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五篇(精选文档)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1 她叫马慧琳,今年9岁,在东大小学三年级读书,她活泼、伶俐、漂亮、充满灵性,身兼班长和文艺委员两职,又爱画善舞,她是父母的好女儿,爷爷、奶奶的好孙女,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1
她叫马慧琳,今年9岁,在东大小学三年级读书,她活泼、伶俐、漂亮、充满灵性,身兼班长和文艺委员两职,又爱画善舞,她是父母的好女儿,爷爷、奶奶的好孙女,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她从小就知道使用礼貌用语,向长辈问好。在校她是个尊敬老师、积极向上的好学生,百善孝为先,学校推行的孝敬教育让她充分认识到了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虽然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点点滴滴中也体现了她对父母长辈那份真切的孝敬之心。
每次遇见老师、熟人或长辈,总能听到她甜甜的叫声,看到胡同的小妹妹,她总是开心地逗她玩玩。认识她的人们说起她,都会竖起大拇指:有灵性、有礼貌的好孩子。有时跟爸爸妈妈一起外出游玩,吃剩的果皮纸屑,她总是捡起丢到垃圾桶中;有好吃的,她总是分给爸爸一份,妈妈一份,再自己一份;有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她总是主动地帮他们拿东西;爸妈烧菜时她总是积极帮忙。如果家里来客人,有时她还会小试一手,总会得到客人夸奖。
最值得夸奖的还是一次最难忘的事。那次爷爷去集市的路上,在拐弯处被一辆疾驰的轿车给撞昏迷了,爸妈都不在家,马慧琳跟奶奶赶到现场,看到吓人的一幕奶奶只知道哭已经手足无措了,她却很镇静,流着泪走向爷爷呼唤爷爷,并对到现场的交警叔叔、120医生护士阿姨们主动汇报爷爷的个人情况和现场伤势情况。她那么小的一个孩子,陪同一起去了医院,在医院一直跟随。帮助爷爷去做各种检查,在病房帮爷爷饮食起居,换衣服、喂药等等。待到爷爷意识清醒,妈妈也赶到了。孩子真挚的孝心之举感动了在场的人:爷爷流泪了,妈妈也哭了。
她在学校里是老师的小帮手,她总能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发作业,排练节目。虽然任务很简单但想到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她总是积极主动毫无怨言。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学生,乐于助人,工作负责,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班级乃至学校争光。她自上学以来,一直勤奋好学,加上伶俐才智,因此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荣誉:全县歌咏大赛中,她的一曲《樱桃红》荣获二等奖。店子镇“消夏文艺晚会”上她被推荐为主持人。她的沉稳健谈随机应变的主持风格得到了广泛赞誉。在这次“孝德之星”的推选中,她在我们学校全票通过,获得了“孝德之星”荣誉称号。
现在她还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漫漫长路才刚刚开始,但我们坚信,她一定会走的更远更好,一定会做好“孝德之星”模范,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2
我是务川县泥高完小的一名普通教师,1986年11月21日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里,爸爸是一名高中生,妈妈是一位没文化的农村妇女,家里有三姊妹。从小,爸妈就教我们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对邻居的热情,对我们的关心,我们从小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还记得,2014年7月份中考那天,爸爸还是铁了心的让我报考师范学校,当时我很不乐意,因为我的同学们都进了高中,他们都可以有美好的未来,我怎么只能当一名普通的老师?但最终我还是于2014年9月份进了遵义师范学校。后来爸爸和我谈心的时候才得知:这些完全是她和妈妈的意思,他们都觉得当老师很好,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又能教孩子们知识,还能教孩子们怎样做人,这也是爸爸从小的愿望,当初由于我的爷爷去世早,爸爸没能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他只有靠我们了。从此以后,我不再抱怨爸妈了,反而我喜欢上了自己的学校,那时还时而想着自己能早日走上讲台,去教孩子们学知识、学做人??。因为,我的爸妈从小就给我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从小就有一颗孝敬长辈,关心弱小的爱心。
在就读遵义师范的三年里,爸妈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才熬了过来。当时家里情况非常困难,我上师范,妹妹读高中,家中还在四处奔波寄钱修造房子,弟弟又小,需要人照顾,爸爸白天夜里忙着修建房子,身体呈直线下降,那一年他染上了很多病,至今身体仍未康复。最终,爸爸被债务冲昏了头,被逼到浙江打工挣钱还债、供我们读书。在这三年了,我的心每天都在痛,我是多么不希望爸妈分开到外面吃苦,多么想马上挣很多钱让我们家人团圆,可是,我没那么大的能力,只好勤俭节约、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在师范的这几年里,别人的生活费要五六百,我最多只能用一百五,我还找到了几名学生做家教,一个月能得到二百多,再加上学校里的人助金、奖学金,就勉强够我和妹妹的生活费了。每个假期回来,我们都要给弟弟买好吃好玩的,给妈妈买漂亮的衣服。爸爸的工资只够还债。尽管这样,我们一家人还是紧紧的凝聚在一起,永不分开,因为,我们随时都在沟通,进行心灵上的鼓励,我们的苦我们的累,都是那么心甘情愿。
2014年7月,我走出了遵义师范学校,回来参加县城的招考,当时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走上了教师这一行业。爸妈感到很欣慰,我也很满足。还记得第一个月拿到属于自己工资的那一瞬间:当时没有工资卡,是校长把现金直接发到我们手中,我记得是732元,当时说不出有多高兴,马上捧着那些钱往家里跑,冲向妈妈说:“妈,这是我的工资,我们有钱了。”妈妈接过我手中的钱,感动的热泪盈眶,我们母女拥抱在了一起。就这样,每当发工资的时候,我都会一分不少的交到妈妈手中,妈妈总是说:“自己都成大姑娘了,身边需要钱,你还是放好吧,爸爸会给我寄钱。”听到这些话,我的心中就不是滋味,就想哭,好几次都哭出来了,妈妈只好勉强把钱收下。
自从拿到工资以后,我经常买了老年补品爬过崎岖的山路去探望外婆,到地里帮忙她做完了活,回到家里,给她做饭吃了,把礼物托到她怀里时,外婆说:“哪儿来的钱买这么贵的东西,我不需要你们的礼物,你不嫌弃我这把老骨头就已经很好了,每月还给我买菜,帮*活,洗衣服之类的,我一辈子有这么好的外孙女已经足够了”。当时,外婆和我都流出了欣慰的泪花。也更加坚定了我要一直照顾好我的亲人、长辈、需要帮助的人的信念。
参加工作后,我交了男朋友,也就是我现在的丈夫,他是泥高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他为人正直、大方,而且对父母是百般孝敬,对我也是无微不至。我一直就向往一种爱情:没有太多的承诺表白和金钱财富,没有太多的惊天动地和轰轰烈烈,没有太多的花前月下和海誓山盟;有的是如流水一样绵延不断的情感,有的是相视无言情波涌流的默契,有的是相濡以沫的相伴相随。在两人世界里,自始至终感觉有一双属于自己的双手,紧紧地握住你,陪伴你走过所有的晴天、阴天和雨天,一生一世,不离不弃,永远相随。这就是我要找的他,他已经来到了我的身边,我一定要抓住他。于是,我们在2014年10月1日那天,祖国、爸妈、亲人为我们作证:我们正式成为了夫妻。有个说法:姑娘再好,也是给别人家养的;嫁出去的姑娘,有去无回;但是这个说法,对于我来说却不是,反而因为结婚,我们两家像是合为一家;我到现在为止,周末都回娘家帮忙爸妈照顾生意;他们常说:女儿啊,这个粗活你就别做了,以前做的还不够吗?我总是心中窃喜,而*添了更多孝敬他们的决心!
