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师抗疫主要事迹材料,菁选3篇
教师抗疫主要事迹材料1 疫情的来袭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校园突然封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立即响应号召,孙孝伟、李苗、王廷中、袁晓明、单学亮、李娜、荣毅、王玉迅速组成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教师抗疫主要事迹材料,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抗疫主要事迹材料1
疫情的来袭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校园突然封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立即响应号召,孙孝伟、李苗、王廷中、袁晓明、单学亮、李娜、荣毅、王玉迅速组成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夜以继日、持续作战,为校园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付出了巨大心血。未进校的教师也各司其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身先士卒,奔赴抗疫一线
孙孝伟老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他坚持驻校值守,校园疫情出现后,他马上投入到服务学生的行列中。每天为学生送水送饭,照顾学生起居,并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时他会陪学生聊到深夜。
3月末,学校全员核酸检测出现异常样本后,他负责转运学生隔离,并在校外隔离点“陪伴”学生,每天针对学生需求同隔离酒店和学校沟通协调,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实时掌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疏导学生情绪,尽最大努力让学生们安心隔离。他是我院本次校园疫情发生后,离家最久的教师。
李苗老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副*、副院长。3月27日,她安排好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和老人,立即进校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入驻学生寝室楼,当起了“大白”。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核查学生人数,分发生活物资,协助核酸检测等,让她的工作节奏紧张忙碌,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丈夫白天工作,家中老人由于身体不好,照顾两个孩子力不从心,家中生活上有诸多困难,当看到孩子不能按时吃饭,李苗老师心里五味杂陈,但她只能强忍下泪水,转身又开始忙碌起来。她把对孩子的牵挂都转投到校园里、学生中,一有时间就与学生进行沟通,实时为学生做心理辅导,充分体现了一名思政教师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王廷中老师作为营理“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他接触的学生最多,在学生中威信甚高。得知疫情出现后,他心急如焚,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安抚学生。当学校招募志愿者时,他丝毫没有考虑自身身体状况,第一时间报名。“护佑学生无恙,彰显使命担当!”一句话彰显了王老师的本色。
“请战、逆行、披甲、脱甲”,是他为自己抗疫过程的精炼总结。经过十几个日夜的奋战,看到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他欣慰至极。学生感激地对他说,“老师,在我心中,党的形象就是老师您这个样子。”“您就是教科书上说得那种纯粹的为了人民的党员。”……王廷中老师作为一名资深思政教师党员,为年轻党员教师做出了应有的表率。
袁晓明老师在接到学校通知后,安排好家里的孩子,不顾自己的腰间盘突出的旧疾,第一时间报名志愿者。3月28日收到通行证,立即进校为学生采购价值1300余元的方便面、水果等物品,分批送到学生手中。抗疫初期,认真配合医务人员为学生核酸检测,常常忙到深夜。入驻寝室后,每天为学生分发各项物资,收拾清理楼道垃圾,并及时为生病学生提供帮助以及心理疏导。
