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顽疾”如何治,“硬骨头”怎么啃
脱贫攻坚:“顽疾”如何治
“硬骨头”怎么啃
——民建中央开展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
贵州省赤水市是去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26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是乌蒙山区首个脱贫出列县。冷水鱼养殖是该市村民致富方式之一,图为村民在鱼塘里捞鱼。新华社发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 12 岁的蒙文超(左)和小伙伴躺在楼顶。几年前,蒙文超住在深山,每天上学须爬悬崖。现在他家搬到了公路边建起的新居,告别了以前危旧的木瓦房。新华社发
【同舟】
经过多年的快速减贫,贫困率降低了,但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越来越大,越往后,扶贫工作越难做。时间有限,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 县全部摘帽,怎么做?7 2017 年,民建中央将《关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民主监督。
的调查研究》作为重点课题,到贵州、四川、广西进行了调研。
民建中央调研组提出,脱贫攻坚面临新挑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精准扶贫的经验和模式。
瞄准靶向 根治“因病致贫返贫”顽疾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深入,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调研组了解,2016 年贵州省减少贫困人口 120.8 万人、四川省减少贫困人口 107.8 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减少贫困人口 111 万人。
这些告别贫困的人口,是否会出现返贫?又有多少人返贫?
位于大山之中的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景色宛若油画,然而,与自然风光不相和谐的是长期以来的贫困面貌——集“老、少、山、穷”于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县,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唯独不缺石头。广西是民建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对口省区,调研组深入实地走访贫困户。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大化县不是没有水,而是存不了水。在洼地最低的地方都有“漏斗”,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被“喝光”,
打不出一口井,找不到一条河,全靠老天爷和集雨水窖。由于缺土缺水,居住在这里的人,长期在石头缝隙间“抠”土种庄稼,主要作物就是玉米。长时间不下雨,玉米干旱失收;雨水一来,玉米就被冲倒,要是连下一个月,就颗粒无收。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着该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据了解,当前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的状况没有根本性好转,交通不便导致村民看病路费多、陪护费用大,疾病导致贫困,而贫困又加剧了疾病,影响脱贫致富。调研组入户调查的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平野村有 54 家贫困户,其中因病致贫 22 户,占 40.74%。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脱贫攻坚最大“顽疾”。如何构建有效的治理机制?调研组建议,一方面要深化县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巩固和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另一方面,要对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对象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补贴,开展“精准医疗扶贫”。同时,建立公办福利性的救助院和托老院,妥善安置残疾和老年贫困人口。
产业扶贫 确保脱贫行稳致远
“十万大山山连山”。交通和产业发展带来的不便,严重阻碍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路。近年来,为了帮助贫困地区找到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三省区在产业扶贫上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在广西宁明县明江镇驮排屯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两名来自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了乡亲们致富的带头人。他们不仅解决了周边农户就业问题,还带动了部分农户种植火龙果脱贫致富。截至去年,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达到 100 人,其中 94 人为建档在册的贫困户。依靠引进优质品种、采用先进技术,实现了年均 500 万元的毛收入,累计发放分红 33.4 万元,乡亲们还可以在家门口务工,每月能赚到 2500 元。
调研组发现,广西找到的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就是发挥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的作用,组织贫困户开展规模化、专业化产业经营。每个贫困县推进 2-5 个特色产业建设,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贵州省则积极推进“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的“三变”改革,推广农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有效帮扶脱贫的“塘约经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发展新业态,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了新模式。
调研中发现,贫困地区由于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县域经济发展缺少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大品牌的带动,要想形成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必须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因此,调研组建议,
有计划增加贫困地区的国家重点项目和工程,发展既有区域资源优势又适应市场需求的支柱性产业、特色农业产业、特色旅游业等。将开发和保护并重,筑牢脱贫攻坚的基础,保障贫困户持续增收,构建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同时,要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精准扶贫模式,将财政一次性使用的无偿扶贫资金转变为金融多次周转使用的信贷资金。金融机构要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需求入手,探索符合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金融产品。各地实施精准扶贫的实践也证明,扶持好一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就能带动一批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大大提高精准扶贫的成效。
精准发力 啃下易地扶贫搬迁硬骨头
易地扶贫搬迁是当前脱贫攻坚战中难度最大,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难啃在哪?搬迁涉及土地资源和环境承载的双重压力。从这三省的调研来看,搬迁地既要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又要符合避灾要求。但现有贫困地区一些地理和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已经先期利用,适宜搬迁可选择的地方比较有限。同时,农户不愿再无偿将承包地调剂给移民,致使发生一些新移民“就业无岗、种粮无地、低保无份”。
从环保看,现行易地扶贫搬迁主要采取“就近集中安置”方式,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压力。调研组发现,一些搬迁地虽然盖了新房、修了新路,但由于资金紧张,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上仍然存在不配套、不到位的情况,催生了新的环境问题,导致移民安置点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变成新的污染源。易地搬迁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现有易地搬迁项目中,用于集中安置点的给排水、道路、电力、通讯、防洪抗震、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大,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投入严重不足。
如何处理易地搬迁脱贫中的问题与矛盾?创造就业是关键。调研组提出,整体搬迁应与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融为一体,从创造就业上入手,改变生活生产方式,从根本上铲除贫困根源。同时,发挥国家公共政策资源最优托底效应。此外,也要优化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导向,对生态功能重要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提高自主“造血”机能,推动贫困地区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
(记者
王海磬)
上一篇:“五个结合”打好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脱贫攻坚要强化落地,吹糠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