丈夫也是农村家庭出生,家境不是很好,住在偏远的乡村里,家里有三弟兄。我还未进门时,他们弟兄间的关系相处的很融洽,父母之间也很和睦。这好像是老天的安排,人们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们好像天生就是一家人,才会走在一起。公婆很喜欢我,他们喜欢我的心直口快、喜欢我对他们的孝顺。常常对别人夸我是好儿媳。
和同事闲谈时,她们常常谈到婆媳的关系难得处理,我说没这样的感受,只要你抱着一颗*常心去对待她们,她们都会加倍还你,因为,老人根本不需要太多的钱和宝贵的东西,她们只要你对他的一颗孝心就够了。从结婚到现在,我叫的每一声“爹”“妈”都那么真诚。我们家没有姐妹,婆婆早就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女儿来叫她“妈妈”。现在她早已把我当做了她亲生女儿了。婆婆很爱美,喜欢穿一些出色漂亮的衣服,每次出去玩,我总会带她到处逛逛,买下她喜欢的东西,老人非常高兴。婆婆非常喜欢谈心,什么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会向我倾诉。有时我都在暗笑:她好像把我当做他的知音一样。我很庆幸。
2014年末,我的儿子出生了,由于我还要上班,婆婆什么都不去做,精心给我们带孩子。带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从此,婆婆的骨质增生慢慢发作,整个人走起路来十分痛苦,特别是看见她发痛的时候,我和丈夫的心也跟着在痛,恨不得把痛苦强加在自己的身上。我们带她到了遵义、**大型正规的医院做了检查与治疗。可是医生说,这病不能根治,只能长期服药,休息得好就行。我们寻遍了好几个地方的名医,别人说什么药好我们就买什么药来吃,都不是很好,这段时间,婆婆正在服用从广东带回来的膏药和西药,婆婆感觉好多了。哎!人老了,手脚不灵便了,我常常给婆婆梳头发、擦汗、洗衣、穿针。婆婆感到很满足。
自从进入丈夫的家庭以后,我们兄弟、妯娌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我和我的弟媳相处的很好,好似亲姐妹,从不斤斤计较,说三道四。由于家庭的困难,被逼外出打工,她很放心把儿子交给我们管教,为了让我们这个大家庭能够和睦相处,我乐意的接受了我的侄子,我真诚地对待他,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让他学会知识、学会做人。一晃,我的侄子和我们生活已经两年了,他从不提起她的爸妈,随时都是跟在我和丈夫的身后,在他的心中,我们就是他的依赖,也许我们就是他的“爸妈”。街上的人们都说:这两个孩子好像双胞胎,什么都穿做一样,有你这样的叔娘,是孩子修来的福气。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心里暗自高兴许久。我很乐意为我的儿子、侄子付出一切,他们的幸福、快乐,就是我的成功。
在工作中,我对我的学生也是百般照顾,他们好比我的孩子,我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学会感恩,做一个有爱心、孝心的孩子。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这项工作可是学校里最繁琐的工作,因为,这不是只教会学生学知识,班主任还是一位父母,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做人。我的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推荐我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我时常对少先队员们进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行为的教育,还时常带他们到敬老院给老人们做事,清理街边的清洁卫生,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我校学生的行为品德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曾多次获得了学校领导的好评,也获得了县教育局颁发的《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和县团委颁发的《十佳优秀辅导员》的称号。
我的苦,我的累,是值得的,因为我想构建和谐的家庭,和谐的社会,而做出榜样。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3
游晓莉,女,现年32岁,**党员。筠连县镇舟小学教师。作为教师,我把所有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哪个孩子掉泪,总要上前问个“为什么?”“怎么啦?”竭尽全力帮孩子解决困难。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成绩突出。在生活中又是那么正直、善良、坚强,满怀深情,无私奉献,尽力扮演好做母亲、做妻子、做教师、做亲人、做朋友的角色。工作十多年来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用自己的爱心彰显出母爱的伟大,用不尽的爱为女儿撑起生的希望。面对年过八旬的(丈夫的)外公外婆,以孝为先,积极主动照顾其生活;面对家庭和社会以“爱”字装心。
一、用不尽的母爱
为女儿撑起生的希望1999年10月与丈夫李春雷结婚组建家庭后于2014年3月3日生下了大女儿李沁鸿,全家视女儿为掌上明珠,在2014年冬回婆家(高坪乡),因为爷爷奶奶对孙女的疼爱,用鲫鱼熬粥给女儿喝,谁知女儿是先天性过敏体质。从那以后女儿全身生疮,又红又肿又痒,而且流浓。我从此带着女儿走上了漫长的医治之路。白天既要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又要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晚上女儿全身瘙痒,哭闹不止,又得细心照料,为其擦药、服药、挠痒……
我先后带着女儿辗转奔波在筠连医院、宜宾医院、华西医院、成都皮肤研究中心、**儿童医院、**皮肤研究中心……凡是听说好的医生、好的医院我们都去,结果得到的答案几乎一样:现已经转化为慢性皮肤病,不能彻底根治,只能靠药物控制病情。见到女儿两年来全身百分之八十的皮肤溃烂,一天换洗数次,衣服上照样血迹斑斑,有时脱衣服时,皮肤和衣服连在一起,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让我心都快碎了。
孩子长期的煎熬,病情反反复复的恶化,尽管这样过了俩年多,但困难没有压倒做母亲的我,反而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地面对。母爱,是母爱的力量使我没有放弃对孩子的医治,听说哪个医生好,再远的路,再难的泥泞小道我们也带着孩子去求医寻药。特别是2014年在巡司医治长达半年,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耽误孩子们的学业,我上午上完课后坐车带着女儿去输液,第二天清早带着孩子输液,输完液后马上赶回学校上课……当看到女儿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惊喜的泪水会情不自禁地掉下来。
经过四年多的漫长治疗,在我和丈夫的努力下,孩子总算躲过了“败血症”这一劫,亲戚、朋友、邻居见到女儿后没有谁不说:如果没有父母的精心照顾,细心呵护,早就没有这个孩子啦!
二、以“孝”为先赡养老人
我丈夫的舅舅,姨妈都长期在外,家中只剩下八十高龄的外公外婆。作为外孙媳妇的我义不容辞地挑起了照顾老人、赡养老人的义务。外公今年已经81岁,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类风湿等,加之双眼几乎失明,生活极为不便,走路要人搀扶,吃饭要人夹菜……外婆年事已高,无法料理家务,特别是今年遇到天气大旱,长期没有水,靠挑水生活。为此我主动提出与二位老人一起生活,以便更好地照顾他们。为二老洗衣、做饭、挑水……常常征求老人的意见,做老人喜欢的饭菜,为老人夹菜,向老人问寒问暖,想吃啥就买啥,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一旦老人生病,是我首先来到老人身边,是我最先为老人请来医生,为老人煎药端到老人手里。为此二老经常说:“没有享到儿媳的福,能享受到孙媳如此精细的照料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我的父母没有儿子,仅有俩女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一致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为使二老能早日从阴影中走出来,我成家以后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由我处理。作为农村父母最愁的是农忙,但不管是插秧,还是丰收时节,我都会带上自己的丈夫去帮忙,我不怕苦不怕累,栽秧、打谷、收玉米、烧饭、喂猪、割草,样样活都干。在生活上,父母需要啥,我会尽力尽快给他们买,隔三差五割点肉、买点菜、买些水果带上全家回娘家聚一聚。每逢父母生日或过节,总是先为父母考虑,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慰藉。每当父母生病时,还是我们护送看病,我们照顾,丈夫在我的影响下也特别孝敬我父母。如今我的父母终于从没有儿子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过着幸福的生活。村子里不少人羡慕我爸妈,常说:“你们多福气,有这样的一个女儿!”
