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全县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全县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一、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xx 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切实加强领导,决心大、力度大、行动快、措施实,成效明显,全年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截至20xx年12月30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已脱贫13623人,完成年度减贫计划的 100.3%;11 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任务完成 5 个。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到位 县委县政府切实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主动担当,先后召开了全县精准脱贫动员会、精准脱贫推进会、精准脱贫宣誓会、精准脱贫专题理论研讨会等重要会议,20xx 年以来,共组织了 7次县委常委会或县委常委(扩大)会,集体学习中央、省有关扶贫工作会议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我县精准脱贫工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xx 县农村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和《xx 黎族自治县 20xx 年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在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中,麦正华书记和杨文平县长同任组长。将十个乡镇分成十个作战区,成立作战总指挥部,麦正华书记和杨文平县长同任作战总指挥,每个战区都有一名县领导任战区指挥官,实施分区挂图作战。加强扶贫开发工作队伍建设,从省、县直以上单位遴选 31 人到行政村挂职“第一书记”,组建 99 个工作分队进驻 10 个乡镇,专职指导扶贫工作。

 成立了一支有扶贫专干 16 人、村级助理员 94 人、扶贫志愿者84 人的专职扶贫队伍,达到机制保障、人员保障、资金保障。

 (二)突出“精准”,帮扶措施扎实有效 成立合作社,引导发展特色产业。全县已经成立 124 家合作社。如文罗镇五星村委会新型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吸纳 6 户贫困户种植芒果,贫困户自愿将扶贫物资作为入股物资,交由合作社统一种植,同时,合作社聘请贫困户社员为员工,给予工资待遇,统一收益后再进行分红。积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群英发展橡胶和养羊业,隆广镇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种植菠萝蜜、文罗五星村委会发展豪猪养殖业,特别是英州发展形成 2.7 万亩年产值 2.5 亿元的特色芒果产业,成效显著。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在全县 11 个乡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完成本号镇什坡村、小妹村、群英乡芬坡村和文罗坡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举办“大里重阳登山观瀑游旅游推介活动”和文罗坡村“传承红色记忆•穿越时光之旅”活动,帮助贫困农民参与旅游产业开发,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大里小妹村和什坡村已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电子商务。成立电子商务协会,上线 xx 特产网微信商城、xx 淘宝特色馆、xx 特产淘宝企业店三大互联网平台,建设运营农村淘宝服务站 84 个,构建网上农产品营销市场,引导和带动贫困村、贫困户通过互联网直接对接市场,做到种养与销路相结合。推进光伏扶贫工程。计划在全县 10 个乡镇建设光伏发电站,保障 4449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每年稳定获得 5000 元以上收入,已建成隆广镇万岭村委会光伏发电站,预计年收益 5.7 万元,平均每月收益 4738 元。完善基础设施。投入县财政资金 3.18 亿元,实施 11 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就业扶贫。鼓励县内企业和园区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定岗定向就业岗位,举办了 51 期培训班、培训农民 4362 人,组织大型招聘会 15 次,解决贫困户 675 人就业。发挥金融扶贫作用。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制定出台了《扶贫贷款工作实施方案》,政府给予风险补偿金,降低贷款门槛,农业银行、海南银行等相关银行向 687 户贫困户放贷 8994.25 万元。

 (三)强化“两不愁”、“三保障”,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牢。

 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条件中有1482户5414人纳入低保范围,逐人逐户核查,确保其不愁吃、不愁穿。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全覆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全部给予教育助学金补助,按照幼儿园、中小学、普通高中、职业中专、专科高职及本科以上 6 个等级分别资助1500 元/人•年至 5000 元/人•年不等,全县 20xx 年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 5322 人,发放助学金 1473.1 万元,达到 100%的资助力度,确保不因失贫失学,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医疗和养老保障脱贫,解决贫困群众看病就医和养老问题。贫困户的的新农合和新农保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政府买单,投入 218万元购买人均 150 元的农村医疗保险,投入 182 万元购买人均

