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功能与践行路径
王莹 沈晓峰
[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平安中国建设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重要理论,它强调人民性、政治性、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突出国家整体利益,为我们抵御风险、应对危机、走出灾难提供理论依据。在2020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凸显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功能,不仅要从制度上强化党对公共安全工作的领导,而且要从体制机制上出发提升国家应急管理能力,激发人民群众主体性,通过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价值功能;践行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1-0029-05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防控难度大,给全世界带来了极大灾难。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出现过舆情危机,很多生产和服务暂停,部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受到质疑。新冠肺炎疫情从一个威胁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发展为影响经济安全、舆论安全、制度安全乃至政治安全的连锁事件,这对国家总体安全来说是一场重大的考验,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带来巨大压力与挑战。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其内容可以归纳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1]。总体国家安全观总结了中国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实践经验,提出未来国家安全发展策略,回应了国家安全发展面临的难题,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基础。它不仅将人民性、政治性、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作为理论基调,而且展现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辩证思维,并体现出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胸怀。这样一种内涵丰富、覆盖多领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后疫情时代继续做好疫情防控与公共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与精神动力。
一、新冠疫情防控中总体国家安全观思维的凸显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以人民安全为中心、安全与发展并重、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而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安全与发展并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思维的四个最重要基因。当前在这场新冠疫情防控斗争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这四大基因得以凸显,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与时俱进和具体运用。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
及早预警、预防是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的第一道防线。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发生后,党中央在疫情信息披露后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立刻建立应对疫情的全国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各地立即对本区域内疫情防控做出应急响应;全国各方力量调集起来积极援助湖北;快速改建新建医疗场所,及时收治疑似、确诊患者,及时遏制疫情蔓延。党中央高度重视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部署,迅速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全力救助患者,使疫情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有效维护了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及社会大局稳定。
(二)坚持以人民安全为中心体现了国家安全观的宗旨
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安全高于一切。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关切,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生命安全至上,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等,进一步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同时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安全生产生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疫情防控的指示和要求,指导我们有效抗击疫情,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保证人民安全的责任与担当,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国家安全理念的生动诠释。
(三)安全与发展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保证民生所需、稳定民心,是关系人民安全,影响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疫大灾往往与社会失序相伴。抗疫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即强调要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并提出疫情防控中保障民生的工作重点。随着疫情防控向纵深推进,党中央及时作出决策,要求抗疫的同时稳定产业,促进消费,强化就业,做好复工复产,实现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恢复与发展。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统筹兼顾,为克服疫情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创造了积极的条件,是实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目标
在新冠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看到人类命运密切相连、彼此依赖。人类因经济全球化而共同受益,但同时也会因疫情蔓延而共同受损。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积极行动,有效阻止了疫情在全球扩散,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中国在全面防控疫情的同时主动向世界通报疫情相关信息,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成功研制快速检测试剂盒,尽己所能援助各方,加强抗疫国际合作。中国在全球的抗疫行动对全球疫情防控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体现出共同抗疫的国际胸怀以及负责任的大国精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
二、后疫情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功能诠释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平安中国建设实践经验为基础,体现为在国家主权、政权稳固的前提下,加强对人民安全的保障,全方位防范风险,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国家整体安全。在坚持人民性、政治性、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风险防范综合能力,对后疫情时代中国抵御重大风险、应对公共危机、构建安全体系、推进全球安全治理具有重要价值。
(一)为抵御重大风险提供理论指导
与传统国家安全观相比,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结合平安中国建设实践以及人民群众对安全的基本需求提出的,更加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和战略思维,为公共安全风险提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的思路和对策[2]。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各类安全的统筹协调与有机统一,每一个部分的安全都至关重要,不可分割,是緊密相连的有机整体,改变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为抵御重大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难以预测且不易评估,不仅危及人民安全健康,而且危害经济社会发展。面对重大疫情公共卫生事件,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统筹各领域安全,注重各领域、各层次安全的整体效应,兼顾安全与发展,多维度、多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使用多样化的手段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防止各类风险扩散蔓延。
(二)为应对公共危机提供方法论指引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各安全要素密不可分,单个安全风险问题应对需要科学统筹和力量汇集,需要各个领域共同参与和协同作战,改变了过去公共安全工作各部门交叉重叠、各自为战的局面,为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提供了方法论指引。总体国家安全观蕴含着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强调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同时,注重统分结合;在推进整体安全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既坚持总体安全原则,又要讲究具体安全策略[3]。那么如何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提升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我们可以参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方法论,解决后疫情时代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整体性风险等难题,争取做到各地方各部门既独立自主、各司其职又共同参与、协调行动,汇聚起应对公共危机的总体性强大合力,从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
(三)为公共安全体系构建提供实践指导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例如,对于公安机关的工作,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要严厉打击恐怖黑恶势力、邪教组织等犯罪分子,通过开展全国性专项性打黑除恶行动,有效维护公共安全,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对于突发事件应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要注意第一时间响应,尤其第一响应者要积极做好工作,防止小事转化为大事;平时在社区居民中做好隐患排查、应急响应演练、安全知识普及等工作,为防灾减灾救灾奠定群众基础。对于安全生产,总体国家安全观认为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材料和设备的标准化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做好企业内部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配置专职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和考核,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总体国家安全观倡导国际社会在合作共赢中塑造公正合理的新秩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共同促进国际安全与发展,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国家的自身安全不可能脱离世界安全,要努力创新安全理念[4]。总体国家安全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性安全,强调谋求合作共赢的国际安全。与西方传统的“零和思维”“绝对安全”等观念不同,总体国家安全观更注重单个国家安全基础上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是普遍包容、致力于共赢的国家安全理念。中国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一直积极支持全球疫情防控,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共建共享合作的安全理念,体现了中国致力于维护国际秩序、促进全球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展示了中国的风格与胸怀。
