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对策研究
刘锦辉 郑祥熙 陈家正 王贞
摘 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高校学生管理联防联控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致力于构建高校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以科学防控、政治性、统筹协调、刚柔并济为基本原则,通过建立完善申诉制度、考核评价机制和法治化管理结构体系提升组织领导协同性;构建防控体系网络,强化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大管理制度伦理内涵建设,促进以人为本、程序公正、责任落实等基本价值在管理制度中的贯彻。
关键词:高校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管理制度伦理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8.082
1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学生管理法治化概述
1.1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学生管理法治化概念
依法治校思想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任务密不可分,两者之间互有关联,依法治校思想是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高校管理主体遵循国家倡导的法治精神,一方面,以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工作作为工作的总基调;另一方面,将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等法治原则贯彻到体系中去,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思路,有效规范措施执行、责任落实、权利保障和体系监督等工作流程。
在理论架构上必须以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内核,以国家法律法规作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才能使其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能够平稳运行。
1.2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原则
为做好开学、开课工作,高校应分析当下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挑战,以国家相关防控措施为基础,结合高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1)政治性原则。
高校在管理和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时必须坚持政治原则导向。一是师生群体要做好师生群体的思想引领与校园舆论的引导工作,旨在增强抗疫信心,坚定抗疫决心,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发扬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二是针对广大干部群众,激发党员积极带头作用,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责任意识,做好监督工作,严守岗位,严肃纪律。三是在思想意识层面,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保障好师生基本的教学和生活所需求。
(2)科学防控原则。
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要求中,科学防治是重要内容。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应当以相信科学、坚持科学、应用科学、科学防控为主题;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障师生安全”为工作基点,科学研判疫情传播态势。同时,结合最新权威数据,分门别类制定校园内个人防护、群体防护以及场地防护的科学方案,在学生比较分散的情况下制定并实施针对疫情传播发展的学生分类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3)统筹协调原则。
疫情防控如临大敌,高校应坚持统筹协调的基本工作原则,坚持全校防疫的格局意识,严格服从、执行国家的防疫决策。此外,还要建立起与当地综合医院、疾病预防管理中心、发热门诊的联系网络,从疫情防控的整体出发,统筹协调各方的工作,及时收集、汇总并反馈疫情数据和政策性信息,最终达到统筹管理、协调各方、信息畅通、处置高效的工作要求。
(4)刚柔并济原则。
着重注意师生群体在心理和其他方面的特殊性。在“刚”性防控措施的同时,应将本校自身的组织管理、校园文化以及科研建设等特点与实际情况相联系,以“柔”性解决的方式缓和在防控管理安排、生活必需品供给以及心理状况复查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避免单一“刚”性举措带来的防控效益失衡问题。
2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学生管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机制有所欠缺
高校管理、教学及其他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够明确,导致理念贯彻、部门协调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等存在普遍问题。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不足,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在具体实施上违背了法治化的相关原则。
(1)权利救济机制欠缺。
高校管理体系中缺少学生权利申诉制度以及学生权利保障部门,学生缺乏其他寻求帮忙的平台。从这几年的高校诉讼案件中显示,学校对学生进行体罚及各种不合法行为时,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没有相关单位可以进行申诉,学生没有可以获得救济的部门,学校不能提供听证机会,让学生不得不使用司法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法治化监督机制欠缺。
高校管理制度中缺乏对执行人员的有效监督体制,忽视对管理人员的监督,不能及时制止某些不合规的行为,让受到侵害的学生错误的接受违反纪律的裁定结果。没有第三方部门的监督,会导致在处理学校和学生权益纠纷时出现分歧。应该把执行和监督结合,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3)管理行为欠缺法治化。
随着国家法治化管理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欠缺法治化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露。例如,管理措施和部分法律發生冲突;一些选拔考核中会出现违反公平竞争的自由平等的原则,缺少主观判断;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因管理者处置不当而没有得到维护等。高校处理学生的违纪违规问题中,没有把法治化管理融入其中;高校在课程设立中,缺少对学生法治化管理的课程,对学生法治思想的考核缺失。
2.2 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
应急处置能力是基于应急预案、应急处理机制等措施,强效的应急处置能力能在疫情来临时能迅速做出抑制措施。处置不当就可能会暴露高校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运行效率低下,领导决策不科学等问题。以最快的速度将不安因素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并将危险程度降低到警戒线一下等处置标准将充分考验高校应急处置能力的功效。同时,启动排查,建立动态数据库也能很好地降低应急处理成本,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3 思想阵地建设有待加强
大学生对网络舆情鉴别力不够,心智存在有不够成熟的表现,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偏差,因而容易受到境内外敌对势力的鼓动和蒙蔽。疫情期间学生居家时间长,脱离学校生活圈,长时间活跃在网络上,每日接触大量的、冗杂的媒体信息,缺乏与同学老师的沟通,容易被负面信息左右。
2.4 校园文化宣传建设有待完善