三、尽心尽力帮助他人
我的父母生活在农村,整个大家庭上下几代只有我,而且是女孩靠自己的拼搏拥有幸福的家庭,因此得到了长辈们的好评,当然有啥事也是找我商量,找我出主意。
那是08年,我堂妹父母外出打工,由于受封建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堂妹的母亲一直反对她读书,为此我就担起了一个“家长”的义务,对堂妹关怀备至、问寒问暖、主动与其班主任交流,既做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又对其母亲做思想说服工作,但其母态度之坚决,宁愿拿钱让她做生意结婚也不愿出钱让其上大学!没办法,堂妹考上了**大学,学费是一大难题,怎么办?“没关系,只要考上大学就是好事!”我召集老爷、伯父、堂叔一起想办法,为妹妹筹集了一万五千元的学费,妹妹终于走进了自己理想的学府深造。
我老爷俩女儿一儿子,俩女儿读书特别努力,成绩优异,可老爷受封建思想,爱儿恨女,加之家庭贫穷,就是不让女孩读书,为此我把刚上班的第一个月的工资给了她们上学,最后女儿读职高毕业,精通电脑,如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随时寄钱给他们,俩老人特别感激我,这姑娘逢时过节都不忘给我们(寄)捎点礼物,不忘当年的恩情。
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只要她们需要帮助,只要找到我,我都会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比如村子里的杨江燕,是智残儿童,父母忽视她的教育,见此情景我主动与其父母联系,交谈,想办法与县残联联系办残疾证,与聋哑校联系。
总之,我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或是陌生人,只要他需要帮助,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地帮助。我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作为社会小小的一份子,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尊老爱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社会的美德,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应该更好地继承、发扬!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用“黄香温席”、“羊羔跪乳”、“孔融让梨”等小故事给我解读这句话的含义,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孝老爱亲的种子。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这是我一直努力坚持做的。
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独立自强的阳光女孩。从踏进学校的第一天,便勤奋向上,积极学习,友好待人,团结互助,文明有礼,赢得了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尊重。由于父母工作忙,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经常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父母不放心我,打电话询问我在家的情况,我总是说:“你们不用管我,我在家好着呢!”有人也曾问我:“你这么小一个人在家不害怕呀!”其实说实话:有时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害怕难过,有时也觉得特别孤单,但想到爸爸妈妈本来工作就很辛苦,不能让她们再为我担心。我就自己给自己找乐,自己给自己壮胆,慢慢也就习惯了,也就真的不害怕了。我不仅自己照顾我自己,但尽可能为爸妈分担一些家务。妈妈由于劳累,得了手腕腱鞘炎,复发的时候不能干重活,我总是在学习之余帮妈妈刷碗、拖地,尽可能减轻妈妈的劳动。姥姥生病住院了,我放学后先去医院看望姥姥,陪姥姥说会话,再回家写作业。这样做尽管自己时间非常的紧张,但是因为我的到来给姥姥带来了欢乐,让患病的姥姥得到安慰,我觉得这比什么都重要。爸爸由于工作关系有时参加一些应酬,有时会喝多酒,每次听到爸爸沉重的脚步声,我就知道爸爸可能又喝多了,我会立即放下手中的事,给爸爸冲一杯蜂蜜水,让回到家的爸爸立即喝下去,让他能舒服些。每年的“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我都会制*心卡片并用自己的零花钱给亲人买小礼物,让亲人们感受到我的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我一直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二年级的时候,学校里高年级的一个女同学得了白血病,学校发出倡议为她捐款,我毫不犹豫的把自己200元压岁钱捐了出去,为此爸爸妈妈还很高兴地表扬了我。妈妈参与“爱心妈妈”的志愿活动,跟一个失去父母的小哥哥结成爱心帮扶对子,我也积极参与妈妈的活动中,跟妈妈和妈妈的同事一起带小哥哥去博物馆、农高园、看电影、吃肯德基??一次小哥哥说,从来没见过大海,特别想看看大海,四年级暑假里,我们还带着小哥哥一起去了日照看海。逢年过节,我都会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给小哥哥买文具买书买好吃的,一想到自己每天都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每天都有爸爸妈妈的疼爱,而小哥哥却只有爷爷奶奶的爱,我就觉得怎么帮助他都不过分。记得有一次带小哥哥出去吃饭,上了一盘烤鸭,小哥哥可能没大吃过烤鸭,看着他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的样子,我都没舍得动一筷子。妈妈说,这个爱心对子会一直坚持下去,我会向妈妈学习,用自己微博的力量去帮助哥哥。“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耳边又想起了这个熟悉的旋律,是呀,只要我们都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们的社会更加充满温暖。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体现。这就好比树木有根才能枝繁叶茂,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基本品质,无论拥有多少才华和学识,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长辈在我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总是给我创造最好的条件,但不是宠溺,父母言传身教,在人生起步的路上赋予我正能量和美好情感。从呱呱落地到现在的小小少年,我也一直学习着父母的孝顺,给他们带来更多惊喜!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为乞讨的老人送钱、给灾区的群众捐款等等。记得有一次我跟妈妈在街上散步,看到路上为了一群人,我也挤进去看,原来两个残疾人在献唱,路边摆了一个捐款箱,他们唱的很认真,我们看了一会,但没一个人往捐款箱放钱,我就给妈妈要了十元钱,大步走到捐款箱前把钱放了进去,慢慢有人逐步往捐款箱放钱,十元、两元、一元??我和妈妈离开了,但望着两个残疾人努力生活的身影,我们从心里感到愉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亲情之孝延伸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大孝大爱,形成新的美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深深地体会到,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我会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孝老爱亲的美德少年。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5
施亚仙,女,1963年8月出生,慈溪市宗汉街道曙光小区居民。施亚仙身上有着多重的角色,既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妻子,又是一位关怀备至的儿媳妇,更是一个细心孝顺的好侄媳妇。尽管生活并不富裕,在丈夫去世后,她毅然担起了照顾丈夫小伯的生活,为这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排忧解难,照料他穿衣吃饭。施亚仙白天上班,晚上做手工活,宁肯自己少吃些,省下开销,也要保障老人一日三餐。2016年春节还特地为老人举办九十岁寿宴。
从古至今,“孝道”是*人传统的美德。施亚仙对自己极其吝啬,她从不给自己吃好的,用好的,穿好的,但她却把老人照顾得很周到。老人的家也是打扫得整洁舒适,老人穿戴一直都很干净,老人的饭菜天天荤素搭配,生活用品也时不时的添置。她从不在老人物质上的需求节约自己的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老人最好的东西。*时邻居总会看见她和老人在家门口晒太阳,安静的听老人啰嗦,耐心的陪老人聊天。总会有人问:“你的心眼这么可以那么好?”“女儿照顾老爹,天经地义。”
施亚仙总对别人提起自己年轻的时候,她说自己公公去的早,婆婆又不太会处理家庭事务,当发生什么大事解决不了,老人总是赶来帮忙,为她们家解决过不少难题。所以她也常说:“我怎么可以忘记他对我们的好,现在他老了,也该换我们报答,奉养了,我早就把他当作我自己的爹了。这位侄媳妇的孝心,老人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时常觉得自己过意不去,也总是不想给她添麻烦。所以总是对她说:“你少来我这几趟没关系,你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施亚仙觉得这就是应该做的事情。然而,这个善良,乐观的妇女的背后却有着很多的心酸。她的*常生活本就不富裕,就在去年又带给她一个巨大的噩耗——丈夫的去世。这使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光靠她一个普通妇女的能力,她独自撑起一个家,她默默地承受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不幸,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她没有在家人面前流露一点愁绪,而是一如既往地以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尽到了一个儿女应尽的孝道,诠释了为人子女的全部价值。
在今年春节,她还执意为这位老人举办了九十岁寿宴。为了给老年办一个隆重的寿宴,她*时省吃俭用,除了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在家做手工。寿宴当天,她为老人请来了很多亲朋好友,烧了一桌的好菜,还给老年穿上了寿衣,买了一个蛋糕,点了蜡烛,唱了生日歌,当天老人感动得流出了眼泪:“今天我太开心了,你们给我过生日,虽然我没儿没女,但你们却像我的亲人一样照顾我,关怀我,肯定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可是她却笑着对老人说:"这是我心甘情愿的,你的长寿,是我们的福气。"
这位“孝女”听到别人对她的夸赞,也只是摇手,淡淡地说:“这都是应该的,都是一家人。”从施亚仙的孝行中,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不离不弃、孝敬亲人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5篇扩展阅读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5篇(扩展1)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0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
说起蔡云德,道*区泰园巷的居民都知道,这是一个孝敬婆婆的好媳妇。
蔡云德今年69岁了,自1963年结婚以来,蔡云德一直和婆婆*珍住在一起,四十多年中,她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婆婆。婆婆如今已经98岁了,身体经常生病,当婆婆病了时,蔡云德一刻不离地在婆婆身边伺候;婆婆闹情绪,不管是谁的错,蔡云德总是耐着性子,变着花样逗婆婆开心。
每天早晨,蔡云德总是先给婆婆做好婆婆喜欢吃的早点,等婆婆吃好了再给丈夫和孩子们做早饭。逢年过节对蔡云德来说是最忙活的日子了,婆婆家的亲人都会到家里来过节,房子顿时显得异常拥挤,蔡云德总是屋里屋外、任劳任怨地忙活,没有丝毫怨言,用她自己的话说:“人多人气旺,这是咱家的福气!”