 100 元的农村养老保险。重新修订了《慈善会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专业委员会基金管理办法》,降低了起付线,提高救助比例和封顶金额。实施安全住房工程,对全县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改造计划。20xx 年投入 1449 万元,改造危房 210间,20xx 年计划投资 2 亿元,改造危房 1699 间,已开工建设 1515间,竣工 691 间。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县政府为贫困人口发放物价补贴 800 元/人,制定了《低保边缘家庭人员困难生活补贴实施方案》,为贫困人口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 100 元。

 (四)创新扶贫工作模式,打造 xx 扶贫特色。

 一是我县细化、探索了“三业”(即产业、创业、就业)“五网”(即路网、水网、电网、光网、气网)“十补”(“教育补”“医疗补”“危房补”“贷款补”“良种补”“保险补”“养老补”“低保补”“边缘补”“农机补”等惠民补助),实现造血式“三业”扶贫、“五网”输血式扶贫、“十补”兜底式扶贫相结合,打出一套组合拳,达到“靶向治疗、深拔穷根”。二是出台了“驻村夜宿夜访”制度。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都要“驻村夜宿夜访”一次,摸清致贫原因,因户施策。二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结合“双创”、扶贫等工作,生成包括保洁员、交通协管员,扶贫志愿者等一批次岗位,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就业,增加其工资性收入。三是围绕“党建引领”,探索创新 3 种结对帮扶新模式(“支部+致富能手+贫困户”、 “支部+合作社+贫困户”、 “支部+公司+贫困户”),

 三大结对帮扶模式,既动员了全社会力量,又让贫困户成为脱贫致富的主角,帮助他们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脱贫。四是专门汇编了《xx 黎族自治县惠民服务指南》,让各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一是整村推进项目缓慢。20xx 年县政府计划建设 11 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截至 20xx 年 12 月,接近完成的 5 个,6 个正在施工建设,整体竣工的项目没有。甚至有些项目 11 月份才完成招标工作,开始进场施工。11 个整村推进项目扣除危房改造资金后,总投资额为2.2亿元,目前拨付工程进度款为9693万元,工程进度还未过半,建设速度较慢。没有真正建立扶贫建设项目绿色审批程序,项目前期手续繁琐,审批效率低,延长了项目开工的时间,甚至有些项目没有明确真正的审批单位,如路灯照明工程,未明确真正的业务监管审批部门,导致业主单位办理前期手续走投无门,无所适从。

 二是危房改造工作问题突出。我县 20xx 年共计划投入 2 亿元,实施改造贫困户 1699 间危房,资金投入和改造户数都为全省前列,受到贫困户的好评和认同,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一是政府部门缺位,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县危房改造任务一开始由房管局统筹安排建设,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确定后,突然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乡镇政府对前期工作和施工单位不了解,一

 下子无法接手,而农户自身也监管不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也未介入监督,以致于我县危房改造工作出现职能部门不愿管、乡镇政府不好管、农户自身无法管的“三不管”局面,没有一个部门来真正承担质量安全监督责任,政府部门缺位,质量安全监督体系未建立,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未按合同约定及建设管理规定派驻合格的项目经理和监理,普遍出现层层转包现象,存在较大质量和安全隐患,已经发生部分在建房屋墙面出现裂痕,甚至倒塌事件。二是危房改造成本远高于市场价,每户危房改造成本为 11.8 万元,建设面积为 60 平方,为砖混结构,工程造价将近 2000 元/平方,据了解,目前我县本地农户自建同类型的房屋成本仅为 1100 元/平方。三是建设工期慢,效率低。截止 20xx 年 12 月 30 日,全县改造危房 1699 间,已开工建设 1515 间,开工率 89%,竣工 704 间,竣工率 41%,已验收0 户,验收率为 0。如本号镇黎盆村委会共有 94 户扶贫户进行危房改造,目前没有一户完工,还有 7 户没有动工,大多贫困家庭已经拆了自己的危旧房,但新房子未竣工,导致没新房入住过春节。四是设计户型单一,未能满足群众多样性需求。有些群众的宅基地块不规则,不能按标准设计户型建设,导致无法开工建设;设计户型中堂有窗户,不符合我县群众在房屋中堂设立神位的习俗,群众要自行出钱改造;有的贫困户家里人口较多,危房改造60 平方无法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如英州镇田仔村委会祖所村的贫困户石英家共有 7 人,住进 60 平方的新房后仍然拥挤,群众

