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对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网友投稿

刘树森

摘要:当前艺术教育存在轻视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轻视道德伦理思想教育等不良倾向。艾略特的文化教育思想对当下时弊的解决具有参考意义。讨论了教育三宗旨、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反对教育功利化、回归传统与共时性有机整体文化观、文化本体生态观与文化星丛理论等艾略特文化教育思想中涉及艺术教育的思想内容,重新审视了教育目的、内容选择、传承与发展创新、伦理道德教育等艺术教育重大问题。最后介绍了一些我校结合艾略特文教思想改进艺术教育实践的方法。

关键词:T·S·艾略特 艺术教育 传统观 道德教育

当前艺术教育已经出现了强调分析作品的艺术形式技巧多于思想内容、追求新奇忽略传统、不重视伦理道德等不良倾向。诺贝尔奖获得者T·S·艾略特结合自身经历,在诸多论述中阐释了自己对文学和艺术教育的独特思考,这位文化思想界巨擘的文化教育思想是一份珍贵遗产,对艺术教育的研究颇具启发意义,但是目前国内艺术教育的研究尚无人注意到其价值。本文审视探讨其中对艺术教育有价值的部分内容,为纠正当前不良倾向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希望可以为当下艺术教育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一、T·S·艾略特的文化教育思想

艾略特先后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英国牛津大学默顿学院、伦敦海格特中学等不同层次的学校任教。他的文化教育思想源自从教实践,并在“新教育”“新托马斯主义”“自由教育”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既是国际知名的现代派宗师,也是著名的传统主义者,激进与保守,创新与传承奇妙地在他的思想中实现了平衡。其中对艺术教育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内容主要有:教育三宗旨、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反对教育功利化、回归传统与共时性有机整体文化观、文化本体生态观与文化星丛理论等。对重新审视艺术教育的一些重大问题,这些思想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要解决当前艺术教育面临的创新与传承,形式与内容的困境,这些思想无疑是合适的他山之石。接下来,将结合艺术教育的具体方面深入探讨。

二、对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艾略特文化教育思想的相关方面为参照,现对艺术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选择,传承与发展创新,伦理道德教育等几个方面逐一进行审视。

1.重拾精神家园

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的境界,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当前娱乐文化无限膨胀,庸俗消费大行其道,自私自利毫无节制,经典文化和伦理道德不断消解,非常清楚地反映出人们内心的功利浮躁。传统核心价值观念正在遭到侵蚀和损害,人们面临着精神家园变成荒原的危险,显然当前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存在问题的。艾略特早就对类似问题发出了警告。他将教育的宗旨分为:以就业为目标的工作能力培训;以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目标,培养良好公民素质,也就是培养“好人”;以个人发展为目标,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天赋,追求人性解放。第一项宗旨是获得维持生计的工作。第二项宗旨放眼于社会和义务。它的关键是培养“好人”,不仅要培养社会国家栋梁之才,还要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善良品质和良好的公民素质。要让学生明辨是非,心怀社会良知,洞达道德以致用,由培养“私德”达成“公德”,并指归为“让人成为人”,即第三项宗旨所指向的目标:让“好人”发挥潜力和天赋,拥有和享受幸福美好的人生。三种教育宗旨的实现程度都需加以限制。如果一味追求财富,则人变得物质而粗鄙不堪;如果处理不好和社会的关系,则个人沦为社会机器,变成了没有灵魂的工具;如果无节制地追求个人发展,则变得极端自我,将会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权益。审视目前艺术教育的现状,学生不缺少知识和技术,不缺少物质满足,缺少的是理想、希望和情怀。很多人放弃了思考,娱乐至死,变成了马尔库塞所论述的“单向度的人”,不再追求人生价值和精神价值,沉沦物质享受,没有灵魂只有物欲;面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只会随遇而安,不去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甚至失去了想象更好生活的能力。开展艺术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寻找精神家园。艺术教育不仅需要传授艺术知识,更需要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实现精神感悟和道德感悟,找回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找回民族精神,正确认识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建立文化认同。最终让学生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欣赏感悟文化艺术作品的能力,从文化中获得道德感悟,从而重塑社会伦理和美德,增强自我道德约束,重塑人生信仰。