婆婆身体好的时候,整天笑哈哈逢人就说:我有一个好“女儿”,这是我的福气。
多年来,婆婆由于年龄原因,行动不便,需要人一刻不离的进行照顾。蔡云德退休了,更加用爱心、耐心、细心的照顾老人,伺候着老人的起居生活。老人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逢年过节聚在一起时,老人总在夸着蔡云德。在蔡云德的精心照顾下,现在老人身体还算可以,能够拄着拐棍行走,蔡云德无怨无悔的细心照顾着老人的起居生活。每天和老人坐在一起唠家常,陪着老人看电视。尤其在老人生病的时候,蔡云德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老人见人总是在念叨:“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我家有这么好的一个儿媳妇。”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青海玉树地震捐款活动中,这位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通过看电视,要儿媳蔡云德到社区来为她捐款一百元,向青海地震灾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老人的爱心感动着社区的每一个人。
四十多年来,蔡云德始终如一的悉心照顾着年迈的婆婆,以实际行动感动着家人,感动着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大家从心里对她表示由衷的称赞和敬佩。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当代女性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她的事迹,也影响着道*区的广大居民,大家以她为榜样,在社区形成了尊老爱老、构建和谐家庭的好风气。道*区居委会组织广大居民学习了蔡云德同志先进事迹,并号召广大居民向她学习,树立榜样。通过活动开展,在社区掀起了一个尊老、爱老、敬老的高潮,大力弘扬孝敬老人的高尚美德。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某某某,,镇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在特殊家庭状况下,用一双辛勤的手和她那颗善良的心,支撑了一个常人难以维持的家庭,赡养了本不该由她赡养的一个个老人,受到了民众的好评。
现年48岁的,小巧玲珑,性格刚强,心直口快。自进了婆家门就与婆婆一起承担起这个特殊家庭的特殊家务。她家当时的家庭状况是:公公重病在身,常年卧床不起;一个70多
岁的远房奶奶,行走不便;一个双目失明的远房的光棍大伯哥;还有一个70多岁的姑母,自姑夫死后也一直在这个家中。这些老人,由于年老多病,性格怪异,她对每个老人都象照应自己的老人一样。*时除了忙地里的活,几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老人身上,哪个老人身体不好,哪个老人心里不痛快,她都细心的去照顾,还时常将瞎子大伯领出来晒晒太阳,为奶奶和姑母洗脸、梳头更是常事,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硬是让她安排的井井有条。老人们整天赞不绝口,逢人便夸:我们娶了个好媳妇。特别是几个老人重病时,她更是日夜守护、照顾地无微不至,直至老人临终。大伯哥重病时,大小便不能自理,她硬是用纸垫网手一把把的从被里向外抓,大伯哥实在觉得难为情,就用手势阻止,但她却说:“这怕什么,人有病了,就不必去讲究这么多,你没有更近的亲人,我就算你的亲人了,这事我不干叫谁去干”,大伯哥有感动的哭了,在场的人也都哭了。诸如此类,太多太多……*常家务不*常,结婚至今30年,照应老人30载,用她的辛勤、善良、孝心送走一个个老人,换来了一声声赞扬。
现在的,仍然照应着80多岁的姑姑和时常回家近80岁的三叔三婶(台胞),她的脸上还是那样时常带着微笑,做着*常的家务。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30年的漫长岁月中,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她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在武山县桦林乡孙堡村,有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十年如一日照顾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无怨无悔,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她叫高富珍,今年32岁,一名普通的孙堡村村民,用自己勤劳双手描绘了一幅孝老爱亲的动人画卷。
孝敬父母
她照顾老人多年,毫无怨言,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所有重担,总是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现在的老人年事已高,由于长期的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的疾病,在老人的屋子里,老人的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老人的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连老人也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高富珍每天有空时就会陪在老人身边,和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尽管她为了生活,工作很忙很辛苦,但她对老人的关心照料从不掉以轻心,除了做好适合老人的可口饭菜和滋补食品外,还经常为婆婆梳洗。每当外出前她都会再三叮嘱家人好好照顾婆婆。婆婆有病了,她和儿女们一道送婆婆上医院就诊,每次送婆婆上医院,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婆婆是她的母亲。
关爱子女
高富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两个儿子年纪尚小,但她自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辛勤劳动的精神。她一个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和辛苦劳作的丈夫的衣食起居,还要时刻照看好尚且年幼的两个小孩,没有一刻能够闲着。为了给两个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让孩子感受到爱,身心健康地成长,她不管有多苦、有多累,从来不争嘴吵架,每次带给孩子的都是笑逐颜开,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高富珍让全家人*育思想,不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高富珍夫妻俩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孝敬长辈;发现他对人有不敬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他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高富珍总会认真教孩子扫地、擦家俱等家务事,尽量给机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夫妻和睦
尽管高富珍夫妇生活并不是非常富裕,但他们夫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起承载起生活的重压。他们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丈夫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
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我们不爱听,但婆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她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家庭和谐
在高富珍家中,老人、夫妻、孩子一家人和睦相处,处处洋溢出幸福和美满。高富珍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夫妻和睦、家庭和谐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
作为儿媳,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儿媳;作为妻子,他关爱丈夫,与丈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目前,她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群众颂扬
作为媳妇,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一力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她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
有加,对兄妹的子女,她们均视如己出。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她始终铭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她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和残疾人。她不仅孝敬家中的老人,对乡亲更是和蔼可亲,关怀备至,她能够善待乡邻,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2
一、黄xx是我单位推荐的孝老爱亲模范,主要事迹摘要如下:
1、常怀感恩之心,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
2、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家庭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母亲身患重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妻子身患绝症长期救治几乎失去生活信念,哥哥不幸去逝、弟弟家庭变故陷入困境,自己也患糖尿病,仍坚持岗位,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独自承担起照顾、护理母亲、妻子的全部责任,在救治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重病中的亲人以真切的亲情和人道的关怀;多年来陪护妻子治疗和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除此之个,还给予困难中的姊妹以力所能及的扶助。
