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研究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吴砥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
“十四五”时期,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信等新技术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领域,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顺应新发展阶段形势变化、抢抓信息革命机遇、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直面“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培育新发展动能,激发新发展活力,弥合数字鸿沟,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部署安排。《规划》在专栏13“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工程”中明确提出:“开展教育社会实验。研究人工智能对教育模式和教育对象的影响,探索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这是基于当前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全方位影响与变化形势下作出的重要决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环节,是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目标的关键举措。因此,“十四五”时期,我们必须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过程中,加快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研究,助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一系列挑战
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深入应用于教育行业,引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治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首先,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了人才培养目标。人工智能转变了各行业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从而改变了教育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人机互动能力等成为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竞争力。
其次,人工智能极大丰富了教育教学模式。人工智能技术将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智能教学系统可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加耐心、更加准确、更加个性的学习支持服务,长期困扰教育教学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将逐步得以解决。
再次,人工智能显著优化了教育治理服务。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领域的深度应用,将让数据采集汇聚更精准、教育管理服务更聪慧、学校组织体系更灵活。利用人工智能对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系统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动态分析,可实现教学决策的科学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最后,人工智能加速转变了教师能力要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让传统教师的一部分工作可以被智能机器所承担。教师能力要求正在加速转变,机械练习、简单测评等工作已可交由机器来处理,教师工作重心将更多转向能力培养、素养培育、心理干预等,人机互动能力日趋重要。
在这一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有效融合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抓住人工智能给教育变革带来的巨大机遇,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治理优化和教师角色转型;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全新挑战,主动防范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可能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
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是教育系统
应对时代挑战、探索有效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是应对智能时代教育挑战、探索科学发展路径的现实需要,在当前智能技术快速渗透教育行业的大背景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分析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亟须开展以证据为基础的实验研究。人工智能在给教育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挑战,包括:人工智能是否会加大数字鸿沟?教师和学生该如何与智能教学系统进行有效配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有无可能导致伦理、社会以及安全等问题,如有应如何解决?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對智能时代的社会形态和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认知,而这种认知的建立有赖于以实践证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特别是社会实验研究。
其次,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为应对人工智能对社会的综合影响提供了新路径。社会实验作为一种检验特定政治、经济、科技因素被引入真实社会情境所产生效应的经典方法论,为持续跟踪和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社会影响,探究智能时代的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路径。为此,必须运用长周期、跨领域、多学科的实证方法记录、描述、研判这些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变革,从个人、组织、社会等维度对人工智能的综合影响进行全面分析。
最后,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是构建智能时代良好教育生态的关键。为加强对人工智能潜在影响的研判,确保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有效、安全、可靠、可控,有必要开展人工智能条件下的教育社会实验。为此,必须选取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重点应用场景,进行长时间周期、宽空间区域、多学科综合的介入式观测和科学测量,持续收集参与者群体的状态数据和教育教学过程数据,就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前瞻判断,助力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
推动教育行业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研究
有必要从内外两个视角出发持续推进
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研究的开展,需从两个方面协调推进:一是基于人工智能影响教育系统内部因素的视角,开展人工智能对教育模式、教育对象的影响研究;二是基于人工智能影响教育系统外部生态的视角,开展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对社会的影响研究。
首先,从内部视角出发,推进人工智能对教育模式、教育对象的影响研究。基于新型教学环境的发展与迭代,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习得和能力发展的影响机理及路径。深入分析人工智能融入教学过程对课堂教学氛围、师生角色定位、课堂教学效果等产生的影响,关注人工智能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分析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对青少年社会交往特别是与他人共情能力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从外部视角出发,推进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对社会的影响研究。一是研究人工智能对数字鸿沟的影响,理解并分析数字鸿沟衍生和扩大的防控机制,探索弥合数字鸿沟的有效策略。二是研究人工智能解决教育资源供求矛盾的有效路径,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优质教育资源的高效供给机制、科学配置方式和精准服务模式等重点问题。
展望未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与教育将进一步深度融合,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涵盖教育的各个方面。为准确研判和科学应对这一形势,应持续不断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寻找人工智能作用于教育的本质规律,探索科学发展路径,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文选自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官网,有删节)
猜你喜欢人工智能信息化实验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9期)2021-09-22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8期)2021-09-10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4期)2021-06-06有趣的泡沫小实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9期)2019-11-10反泡泡小实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12期)2019-01-13人工智能与就业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17年12期)2018-03-28数读人工智能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下一幕,人工智能!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下一幕,人工智能!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上一篇:新教育
下一篇:基于可持续的时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