 意见较大。

 (二)医疗救助惠民政策有待优化完善 一是医疗救助相关政策资金申请程序繁琐,资金发放效率低。目前我县医疗救助政策主要为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部门的大病救助两项,贫困户申请救助要先去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历经乡镇入户核查、村委会公示、乡镇审核上报民政局、民政局核查审批等多道程序,民政部门发放资金后,申请人要再到卫生部门申请大病救助,又经多道审批流程,贫困户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办事能力弱,申请起来十分费力。另外,民政、卫生部门采取集中批次审批方式,待申请人达到一定数额才集中上会审批办理,导致资金发放慢,往往从申请到资金到位要将近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椰林镇桃园村委会的杨秋琼,因患食道癌住院,从开始申请到资金拨付到账户里总共耗时 4 个月。二是目前医保报销政策需住院医治结束后,才根据已支付的费用来报销,住院时要交一定数额的押金,但许多贫困户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往往连支付押金的钱都没有,导致生病住不起医院,致使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

 (三)产业扶贫项目简单同质化,未形成长效脱贫机制 因扶贫任务重和时间紧迫,干部群众热衷于选择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较少考虑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不愿选择一些长期效益稳定但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产业扶贫以“输血”为主,贫困户“造血”功能弱,预防返贫压力大。扶持产业结构比较单

 一,存在产业产品同质化现象。目前,大量的产业扶持主要以鸡鸭鹅、猪羊等为主,可供选择的产业项目不多,突出在种植、养殖产业方面,特色产品少,容易一哄而上。一方面造成种苗供应紧张,成本上升,如龙眼苗 20xx 年 4 月份时购买儋州的品种为7.8 元/株,到 9 月份海南省内种苗紧缺,只能购买广西的品种,价钱上涨到 11.5 元/株,价钱上涨一倍;猪苗 20xx 年 4 月份时购买约 400 元/只,6 月份则涨到 500/只。另一方面,本地种苗供应紧张,有些帮扶单位就采购外地种苗发放给群众养殖,造成销售困难,存在市场风险。如本号镇黎盆村委会卓德义于 20xx 年10 月 10 日饲养 13 头猪,为大陆品种,已经饲养将近 4 个月,目前按 7 元/斤仍然卖不出去,而我县本地品种的猪肉价钱则为11 元/斤;有些贫困户饲养的鸡为外地品种,本地群众不愿购买,只能自用,无法为贫困户增加收入。

 (四)帮扶重物资发放,轻后续管理 我县投入大量扶贫资金帮扶贫困户,扶贫物资集中在鸡、鸭、鹅等家禽以及芒果、圣女果、龙眼等种植种苗,可是大多部门、帮扶责任人发放帮扶物资后,往往一放了之,没有后续跟踪服务,没有帮助解决贫困户在种养殖过程遇到的问题。如有的贫困户一下子得到数量较大的猪苗、鸡苗等,但缺少资金购买足够的饲料饲养,缺少猪圈、鸡圈等基础设施,且规模养殖需要一定的技术管理,贫困户没有掌握,已经超出其养殖能力范围;有的单位发放外地种苗,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水土不服,县相关职能部门

 主动服务贫困户的意识薄弱,未有效提供技术指导,贫困户碰到技术难题往往无法解决,导致出现饲养死亡率过高的情况。如本号镇黎盆村委会胡家雄饲养 13 头猪(罗牛山种苗),死亡 9 头;黄昌雄饲养 15 头猪,全部死亡;李明饲养 15 头羊,死亡 6 头,死亡率过半。