黄xx出生于1962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那时农村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他长大*,成家立业,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他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文明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2007年至今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他的家庭先后遭遇不幸际遇。先是年老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大小便失禁,后来恶化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时他在单位担任执法队长职务常有外勤,忙完本职工作总是匆忙回家照顾母亲;但屋漏偏遭连夜雨,2008年春,年仅46岁的妻子患卵巢癌并已进入晚期,不仅如此,哥哥不幸去逝,孀居的嫂子带着尚未成家的侄儿经济也有些困难,弟弟也因家庭变故陷入经济困境,接着自已又患了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必需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和领导给予他及时的关怀和照顾,他被委派到非公有制单位“银河数控”任党支部*。尽管如此,独自撑持起这样一个家庭,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母亲瘫痪在床,他体谅兄弟姊妹的难处,承担起母亲所有医治费用的同时,堂堂男儿独自担负起照顾、护理母亲的全部责任,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护理他都是亲自动手,为了让母亲呼吸新鲜空气,他买来轮椅推着母亲外出晒太阳,怕母亲生褥疮,他买来气垫床并亲自为母亲做按摩;他爱母亲,只要母亲活着,他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母亲多次病危,他都及时送到医院救治,<莲 山课件>尽可能挽留她的生命;母亲医治无效逝世,他为母亲办理丧事,老人入土为安,他常怀念于心,追思母亲恩德。
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时,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之心关爱帮助有困难的老人。一天,他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求助电话,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朋友,独居家中、八十多岁的母亲突发中风,急需送医院救治,尽管这位朋友与他*日没有往来,但他在安抚朋友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送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治疗,并垫付门诊费和押金,直到病人的亲属赶来才离开。由于救治及时,老人得已康复,目前生活完全自理。
妻子患的是卵巢癌,发现的时候已是晚期,严重的病情和即将面对的治疗中的"痛苦使妻子几乎失去生活信念;一日夫妻百日恩,二十多年的夫妻更是情深义重的,“执子之手,与子皆老”,他用真情感动着妻子,多年来陪护妻子治病、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在医生的建议下,他的妻子先后接受了近20个疗程的化疗和3次生物疗程;每次化疗之后,他都亲自护理,面对因疾病折磨得烦燥不安脾气古怪的妻子,他怀着心疼与爱怜任劳任怨、精心陪护。为了争取妻子生命的延续,他先后带妻子奔走于南京、广州、重庆、长沙、益阳、湖北等地,求医问药,不辞艰辛。当打听到一种叫“野生猕猴桃树根”对癌症有缓解作用的时,亲自开车数百里到茶林县,请当地药农带领他到原始森林中寻找。在他的精心关怀和照顾下,妻子鼓起生命的风帆,顽强战胜疾病痛苦,乐观生活,常参与练气功、打军鼓等有益健康的活动,创造了晚期癌症病人生命延续的奇迹。
黄xx尊老敬亲的事迹感动着他的亲人、同事、邻里,是当之无愧的尊老敬亲道德模范。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
"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这首名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歌,就是杨秋云宋铁军家庭的真实写照。在她们家的每一位成员心中,家是温暖的心灵避风港,是一生的幸福加油站,而那个家,就是她们共同的爱心维护、托举起的大家庭。
夫妻和睦是支撑幸福家庭的顶梁柱
27年的婚姻生活中,杨秋云和宋铁军夫妻俩就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她们的和睦恩爱、互帮互谅,是家庭最坚实的依靠。
遇事多为对方考虑,遇事多为家庭考虑,是她们二人秉持的最基本原则。宋铁军是东营市实验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不论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他的心大部分被学生牵了去,"初中阶段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们快速吸收掌握,灵活运用,引导他们学习书本知识并融汇贯通地思考和运用,是作为老师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宋铁军大把的时间都用在了备课、教课上,他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不同进度,为他们分层次制定出测试题,利用课间或上课前的短暂时间,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成绩提升。学生们的成绩提高了,可家庭的重担却压在了妻子杨秋云一人身上。尤其是2008年5月,宋铁军患上了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打针,还需要每年定期住院治疗,于是,定期给丈夫买药、测血糖等日常琐事,丈夫住院时陪床、送饭的事情,又成了杨秋云的分内事儿,"你把身体养好,把学生教好,这就是你两个最大的任务。"每次听到妻子这番话,宋铁军心里都是满满的感动。
遥远路途也阻隔不了孝心
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是杨秋云和宋铁军对待双方老人的共同态度,而她们的孝顺,也赢得了双方老人的认可,"有困难一起扛,有幸福一起享,这才是家庭本来的样子。"夫妻俩对家庭与责任的涵义,有着最朴实的体悟。宋铁军的老家在蓬莱农村,因为在东营工作,所以*时与父母相聚的时间不多,每年春节,杨秋云一定是要到蓬莱陪公公婆婆一起过,27年来从未间断,她说,一定要让老人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感受到儿女绕膝的幸福。
宋铁军姊妹兄弟5人,三位姐姐因为家庭变故在两三年间都成为单身,家庭状况很差,看到三个女儿的生活状况,两位老人压力很大,于是,杨秋云就拿下出更多的耐心陪伴老人,并承担起两位老人生活、治病的全部费用。杨秋云宋铁军第一年结婚回老家时发生的一件事儿,成为宋铁军母亲向亲戚们"炫耀"儿媳妇的例子:当时,杨秋云发现婆婆家里的被褥有了几十年,又硬又沉,她就把她们新棉花新被套的新被褥拿到公婆屋里,从此之后,定期给公婆替换被褥。每次回家过年,都会给老人买上好看的新衣,老人*时的药品、爱吃的食品,也*不落。"过日子就是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地做起来的,做儿女的就是要把小事做好,让老人觉得心里踏实。"杨秋云说。
四年前,85岁的公公不幸重病,一家三口一直陪在老人床前,为老人端水送药,开车送老人去医院检查治疗,为老人临终前减轻病痛的折磨。公公去世后,杨秋云很想让高龄的婆婆到东营生活,可老人离不开蓬莱那熟悉的地方,她们就利用周末时间,频繁回老家陪伴老人。2017年11月,婆婆心脏病发作,接到姐姐的电话后,杨秋云让姐姐第一时间送婆婆去医院治疗,说"我们现在就出发去蓬莱,带足了住院费,你们放心。"
杨秋云的父亲今年78岁,是东营市一中的退休高级教师,也是东营市第一批拔尖人才,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好人会一生*安".父亲的正直、善良是杨秋云姊妹四人最好的样板,随着老人年岁渐长,杨秋云和宋铁军把老人接到家里居住,方便*时照顾。当听说杨秋云在济南任教的女儿想买房却遇到首付资金难题后,老人毅然卖掉自己唯一一套住房,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学习一辈子、尊敬一辈子、孝敬一辈子,这样的品德就是杨秋云宋铁军整个大家庭传承下来的品德。
父母恩爱是给女儿最好的礼物
父母是儿女的榜样,儿女是父母的镜子。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在相互的影响中成长、上进,而父母恩爱就是给儿女最珍贵的礼物。
杨秋云和宋铁军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他们从小教育孩子和伙伴们和睦相处,以诚相待,也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用全局的眼光看事情、想问题。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女儿成为一个有着宽广的胸怀的人。2017年,女儿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通过事业编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音乐教师。她每天白天音乐课、学校社团课排得满满的,还利用休息时间把党支部的会议材料、单位职工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接下来。女儿班里有个自闭症学生,经常在上课时打人、咬人,通过向班主任了解,知道了这个学生的情况后,她总会在课堂内外多给他这一些关爱,后来,这个得到了很多关爱的孩子情绪慢慢*稳了,不但*时的表现好了,学习也进步很大。今年三八妇女节,当这个学生拿下着一朵玫瑰花送给最喜欢的老师时,杨秋云的女儿特别感动,因为她知道,她把来自家庭的爱播撒到了自己的学生身上,这朵玫瑰花,就是爱心的怒放和回馈啊!
