童年期几乎没有什么进展,而到了青春发育期以后才大幅度的增长。
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工作要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而教。
所谓“关键 期”是指身心某一方面的发展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例如,2-3 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 岁 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教育一定要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而教,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 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 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是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 把人击倒。
互补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别差异;既有年龄阶段中突显的一般的、共同的特征,又有共同中的变 异性。
从群体的角度看, 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 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 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 上的差异。
教育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最大限度 地得到发展。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成熟、环境和个人实践活动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他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
点,也 叫遗传素质。
2.遗传的意义 (1)遗传素质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不可 能。如色盲是由遗传而来的,后天不能补救;所以色盲不能成为画家,也不能从事需要辨别颜色的工作。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人与人之间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由于遗传素质上的差异有的使人易于发展成一个善于思辨的科 学家,有的易于使人发展成一个有才能的音乐家,有的易于使人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体育运动员。由于 遗传素质的差异,不同的民族、种族、性别之间产生的区别通常不是靠简单的后天努力可以补救的,这 要通过遗传的缓慢进化才能实现。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 度。人的身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水平的制约。
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在同年龄阶段不仅有共同的表现,同时彼此之间又可能有一定的区别。
这些区别即因个人之间生理成熟程度不同而导致的超前发展或延后表现,许多超常儿童表现出一般儿童 所不具有的早熟或少年早慧,而另一些儿童又可能有许多行为表现得与其年龄不十分相称。这些都是生 理成熟的不同程度的具体表现。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遗传素质有差异,但就一般人而言并不是相差很大;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但 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取决于后天的环境人。不能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反对“遗传决定论”。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和限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他以一对满 46 周的同卵双生子为被试,其 中之一先作每天 10 分钟的爬梯训练,共 6 周。
然后测量两个孩子爬同一楼梯所需要时间,结果是,受 训儿 26 秒,未受训儿 45 秒完成爬楼梯的任务。然后这对双生子满 52 周时,再对他们进行为期两周的 相同的爬梯训练。测量结果是,他们只用了 10 秒钟就完成了爬梯任务。格塞尔据此提出了个体发展的 成熟决定论。这虽然夸大了成熟的作用,但教育中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非常必要。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若按环境的性质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 济、文化以及与个体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
若按环境的范围分,环境可分为大环境(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小环境(与个 体直接发生联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四)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 性。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 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强加速
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作用将更明显、更富有成效。前苏联心理学 家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
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 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 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3.学校教育, 尤其是中中职生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 价值 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于该领域内普遍和基 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 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当然,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的发挥,不是没有条件的,他要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并 且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影响。
(五)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第六讲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教育使得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人的价值的含义:
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
教育有责任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
上一篇:1入学教育9.2
下一篇: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