 (五)合作社成效不明显,贫困户分散化经营 虽然我县建立了许多农民合作社,但大多数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低,合作社带头人技术、资金、能力、热情不足,合作社效益不强,带动群众脱贫成效不足。即使像知名度较大的文罗镇五星村委会新型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真正受益参与其中的也只有6 户贫困户。像本号镇大坡亚欠香粉蕉合作社、田仔芒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未能起到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作用。大部分扶贫户种养殖以自产自销为主,未形成规模效益,产品议价能力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虽然我们建立了农村淘宝,电商平台等,但贫困户文化水平所限,市场意识薄弱,未有效利用其掌握与自身种养殖产品相关的市场信息和动态,导致销售困难,销售渠道受限,或者销售价低于市场价。以致出现帮扶人帮扶了鸡苗给贫困户养,养大了又从贫困户手中购买回去的情况,这种方法只能是救急行为,不能作为长期收入的方式。

 (六)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单一 部分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责任心不强、带动群众

 致富水平弱,帮扶措施单一,对帮扶工作仅停留在对贫困户的物质帮扶上,有的单位把帮扶按照民政救济来做,搞搞看望慰问、发发油米,没有认真结合帮扶户的实际情况,指导制定生产帮扶计划,发放猪苗、鸡苗山羊就算帮扶,在立足村情和贫困户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扶持、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有的驻村工作队、挂职“第一书记”不熟悉基层工作,在协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村级扶贫规划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我县脱贫攻坚工作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1.政府政策性补贴占据脱贫工作主导地位。由于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为尽快达到 3 年脱贫 2 年巩固的目标,政府扶贫采取“大水灌溉”方式,利用财政资金优势,发放各类补贴资金,许多脱贫户人均年收入中,转移性收入、政策性的补贴占据 80%,对贫困户的脱贫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贫困户自身发展的收入较少,无长期稳定收入来源,这虽然说明政府敢作为、敢担当,真正让贫苦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但同时助长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认为脱贫是政府的事,只想躺在政府身上过日子,未形成持续有效的脱贫长效机制,造成“数字”脱贫。如贫困户的脱贫标准为人均年收入超过 2965 元,而我县贫困户家庭一年内能领取困难群众补贴 800 元、低保家庭边缘人员补贴人均 1200 元、危房改造人均约 1500 元,还有蔬菜价格补贴、良种补贴等,光凭领取补贴的钱已超过脱贫标准。

 2.农户等靠要思想仍比较突出。我县对脱贫攻坚工作投入较大,各类扶持资金、政策补贴多,有的一户能享受近十几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贫困户受利益驱动,认为脱贫了就不能享受帮扶了,不愿意退出贫困行列,存在“赖着不走”、“争取返贫”的错误思想;缺乏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认为脱贫是政府的事,只想躺在政府身上过日子;有的受传统文化习惯影响,消费观念不正确,没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意识。有的农户收入略高于贫困线而未列入建档立卡范围,因享受不到危房改造、发放种苗等帮扶政策或享受较少产生对政府、村委会干部的负面情绪,不愿意参加冬修水利等集体活动,甚至有上访行为,造成新的干群矛盾、群众之间不和谐的因素。目前我县在扶贫政策宣传方面力度虽然较大,但多是立立宣传牌、拉拉横幅,讲讲扶贫宣传标语口号,宣传方式简单,不够扎实深入,宣传效果有待加强。

 3.产业扶贫未真正形成。我县大部分贫困村缺少能够支撑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效益产业,稳定脱贫增收的项目不多,脱贫户预防返贫的压力大。虽然我县许多乡镇、贫困村都在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产业,但目前成效明显的还是凤毛麟角,有的贫困村产业发展缓慢,有的贫困村虽然已发展一批产业,也仅处于起步阶段,特色效益尚未凸显。另外,在政府引导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户的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不同,在一户一策,因户制宜、因地制宜的引导上做的不到位,以及受自然条件限制、农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和自身技能缺乏等因素影响,造成贫困户对扶持

 项目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产业项目推进落实困难。如群英乡母爸村委会的群众抱怨,近几年响应政府的号召发展产业经济,先后种植过益智、香茅,后面又改种杨桃、芒果,又养过蜂,但都没有成功,耗时耗力,内心对政府的号召产生抵触心理。

