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制度方案(详细版)
第 1 页 共 13 页
公司 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 制度 方案 (详细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采取了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当前疫情防控态势巩固向好,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为进一步保证广大干部员工生命健康,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经研究决定制定如下方案:
一、 主要管控措施 1、 、 提高政治站位 。各单位要坚持“三防”(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要求,各级领导必须始终把“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严格落实属地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监测、管控各项措施,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快速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局势,果断做出判断,做到预案落实快、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全力避免疫情扩散和蔓延。
第 2 页 共 13 页 2、 、 加强宣传教育 。各单位要加强员工教育,开展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员工自我防控意识和防护能力。教育引导员工自觉遵守所在街道、社区防疫要求,服从防疫规定,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聚集性活动,杜绝松懈、侥幸心理。加强健康防护,养成“一米线”、勤洗手、使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和早睡早起、适量运动、加强营养、科学饮食等生活方式。注意咳嗽礼仪,随身携带口罩、科学佩戴口罩,出现身体不适全程戴好口罩及时规范就医。要教育引导员工切实做好自身防护,做到“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切实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3、 、 坚持预防为主 1 .科学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 1 米距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员工要佩戴口罩,服务性岗位工作人员上岗期间应佩戴口罩。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交流时,要佩戴口罩。在相对封闭购物场所、乘坐厢式电梯等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作业岗位工作人员保持 1 米以上安全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废弃的口罩要放入指定垃圾桶内。
2 .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保持 1 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
第 3 页 共 13 页 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多人同室办公的,办公及社交距离应保持在 1 米以上。会客期间,双方应保持 1 米以上距离。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交流时,应保持适当距离。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 1 米)。安保值守人员与访客交流要保持 1 米以上距离。
3 .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挡;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置于有盖的垃圾桶内;加强手卫生,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剂揉搓双手。
4 .加强通风消毒。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公共场所要落实日常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公共用品用具进行“一客一用(换)一消毒”。会议期间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会议结束后,对场地、设施等落实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避免过度消毒。
二、 强化员工管控 1.员工凭《工作证》进入厂区,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及报告制度,员工到岗应接受属地单位体温监测,杜绝带病到岗。
2.工作场所发现有发热(体温超过 37.3 摄氏度)、咳嗽等疑似症状人员,应第一时间上报属地单位,并按照《xxx
第 4 页 共 13 页 公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卡》进行处置。
3.各单位要按照“非必要不外出”原则,强化对员工外出管理。对休假、请假离兰人员,本人提前给所在单位报批,非必须的不予批准,对确需离兰的要说明具体事由、行程路线、离兰时间、返兰时间、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等。返兰后本人向单位提交《兰州石化外地返兰人员疫情防控信息采集表》,对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人员,返岗前本人要做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准许返岗。严格控制员工赴中、高风险地区,如因特殊原因确需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时,出发前应履行审批报备程序,经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外出。属地单位要应用“健康码”等信息化工具,加强外出员工的全程管控。
4.各单位要落实好境外、国内重点地区来兰返兰员工及家属健康监测和管控措施。从境外归国的人员,入境前3 天属地单位填报《员工及家属近期境外返回情况统计表》报矿区管理部,入境后要严格执行地方政府隔离、核酸检测规定。从高风险地区来兰返兰人员,第一时间集中隔离14 天,进行不少于两次核酸检测。对中风险地区来兰返兰人员,查验有效核酸检测证明,无核酸检测证明的应立即进行核酸检测,落实居家 14 天健康监测。对低风险地区来兰返兰人员,持有效健康码“绿码”可有序流动。集中或居家隔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地方政府隔离要求,出现任何