2.重视民族艺术

艺术课程该侧重什么教学内容?教师现在过多教授西方艺术和技法,对本土艺术则介绍得非常有限。学生也是对外来艺术研究的多,本土艺术钻研的少。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长此以往很可能出现文化变质。艾略特站在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了文化生存的条件,相关论述值得重视。他提出了一种文化本体生态观,认为文化类似于生物,相互关联的多种文化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文化之间是共生关系。文化需要不断从自身传统中汲取营养来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时,它需要从与之关联的外部文化批判性地吸收合理元素来增强自身活力。文化如果抛弃传统一味接受外来影响,終将失去自我特色,走向消亡;如果一味拒绝外来文化,则将走向僵化,终将失去活力衰败死亡。所以从文化本体来说,要想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稳定和发展,必须处理好内部传承和外部影响的辩证关系。为保持文化本体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必须处理好文化整体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艾略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文化星丛理论。他认为各种文化像星星一样都是完整独立的存在。但区别于星星的孤立状态,各种文化传统虽然差异明显,彼此还是相互联系的,并构成以各个文化为离散中心的文化星丛,形成和谐的文化本体生态系统。文化本体频繁地与其他文化发生或吸收或排斥的竞争关系,“和平的对抗”,共同发展,保证了文化本体生态系统的健康活力。而文化间的对抗和竞争,也对文化体内的成员起到了刺激作用,使他们更注重自己的文化标签和文化身份,更加关注和忠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保持凝聚力,齐心协力反抗其他文化群体的侵袭。就这样通过文化本体的内向吸引和外向排斥,文化本体生态系统保持着文化的整体性与多样性,维持着平衡稳定。

艾略特的文化本体生态观和文化星丛思想,充分说明了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生态中的重要作用。民族传统是艺术和文化之根,是艺术创新发展的出发点。同时,本土艺术也需要批判性地合理吸收和借鉴外来艺术成果,才能够激发本土艺术的发展活力。从教育本身的文化功能来看,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教育对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对文化内容的选择和整理实现的。现在教学内容取舍厚外薄内的倾向,很容易导致本土文化的传承弱化和消失。在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应该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重视传统艺术,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作品为主,同时合理介绍外来优秀成果。借鉴文化星丛理论所阐释的文化之间的对抗特性,可以适当以反例增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树立艺术自信。

3.深入传统,古为今用

花样翻新的外来文艺思潮确实产生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但这些以人的终结和解构逻各斯为特征的作品中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缺位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者不该推进这种历史意义被边缘化、深度被消解的、形式大于内容的狂欢。这种作品丢失了内容意义,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创新。艾略特在论述相关问题时,提出了一种共时性有机整体文化观。他认为,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应该要深入传统,并在与传统的整合中实现价值,成功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共时性,是文化、传统、历史、伦理相统一的。

传统在艾略特的文化教育思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个人主义不顾一切地将个人至上的原则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领域,破坏了统一的整体秩序,分裂了社会的价值结构,造成了人的信仰体系的崩溃,最终会造成社会与人类的毁灭。要解决现代社会碎片化和现代人经验碎片化的问题,关键是找到一种统一的秩序并使人回归这种秩序。实现方式是通过回归传统,在传统中挖掘出具有普遍性的稳定秩序感,并使精神回归到整体。所以现代教育需要向传统回归。学生通过学习和感悟传统,将个人破碎化的经验感受归化到普遍性的传统价值结构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再认识和重构,重建共同的精神家园,使现代人获得作为人的完整价值和统一存在,实现精神救赎。所谓具有普遍性的传统价值结构,是通过建立共时性的有机整体意义空间来实现的。艾略特从时间延续性和同时性的独特视角来解释传统,将传统视为一个绵延的存在,传统不是孤立的过去,而是裹挟着过去成为现在的一个存在,并因此不断焕发勃勃生机,成为未来作品创新和生命力的源泉。他认为个人经验必须在和经验整体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实在性。传统在他看来,是一个包含古今中外所有作品的有机整体,任何作品都必须置于传统中才能体现其意义和价值。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艺术家,必定是遵循传统,继承传统的。继承传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要具有一种“历史的意识”。艺术家既要意识到当下的存在,也要意识到文化历史的同时存在,进而与其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

