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 【精选推荐】
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 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范文(通用7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事迹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 ,供大家参考。
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
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范文(通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事迹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1汤艳波,男,25岁,汉族,本科文化,在勉县北收费站从事内勤工作。一年多以来,该同志以"做一个合格高速人"来严格要求自己,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关心支持单位工作,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勉县管理所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凭着丰富的专业技能、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收费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论是平时的收费工作,还是内勤的服务一线工作,他始终注重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以自己无声的行动影响和凝聚其他员工,并注重要求其他员工在各项工作中率先垂范,搞好“传、帮、带”,从良好的工作作风入手,坚持做到完成收费干在前、思想工作做在前、困难当头抢在前、执行任务走在前、团结互助搞在前,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身作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作为一名内勤人员,他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并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在他的影响下,员工团结一心,气氛和谐,都能自觉地把履行岗位职责、把交通行业“三个服务”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同志之间讲团结,岗位之间讲协
作,工序之间讲配合,不断增强了班组的向心力、凝聚力。
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热心参与公益事业。他忠于单位组织,热心单位工作,积极协助单位委员做好单位的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篮球等兴趣小组及“冬季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活动;协助并踊跃参加工、团开展的“三人篮球赛”、青年志愿者活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响应分公司、管理所号召,为南郑县贫困学生捐款捐物、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到勉县中心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送去晚年祝福。这些活动既活跃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培育了团队精神,又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积极报名参加2014年西略分公司收费业务技能比赛,参与2014年陕西高速集团高速之星收费技能比赛;积极参加2015年西略分公司收费技能竞赛并获得业务知识一等奖,点钞点卡三等奖。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充分发挥内勤服务职能作用。一是针对普遍涉及员工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联系员工群众,协同党组织开展员工思想状况调查,认真听取员工的意见,关心员工作生活,热忱为员工服务。二是干好本职服务员工上传下达的同时,从思想政、生活上都给予员工帮助和关心,竭尽所能地帮助员工排忧解难,使员工全力工作无后顾之忧。
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2兴办事业,我在前
多年来,村干部的旧观念是“税费收好了,矛盾不上交,工作就做到家了”。但张支书的思维并不局限于此,早在1986年,他就想到,这样的工作是被动的,他认为应该把心思放在如何帮助和带领全体居民致富上,而这单凭开开广播会、做做他人的思想工作是没有说服力的,他觉得自己应该做创业的带头人。由于资金不足,他就和村民陈均合作,从创办预制场入手,以作坊起家,当时租地2.95亩,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场地,年产值达到50万元,当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金。1999年初,四安镇了民营园区,张支
书瞄准这个机会,又与村民王建中合伙承包了镇纺织厂下设的一个车间,由于他经营有方,车间获得了可观的利润,更增添了他兴办民营企业的信心以及将企业做大做强的。
带民致富,我来干
张季明同志先富了起来,同时他也不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清楚知道群众的具体困难和疾苦,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去对待每一位群众,去温暖居里的每一户家庭,通过点滴小事,把党对农民的关怀渗透到群众的心里。他常这样讲,作为一名村支书,每一个村民都应该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尤其是贫困户,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致贫的,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去拉他们一把,不让任何一个掉队。凭借自己办企业走南闯北的胆气和见识,他想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一方面利用镇区在居委会的优势,千方百计引进工业项目,鼓励有资金、有能力的居民大胆办企业,为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创业创造条件;一方面去南通、走上海、奔京广,根据本居现有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现在,80%的村(居)劳动力都走上了经商务工的道路,其中有近100名成了大小不等的老板,全居老百姓已经彻底摆脱了贫困。
