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粤西振兴发展的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探索与实践
陈平清 曾萍 吴红梅
[摘要] 深化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也是当前提质培优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PDCA管理理论,结合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提出适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 产教融合;PDCA;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23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都进一步明确了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十九大以来出台的系列文件和政策为高职教育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在当前新形势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职院校如何肩负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社会责任,如何在地方经济和高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都面临着各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建立有效的产教融合机制和协同育人平台,提高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能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产教融合基本情况
(一)国外产教融合发展情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表述,但实际上在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国家都有类似的政校企合作、协同开展职业教育的运行模式。
在新加坡[1],其职业教育运行模式采用的是政校企分工协同,各司其职、相互融合。在澳大利亚[2],其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称为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所有职业教育学院都采用统一的、以岗位群为单位构建的培训包,培养满足该行业要求的技能人才。在德国[3],其职业教育主要采用“双元制”,学生在整个职业教育学习过程中,采用在企业、学校两个教学场所交替学习的工学结合方式;在英国[4],其职业教育主要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方式实施。
(二)国内产教融合发展情况
广东省的多所一流高职建设院校,都在产教融合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运作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5]作为广东省高职教育的领军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重点是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围绕深圳四大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设置该校的招生专业,对接上述产业的招生专业占该校招生专业的80%,与新加坡高职教育方式类似,重点培养满足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技术工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6]打造了一批创新型科教团队,以产业学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为平台,将科研项目融入教学内容,为教学提供创新源,赋能育人,将学生培养成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7]以资本为纽带,采用模拟股份制运作方式,与广东农垦糖业集团在湛江农垦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共建5600亩甘蔗高新科技示范园。
国内外的职业教育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其职业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培养能满足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
二、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在理论上,目前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振兴发展的产教融合模式、运行机制和制度制定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带有针对性的案例难以照搬运用,无法解决实际运行中的困惑和问题。在实践上,相关的模式、运行机制和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还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区域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校企之间的合作仍主要集中在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较低层次方面的合作,共建实训室、现代学徒制及企业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等深层次合作较少且不成熟,未能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主体作用;二是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研发水平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两张皮”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度仍较低;三是政策和制度等顶层设计目前还不是很完善,运行保障机制不足;四是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在经费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导致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影响了产业和学校的深度融合。
三、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从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等四个方面进行推进,实现以下三个转变:(1)在实施主体上,从学校、企业推动转变为政府、学校、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多方联动,从行业主管部门推动转变为党委、政府领导下多个部门协同推进;(2)在内涵上,从单純的教学实训转变为人才培养、项目对接、共同研发等全方位的融合发展;(3)在政策上,从单独的教育培训政策转变为教育、人才、产业、经济组合政策。我校通过产业学院建设、校地对接项目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探索建立多维成才视角下的精准育人、建一流专业、服务社会的运行机制、运行模式,推进实践基础上的产教融合制度创新,使学校的产教融合实现上述三个转变。
(一)搭建校企合作四维协同育人平台
学校按照“分类集聚优质资源”的原则,依托校企合作委员会,打造产业学院、校地对接实践育人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创业高校联盟四个平台。一是搭建产业学院平台,成立等六个产业学院,集聚专兼结合的师资资源,侧重开展订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建实训基地,促进“双精准”对接,实现双主体育人。二是搭建校地对接实践育人基地平台,依托省级校地对接实践育人基地,集聚政府、企业、学校资源,侧重结合教学、教研开展政务服务。三是搭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校企共建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双方共同开展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技术推广服务,建设校企协同、师生联合研发团队,关注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和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实现学校、企业、师生在科技研发领域的互动融合。四是搭建创新创业高校联盟平台,发起成立“万讯创新创业高校联盟”,整合学校、行业、企业优势资源,为联盟内学校提供线上创业课程、线下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导师、创业项目孵化基金,共同打造“技术-产品-转化”的研发、孵化快速通道,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构建校企合作四维协同育人平台顺畅运转的制度体系
学校从满足校企双方不同诉求出发,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我校大量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成效分析,总结校企双方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行为规律,构建协同育人合作平台,制定有效的管理保障制度体系,提高合作的成效性,确保平台的顺畅运转。
(三)搭建基于PDCA理论的“双主体”对接系统运行保障机制
基于PDCA理论[8]学校搭建“双主体”对接系统运行保障機制,P——对企业、学校、学生不同诉求进行分析,确定企业、学校、学生诉求的动态平衡点,作为设立校企合作项目的计划目标。D——将动态平衡点的企业、学校、学生诉求作为实施项目的内容,分类到不同平台上实施。如订单培养类项目纳入产业学院实施和管理,科技攻关项目纳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和管理。C——对项目开展定期检查,了解企业、学生对项目的满意度,调整项目实施措施,确保项目达成预期目标。A——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优化管理程序,完善评价和奖惩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准入标准,对企业进行优胜劣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四、结语
作为粤西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为进一步落实“双精准”育人目标,促进学校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有机衔接,学校在“十二五”中期开始通过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构建运行机制,开始走上深化产教融合、激发办学活力、实现从规模发展向内涵提质发展的转型之路。转型之路始终坚持六个原则。
(一)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使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规格与技术发展、社会服务与企业需求等方面高度契合,实现校企命运共同体。
(二)坚持深化岗位目标管理和分配制度综合改革
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符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要求的管理、人事、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体系。
(三)坚持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优选合作企业
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优先与能够合作办学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成长发展型企业、高科技技术型企业合作。
(四)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技术技能积累与应用
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提升学校和企业的服务能力,共同推进应用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
(五)坚持校企优势资源互补、积极推进校企“双赢”
积极引导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学校办学。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促进校企合作双赢、协同发展。
(六)坚持政校行企多元育人平台的建设
通过进一步加大与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的多方合作解决单一企业需求专业人员少,难以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高扬.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特色与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50-251.
[2]尹春宏.澳大利亚TAFE教育特点及对我国职业院校的启示[J].技术与教育,2020,34(2):29-33.
[3]谢莉花,赵俊梅.产教融合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0):72-79.
[4]刘育锋.英国学位学徒制:内容、原因及借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6):58-64.
[5]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R].2016.
[6]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20年)[R].2020.
[7]李春雨,张祥会.校企共建“三园合一”模式甘蔗高新科技示范园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6(4):6-8.
[8]雷沪,李万锦,金洪勇.产教融合视域下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探析:基于“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3):35-38.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发展现状与趋势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20期)2019-09-27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分析成长·读写月刊(2018年10期)2018-10-27基于高职工艺美术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9期)2017-04-26产教融合视野下生物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9期)2017-03-20模糊数学方法在产教融合评价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16年25期)2016-12-27职教集团化机制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集团化机制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广东教育·职教版(2015年8期)2015-09-17新时期高职院校群众路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析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4期)201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