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度”之规彰显活力教育
中山市南头镇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2015年,成功创建成为中山市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镇(区),全镇7所公、民办中小学校100%创建成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15-2020年连续五年荣获“中山市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优秀镇区”和“中山市镇区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评估”称号;2017-2020年均被评为中山市教育督导先进责任区;2017年、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竞技体育赛事优秀组织单位,2020年被评为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9年申报成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尤其是学校特色建设方面,现已基本形成南头初级中学足球和田径、中心小学足球和管乐、民安小学武术、升辉小学书法、将军小学跆拳道等学校特色。
这样的发展成就是如何取得的?这样的发展契机又是如何形成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中山市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及部分学校进行了实地采访。
回应问题,倡导“活力教育”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全面启动,但在2014年以前,南头镇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仍停留在‘穿新鞋走旧路的传统状态,教师口中讲着新理念、手中拿着新教材,但在课堂教学中仍充满了满堂灌的做法,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沉沉,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在座谈中,中山市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主任谢桂华并不回避问题。
直面问题才能找到解决思路:既然教育的主渠道在于課堂,那就从课堂切入。但是,对于课堂改革又不能仅仅就课堂谈课堂。于是,2014年,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致力于以课堂为核心的教育综合改革时,首先着力描绘区域推进课改的蓝图。而这份课改的蓝图非常突出的一点是借力省市专家团队,尤其是借力省级高端教育智库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并与之达成共建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试验区。由于借助省级教育智库专业人才和专业资源优势统筹谋划全镇中小学课堂改革,南头镇一开始就提出了“活力教育”这一清晰的教育理念并落实在教育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了全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内涵发展水平。
先进的课改系统是超越“应试式”办学的关键要素,为了准确把握方向,降低改革的风险系数,2014年12月,南头镇邀请了中山市教体局组成的专家团,针对全镇学校管理、教育科研、教学改革、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南头镇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报告》。在该报告指导下,该镇提出了以“活力教育”为愿景的育人体系,要求各学校以课程领导力建设为切入点,把培育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力作为课改的首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明晰“活力教育”的内涵以及推进策略,2015年初,南头镇又邀请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派出的专家团作调研论证。“专家们给我们明确了‘活力教育的育人体系,主要包括一个核心、一条路径和三大特质。一个核心即坚持为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打好底色,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教师、幸福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目标。一条路径即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并与培育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核心素养相结合,明晰学校的育人目标,完善学校制度管理,整体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三大特质即培育活力校园、活力课堂、活力教师,最终成就活力儿童,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谢桂华回忆道。为实现“活力教育”提出的目标,南头镇制定了“发展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和高效课堂三年建设方案,提出了区域整体发展策略,明确了全镇中小学整体推进教育改革的目标。同时,南头镇把高效课堂建设当做“一把手工程”,校长作为牵头人和责任人,实现由“行政管理”向“课改引领”转型,引导全镇中小学依托课堂教学改革推动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自2014年启动课改以来,南头镇逐步实现由个别学校的零星探索,走向教育管理部门的系统推动,至2017年12月,全镇7所公民办中小学100%参与课堂改革行动计划,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主要学科的全覆盖。
基于调研,走向“十度课堂”
南头镇基于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问题的分析,并对照相关教学理论的实践思考,提出适应“活力教育”理念引领下的课堂建设应该围绕“十度”开展。所谓“十度”,即:教学目标、重难点定位的准确度;教学内容与活动流程设计的严谨度;媒体运用与学科特点、要求的结合度;教师调控课堂的灵活度;教师教学语言的精准度;教师对特殊学生的关注度;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度;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度;习得知识技能的延展度。“为方便理解和使用,我们把在这十个维度都达到一定水平的课堂命名为‘十度课堂。”谢桂华说。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问题分析?就是对于南头镇互动型学本课堂中导学案的问题分析。基于导学案的互动型学本课堂本来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而产生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导学案的导学功能逐渐缺失,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互动型学本课堂旨在引导学生在同质交流或异质交流中实现互动,并在互动中解决已发现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互动前”必须先实现自主学习,强调互动前要有学习体验。为了落实“自学先行”的课前要求,教师通常会把课堂学习交流的内容编制成导学案,要求学生课前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教师发现这样的预习趋于形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为了解其中原因,我们通过随机访谈、问卷调查等了解了100多名师生对此的看法,有92%的师生肯定预习的种种优势,但现实却是只有23%的师生能自觉完成预习任务或认同接受这种预习方式。”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教研员梁柳珍提到,为找准其中的原因,南头镇还专门组织专家团队通过实例观察、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寻根溯源,展开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由于学生自觉性、知识水平和家长对学生预习监督力度参差不齐,导致课前预习的效度迥然不同;二是个别教师钻研教材的业务能力相对薄弱,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对导学案的理解有所偏差,致使编制的导学案内容设计缺乏针对性、问题设计缺乏启迪性、学习难度缺乏层次性等,有的甚至将导学案变相成为练习案,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再加上科目繁多,学生疲于应付导致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兴趣,面对此困境,教师也疲于检查和批评教育,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教”与“学”的新矛盾,影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教学评价是激活课堂生态的指挥棒。这个评价指挥棒必须适应新的教学需求而进行变革,才能实现更加有效的促教导学,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南头镇抓住了评价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牛鼻子”。“一开始提出的是‘六度评价指标体系,后来慢慢完善,就形成了现在的‘十度评价指标体系。”谢桂华说。