在四安街道,提起张支书的好,每个人都能说出一段故事来。不把路修好,干啥都不行。他在老沿防村任村支书的时候就寻思着要修路,测量了一年又一年,就是没钱。20xx年道路建设一炮打响,这回,修路所需的资金,张季明全掏了;出工出力,乡亲们全包了。环村4公里的黑色路、至户5公里的砂石路,把家家户户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在镇成立工业园区之初,他积极响应,与村民一起动手备土打坝,为园区的开辟打了前哨。现如今,全居已实现道路通达化、灌溉防渗化、住居楼房化、厂企园林化、主要干道路灯化,为富民强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时候,我来上
俗话说,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张支书也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为了招商引资,他想尽了办法,为投资者铺平道路。办企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需要厂区,而千百年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要从农民
手上征用土地,难度可想而知,工业园区里的十几位企业家对此都深有感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支书挨家挨户帮他们上门做工作,将一分分土地征集起来变成了厂区,白天农户没人在家,张支书就晚上过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和农户签好字、订好就不回去睡觉,就凭着这股“犟”劲,不少农户就这样被他打动了,同意出让承包的土地。在张支书的带动和努力下,全居近40家民营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其中有达1000万元的定报企业,也有几个人的家庭作坊,同时也为全居提供了1000多人的就业机会,老百姓有了稳定工作,纯收入逐年提高,居经济也逐步好转,成了零债务村,且有盈余。
开展,我领先
平日的工作他总能处理得游刃有余,将老百姓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税费征收期间,他是全村起得最早、睡得最迟的人,广播会开到喉咙沙哑……为了努力改变居委会的面貌,也为了创设招商引资和扩大商贸成果,张支书带领着居委会在各项工作上都争先创优。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和精神创建活动,是统一农民群众思想,树立共同理想的必要载体,是农民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办法,也是引导村民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张季明与两委班子成员围绕居委会创建文明街道,广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在农民素质教育中,他组织居民开展“双思”教育,采取算账对比的.方法,引导居民从农村改革20xx年来的变化中深刻领悟致富思源“源”在党的富民政策。与此同时,他把居党支部、居委会下一步交由居民代表讨论,使居民看到了富而思进的前进方向。平时居里的工作,无论是农业税费征收、民事纠纷调解还是道路桥梁建设都走在全镇前列,居党支部连续多年获先进党支部称号,全居七星级以上的文明户占总户数的90%以上,劳动力转移达85%以上,科普示范户达12%。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去年,社区居委会一举夺得江苏省唯一的科普文明街道荣誉称号。
多年来,他一直都是早上5点钟起床、晚上12点以后才休息,从来不知道啥叫累。白天,张支书尽可能地在村里工作,夜里,他开始在厂里办公,既管生产业务,又抓企业,通宵达旦是常事。如有需要,他还亲自走南闯北,进原料、销产品。日子虽然苦,但苦中有甜。正
是由于张季明的吃苦精神,他实现了人生的“双赢”。面对飞跃发展的形势,一向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张支书又有什么新的打算呢?且看他的行动和计划:年底前全居再新办3家民营企业,产值1.5个亿,居民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个人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再投入150万元,新建厂房1400平方米,力争实现产值、利税翻番。
每每谈及这些,淳朴的张季明总是淡然一笑。用他的话讲,“如果这也能算得上的话,那么这成功的诀窍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想。凡事只要认真地去想,反来复去、设身处地地去想,疏漏就会少了,办法就会多了,成功的把握就大了”。看似很普通的一席话,而其中所蕴含的朴素而深刻的哲理却是每一个村干部都应该思考和借鉴的经验之谈。
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3XX年,自担任银城镇三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开拓进取,在他的带领下硬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村建设成为多次荣获省地市表彰的先进村。村民人均收入由他上任前的2300元发展到现在的4000余元,XX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余万元,自xx年起,连续多年被评为市、镇优秀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20xx年又被评为XX市三培两带先进个人,还当选为XX市第一届党代表。
(一)随着,德兴加大城市建设步伐,有许多三村村民失去了土地,失地的农民今后生活怎么办?他想方设法,干给村民看,针对一些农民开拓意识淡薄进取意识不强的现象,他带领村党支部开展好三培两带工程,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带头创办经济实体,以此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村的奋斗目标。说干就干,认准了目标的立马行动起来,通过考察,他率先办起了汽车修理厂,解决一些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就业,一年下来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他的员工年人均收入也可以达到一万多元。紧接着支部委员、村主任黄晓林买来挖掘机搞城建,副书记周延船办起了苗木基地,党员占松春科学种植大棚反季节蔬菜,党员周建荣规模经营苗木生产,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生产。
(二)
在党员干部富了起来的同时,开始考虑如何帮助农民致富。xx年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结束后,他带领班子成员走东家串西家,了解村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就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全面奔小康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苗木花卉、蔬菜、种养殖业等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多种经营,走致富之路。