三、后疫情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践行路径
(一)从制度上强化党对公共安全事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一切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事实再次证明,此次新冠疫情防控的成果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分不开的。党在危机中的有效政治动员,能够迅速调配各种应急力量和资源,激发全国各族人民抗疫的勇气和信心,避免各自为政、相互推诿等问题。当下,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安全职责,是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一是从制度上落实党的安全领导职责[5]。各级党委主动承担起公共安全领导责任,指导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在法律法规层面,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公共安全工作中的职责权限,落实“党政同责”要求。二是强化党对公共安全工作领导的科学性。面对突发性危机,党中央通过发挥政治领导优势,充分了解危机信息,加强统筹谋划,科学判断形势,做出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党中央的指挥调度做到坚决服从,确保中央权威。三是加强党对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公共卫生安全是公共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安全责任,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二)从体制机制出发提升国家应急管理能力
提升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也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路径。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是保障公共安全的“防护网”,必须牢牢把握。一是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2018年3月,中央组建应急管理部,将分散在多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能整合起来,为理顺应急管理体制提供了推动力。同时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部门协同、流程优化及标准统一[6]。二是加快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做好突发事件预警预防。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应急决策风险评估与纠错机制等[7]。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共安全形势更加严峻,要重点创新信息管理机制,确保信息获取、报送、使用的高效准确,创新信息报送方式,提升信息研判水平;要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在应急管理的各个阶段,综合运用政府、企业、军队、警察、公民的力量,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多元社会主体共同行动、协同合作的联动机制;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网络舆情应对的预警、评估、处置、反馈和更新的动态循环机制,促进政府与网民之间对话,提升网络舆情管理与网络公关能力。
(三)通过激发人民主体性提升社会自治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为国家安全构建坚实的社会基础。这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相一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基础性力量[8]。因此,總体国家安全观的践行就是要做好发动群众工作,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主体性入手提升社会自治水平,竭力打造公共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具体来说,一是加强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建设,落实以人民安全为中心的总体国家安全理念,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力量,在政府、社会、群众三者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国家安全新局面。二是促进公众有效参与公共安全治理。公共安全治理是保障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坚持群众路线,拓宽公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渠道,提升公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性,加快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三是加快培育发展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完善社会组织建设。加强对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应急专业培训,提升他们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的能力。重点培育应急管理相关社会组织,为他们提供有效地参与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总的来说,每个社会成员都真正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形成国家安全的良好局面,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实现国家的总体安全。
(四)通过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威胁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与安全,冲击世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全球性危机,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应对疫情危机还是恢复经济发展,都应坚持多边主义,走各国团结合作的道路,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当前,各国携手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凝聚应对全球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强大合力,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由之路。一是深化国际合作,建立全球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在疫情防控方案、防疫物资生产、疫苗研发与使用、医学诊疗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另外,要尊重各国国情和疫情,包容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构建安全共同体,共同应对疫情。二是摒弃排他性安全观,拒绝将世界变为相互角力的竞技场,建立适应全球化的,公道正义、共建共享、共同发展、求同存异的全新安全格局。三是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实现世界人民健康安全。在应对新冠疫情实践中,需要各国积极行动,努力合作抗疫,构建医患共同体和全球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公共卫生治理奠定牢固的基础,不断完善全球安全合作,促进国际社会共存共赢。
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公共安全治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后疫情时代中国抵御重大风险、应对公共危机、构建安全体系、推进全球安全治理具有重要价值。当前,中国环境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们更加需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保障国家安全、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参考文献:
[1]马宝成.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推进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6):52-56.
[2]朱正威,吴佳.中国应急管理的理念重塑与制度变革——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9(6):130-134.
[3]盘世贵.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应急管理创新[J].学术交流,2018(9):83-89.
[4]石俊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对西方国际安全观的超越[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19-21.
[5]李宇环,向天怡,王红梅.重大疫情防控的应急体系建设:兼论国外实践的分析与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0(10):120-128.
[6]李雪峰.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构建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J].行政管理改革,2018(7):30-33.
[7]朱雷,高文胜.总体安全观下的中国重大疫情安全治理战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88.
[8]温志强,李永俊.国家重大安全风险化解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江淮论坛,2020(1):33-39.
责任编辑:籍雪梅
猜你喜欢总体国家安全观后疫情时代十九大以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3期)2020-12-14后疫情时代旅行社的发展与升级大陆桥视野·上(2020年10期)2020-11-27新冠疫情下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对策研究时代人物(2020年19期)2020-11-12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调整与中国周边外交当代世界(2020年10期)2020-10-21后疫情时代的图书销售启示市场观察(2020年7期)2020-09-02“后疫情时代”医药投资机会和泡沫并存陆家嘴(2020年6期)2020-08-17浅谈“后疫情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文信息(2020年5期)2020-06-21总体国家安全观法治化刍议法制与社会(2020年8期)2020-04-24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公安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管理观察(2019年20期)2019-12-04新安全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改革研究法制博览(2019年1期)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