单学亮老师在3月27日收到学校号召,身为驻村干部的他,把家中两个孩子托付给爱人,第一时间向党组织报名。进校后直接到综合协调组报道,负责会议资料的整理、文件起草、送餐、流调以及各种临时派遣的琐碎工作。除了常规的疫情防控工作外,单学亮老师还注意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引导学生,积极传递正能量,持续对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解答,化解学生的焦虑和急躁的情绪。
李娜老师自3月27日报名志愿者后,立即着手统计同学所需并进行采购,自费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应急物资。3月28日进校以来,先后参与了核酸检测采样组和寝室楼层长等相关工作。
在担任c1寝室楼层长期间,负责清运垃圾、打扫卫生、消毒、分饭、配合学校核酸检测工作,同时与每一个寝室的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开展心理疏导工作,针对生病的学生,积极和校医保持联系。在担任寝室楼层长工作期间,积极开展线上授课,鼓励学生在隔离期间提升自己。营口地区解封之后,努力克服上班后家人无法全天照顾孩子的情况,在孩子感冒期间仍然坚守在抗疫一线。
荣毅老师在接到志愿者通行证后,立刻联系已在学校的突击队老师,为大家购买抗疫物资。封校之初,化环学院、校办公室、教发中心、机动学院、组织部等部门的同事生活用品短缺,荣毅老师根据大家需求,购买了水、泡面、衣架、袜子等应急物品,合计700余元,为这些身先士卒的同事们解了燃眉之急。抗疫过程中,荣毅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及时与学生谈心,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王玉老师的爱人是一名人民警察。新婚不久的二人,疫情开始后,就各自投入到战疫的行列中,为保护营口市民作出贡献。3月28日她拿到志愿者通行证后,为学生采购价值1000余元的火腿肠、卤蛋、卫生用品等物品,立即奔赴校园,分批送到学生手中,投身到抗疫工作中。抗疫期间,她经常背着大量试管穿梭在寝室楼中,挨个楼层、挨个寝室辅助医护人员为学生做核酸检测。
每天重复着机械化的运动:扫码、开管、封管、装袋、消毒、封箱、反复核对人数和管数,确保不漏一人。当隔离的学生陆续返校后,她又加入转运组,有序组织学生有序回到寝室,为学生保驾护航。她把苦和累藏在心里,把最美的笑容带给学生,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学生,温暖了校园。
汪德莉老师在安顿好腿部受伤的父亲后,也向组织提出了进校申请,成为待进校的第二批突击队员;刘春福、董海涛老师在安顿好家属后,也向党组织提出报名申请,在得知报名已经截止的情况下,他们积极投入到社区及其他组织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二、后勤保障,建立抗疫后援团
在学院领导的带动下,马院没有奔赴一线的教师,也在各自的岗位上扛起责任,同心助力学校疫情防控阻击战。所有非一线志愿者教师都投入到校园心理防疫工作中,为师生提供在线心理支持服务;疫情之初,孙孝伟、王廷中每人带头向党支部捐款1000元,汪德莉、程双、裘桐、邢晓丹、唐露、王蕊等同志也纷纷为抗疫进行专项捐款;李苗、袁晓明、王玉、李娜、刘春福、唐露、周越洋等同志都自掏腰包购买了抗疫物资及药品,董海涛老师积极协调校外单位为我校进行捐赠。
为解除一线抗疫教师的后顾之忧,马院积极筹划关爱家属活动,将一份爱心、安心和信心带给他们,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针对有的家中年幼孩子需要照顾,有的家中父母需要照料的情况,马院成立了由校外教师组成的战疫后援团,为一线抗疫教师家属提供帮助。董海涛主动将同事孩子接到家中照顾,周越洋、唐露为同事孩子送去自制的爱心便当,王蕊同志为同事的父母送去蔬果……后援团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心意,轮流帮助家属采购物资、买药、送餐,尽力解决他们活上的困难,让抗疫工作充满了温情和感动。
马院全体教师不忘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力量默默守护着营理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共同期待疫情乌云消散晴空朗朗,师生相聚书声琅琅菁菁校园。
教师抗疫主要事迹材料2
(1)关心关爱疫情中的在校研究生
李练兵老师及时给研究生做安抚工作,变“先休息再工作”为“先工作再休息”。考虑到期末时段学生“余额不足”,他积极筹措经费,发放生活补贴,为研究生送去温暖。积极参加社区的抗疫志愿服务工作,在研究室和系里分享了自己的抗疫志愿服务心得,很多研究生也积极参加校园抗疫志愿服务工作。
(2)克服疫情困难认真指导研究生