银城三村所辖的新村,是清一色的浙江移民,他们不仅有吃苦耐劳精神,还有一定的花果苗木培育的技术。他走遍了该村的沟沟坎坎,讲道理、算细帐,跟群众促膝谈心,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花果苗木业。要让群众跟着干,得让群众吃下定心丸。为不断发展苗木花卉这一支柱产业,村里成立了苗木花卉果业专业技术协会,负责开展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种、试验、示范、推广以及培训和服务。去年,村苗木、花卉、果业技术协会聘请了省苗木、花卉、果业协会副主席、省农大周芸德教授来讲课传授相关专业知识。村委会还投资近万元办起了科普图书室,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他的影响下,新村家家户户都办起了花、果、苗木基地。村民周有平还租邻村的农田,甚至到上海租田办起了苗木基地,并由当初的几亩发展到召集的2200亩,经营种植绿化大苗和造林小苗,并承包城市绿化工程,创办荣兴苗木公司,年产值达300多万元。全村人家家存款有5位数,成为全镇及全市有名的富裕村。
针对市区人口的不断增加,每天的蔬菜需求量也逐年增大的实际状况,他把目光盯在发展蔬菜业上。通过市场调查后,他引导农民发展蔬菜种植,很快村民们就接受了他的建议。开始时,由于德兴本地的蔬菜难以满足市场,他又为一些有头脑的村民指点迷津,帮助一些村民从外地贩进蔬菜在德兴市场上出售。几年下来,大部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三)心里始终装着村民,哪个有困难,他都乐于帮助。他得知村民倪双喜想到外地发展种植袖珍西瓜品种----早春玉,缺少资金时,从自家拿出一部分钱借给他,并帮助他到信用社贷了一万多元钱,解决了倪双喜的燃眉之急。如今,倪双喜不但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有存款几
万元。
为了扩大双带覆盖面,注重从那些发家致富的村民中发展党员,以此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在此期间,他对一些致富能手进行经常性教育和考察,并一一进行耐心地帮助,增强了一些致富能手热爱共产党的信心。从事运输业的余光泉在他的培养下,很快成熟成长起来,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入了党后,余光泉也主动为他人排忧解难,成为支部中的一名好党员。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使村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望更高了,一些农民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截止目前,全村有几十名村民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党员人数由96年的27名发展到现在48名,村党支部还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双带作用,两年来通过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领农民群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先后,涌现出苗木花卉种植专业户53户,蔬菜种植专业户40户,其他蔬菜加工、养殖、运输等专业户一百多户。
(四)发展是硬道理。村集体只有取得更强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从xx年7月份开始,即瞄准建造银城三村商贸综合楼的发展经济目标。7月底,果断竞拍银城公安分局旧址成功,于12月初开工兴建,XX年10月中旬综合楼竣工交付使用,现在村集体不但每年可创收11万元,而且大大改善为民服务场所,村民阅览科普图书场地、老年人活动场所等等。为银城三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银城三村富了,村民们也富了,给了村民一个满意的答案。
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4韩建中,男,39岁,中共党员,莲池镇韩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任职7年多来,他严格要求自己,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村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农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解农村和适应农村,努力做到与农民群众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所学之长,为农民群众服务,以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艰苦奋斗、扎根基层;同时积极认真地做好镇、村交代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负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得到了镇、村领导和村民们的认可。
一、勇于开拓,创经济强村
韩营村是个穷得出名的行政村。20xx年4月村委会换届改选时,村民一致推韩建中担任村委会支部书记。此时,他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接受吧,这个穷家不好当;再说自己不愁吃、不愁穿,家里办的矿山配机厂,少说每年利润在几十万把元以上,何必去“自讨苦吃”?不接受吧,如何对得起村民的信任。
韩建中不负众望,最终他还是走马上任了。他向党支部、村民会提出了“以工兴村、强工富民”的思路。在他的建议下,村里大兴矿山配件厂,仅4年时间,就累计创税利400万元。与时同时,他和村班子成员又大胆开拓,解放思想,积极为民营个私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和服务,发展养殖业、苗圃基地800亩,倾力营造“村里搭台,个企唱戏”的大上、快上发展个私经济的氛围,使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20xx年,韩营村的个私企业还不到2家,如今,全村除了1家中外合资企业外,个私企业已达20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就有6家,并初步形成了以矿山配件为龙头的发展工业格局。个私经济的迅速崛起,为全村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20xx年工业产值仅10万元的韩营村,去年全村工业产值已达1500万元,实现税利100万元。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全村85%以上的劳动力进厂务工,仅此一项,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60万元。
韩建中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集中力量把经济拉上去,增强本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积极鼓励农民办企业发展经济。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韩营村跻入了“百强支部”的行列。
