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新闻框架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摘要
脱贫攻坚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媒体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人民日报》作为最高党媒的代表,在这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如何做好脱贫攻坚报道成为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新闻框架的研究,对于指导新闻媒体更好的进行脱贫攻坚报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以 2015 年至 2020 年《人民日报》的脱贫攻坚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人民日报》这一权威媒体,基于新闻框架理论,通过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对脱贫攻坚报道样本的选取,并结合纸质版本的查阅,最后得出 1418 篇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人民日报》的脱贫攻坚报道进行分析,试图从新闻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地域、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报道领域和报道基调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人民日报》对脱贫攻坚报道框架及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影响新闻框架的成因有哪些,以及对脱贫攻坚报道框架的建构存在的问题尽可能提出可优化的路径。
文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开头部分是绪论。包含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框架理论及脱贫攻坚报道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对《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形式类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消息来源、报道数量、报道主题议题、报道对象和报道倾向,通过分析得出脱贫攻坚报道呈现的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是得出的分析结果,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报道的基本特征还有对报道主题与议题的反复研究,提取出可能存在的脱贫攻坚报道的新闻框架,共包括发展框架、政治框架、帮扶框架、先进典型框架、人情味框架、成效框架和问题导向框架七种框架,总体来看,提取出的新闻框架存在偏差,从整体来看,新闻框架的分布存在失衡。第四部分是对研究的讨论和反思。首先总结出报道框架的优势所在,包括政策指引性强、坚持正面宣传和建构多种类框架。之后通过对框架元素和提取出的框架研究发现,整体上报道框架的建构还
存在四种偏差:框架元素的失衡,框架主体话语隐匿化,问题导向框架比例失衡,报道文章框架模式固化。最后从问题角度出发,对合理建构脱贫攻坚报道框架提 出了可优化的路径。第一,主题层面:丰富视角,平衡体裁;第二,文本层面:
扩展消息来源,增加内容策划;第三,基调层面:创新话语,丰富形式。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对前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脱贫攻坚报道;《人民日报》;新闻框架
4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框架理论文献综述
1.3.2 对脱贫攻坚报道研究现状的总结及评价 1.4 概念界定
1.4.1 脱贫攻坚
1.4.2 框架和新闻框架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样本的确定 1.5.2 时间段的界定 1.5.3 研究方法 1.5.4 使用框架理论的合理性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的形式类目分析 2.1 报道数量分析 2.2 报道版面分析 2.3 报道体裁分析 2.4 报道主题分析 2.5 报道地域分析 2.6 报道领域分析 2.7 报道基调分析
5
第三章 《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新闻框架分析 3.1《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框架类型 3.2《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框架分析
3.2.1 发展框架
3.2.2 政治框架
3.2.3 帮扶框架
3.2.4 成效框架
3.2.5 先进典型框架
3.2.6 人情味框架
3.2.7 问题导向框架 第四章《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新闻框架成因分析 4. 1 影响框架的社会文化环境 4.1.1 意识形态 4.1.2“政党-国家”视角 4.2 影响框架的组织因素
4.2.1 新闻理念
4.2.2 新闻常规
4.2.3 新闻生产流程与传统 4.3 影响框架的个人因素 第五章《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新闻框架总结及改进建议 5.1《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新闻框架优势分析 5.1.1 政策指引性强,彰显党报价值属性
6
5.1.2 坚持正面宣传,积极引导舆论 5.1.3 建构多种类框架,为受众了解议题提供丰富视角 5.2《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新闻框架问题分析 5.2.1 框架元素失衡 5.2.2 框架主题话语隐匿化 5.2.3 问题导向框架构成失衡 5.2.4 报道文章框架模式固化 5.3《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新闻框架优化建构路径
5.3.1 主题建构层面:丰富框架视角,拓宽框架主题 一、注重民间话语 二、加强舆论监督
5.3.2 文本建构层面:扩展消息来源,充盈框架内容 一、注重实地采访
二、拓宽报道维度
5.3.3 报道基调层面:创新语言表达,优化框架表达
一、提升表达效果
二、增加图表漫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
8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前人类世界仍然存在贫困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贫困是其当前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身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贯都非常关注这一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扶贫问题推出了多项政策和工作计划,以便更好地帮助贫困群众在当前社会和经济的现实背景下早日脱贫致富。1978 年我国在农村地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地区出现的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落后生产关系进行调整革新,这也是当时我国对农村地区实行的扶贫工作的主要路线。党中央国务院于 1986 年针对扶贫问题组建了专门的部门,此后推进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具有针对性的扶贫工作开展扶贫工作,最初的重点是通过迅速发展经济使得贫困落后地区的面貌发生彻底改变。国务院于 1994 年发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构建了主要针对县级地区的扶贫工作计划,争取在 21 世纪来临前解决 8,000 万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经过 20 年的不懈努力奋斗,国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也从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基本温饱问题调整,为了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各项事业实现全面发展。从 2001 年开始,我国每 10 年一次针对农村地区扶贫工作编制纲要,细化扶贫工作的重点区域和工作目标,着重于贫困地区人口的知识水平和精神文明的提升与发展,促使农村地区居民也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的工作中来。