 4.贫困户知识水平技能低下。大多数贫困户文化教育水平有限,劳动技能低,加上我县目前的技术培训以课堂授课为主,贫困户学习能力弱,难以在一个课时内吸收掌握授课知识,掌握一门生产创业的技能极为困难,靠就业创业脱贫难度大。许多贫困户的就业仍处在简单低级的打零工模式,工资少且不稳定。如本号镇的白石村90户366名贫困人口中,几乎都是初中以下学历,大部分贫困群众连正常的普通话交流都困难,造成不敢出门、出远门的状况,难以出去外面就业,全村统计外出打工的人口仅为40 多人,且都是简单低收入的工种。

 5.社会各界、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力度不强。一是我县龙头企业仍然不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能力有限。在实施产业脱贫方面,龙头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信用以及种苗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明显,往往一个好的龙头企业就能够带动一个地方一个产业的发展,能够吸纳和带动一大批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我县虽然有鲁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xx海岛莲雾种植公司等知名企业,但仍然数量较少,规模有限,大户带散户、企业带农户涉及贫困户甚少。二是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弱小。我县有众多房地产公司等大型民营企业,但

 其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识,没有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和资源优势,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发展产业,没有深度介入到扶贫工作当中。

 四、扶贫工作建议 我县扶贫工作开局良好,但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着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具体对策和建议如下。

 (一)牢固树立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想结合的指导思想,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脱贫攻坚,发展是根本途径。只有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才能更好地提高“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将扶贫攻坚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当中,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同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培育和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带动贫困群众共同富裕,拓宽增收门路。引导鼓励在我县开发的大型房产企业、私营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参与扶贫开发相关工作,吸收贫困户就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同时借助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加快自身发展,探索形成多方共赢的模式。大力发展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增强农业品牌,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二)着力抓好教育扶贫工作,彻底斩断穷根 教育落后是导致贫困的关键因素,要提高贫困家庭教育水平,彻底斩断穷根。对建档立卡扶贫户中的子女上学,要坚持落实各项费用减免以及助学金发放,确保不让一名贫困群众的子女因贫失学、因学致贫。要加强贫困乡镇、村委会的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不仅要让贫困子女上得了学,更要能享受到质量优良的教育,特别是加强高中的教学水平,普及高中教育,也可研究通过教育移民方式,出台考试倾斜政策,使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真正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消除“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要坚持转换贫困户思想,改变只想靠政府过日子的心态,提升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一是建立“奖勤罚懒”机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发展生产中,有能力有干劲的贫困户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奖励,对懒惰、“等靠要”的贫困户减少、减缓扶持,甚至给予处罚,避免吃“大锅饭”制度,通过实施政策、利益引导改变贫困户的思想动态,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动力和热情,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工作。避免宣传工作过于标语化、空泛化的弊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民族歌舞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加大宣传,切中群众心理需求,树立“劳动致富、勤劳致富”观念,总结推广扶贫脱贫典型事迹,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坚定他们脱贫的信心。

 (四)产业扶贫“长短”结合,坚持不懈培育特色产业 在扶贫攻坚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采取发放家禽畜类等见效快的短期产业帮扶项目,是合乎实际的帮扶选择,但是要彻底改变贫困区域的经济状况,为贫困群众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要培育一批具有长远收益、可持续经济收入的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各乡镇政府、村委会要认真研究,选择符合本地资源特性、合乎群众意愿、市场前景良好的产业去培育发展,以光坡圣女果、群英橡胶产业为榜样,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思想高度,持之以恒、坚持不断地发引导培育。二是出台完善发展特色产业扶贫资金使用制度,安排一定比例财政资金用于发展产业,而不是一味地购买简单的种苗发放给农户,引导群众发展产业种养殖项目时,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减少农户损失成本。三是引进打造品牌农业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乡镇、村委会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真正构建起“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五)提升技能培训实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在短期难以提高贫困户教育知识水平的情况下,要以提高贫困劳动力技术素质和就业创业技能为培训重点,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既可以委托专业培训机构,也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实地培训,到农户家里培训,有长期培训,也有短期培训,分散办班,分类