二、因地制宜,引村民致富
“让村民富裕,是我的最大愿望!”韩建中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全村424户农户,户户奔小康,人人住新楼。
为了尽快改变合并后进村的面貌,他深入群众,搞,找到了村上交款拖欠、电费、自来水费等外债累累的“症结”,其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未到位,群众有意见,致使人心焕散,经济
发展滞后,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提出了实施“发展统一制订,公共事业统一建设,各项投入统一安排,村民的福利逐步到位”致富新略。他与全村党员干部齐心合力。仅化一年多时间,就对本行政村投入28多万元,用于改造、整治道路、桥梁及排灌渠道水利设施建设。
三、真心为民,让群众实惠
韩建中深知,党支部威信高不高,关键要看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实惠。因此,它除了始终把增强实力作为村党总支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外,还千方百计为民谋利益、办实事。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某在全村广泛开展创建星级文明户活动,全村现有星级文明户271户,并通过了市级文明单位的复查验收。还出资5000元,购买了彩电、DVD和学习资历料等送到2户党员家里,挂上了电教化教育点、党员文化示范户的牌子,在分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的同时,让党员文化示范户成为科技知识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者、为村民提供了活动空间,有效的扼止了赌博等不良风气的蔓延。同时,建立健全了联防联网络体系,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夜间巡逻,为村民创造平安生活环境。
四、严于律己,做党员表率
韩建中不但牢记宗旨,办事公道,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还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乐做党员表率。
他在中认识到,农村各项工作要发展,班子是关键。作为村党总支班子“一把手”,他非常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对村里的重大事情,都经过村民代表讨论再实施。为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他认真培养,拓宽渠道,把村里最优秀的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严格按《党章》规定把好入口关,做到公开公正上墙公示,做到成熟一名,发展一名。仅去年以来,就有10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并吸收了5名预备党员,为村党员队伍增添新鲜血液。
为了使干部长期受教育,老百姓长期得实惠。韩建中经常组织村班子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工作中自觉做到“三心”和“三情”,即:公心、责任心、事业心,对党有感情、对群众有亲情、对工作有热情。并每月组织全体干部进行义务值班巡逻、义务劳动:如去年8月25日,他带领村党员干部维修村级道路3公里;9月份,又2次清扫村级道路;10月8日,还组织人员疏浚河道,村干部带头打捞漂浮物。
在建立基层党组织规范运作机制上,韩建中先后落实了一系列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民主听证会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村务公开力求“四规范”,即:公开时间规范,收支每月公开,村干部工作目标和年度计划等在年初上墙;公开阵地规范,并在方便群众阅览的位置设立公开栏;公开程序规范,公开的内容全部通过村民代表会讨论;公开管理体制规范,建立村务公开档案,除了在村里设立村务公开栏,还在党员家庭设立了村务公开便民阅看点,便于群众查询、。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从每10—15户农户中推选出一名村民代表,参加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汇报,享有村级重大事件表决权,对村民委的工作进行监督。去年9月25日召开的村民代表会议时,某把准备自筹20万元资金疏浚3.5公里河道的事项交给村民讨论,热心征求村民意见,结果41名村民代表在听取村委会意见后一致同意后,又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受到村民称赞。不久前,村里又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出台了《韩营村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规范了村民自治工作,保障村民的自治权。
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5马申江同志系县水务局职工,今年53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高级工,现任杨店乡水管站站长。
马申江同志于1977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杨店乡水管站工作,在35年的基层水利工作中他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遵循
“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原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坚持党性、大公无私、身体力行,认真谱写着一曲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华美乐章。
35年来在每一项工作的背后都凝聚着他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身为杨店乡的水管站站长他不仅要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水利工程
建设任务还要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完成包村、计划生育、综治、产业开发等多项基本工作。面对繁杂的在工作他从来不发火不偷懒,始终把勤奋工作当作自己最大的乐趣,把建设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把领导表扬夸赞作为自己最大的成就。他用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干部,每一个领导及干部都称赞他以他为榜样,都说他“不仅人好而且工作能力强,对待工作从不懈怠,总是有比年轻干部还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每一个年轻干部都敬佩的称他为“牛人—罗叔”。