“十度课堂”评价体系由教学设计、教师素养和学习效度三大板块构成。这三大板块中,“教学设计”权重占20%,指向的是备课的质量,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定位的准确度,教学内容与活动流程设计的严谨度,媒体运用与学科特点、要求的结合度。“教师素养”权重占25%,包括教师调控课堂的灵活度、教师教学语言的精准度和对特殊学生的关注度。“学习效度”权重占55%,包括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度,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和习得知识技能的延展度。“三大板块”互为关联,相得益彰,其中,教师素养处于核心地位,教学设计是关键环节,学习效度是目标追求,教师素养好才能做出好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则会促进学生学习效度的提高。
有了“十度课堂” 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逐渐得到纠正。如在课堂改革之初,为了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遏制教师“一言堂”和“满堂灌”的现象,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开展了“转观念,树理念”培训,引导教师在课堂上适度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巴和手脚,要定好教师的主导之位。如此一来,部分教师又出现了“缺位现象”,教师彻底退出讲台,翘首观望不敢多言,使得课堂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学生平面化的讨论和展示中,课堂表面是热闹了,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学习探究浅尝辄止,学科素养得不到提升。针对此情况,“十度课堂”评价体系引导教师从研究教材和学生入手,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保证教师“让位而不缺位”,学生“主动而不乱动”,课堂活动能有序推进,使学习真正发生。
在“十度课堂”评价规范下,从多维度指引“教”与“学”实现“以学定教”与“以教促学”的和谐统一。
理念导向,呈现“活力范式”
评价即是导向。在“十度课堂”评价规范下,南头镇活力教育理念得到充分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两主三查”互动型学本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所谓两主,即以自主学习为主、以合作探究为主;所谓三查,即一查预习情况、二查交流情况、三查互测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学预习、掌握基础,课前检测、厘清学情,合作探究、突破难点,互测互评、总结提升四个基本步骤。各學校各教师以基本范式为蓝本,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不断提升课堂效能,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力促进了全镇高效课堂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
“以前语文教学就围绕分析文章内容、找出中心思想等方面进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课改以后要求自主管理,这就改变了教师依靠教参教学的惰性思维。说实话,这次课改对我这个老教师触动很大,我也在课改中得以成长。”有着21年教龄的南头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杨宇虹这样评价课改。就整个学校来说,南头镇初级中学在课改中形成了以德育促进教学的整体思路,并逐步提炼出了“131”课堂教学模式。“‘ 131即是反馈-导学-互学-展学-检测五步教学模式。” 校长卢新泉说。其中,两个“1”分别指反馈和检测。反馈是通过练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为本节课学习作好铺垫;检测是教师当场出示习题,检验抽测本节课学习效果,进一步了解学情,反馈有关信息,为后续教学和辅导做准备。“3” 指的是课中的三步:导学、互学、展学。导学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情境、方法导入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热情、高效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互学是指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互帮互助,合作探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展学是指在自学和小组内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开展全班交流,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通过交流讨论,达到提升效果的目标。“课改大舞台,人人展风采。课程改革有利于教学相长。”南头镇初级中学英语教师佘希冀感慨道。
2018年5月,南头镇中心小学英语课题“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获得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立项。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实践,课题组探索出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读—思—绘—讲—展—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教师教学以教为主、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听、学习策略匮乏以及对阅读语篇解读不到位、思维能力培养难落实等问题,使南头镇中心小学教师的阅读教学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不止于英语科的思维导图教学特色,南头镇中心小学各科都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例如语文科的开放性教学特色,数学科的计算教学特色,音乐科的合唱、管弦乐教学特色,美术科的花灯制作教学特色,体育科的足球教学特色。学校各学科教师也在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中获得了成长。2017年进入学校的数学教师温书滢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她认为课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能力。校长卫坤指出,课改不只是改课的结构,课改的本质是促进人的成长。这一点,教导处主任卢艺莹也很认同:“面对课改,我们从临摹到创新,学生变得更加自信,教师变得更加自觉,学校变得更加自主。”
在南头三鑫学校,记者还采访了学生对于课改的看法。参加座谈的几个学生很喜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都说现在的老师上课更有趣,自己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也更多了。校长陈尔琪本身就是英语教育名师,曾获得第二届中小学英语阅读开拓者称号。她引领英语学科教师基于小学生语言学习“图文并茂”需要和外国语学习“自然拼读”经验等理念,开展了“借助英语绘本教学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等多个课题研究,用课题方式将研究引向核心素养领域。课题催生了英语绘本成果,也让学校成为了中山市小学英语课程建设基地学校,后来该成果还被评为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一等奖。教务主任李朝霞说:“课改让学生做课堂小主人,教师则不仅要做好创设平台、教学引导、答疑解惑等作用,还要在教学活动中育人。”陈尔琪说:“我们学校建校11年,教师平均年龄才27岁,所以,我们学校老师对课改是充满热情的。在某种意义上说,课改对年轻教师来说就是常态,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我们学校的年轻教师成长得很快。”南头三鑫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把课改融入教学常态,实现了学校教学与师生发展的共生共长。