众人划桨开大船!如果说每一个家庭都是一艘航船,那么,每一个家庭的成员共同合力,才能让这艘船在行驶的过程中,不惧风浪,充满力量地驶向幸福的彼岸。杨秋云宋铁军夫妻俩,就正在掌舵一艘这样的航船。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4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在武山县桦林乡孙堡村,有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十年如一日照顾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无怨无悔,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她叫高富珍,今年32岁,一名普通的孙堡村村民,用自己勤劳双手描绘了一幅孝老爱亲的动人画卷。
孝敬父母
她照顾老人多年,毫无怨言,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所有重担,总是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现在的老人年事已高,由于长期的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的疾病,在老人的屋子里,老人的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老人的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连老人也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高富珍每天有空时就会陪在老人身边,和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尽管她为了生活,工作很忙很辛苦,但她对老人的关心照料从不掉以轻心,除了做好适合老人的可口饭菜和滋补食品外,还经常为婆婆梳洗。每当外出前她都会再三叮嘱家人好好照顾婆婆。婆婆有病了,她和儿女们一道送婆婆上医院就诊,每次送婆婆上医院,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婆婆是她的母亲。
关爱子女
高富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两个儿子年纪尚小,但她自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辛勤劳动的精神。她一个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和辛苦劳作的丈夫的衣食起居,还要时刻照看好尚且年幼的两个小孩,没有一刻能够闲着。为了给两个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让孩子感受到爱,身心健康地成长,她不管有多苦、有多累,从来不争嘴吵架,每次带给孩子的都是笑逐颜开,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高富珍让全家人*育思想,不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高富珍夫妻俩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孝敬长辈;发现他对人有不敬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他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高富珍总会认真教孩子扫地、擦家俱等家务事,尽量给机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夫妻和睦
尽管高富珍夫妇生活并不是非常富裕,但他们夫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起承载起生活的重压。他们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丈夫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
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我们不爱听,但婆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她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家庭和谐
在高富珍家中,老人、夫妻、孩子一家人和睦相处,处处洋溢出幸福和美满。高富珍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夫妻和睦、家庭和谐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
作为儿媳,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儿媳;作为妻子,他关爱丈夫,与丈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目前,她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群众颂扬
作为媳妇,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一力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她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她们均视如己出。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她始终铭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她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和残疾人。她不仅孝敬家中的老人,对乡亲更是和蔼可亲,关怀备至,她能够善待乡邻,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5
xxx,女,汉族,1979年2月出生,现年33岁,是xx乡街道村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的家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上有年迈的祖母、婆婆,下有正在上学的两个女儿,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种地,全家勤劳节俭。多年来,用自己的爱心操持着整个家庭,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尊敬长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地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在邻居眼中是一位随和的好邻里,在丈夫面前是一位体贴的好妻子,在婆婆眼中更是一位体贴孝顺的好媳妇,在她的孩子面前是一位慈爱的好妈妈。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与丈夫结婚十几年来,一直没有与祖母、婆婆分家,与她们一起吃住,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婆婆,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的婆婆,儿媳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娶个儿媳,就是我多了个闺女”这是婆婆对人们说起儿媳时的自豪。祖母年迈,身体也不好,渐渐的脾气也很暴躁,时常为难她,她也感到委屈,但是想到老人的心中也充满了苦与痛,她就不那么委屈了,反而更加的关心老人,陪老人说话,当她出去心中的不悦。说:“她给予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
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她的回报。”祖母也非常疼爱这个善良的孙媳妇。祖母经常生病,需要照顾,她认为祖母年纪大了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她尽全力照顾好两位老人。每天,她除了安排好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外,还要妥善安排好两位老人的起居饮食。*时,两位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尽力给予满足。老人年事已高,经常生病,药不离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饭她从来毫无怨言。虽然生活拮据,逢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人买点礼物,天冷了,她每天早早为老人生好炉子,让老人从心里觉得暖烘烘的。提起,老人感动得说:这孩子比亲闺女还亲。一次,婆婆不慎摔倒造成骨折需要伺候,她按时按餐给婆婆喂粥喂饭,替婆婆换衣梳洗,任劳任怨,并时常搀扶老人到室外晒太阳,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很快就康复了。
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计较。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他们谈心、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在家庭生活中,对祖母和婆婆的照顾可谓体贴入微。街坊邻居提起她们三代人的关系,总是赞不绝口,她总笑着说:“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时候?我只不过是在尽自己的义务,为孩子做榜样。”儿女们的善解人意让婆婆也没有了担心,孩子们也在这样和睦的氛围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女儿们在学习上也年年拿先进,不仅精心照顾祖母、婆婆,而且与左邻右舍都友好相处,谁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她都会尽量帮忙。
在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千年来深印在中华儿女心头的“孝”字。她总说:“我最怕的就是服侍不好老人,怕老人没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她们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祖母和妈妈,但尊老爱老的品德一刻也不能忘!”、“今天孝顺父母的人,将来也会得到子女的孝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言传身教下,她的孩子们也打小知道了要孝顺父母的道理,特别孝顺,整天围着曾祖母和奶奶转,妈妈给她们买了什么好吃的她们都拿来给曾祖母和奶奶吃,乐得老人们总是笑的合不拢嘴。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孩子成才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时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家里的活计全都是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们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她们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生。
事迹在xx乡街道村里传为佳话,但是本人却说,我做的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儿女们的责任、作为父母的义务;村里人提起都竖起大拇指说:“是当之无愧的敬老爱亲的好模范!”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6
在我的老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在人们心中孝道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品德是人类文明素养的最好表现。我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们心中的好男人卢家村的卢万章同志。
1986年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中出现了状况。父亲得了急性肝病需要进行手术。面对这种状况,身为儿子的卢万章同志放弃了在外经商的机会,回到家中为父亲治病。家中尚有妻子和尚未满一岁的女儿,面对这样的经济状况,他只能选择忍受。夜晚在医院照顾父亲,白天则只能去捡树枝、干杂活儿,在医院吃干馍、喝凉水。生活的不如意,让这个刚刚三十岁的小伙子。一月白头,鬓角的白发悄悄爬满了头。但在他的细心照顾和精心陪护下,父亲的病在经过几个月的住院后有了好转,当大家都以为他感动了天地的时候,父亲的病情却又加重了。这时需要紧急输血,作为大儿子的他,当即一捋袖子,给父亲输了自己的鲜血。本来就消瘦的他,此时只有眼晕头痛的忍受。乡亲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从家里给他炖了一只鸡,让他补补身体。可是,吃了一口后一转眼她就把剩下的分给了妻子和父母吃,自己又去啃那早已经发干的馒头。经过了几个月的折腾,父母都已康复,上天还是让这个家庭渡过了这个难关,而好儿子、好父亲、好男人的形象,也一在大家的心中扎根。
顺风顺水的生活并不是一直都在2002年。父母的年龄都已渐渐让她们不能独立生活,必须有人照顾生活起居,加之父亲在这个时候儿换上了半身不遂,只能躺在床上由人照顾。所以这个男人在这个时候义无反顾地接起了这个重担。这一躺就是八年,在这八年中,他每天都会坚持给父亲进行康复按摩,期间每逢周边有名医来农村坐诊,他都会骑着三轮车,带着父亲和母亲去看病。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一直在坚持,因为他始终相信父亲的病会好的。直到后来父亲终因身体疾病去世,他还在自责,没有将父亲和母亲照顾的更好,正是那句话“莫让子欲养时,亲不待。”经过了这件事后。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同样是九十岁的高龄,他的母亲,却看起来比别的老太太显得精神状态很好。
因为妻子长期在外照顾孙女。所以赡养老人的义务就只能由他一个人来完成。他每天都会给母亲做好饭。并照顾母亲完成每天的起床就行,村里只要有人凑进了老太太,她都会笑着对大家说,自己有一个好儿子。近几年母亲的脑子越来越记不住东西,就连最基础的吃喝拉撒,有时都不记得。但是,特却唯独记得自己有一个把自己照顾的很好的儿子,同时他也赢得了全村人的一直夸奖、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多么的伟大,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在做,天在看,各人凭良心。”也正是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和思想,这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应该做的事。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体现,只就比树木有根才能枝繁叶茂,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基础品质,无论拥有多少才华和学识,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长辈在我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总是给我们创造做好的条件,但不是宠溺,妈妈言传身教。在人生的路上赋予了我们正能量和美好感情,那么唯有对长辈的孝心方能不妄执个社会对我们的爱。卢万章同志,生于1959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长大*、成家立业,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在兄弟姐妹中起了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多晚年。身体力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了敬老精神,为礼貌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用心贡献。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7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多忙,对女儿的爱和教育的关注不能减少!
我对女儿的教育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教育孩子全面发展。我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我经常给女儿鼓励,对她的能力给予肯定。和女儿学校的老师交流后,我会及时地把老师对女儿的表扬扩大化后告诉女儿,并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待,女儿就表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学好文化课是孩子教育的一项中心内容,而大多数家长却又往往无能为力,在这方面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始终认为学习好的关键在于培养读书的习惯,激发钻研的兴趣,一旦有了习惯,想不学都不行,一旦有了兴趣,要挡也挡不住。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做家长的不但要讲明道理,还要放好样子。为此,我自己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特别是在孩子上学以后,始终坚持读书不辍。现在,读书已经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有什么功利色彩。其实,我们的读书学习,不仅是给孩子们做榜样,那也是赢得孩子们的尊重啊!