“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别称,在社会生活以及校园思想文化环境的各方面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疫情的到来也必然会给这种软实力造成冲击,打破原有的平衡。大学生在缺乏必要社会认知的前提下,思想意识不清晰,政治站位不坚定,心理上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这将对法治化的贯彻实施带来不小的困难和压力。
3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学生管理法治化对策
高校要做好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工作,加强法律法规在高校的普及。高校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机制时要体现学生本身价值,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构架的建设,创新法治与人文互为依托的管理体系。
3.1 提升组织领导协同性
(1)建立完善申诉制度。
申诉制度是信息反馈的必要一环,是对措施落实成效的一种反馈,能较为直观的使决策的制定者认识到决策的不足,从而在一次次的反馈中完善制度。申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简洁成文的申诉流程;二是要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简洁、明确的申诉流程是申诉制度的前提,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是申诉制度的保障。简洁、明确的流程可以使申诉人便于行使自己的权利,及时反馈问题,实现自身权利救济,体现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既是申诉制度得以运行的保障,同时也是申诉人权利得以最终实现的保障,管理者在履职过程中应当明确自身服务属性,要严格按照流程组织工作,积极维护好申诉人的合法权益,帮助其实现权利的救济。
(2)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一般以分值为标准,由参与人按各项分值说明打出相应的分数,数值高于一般标准及合格,位于标准线以下则不合格。为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参与者的广泛性,考核评价机制的参与人群比例应当扩大,收集的数据总量应具有相当的规模。
考核评价是监管机制的重要一环,考核评价的对象不仅是管理者,也可以是广大学生群体。具体明确的考评标准和公平公正的考评环境可以使考评结果更加可信,使各方参与主体相互影响,及时发现自身不足,补齐短板,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可行的措施保障。
(3)完善法治化管理结构体系。
为帮助高校建立起合理完善的学生法治化管理体系,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必须要有所作为。积极开展调查与实践工作,分别对疫情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医疗现状、社会共识、教育现状等作详细的信息整合,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予以规范,便于高校学习借鉴具体的法律条文和据此所表达出的法治理念,从而对自身的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创新,明确管理工作上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着重突出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特点。
3.2 构建科学防控体系网络
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学生教学管理、学生生活管理、学生身心管理以及网络管理四个方面组成。在高校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基体系化管理的特点,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科学性、整体性、联动性、所属性和责任落实等特点,并树立“大校园”意识,利用社区管理布局对周边生态环境和流动人员进行排查,避免有输出或输入性的潜在危害出现。
3.3 综合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门特殊课程,在内容与形式上与管理法治化关系密切,两者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有助于法治理念的传播与贯彻,能有效扩大群众基础;管理法治化工作的落实能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各大高校应及时开展学生主流思想动态调查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双向起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对个案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交流,逐次、分批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加强管理制度伦理内涵建设,以提升学生整体法治理念、意识和“四自能力”为切入点,正确认识疫情,认识疫情防控常态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内涵。
3.4 加强人文关怀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封闭管理期间大学生不能按时返校,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开始凸显。应届毕业生面对就业、升学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多产生了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因此,要严防“疫后综合征”,完善心理预警机制,高度警惕学生因学业、就业、亲子关系等产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强个体防范意识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李玮,赵娜,艾华,等.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学生應急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医教育,2020,39(03):23-26.
[2]高苗苗.疫情环境特性下武汉市大学生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5):22-26.
[3]马旭明,汪峰.浅析重大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5):86-89.
[4]林静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思考——以“COVID-19”疫情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89-92.
基金项目:2020年山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20026)。
猜你喜欢法治化高校学生防控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文萃报·周五版(2021年26期)2021-12-17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形成策略今日财富(2021年10期)2021-05-10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党的生活(黑龙江)(2020年8期)2020-09-27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南方周末(2020-07-16)2020-07-16公众通用新冠肺炎防控指引南方周末(2020-06-04)2020-06-04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2019年12期)2019-03-02提高民生建设法治化水平上海人大月刊(2016年12期)2016-12-27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的思考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6期)2016-11-21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妇女生活(2016年10期)2016-10-12关于生态安全法治化的初步思考企业导报(2015年9期)2015-05-18上一篇:疫情反复,心态撑不住怎么办
下一篇:电力营销差错防控闭环流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