在35年的工作中,他严于律己从不偷懒从不马虎,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每一处工程从勘测、施工、管护都有他的身影,他总是冬顶严寒、夏冒酷暑,风雨无阻的出现在每一处工程中,对待工程中的每一个数据他总是要做到精确无误,有时为了在水中测量一个控制点,他二话不说卷起裤腿下水立杆,冬天的河水冰冷刺骨,年迈的他却从来没有退缩过,有时更是为了一两个数据而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有时会要求精度而忘返数回,鞋走破了袜子烂了,可他常对自己说“数字是工程的命脉”。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不顾一切的冲在年轻干部前面,他总说“年轻娃娃皮嫩,还是让我们这些粗皮老肉来”,常年来他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关节炎,但是他还是不肯请假休息,妻子孩子经常怨他、骂他,说他“不顾家、老积极”,可他总说“我是共产党的干部,共产党给我发工资,我就必须干好工作”。工作上他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经常忘我的加班加点,在“5.12”地震中他发扬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当地震发生时他正在给颜河村人饮架设变压器,但是当时他并没有因为地震放弃架设,而是毅然决然的坚持干完才下杆,之后他没有回家而是立即赶到乡政府听侯领导的安排,检查每一处水利工程的损失,他不顾一切的冒着余震的危险出现在每一处工程中,积极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及处理工程震损,加班加点的赶工修复人饮工程,使其尽快通水完善。在多年的抗洪抢险工作中,他更是发扬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坚守抗洪抢险第一线,抗沙袋、堵决口。特别是在2009年“7.17”和2010年“8.12”暴雨灾害中他根据多年的抢险经验,指挥当地群众及施工
队转移物资,堵河堤决口,有力的降低了水毁损失。
35年来他一直把群众的安全饮水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其他水电干部都闲麻烦不要工程时他却给领导求情说给我多给一处工程吧,我希望杨店乡每一个村都能吃上自来水。每处工程从寻找水源、测量、放线、配发材料到现场施工,他都亲自参与,有时甚至要徒步走二三十公里的山路,只为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水源。多年来他修建人饮工程32处,解决了杨店乡8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358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使全乡自来水覆盖率达到了100%。看着群众喝上方便、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他总是那么的骄傲和自豪,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5年来他还积参与河堤、灌溉等多处工程的勘测、施工、监理等工作,对待工程质量他总是严格要求每一个施工单位不怕得罪人,他常说“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他经常蹲点坚守施工一线。多年来他参与完成了红崖河堤、石马坪河堤、豆坪河堤、大庄河堤等多处河堤建设,完成河堤17.606km,保护了沿岸两个乡的8337人,8580亩耕地的防洪安全;同时还参与完成了灵官渠技改配套工程、下街电灌工程、马家坪电灌工程、姚庄电灌工程、豆坪电灌工程、石马坪电灌工程、王林电灌工程、大庄电灌、鱼池电灌、颜河水窖等10处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发展有效灌溉面积7200亩,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高效农业提供了高效、快捷、省时、省水的节水灌溉工程设备。杨左河川的农民群众常说“老罗是个好人、老实人、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多年来还受到省级、市级、县级及乡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1997年4月获省水利厅“全省水利工程土地划界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2月获陇南地委、行署“优秀驻村干部”、2003年4月获“陇南地区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4月获县政府“2005年度水利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他就是马申江,一个平凡的基层水利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35年如一日,身体力行,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来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就是这样一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水利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斗志的精神来履行水利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6xxx,男,1956年11月出生,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起担任党支部书记。2019年来,同志牢牢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团结和带领村两委班子致力于加快的发展,取得了特别突出的成绩。个人曾多次被县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所带领的党支部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被评为“五个好党支部”。主要事迹如下:
一、抓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支部成员凝聚力。
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他积极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使得村里村务、财务、党务制度及村里的重大事务得到了及时的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其次,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多次派人到外边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再次,积极推进“三项制度”建设,不管天晴下雨、风吹雨打,除了下村办事、调解纠纷、到乡里开会以外,你都会在村室发现他忙碌着为群众办实事的身影,在与群众交谈了解中,不难发现,他的脸上时刻保持微笑,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