观察:借力促进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在实地采访中,记者发现,中山市南头镇中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与中山市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的务实精神與开放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由于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的务实精神,他们才能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互动型学本课堂中导学案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当然,找到问题是重要的一方面,解决问题则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正是由于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的开放思维,他们没有坐井观天,而是积极引进省市专家资源,这就促进了“活力教育”理念的提出与践行,并促进了“十度课堂”评价体系的规范生长,让“十度课堂”与“活力教育”相得益彰。
可见,正是善于借力,尤其是通过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共建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试验区,让南头镇的教育视野与研究生态一下子打开了,从而显著促进了课改质量与成效。
南头镇中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学习力,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2016和2017两学年的中山市五年级期末水平监测中,南头镇的各项指标均超出市的平均水平。实施“十度课堂”评价,积极引导形成师生互动、组间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状态,激发学生自主独学、师徒对学、组内群学,激励学生主动分享、大胆展示、大胆点评、大胆质疑,并从课堂情境设置、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激励等多维度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交往礼仪等方面的素养,而且助力学生养成文雅、有礼、阳光、自信、好学的优秀品格。
南头镇中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了教师的课堂角色,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度课堂”评价,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理念及行为指向,促使师生对课堂角色进行新的定位,通过研究与实践,使教师确立发展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和“纵向相扣,横向融合”的课程整合观等,使教育实现“教师带着学生寻求知识”的转变。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自主学习的自觉者、合作探究学习的参与者、知识与技能习得的构建者,有效实现了以“教的方式”转变促进“学的方式”的深度变革,为高效课堂建设营造了全新的课堂生态,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经过多年实践,南头镇教师在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教学技能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例如,2018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18篇、获市级以上立项的课题达33项、在市级以上教学比赛获一等奖的有28人次,较2016年有大幅度的提升,可见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这为全面提高全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南头镇中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全镇教育的影响力,带动了周边地区课堂改革。“十度”课堂评价的落实,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课堂真正发生学习”。在完善的课堂评价指引下,教师的功夫用在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课前开始,课堂上教师静了下来,学生动了起来,课堂自然就活起来了。这样的课堂不仅解放了教师,也激活了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应。“近年来我镇中小学每学期面向家长举行的教学开放日,家长对学校办学、教师授课的悦纳度均在97%以上。”梁柳珍说。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也吸引了市内外一批兄弟学校到南头镇深入课堂观摩交流。据统计,近年全镇中小学共接待大型对外交流16次,其中2016年5月承办了中山市北部片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现场会,并作经验交流;2017年5月香港教育同仁到民安小学交流;2017 年9月承办广东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专题研讨会暨名师交流活动,教师叶丽作课例展示,南头镇作课改经验分享;2017年12月承办中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集中研修活动,教师李兰兰、何雪芬作课例展示;2018年10月广东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应用研究结题报告会在南头镇举行,全镇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肯定;2018年12月承办了中山市2018年镇区教学教研工作管理经验交流活动,镇内17名骨干围绕“十度课堂”评价标准作了常态评课展示。这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南头镇教育的影响力,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课堂改革。
谢桂华认为,南头镇中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借力发力是非常重要的。立足于此,他认为有六点经验值得分享:“一是统一思想,目标驱动,描绘区域推进课改的蓝图;二是上下联动,建章立制,夯实区域推进课改的基础;三是整体规划,梯次推进,保障区域推进课改有序进行;四是理念引领,方法指导,找准区域推进课改的抓手;五是搭建平台,科研引领,注入区域推进课改的助长剂;六是改革评价,重在发展,形成区域推进课改的后续发展力。”这几点,或许值得每一个区域在推进教育改革时深思和借鉴。
(本文图片由中山市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中山市改革学校中山市划定第一阶段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环境(2019年4期)2019-04-20中山市国资委发布首份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报告WTO经济导刊(2018年12期)2018-02-20中山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定位与着力点探析南方企业家(2018年6期)2018-01-19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群众(2016年10期)2016-10-14学校推介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改革创新北京教育·高教版(2016年6期)2016-06-30改革创新(二)北京教育·高教版(2016年6期)2016-06-30玩具产品供求中外玩具制造(2013年3期)2013-05-08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2期)2008-02-18下一篇:教育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