艺术教育不但需要正视艺术传统,更要特别重视对本土本民族艺术传统的认识、传承和发展。应该教育学生不必膜拜外来艺术和思潮,不能为了赶时髦强行嫁接,一定要在正视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合理借鉴。艺术史已经证明,盲目照收外来艺术或脱离文化传统的创作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却是艺术领域不变的真理。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研习中国传统艺术,要多结合现实生活阐释传统的现代意义,把传统艺术的永久性和当下性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邂逅和碰撞中寻找和继承民族的普遍性价值,不仅认清当下的艺术现实,而且意识到民族传统的同时存在,让学生从传统作品中挖掘出当代价值,找到自己在“时间”中的位置,进而与整个中国艺术传统和世界艺术传统融为一体。

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前提,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要继承的不仅是传统技法,最重要的是要继承超越时间的民族情感、心理和灵魂。只有基于传统的创新才是负责任的、有意义的创新。教师应教育学生创作的主题要立足本土,反映跨越历史的,具有普遍性的真、善、美的伦理原则和道德思想。在捕捉时代敏感话题的同时,用历史的、传统的意识和眼光审视剖析当下话题,贯通古今,才能使创作变得深邃,使创作具有历史厚重感。艺术创作不仅是表达个人情绪,还要继承再现传统的普遍价值,创造性地表现中华民族超越时空的情感积淀、道德追求和生命的意义。

4.加强伦理道德教育

艾略特从反对功利性教育,达成人与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伦理道德教育的问题。教育如果仅是为了好工作,忽略了个体潜能的发掘培养,最终只能培养出工作机器而不是有思想的人,这是个人和社会的悲哀。同时他也反对另一种功利性的教育,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不会思考,仅知道遵纪守法的公民。这样的教育也是有害的,生产的是顺从,而不是个性。他反对社会对人的奴役,认为教育和社会之间应该是“生长与建造构成的和谐体”。他提出实现三宗旨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学习古典语言和古典文学,看重古典文化的道德感知力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另一条是利用宗教净化心灵,实现人性完善。艾略特提出的实现路径是出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和对基督教社会的思考,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国情。但也要认识到,两条路径的本质都是希望今人去学习古代积极健康的道德文化,希望通过人伦道德、宗教道德观念净化今人的心灵,以达到明辨是非胸怀天下,达到人生和社会相和谐的状态,成就幸福人生,路径的指归无疑可以借鉴。艺术教育不是要培养群氓,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道德深度和内涵,要立德树人,通过道德去教化人,感化人,既不要侵害社会,也不要被社会奴役,应该达成人与社会精神意义上的和谐。

现在的艺术教育对艺术作品的社会教育功能认识不够充分,所以很少讨论艺术的伦理道德教育问题。艺术的伦理性质是客觀存在的,它表现了人、社会、自然之间被接受和认可的伦理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维护这种秩序的各种规范。艺术是人创造的,人的道德意识就不可避免地要在艺术作品中反映出来,是无法脱离道德立场对艺术作品做出评价的。既然道德性不可避免,艺术教育就要正视它的存在,基于中国民族文化中深厚的道德传统,深植积极向上的健康道德伦理观念,培养艾略特所谓的“好人”,立德树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的好公民。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加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评价艺术作品的力度,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正确认识艺术的社会价值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约束力,达成一种来自内在的、高层次的精神和理智的协调。它靠审美力、靠艺术文化培养出来的感受力起作用,打动人的灵魂。让学生站在小我的角度上认识到人的有限性,认识到个体欲望脱离道德约束的无限扩张将会对社会和自己、他人都造成损害,最终精神将迷失在无尽的欲望之中。但是通过道德和伦理的路径回归传统,和过去、现在、将来融为一体,就能通过这种道德情感的深度审视和积极自律,实现精神救赎,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价值回归,这是学生通过艺术教育应该努力达到的境界。