李练兵每天利用腾讯会议开展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尝试设置常时云办公室,方便学生随时上线沟通。充分利用线上会议方式提高了研究室内部和与外部企业的沟通效率,有力推动了各项科研工作进度。
对于封校期间身体出现不适的同学,李练兵关切询问病情,积极协助学生外出就医。对于亲人病重去世的同学,李练兵暖心安慰开导,帮助同学渡过特殊时期。
(3)积极参加学校志愿服务
1月中旬,学校接到通知:津南地区抗疫需要志愿者。李练兵毫不犹豫第一个报名,然而学院考虑到他年龄已经50岁,不宜接近封控区,没有同意他的申请,这事让他郁闷了好几天。但在他影响下他的很多研究生积极参加了志愿服务工作。
1月下旬,天津第一轮奥密克戎疫情得到缓解,24日、25日安排护送学生离校回家,征集教工志愿者。李练兵又是第一个报名,投入到护送学生离校的任务中。他不辞辛劳,早出晚归,两天跟车跑8趟天津西站和东站,护送500多名学生离校。
1月29日,临近春节,在津南服务的学生需要离校回家。李练兵再次报名护送他们去往车站。
3月初,学校号召党员教师参加迎接返校学生的志愿行动。李练兵报名参加连续4个半天的学生接站工作。电气学院被安排在天津南站,3月9日早晨6点不到,李练兵就匆匆赶往天津南站,参加迎接学生工作。
南站离校区较远,一圈下来将近两个小时,他克服搬运行李、防疫消杀和远途护送的劳顿,连续奋战近15个小时,到晚上8点半完成了第一天的接站任务。学院考虑到他过于劳累,派其他老师接替了他第二天的工作。
(4)热心协助学生就医
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学生需要就医都要有老师接送陪同。有同学需要到红桥医院做术后复查,李练兵又是主动提出护送她去医院。当天天气恶劣,大风呼号。下起了鹅毛大雪。李练兵护送学生顶风冒雪,一个路口一个路口地艰难前行,终于护送学生回到学校。这时李练兵的头上、身上已是厚厚的积雪。消息传到群里,大家纷纷赞叹李老师是“风雪护卫”。
教师抗疫主要事迹材料3
(1)当好学生学习保障者,主动请缨彰本色
突如其来的天津疫情阻断了学生们的返校之路,许多急于撰写毕业论文的研究生因疫情无法返校进行科研,产生了恐慌、急躁等情绪。翁老师及时发现研究生们的思想问题,通过耐心谈话沟通进行了安抚。为彻底解决研究生返校科研的问题,她向学院防疫部做好报备工作,多次开车往返天津站与学校,将返津的研究生点对点接送至学校,使学生有了安心科研的环境。
由于电气工程学院楼搬迁至北辰,一些住在红桥校区的研究生无法进行实验工作。翁玲老师与学院研究生办、防疫部积极沟通,将需要跨校区实验的"研究生名单上报通过后,多次开车接送研究生往返红桥和北辰校区,使研究生完成了实验工作。
(2)当好学生安全守护者,细致入微添暖色
疫情期间,翁玲老师积极参加了学校和社区的抗疫志愿服务工作。当学校接学生回校需要志愿者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并在课题组分享抗疫志愿服务心得体会,不仅激励了很多研究生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工作,还增强了研究生们志愿服务中的安全保障意识。
翁老师指导的研究生李卓林积极参与津南抗疫志愿,在津南志愿活动中辅助小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夜坚守涉疫小区楼下岗位,及时劝阻出小区的居民,帮助居委会解决居民的买药等问题。
(3)当好学生科研指导者,持之以恒显底色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3月26日至28日完成了终审决赛。翁玲老师指导研究生张原野、高绍阳、王亮、赵轩、杨惠文等同学参与的项目《基于仿生学的磁致伸缩触觉传感器》在获得河北省特等奖后,再次获得国家级二等奖,追*我校A类赛事最好成绩。
项目取得佳绩,与翁玲老师*日里细致耐心的指导密不可分。从项目开始的选题,到报告撰写、实验研究、论文专利发表、公司协议签订,每一步都离不开翁玲老师的帮助。学生进行项目研发,翁玲老师提供科研*台;学生推导理论模型,翁玲老师在方向上细心把控;学生实验过程遇到困难,翁玲老师帮助他们逐步分析排查问题;学生专利、论文的撰写逻辑混乱,翁玲老师逐字逐句耐心指导。在疫情期间,翁玲老师在遵守学校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实验室面对面指导、腾讯会议线上交流等方式,从清晨一直到深夜,帮助学生进行项目的持续开展,最终收获了“挑战杯”国家二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学校该项赛事历史性的突破。
疫情期间,总有老师勇挑重担,保障学生健康安全,做好学生科研指导。艰难时刻,愈显园丁的炎炎赤血;“使命在肩,勇往直前”,写满了铿锵有力的师者轩昂。
上一篇:个人事迹9篇(完整)
下一篇:优秀教研组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