 指导、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二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专业,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和农民需求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三湾”、海口、三亚企业对用人的技能需求,组织订单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四是创新培训形式,既要就业局组织培训,也可企业来培训,也可以由农民自己选择培训机构、继续教育机构学习,只要取得培训合格证书都可予以经费补贴。

 (六)增强合作社效益,提升产业竞争力 加强合作社作用,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长效脱贫。一是探索“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种养大户+基地+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提高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加强合作社带头人、致富能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把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起来,贫困户以扶贫资金、种苗以及自有土地等资源入股合作社,优化股权分红模式,为农户提供稳定经济收入来源。三是提高贫困户入社率。建立奖励制度,对于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给予资金或种苗奖励,对于吸收贫困户加入的合作社,按入社量给予资金奖励。四是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对合作社在税收、资金等政策上予以倾斜,培养壮大合作社。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危房改造建设模式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解除贫困桎梏。建立扶贫建设项目绿色审批制度,优化减少项目报建审批环节,明确业务审批部门,加快整村推进项目开工速度,提升建设进度。优化危房改造建设模式,一是确立项目建设业主。可以乡镇政府为业主单位,实施危房改造工作,按建设项目程序报批报监,建立有效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乡镇政府作为业主单位具有责任明确、质量保障、了解民情、建设速度快的优点;也可以农户作为建设主体,给予资金补贴,农户自主选择施工队伍建设,乡镇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监督,按建设进度拨付资金给农户,农户作为建设主体,自主权大,自我参与意识强,同时农户自建房一般选择本地建筑工匠来施工,又增加本地群众的收入。二是设计多套户型方案,让贫困户根据自身宅基地块特点、风俗习惯选择适应的设计方案,或者只限定补助面积和资金,户型、楼层等其他内容由贫困户自主决定,满足多样化需求。三是工程造价由县政府评审中心审核,节约政府财政资金。

 (八)调整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增强政策实惠 调整优化医疗救助相关政策,整合衔接民政、卫生两个部门的救助政策,实施并联审批或合署办公,让贫困户申请资金一个窗口递交材料,全程办理完结,审批部门拨付资金按人拨付,实报实办,减少资金拨付时间。针对贫困户付不起住院押金问题,建立基金委员会,由基金会先行垫付住院押金,待医治结束报销

 费用后,再从报销费用中扣除押金金额返还给基金会,使贫困户生病时安心住院看病,看得起病,减少因病返贫的情况。

 (九)扩大扶持范围,加大普惠民生力度 处理好脱贫帮扶和普惠民生的关系,一方面,对贫困户的帮扶要在合理的范围,不宜标准过高,造成期望值过高、心理落差过大,另一方面,对不属于建档立卡户但又确实生活困难或者生活水平不高的,如果符合相关条件,也可以通过普惠手段适当给予扶持,比如在发展生产方面,不能享受扶贫资金的,可以通过“我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资金等方式给予政策支持,减少农户之间的心理落差感,减少干群不和谐、群众矛盾的因素,提高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和驻村人员作用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深度结合起来,加强贫困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贫困村能否脱贫,村级领导班子和村民的素质提高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支牢靠的扶贫工作队,为农民致富带好头,树榜样,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切实发挥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村“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的作用,完善考核、监督和退出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和强化问责压力,让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村“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切实沉下心去,建立与贫困户血肉相联的关系,

 为贫困村、贫困户谋发展,促增收。

热门推荐
  •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尊敬的省考核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XX区委、区政府,向各位领导莅临我区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检查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根据安排,我就XX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

  • 2022年度村级巩固拓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XX村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

  • 乡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近年来,我乡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把实施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县不出现规模性返贫,顺利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制订2021年工作方案

  • 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

    镇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巩固提升镇脱贫攻坚成效,根据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相关文件

  • 2022年关于巩固拓展脱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作一汇报。经过几年坚持不懈攻坚,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户X人如期脱贫,X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市人

  • 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今年以来,我区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指示和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引,认

  • 2022年在全县巩固拓展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排查整改提升专项行动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排查整改提升部署会精神,聚焦国务院督查、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