三、教育实践的改进

以上在对艺术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选择,传承与发展创新,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分析过程中,已经谈了不少对艺术教育改进方向的思考。结合我校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来说,在艾略特文化教育思想的启发下,专业教育采用了一些改进措施来提升人才培养效果。首先,逐步加入了传统文化史、传统工艺、东方美学、中国美术史等课程,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其次,结合课程思政要求,挖掘课程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元素,将课程的教学和伦理道德教育情怀教育结合起来,统一到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下面,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其三,引导学生走入社会和自然,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中国的社会现实风貌,让艺术话语和社会自然现实融合一体,教育学生立足本土现实,让艺术技巧反映现实生活,达成艺术生活与现实生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精神和谐,力求通向更高层次的精神解放。

结语

艾略特的文化教育思想为当下的艺术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借鉴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推进对艺术教育的目的、内容选择,艺术传统传承与创新,伦理道德教育等问题的再认识,将为艺术教学改革、落实艺术课程课程思政要求提供一个着力点,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参考路径。

参考文献:

[1]周发忠,涂慧娟.托·斯·艾略特的教育思想初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

[2]周发忠,涂慧娟.教育的宗旨:托·斯·艾略特的戏剧创作[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11).

[3]苑辉.“回到过去”:T.S.艾略特的回归思想[J].国外文学,2018(3).

[4]杨向荣,何晓军.艾略特文学批评中的“传统”观[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2).

[5]岳陽阳.论T.S·艾略特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传统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6.

[6]李兆前.试论艾略特的文化传播观[J].社会科学论坛,2014(7).

[7]马新春.艾略特文学批评话语中的传统意义[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6).

[8]陶丹玉.T.S.艾略特文化批评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6).

[9]李兆前.论T.S.艾略特的文化本体生态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6).

[10]朱晓英.艾略特的宗教文学思想述评[J].巢湖学院学报,2007(1).

[11]戴续妹.论艾略特的秩序观[D].黑龙江大学,2006.

注: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编号:JG06215JX10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艾略特艺术教育道德教育章鱼心花城(2021年6期)2021-11-30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语文建设(2021年5期)2021-05-25浅谈新时期初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10期)2020-07-04如何不写华声文萃(2020年3期)2020-04-09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中国德育(2018年17期)2018-11-30艺术教育普及和全民艺术素养提高青年时代(2016年30期)2017-01-20艾略特的蜜月世界博览(2016年12期)2016-07-29以美育促进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途径探析科教导刊(2015年24期)2015-10-14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与品牌(2015年4期)2015-05-21探析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中学课程资源(2015年1期)2015-05-18
热门推荐
  • 2022年主题党日方案

    2021年主题党日方案  各支部要充分利用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对主题党日活动的宣传报道力

  • 2023年度团日主题活动

    团日主题活动方案为了保障活动可以按计划举办,大家需要提前准备明确的活动方案,我们在写活动方案之前,都是要先确定好活动目的的,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团日主题活动方

  • 重大主题宣传的“党报

    陈婉婉【摘  要】我国传媒格局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多样性,党报、行业报、都市报等多种报业形态并存。党报

  • 民国时期教育管理制度

    【摘要】民国时期教育管理制度的变迁主要包括教育行政制度、政校关系及学校管理制度的变迁。通过对相关内容

  • 2023年度国际宪法日主

    国际宪法日主题演讲稿1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下讲话的题目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和谐校园》。  宪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母法,

  • 鹤壁教育信息

    鹤壁教育信息 第5期鹤壁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5年6月2日 55月份教育大事记 领导关怀 【市人大调

  • 建立健全主题教育长效

    摘要:研究建立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长效机制,推进主题教育常

  •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小学主题班会教案一、导致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1 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