二、抓新农村建设,解决村民实际问题。
首先为解决群众农耕困难,他积极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对村里的责任田进行了综合开发并修了水泥路5000多米,精建了42眼水井,地下管线30000多米,4台农业专用变压器,惠及全村村民。结合本村
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千方百计增收入、千方百计谋出路”上动足脑筋、使足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抓就业促发展,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同志经常说,“带领群众致富,是我做为支部书记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他始终将发展村里经济做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村规模小、人口少、经济基础较差,要想发展必须引进资金,而引进资金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因此他带领班子成员从土地开发入手,积极联系有关部门为村修了路,他们相继引进塑料颗粒生产厂等大型企业,并组建了建筑装修施工合作社,不但大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也为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村经济正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抓森林工程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加大植树造林工程,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大事,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积极响应此号召,在乡党委的英明决策下,近几年共植树三万余株,已经初步形成了绿色林网,也切实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同志在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他赢得了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好评,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面对荣誉,总是谦虚而诚恳的说,“群众选我当书记是对我的信任,我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只有将建设的更加美好才能不辜负群众的期望。”
农村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7柯名志,男,现年48岁,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三门县小雄镇山场村村主任,20xx年4月份通过村民选举担任山场村党支部书记。任期以来,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带领全体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山场村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党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柯名志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召开村两委及村民代表会议,集体来共同讨论。村里实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抓经济促发展,带动群众建设新农村。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身为党支部书记,心里时时刻刻想的是群众。20xx年山场村申报浙江省“中心村”建设获得成功之后,20xx年“中心村”项目启动之初,尤其是在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以及涉及到一些村民个人利益方面,很难得到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柯名志与村主任柯孔领带领村两委干部齐心协力,通过多种途径各方面渠道申请项目启动资金,排除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省“中心村”建设项目方得如期启动,并顺利通过上级各部门初步检验。20xx年山场村还有一个三门县“清水绿廊”工程,为了这2个惠民惠集体的工程的顺利施行,柯名志与柯孔领这两位村主职干部真的是绞尽了脑汁,磨破了嘴皮,因为工程的施行涉及到有些村民的房屋、土地、露天粪坑的拆除,有些村民思想观念没转过来,就会产生矛盾,为此,柯名志与柯孔领带领村两委干部一起,干部带头主动拆除涉及到自身的建筑、土地,并通过多次、多方面的做村民的工作,最终得到村民的理解和配合,使工程顺利的进行,并在9月份顺利通过省督察组的初步验收。在这两项工程建设中,村里共修筑溪坝3000米,翻修4座桥,拆除露天粪坑260口,绿化面积达3200平方米。“清水绿廊、小桥流水”,现在走进山场村就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这句话。
抓具体办实事,真正做到方便于民。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不能轻易承诺,而一旦作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实现。几年来,柯名志始终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村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山场村村庄
主要道路均实现了硬化,90%的村机耕路路面已进行硬化。供排水系统完善,污水处理池工程已于近期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改善老年人的居住条件,村里投资63万元修缮了村老年公寓。柯名志也从没忘记弱势群体,对村里的低保户、特困户更是百般关心,惦记他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村党支部成员带头包扶苦难户,定期走访,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逢年过节,柯名志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上门慰问,并送去油、米等生活用品。由于地理坏境的因素,山场村与小雄镇人民政府有点距离,为了方便老百姓办事情,柯名志亲自担任了村里的代办员,平常为村民办理各种事务,很大程度的方面了村民,赢得百姓的一直好评。
柯名志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用户,一步一个脚印的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