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塑造与培养,我们既要尊重其个性,又不能放纵其任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具体个人,但个性的存在又应当以不侵害他人的权益为界限。我的工作比较忙,星期天加班是经常的事。但每周日(或周六)下午,孩子完成了家庭作业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总是挤出时间陪他出去散步。
现在,每周日下午的散步,对于我和孩子都已成为一种美好的期待。我们期待着通过这散步来愉悦心情,放松精神,交流思想,增强信任。我的孩子才上初中一年级,我对于家庭教育的做法和看法是否正确还很难说。
孩子还有一段长长的人生路要走,在他这一段关键的人生路途上,我会努力做好他的朋友,与他一起分担挫折的沮丧,也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我会努力做好他的榜样,并愿他的表现比我这个“榜样”更出色。对此,我有足够的爱心、信心、耐心和*常心。为了锻炼孩子的`毅力,我常常陪他做徒步旅行或爬山。其实,家庭的教育就是要我们陪着孩子一同走过,做他们的朋友;就是要我们树立良好的长者形象,做他们的榜样。
我想,在教育的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现在起,尽可能多地把时间留给孩子,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做他们真正的朋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要与时俱进,科学教子,争做合格家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8
唐金凤
唐金凤,女,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人。一名出生在遂宁农家的普通80后女子,她在明知男友身患绝症、可能生命短暂之时,毅然拒绝男友的分手要求,主动求婚,携手新郎一起步入婚姻的红地毯,甘愿厮守一生,演绎了一幕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20xx年,船山区新桥镇的唐金凤与李应辉相识相恋。20xx年12月初,李应辉突然被查出身患肝癌,已到中期。在男友被查出病情半个月后,一场温馨而感人的婚礼在他们老家举行,诉说着她的爱情誓言:她要与身患肝癌的爱人不离不弃,相伴一生!爱人至真至善至美的抉择,给了李应辉重新面对生活、面对生命的勇气。目前,李应辉的病情已基本稳定,二人婚后生活十分甜蜜,并计划明年要一个孩子。唐金凤最大的心愿就是:“不管未来的路怎样,我都愿意和老公相守相依,一直走下去。”曾荣获“大爱遂宁”感恩奉献人物荣誉称号。
马俊*
马俊*,女,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世都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与命运的挑战中高高地昂起头,用爱心与孝心感动了众人,用一个女人朴实无华的情怀,书写了孝老爱亲的人生履历。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马俊*的丈夫李孟海常年工作在巴山深处。17年来,她用自己不到1。5米的身高、不足80斤体重的瘦弱身躯,挑起了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与瘫痪在床的大姑子的重担。公公住院期间,她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到医院陪公公做化疗,陪他说话聊天。为了照顾好瘫痪的大姑子,鼓励并支持她学习蜀绣,马俊*每天坚持送她上课,推着轮椅陪她散步、聊天。在婆婆突发心脏病住院期间,她起早摸黑照顾她,主动学习按摩技术,每天给老人抚胸捶背,暖手按脚。因为马俊*的辛勤付出,一家人其乐融融。曾荣获*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感动航天职工家属”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9
马xx,男,布依族,32岁,*党员。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马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父母身上,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马xx在家排行老五,上有年迈的父母,两个哥哥和姐姐,下有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并且父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20xx年,哥哥因患骨裂住进了医院,父母年迈而且家里需要料理,于是他日夜守护在哥哥的身旁,精心的照顾,复诊时,由于当时没有电梯,他背着哥哥奔波在楼上楼下十余次,没有任何怨言。悉心的照顾,长时间的治疗,也许是兄弟情深感到了上苍,此次手术非常成功,哥哥逐渐康复,他笑了,年迈的父亲笑了。
马父母已年过六旬,患有高血压、风湿等病痛。在父母的卧室里床头上常用的药物整齐摆放;老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一应俱全,伸手就能取到,老人的衣服、被褥显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老人老了,儿女们又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马只要一下班就会准时回到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马承担赡养老人重担十余载,三世同堂,毫无怨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孝道。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0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体现。这就好比树木有根才能枝繁叶茂,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基本品质,无论拥有多少才华和学识,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长辈在我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总是给我创造最好的条件,但不是宠溺,妈妈言传身教,在人生起步的路上赋予我正能量和美好情感。从呱呱落地到现在的小小少年,我也一直学习着母亲的孝顺,给他们带来更多惊喜。
我*时非常喜欢看书,最喜欢看的是一些感人的孝老爱亲的小故事,像“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这些小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熟知。在学校开始背《弟子规》时,我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会去理解句子的含义。《弟子规》就是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成为一个听话懂事知礼的好孩子。
在生活中,我也以书中学到的孝老爱亲的故事主人公为榜样,努力做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记得有一次,奶奶身体不舒服,晚饭没吃就早早上床睡觉,我心里很着急,就和妈妈一起去买药。到家后,我一会儿给你奶奶递水,一会儿给奶奶递药,希望奶奶吃了药能快点好起来。晚上,我想:奶奶身体不好,如果我打扫好屋子,奶奶就可以多休息一下,病也会好得快点。于是,我自己用IPAD开了闹钟,第二天一早,我就起床在客厅里忙着扫地、擦桌。,妈妈听了,高兴地说:“你长大了,可以用内心去发现需要帮助的人,懂得关心家人和设身处地为长辈着想了!”
今年的“三八”节,妈妈单位组织活动,所以晚饭没在家里吃。我一吃好饭就打电话给妈妈,说:“妈妈,我爱您!”我又做了一张小卡片放在妈妈床头,上面整齐地写着:“按摩卡,终身享用,随叫随到。”等妈妈回到家里,看到这份礼物时,激动得眼里闪着幸福的泪花。其实在我们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常常可以享受到他的捶背和按肩。如今我又承担了一份工作,每天晚饭后厨房就是我的领地,你可以经常看到一个围着围兜的`小男生在洗刷刷!