在党的十八大上确立了 2002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明确发展目标之后,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成为这一目标达成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党中央于 2013 年针对扶贫问题当时的特征指出了确立了精准扶贫的概念以及实施策略,并且针对这一策略制定了与此相符的特色工作制度,对贫困地区建立了科学的帮扶政策,我国扶贫工作自此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和国务院于 2015 年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立了 2020 年彻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达到现行标准下摘掉贫困帽子的目标。十九大报告对于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要求如下:保证国内所有贫困县 100%摘帽,消除区域性整
9
体贫困现象。系统化推进的扶贫工作在中央的重视和关注下很快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各地积极推进扶贫工作的同时,与此有关的报道也很快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课题。从近年来与此相关的报道分析发现,2012 年之后涉及到扶贫工作的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媒体报道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目的性和清晰的价值衡量以及筛选标准。而这个过程显然对于受众认识和理解我国脱贫工作的推进有重大影响,媒体是现代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受众群体对于我国扶贫工作的了解大多数都来自于大众媒体。媒体从业者建构现实的报道会直接影响受众群体对我国扶贫工作和相关政策的理解认识,同时还会影响贫困地区群众投身于脱贫工作的积极性以及群众对于脱贫干部的认识和口碑形象。所以立足于框架理论这一视角对扶贫报道进行研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很有意义。
《人民日报》是我党和国家的喉舌,针对脱贫攻坚工作发布的一系列报道,不仅有围绕重大主题进行的专题策划报道,而且还有多种形式创新的报道成果在我国取得了良好的信息传播效应。所以本文研究选择了《人民日报》发表的脱贫攻坚相关报道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后期更好的宣传相关政策和实现舆论引导,发挥媒体功能作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历年来我国开展的脱贫工作都和大众传媒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众传媒是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脱贫工作中具有信息沟通、平台构建、诉求传递、知识传播、良好氛围营造的重要功能。我国十九大报告中确立了在 2020 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县 100%摘帽,全民 100%脱贫,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脱贫工作进入了决胜阶段。在时代的号召和国家发展使命的引领下,大众传媒怎样精准发力显然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研究将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立足于理论视角,分析了人民日报发表的与脱贫攻坚有关的一系列报道,重点分析媒体从业者在报道过程中设计了哪些框架进行媒介事实的建构,并对所建立框架的特征进行,提炼并总结出其他媒体可借鉴参考的有益经验,对于怎样讲好脱贫故事,给出建议意见。本文研究关于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展开研究,主要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意义:
(一) 理论意义:
10
本选题以新闻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近年来,有关框架理论的研究并不少,中国知网上以“框架理论”为关键词搜索,共有 630 篇,虽然这类文章比较多,但是从研究的媒体类型上看,我国研究中框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新媒体,而且大部分为新闻事件,对于脱贫攻坚报道的框架研究仅有 4篇,由此可见,目前对于脱贫攻坚的框架研究并不丰富、不完善,本文从框架理论视角来探讨《人民日报》的脱贫攻坚新闻报道框架,总结特点,找出不足,可以进一步拓宽运用框架理论对新闻生产研究的视角。此外,在 4 篇脱贫攻坚报道框架研究的文章中,有 3 篇是研究地方媒体的,仅有 1 篇是研究国家级新闻媒体,因此笔者希望可以通过本次研究检验、丰富框架理论研究,同时也能为国家级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针对性建议。
(二) 现实意义: 大众传媒在政府与民众之间长期扮演着发布政策信息、解读政策、信息跟进、政策执行以及政策结果反馈者的重要角色。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工作的推进中,研究脱贫攻坚报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对《人民日报》脱贫攻坚报道多个方面报道现状的梳理,发现报道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新闻工作者在具体报道的改进方面提供参考意见。另一方面,脱贫攻坚报道作为重大主题报道,对其新媒体报道内容的梳理、报道特点的总结能够为各级媒体在新时代如何做好主题报道提供思考维度。
3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框架理论文献综述 (1)框架理论的国外研究情况 框架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50 年代,这一理论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发展基础上提出的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最早提出框架这一概念的学者是贝特森。在其论文《一个关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论》(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1955 年)中第 1 次出现了框架一词,文章指出人类语言传播有两个层次;其一为“元语言”(metalinguistics)指的是有明确意义或者是用含蓄语言进行传播;语言是其话语主题;其二为 “元传播”(metacommunication)指的是人们的相互关系是其话语主题。
社会学领域中框架概念是戈夫曼提出的。在 1974 年出版的《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著作中,戈夫曼首次将这一概念用于阐述社会学问题,并且很快将其引导用于研究新闻传播学现象。在著作《框架分析》中,戈夫曼给出了框架的概念
11
定义:所谓框架也就是人们对于外部客观世界进行阐述和建立认识的认知结构。人们在理解现实生活形成经验归纳进行阐述和建立结构的过程,都以特定框架为基础。建立框架之后,人们对于外在客观才能够形成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感知,继而产生自己的理解,并对获取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内化。加姆森对上述概念做出评论称这一概念定义实现了行动和结构的平衡。1 上述概念界定,出人类理解的客观,世界并非世界原本的模样,而是经过人类建构的结果。受众在建构世界建立认知的过程中,会基于自身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客观现实做出不同的解码转化和框架建构。框架这一概念被用于传播学领域之后实现了快速发展。J.布里安特对《传播学刊》、《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等六大学术刊物中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统计后指出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框架以及相关研究是新闻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主题,框架一词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加姆森等人指出媒体框架至少包含下列两大内涵:其一框架首先具有一定的边界,也就是说对于特定社会事件所具备的意义必然有一定范围限制。框架作为动词,可以将其理解成为取景器,正是因为框架的作用,所以进入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被筛选过的;其二,框架同时也是人们对社会现象作出解释和分析时的一套内在逻辑结构,框架在此处是名词,指的是新闻媒体。生产新闻的过程中必然会遵从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素材和稿件进行筛选。框架就是其中筛选资料和稿件的策略;同时也是新闻工作者进行资料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