第 5 页 共 13 页 不适都要第一时间报告。
5.员工因公外出后被隔离的,鼓励员工隔离期间优先使用年休假、季度假等,使用年休假、季度假等隔离的,其各项待遇均按照公司相关制度执行;如果员工本人年休假、季度假等不足,员工隔离期间按隔离假考勤,隔离期间岗位(技)工资、业绩奖、各类津补贴正常发放。对于员工因私外出后被隔离的,应使用本人年休假、季度假等,年休假、季度假等已休完的按事假考勤,事假一次连续不得超过 30 天,12 个月内累计不得超过 60 天,超过后再不允准事假,逾期后缺勤的按旷工处理,期间发生的误工、检测等相关费用由本人承担。
三、 落实核酸检测 1 .严格执行核酸检测要求。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境外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要做到“应检必检”。
2 .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含公务出差和因私外出)返回工作地或暂住地,返岗前应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集中医学观察及居家隔离人员,隔离期满返岗前应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最近一次核酸检测时间距上岗时间在 7 天之内的不需要再做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上岗。
上述情形之外的员工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
第 6 页 共 13 页 3.要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开展核酸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应检必检”、“愿检尽检”的原则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相关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所有员工第一次核酸检测出结果后,要第一时间上报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司将核酸检测信息上报相关部门和石化公司。
4.必要时联系甘肃宝石花医院负责协助配合我公司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各单位应将员工核酸检测信息及时、准确、完整报送给公司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 加强舆情监测 1 .建立教育引导心理防护工作机制。在疫情严防严控的形势下,统筹建立起“思想教育+心理防护+典型宣传”“三合一”的教育引导心理防护工作机制。突出疫情防控形势政策宣传解读、突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突出典型示范宣传分享。
2 .坚持正面宣传导向。坚持贴近企业工作实际,贴近社会大众信息需求,贴近媒体传播特点的原则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报道工作,建立起公司内外媒体宣传联动工作机制。内部媒体加强统筹策划、外部媒体报道整体联动、新媒体宣传及时互动。
3. 。
规范疫情信息发布。公司疫情信息由领导小组审核
第 7 页 共 13 页 确认后,由办公室统一发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外发布疫情信息。
五 、 加强防疫物资保障 1.要将口罩、消毒液、防护服、手套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纳入重点保障范围,统一调拨、统一管理、统一发放。
2.规范防疫物资采购渠道,确保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适时调整储备物资的品种、规格、规模,及时补充防疫物资和生产生活物资,确保动态更新储备不少于 30 天用量的各类防疫物资和必要的生活物资。
3.明确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建立台账,做好物资发放登记,定期盘点清查。
六、 加强承包商管控 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事件。
2. 所有施工作业项目,均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编制施工作业现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规范疫情应急处置流程,不断完善,并加强宣贯和演练,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动态储备。
3. 施工作业区域应采取相对隔离封闭措施,各施工作业面尽量减少交叉流动。
第 8 页 共 13 页 4.夯实承包商“一人一档”精准管理,提升承包商实名制管理水平,按照《承包商实名制二维码管理办法》,利用微信扫码、手机短信等识别技术,坚决做到外防输入的管理措施,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成效。
5.有发烧或呼吸道症状,特别是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加强进出登记管理,在入口处查验“健康码”,正常时方可进入。
6.保证场所通风换气,保障洗手等设施正常运行,如不具备流水洗手时,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7.承包商所属施工作业人员应提供“健康码”等健康情况证明,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前 14 天内迁移路径、活动范围、隔离情况和体温监测情况。全面排查施工作业人员返程、隔离、复工等情况,掌握人员动态信息,严防传染源输入。
8.人员施工作业前,开展防控宣传教育,告知施工作业人员疫情防控相关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要求遵照执行。
9.人员施工作业期间,应配合做好体温监测、个人防护、手部卫生、清洁消毒等相关要求。
七、 加强外来人员车辆管理
第 9 页 共 13 页 1. 外部人员进入厂区时,必须严格执行兰州石化公司相关规定,服从治安保卫部的管理要求,持有效入厂证件,应逐一出示健康码、进行测温、登记,如发现发热(体温超过 37.3 摄氏度)、咳嗽等疑似症状人员要按要求登记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禁止入厂。
2. 公司正常产品、原料、物资装卸车、施工用车等相关外部车辆外,进入厂区应严格执行石化公司相关管理规定。
八、 加强业务外包人员管控 利用微信扫码技术,精准实施业务外包从业人员“两证合一”实名制管理,重点核查隔离返岗人员疫情监控和上岗审批,经属地单位、服务商、人力资源部三方审核确认,方可办理入厂证、二维码手续。上岗前,属地单位再次确认上岗人员情况,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符合上岗要求,准许上岗。上岗后执行员工日常管理要求。
九、 强化信息沟通 1.经理办公室要做好信息及时通报,一旦发现公司员工有疑似症状,第一时间向公司汇报,并按照相应预案迅速采取隔离、救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坚决防止疫情扩散。
2. 公司各部门、单位要把疫情监控纳入值班值守重点
第 10 页 共 13 页 监控事项,按照有异常及时上报、无事报平安的原则,对新冠肺炎疫情要实行“零报告”制度。遇突发疫情事件应立即上报公司经理办公室,同时报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办公室(电话:XXXXX)。
十、 加强重点场所管理 要突出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会议、活动等重点领域管控,指定专人,实施网格化管理。在服务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识,提示服务对象自觉按规定要求执行“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1 .加强会议管理。减少一般会议数量,缩短会议时间。实行视频会议方式。会议期间温度适宜时应开窗或开门。会议举办方应做好所有参会人员信息登记,用品用具做到“一人一用(换)一消毒”。参加会议人员,科学佩戴口罩,保持 1 米以上距离。
2 .加强车辆管理。生产经营用车要落实出车前对司机方向盘、车门及扶手、车辆座椅等进行消毒,保证每趟次全面消毒 1 次。收车后对车辆进行自然通风,每次通风时间≥15 分钟;运行中可关闭车内空调,开窗通风;如为全封闭车厢,可采取空调通风换气、设置外循环模式。司乘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公务用车日常做好通风换气、每日对车辆内部及门把手进行常规消毒。使用时实行“一客
第 11 页 共 13 页 一消毒”,避免有发烧或呼吸道症状人员搭乘,消毒宜用75%酒精擦拭。
十一、 精准做好重点地区人员防控 按照地方政府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主动做好人员排查,严格禁止处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跨区域流动;严格控制疫情发生地低风险地区人员流动,做到非必要不出行。全面排查并密切关注员工身体异常状况,从严加强健康监测。对出现咽痛、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员工,按照属地政府指定医院尽早治疗,严格落实“四早”措施。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开展流调工作,主动排查与病理存在活动轨迹交叉的员工和家属,督促落实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等工作。加强员工关爱,做好相关人员心理疏导。严格落实“不聚集、不聚会、不聚餐”,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
十二、 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 各单位要将文明城市创建与疫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落实日常保洁、环境卫生与消毒等措施,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生活方式,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改善人居环境,参与美丽工厂建设,落实卫生清洁和消毒通风措施。要保持室内、卫生间、洗漱间、活动室等公共区域环境清洁,每日通风 3 次以上,每次 20-30 分钟。每日定时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实施清洁、
第 12 页 共 13 页 消毒。中控室、操作室、外操间、值班室等重要生产区域每班消毒一次,强化通风管理。办公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员工接触较多物品及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宜用75%酒精擦拭。公共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确认标识。要根据消毒对象特点,选择科学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剂量,确保消毒效果。消毒用品应密封可靠、安全存放、专人保管。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应配备足够的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不具备流水洗手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及时清理垃圾,保洁用具按区域分开使用,避免混用。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十三、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1.要根据公司党委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部署,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要深入基层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期间履职情况,引导和激励领导干部履职担当、主动作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强大合力。
2.要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就地方政府、兰州石化公司和公司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措施,增强疫情防控意识,持续筑牢基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实防线。要充分发挥员工在基层和社区参与
第 13 页 共 13 页 群防群控的积极性,筑牢群防群控的防线。充分发挥党员在疫情防控期间“五个先上”、“五个带头”等先锋模范作,以及抗疫一线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与创先争优和急难险重任务完成表现相结合。
3.通过深入推进“三联系三带头三促进活动,落实党委委员联系支部、支部委员联系班组、党员联系群众,层层推进、层层落实、人人有责,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推动基层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实,切实解决基层防控人力不足等问题。
XXX 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 年 年 10 月
日
上一篇:幼儿园疫情期间学期总结
下一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