我是谁呢,我是妈妈心中的美德少年——杨XX,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杨XX,我是XX小学204班爱学习爱同学的班长——杨XX,我正在用品德为笔,进取为墨,书写人生灿烂篇章!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5篇(扩展2)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0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
李凤芝是宏伟区长征街道东方路社区一位普通的"居民,今年62岁,她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十年如一日,不怕累,不怕苦,任劳任怨,在公婆眼里是好媳妇,在丈夫心中是好妻子,在儿女眼中是好母亲,在街坊邻居眼里是模范典型。她用她的爱心演绎着人间真情,她的事迹在东方路广为传颂。
儿女的好母亲。李凤芝年轻时候,自己是农村户口,在城里打工维持生计。与丈夫成家之后,她一面做临时工,一面照顾家里。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她几乎包揽了家里的所有活计。孩子尚小时,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早早把饭菜做好,然后送孩子们上学,再去上班。李凤芝在单位干的是力工,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还要照顾家里的老小,但她从来不叫苦,不喊累,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离不开她的默默付出和努力。
天气预报她是必听的,一是掌握天气情况,二是根据预报张罗着一家人该穿什么衣服,保障身体的冷暖。她每天的饭菜都能做得适中可口,孩子和丈夫都不愿意在外边吃饭,下班和放学都赶回家来吃她做的饭菜。那个年代,家里很穷,靠丈夫微薄的工资和自己临时工挣来的钱养家糊口,每周改善的伙食也是有限的,她把好吃的东西都留给丈夫和孩子吃,她吃大家剩下的饭菜。她每天管理孩子的生活,还负责督促孩子的学习。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孩子们都养成了独立学习的好习惯,而且成绩优秀。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孩子都已长大并成家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是业务能手,这是让李凤芝最欣慰的事儿了。
丈夫的好妻子。李凤芝的丈夫常怀庆原是辽化金兴化工厂的一名工人,早在20xx年,常怀庆因突患脑溢血造成半身瘫痪,刚开始,常怀庆还能够在妻子的搀扶下下床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越来越重,一年后最终卧床不起,每天只能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专人照料。从此,她开始了对丈夫长达10年的护理,10年来,她对患病的丈夫不离不弃,用自己的真情书写人间真爱。
每天她为丈夫做可口的饭菜,丈夫想吃什么,她就去买回家,变着花样去做,从不厌烦。为防止瘫痪的丈夫肌肉萎缩,她每天坚持为他按摩二个多小时,为了让丈夫不得褥疮,李凤芝经常为他擦洗身体,每3天为他洗一次澡,每天定时为其翻身,变换卧床的姿势和方位,直到常怀庆点头舒服为止。在天气好的时候总能看到她推着丈夫到院子里晒太阳,扶着他做运动。在精神上,她一有时间就陪丈夫聊天安慰他。常怀庆是党员,经常爱看书看报,她主动到社区找来报刊杂志给他读,到七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她都帮助丈夫了解国家大事,听*工作报告,虽然常怀庆不会说话,但是他看在眼里,激动在心里,他多次在人前落泪。得到这样一位好妻子,他心里充满了感激。
多年来,夫妻俩形成了动作和眼神的暗号,常怀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李凤芝就能明白他的的需求。比如,吃饭是拿筷子、喝水是拿矿泉水瓶、睡觉是拿枕头等动作,夫妻俩配合得非常的默契,也解决了常怀庆不能言语的困难。最让李凤芝头疼的是丈夫经常住院,每每这时是李凤芝最着急的时候,因为人手少,加上自家住的老楼,楼道狭窄,担架不方便进入,她就背着丈夫上下楼,再加上随身携带的物品,每次她都要来回跑几趟,累得气喘吁吁;在医院里忙于照顾病人,让她昼夜不能寐,每次下来,她都瘦下一大圈。街坊邻里都替她担心身体,她自己却总是说:“只要老常没事,我就心安了。”
看见李凤芝这么辛苦,东方路社区党委及时出现,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社区党委经常走访常怀庆,在节日里为他带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在*常的日子里,为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帮助李凤芝打扫室内外卫生,帮助代买日用品和代办生活琐事,这样省去了李凤芝大部分时间来照顾丈夫,在常怀庆危难时,社区配备专职志愿者队伍,随时准备帮助他们一家,这让李凤芝非常感动,她总是跟常怀庆说:“还是党好,党和*经常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让我们心里温暖啊!”虽然常怀庆不能说话,但是他的眼神和表情都告诉人们,他是深深地爱着党的,每当党有重大节日和重大会议时,他都不忘去观看和收听,这也是他心里的一份牵挂。
兄妹的好嫂子。李凤芝是婆婆家的中坚力量,是兄弟姐妹们心目中公认的好嫂子。公婆去世得早,她主动担负起挑起家庭大梁的重担,照顾年幼的小姑子和小叔子。因为他们双方的兄弟姐妹都生活在农村,家里都非常困难,李凤芝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自己家也不富裕的情况下,付出许多精力和金钱来帮助弟弟妹妹。在公婆去世后,她视自己的小姑子和小叔子为亲姊妹一样,从生活上关心他们,精神上鼓励他们,关心他们的冷暖安危,直到弟妹长大*。如今,辛苦经营的家换来了姊妹们的真情,弟、妹将李凤芝这位嫂子当成母亲一样看待,尊敬她,爱戴她。知道嫂子照顾卧病在床的哥哥生活的不容易,他们经常给嫂子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让嫂子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也让她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欣慰。
邻里的好帮手。她不但对自己的丈夫、孩子、兄弟姐妹照顾得无微不至,还把自己的余热都献给了街坊邻里。她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她把邻里视为自己的姊妹。一次,邻居张凤兰不在家,家里晾晒在楼下的衣服和被子忘记收上来,这时大雨就要来临,李凤芝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安顿好丈夫,以最快的速度,跑下楼将被子及时抱到屋里,免遭大雨淋湿。当邻居急忙赶回来,看到自己的被子干爽地放在李凤芝家时,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
因为她常年在家照顾丈夫,邻居的大事小情她能帮的就主动上前帮忙,从来不把自己当成花甲之年的老人,谁家有需要,只要她能伸上手,她就主动去帮忙,从不吝啬自己的体力。她为邻居看门护院,帮助邻居的小夫妻照看放学回家的孩子,帮助年迈的老人梳头、剪指甲等,她这样发挥自己的余热,奉献自己的爱心,感动着楼里的居民,赢得了大家的赞许,大家在闲暇时也都伸出手来帮助李凤芝一家,让她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李凤芝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但她勤劳质朴、豁达乐观、坚强不屈、无私奉献,为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为邻里树立了典范。她用自己的诚心和爱心感动着社区的每一个人,也为自己创造着幸福的生活。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2
说起蔡云德,道*区泰园巷的居民都知道,这是一个孝敬婆婆的好媳妇。
蔡云德今年69岁了,自1963年结婚以来,蔡云德一直和婆婆*珍住在一起,四十多年中,她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婆婆。婆婆如今已经98岁了,身体经常生病,当婆婆病了时,蔡云德一刻不离地在婆婆身边伺候;婆婆闹情绪,不管是谁的错,蔡云德总是耐着性子,变着花样逗婆婆开心。
每天早晨,蔡云德总是先给婆婆做好婆婆喜欢吃的早点,等婆婆吃好了再给丈夫和孩子们做早饭。逢年过节对蔡云德来说是最忙活的日子了,婆婆家的亲人都会到家里来过节,房子顿时显得异常拥挤,蔡云德总是屋里屋外、任劳任怨地忙活,没有丝毫怨言,用她自己的话说:“人多人气旺,这是咱家的福气!”
婆婆身体好的时候,整天笑哈哈逢人就说:我有一个好“女儿”,这是我的福气。
多年来,婆婆由于年龄原因,行动不便,需要人一刻不离的进行照顾。蔡云德退休了,更加用爱心、耐心、细心的照顾老人,伺候着老人的起居生活。老人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逢年过节聚在一起时,老人总在夸着蔡云德。在蔡云德的精心照顾下,现在老人身体还算可以,能够拄着拐棍行走,蔡云德无怨无悔的细心照顾着老人的起居生活。每天和老人坐在一起唠家常,陪着老人看电视。尤其在老人生病的时候,蔡云德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老人见人总是在念叨:“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我家有这么好的一个儿媳妇。”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青海玉树地震捐款活动中,这位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通过看电视,要儿媳蔡云德到社区来为她捐款一百元,向青海地震灾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老人的爱心感动着社区的每一个人。
四十多年来,蔡云德始终如一的悉心照顾着年迈的婆婆,以实际行动感动着家人,感动着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大家从心里对她表示由衷的称赞和敬佩。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当代女性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她的事迹,也影响着道*区的广大居民,大家以她为榜样,在社区形成了尊老爱老、构建和谐家庭的好风气。道*区居委会组织广大居民学习了蔡云德同志先进事迹,并号召广大居民向她学习,树立榜样。通过活动开展,在社区掀起了一个尊老、爱老、敬老的高潮,大力弘扬孝敬老人的高尚美德。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某某某,,镇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在特殊家庭状况下,用一双辛勤的手和她那颗善良的心,支撑了一个常人难以维持的家庭,赡养了本不该由她赡养的一个个老人,受到了民众的好评。
现年48岁的,小巧玲珑,性格刚强,心直口快。自进了婆家门就与婆婆一起承担起这个特殊家庭的特殊家务。她家当时的家庭状况是:公公重病在身,常年卧床不起;一个70多
岁的远房奶奶,行走不便;一个双目失明的远房的光棍大伯哥;还有一个70多岁的姑母,自姑夫死后也一直在这个家中。这些老人,由于年老多病,性格怪异,她对每个老人都象照应自己的老人一样。*时除了忙地里的活,几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老人身上,哪个老人身体不好,哪个老人心里不痛快,她都细心的去照顾,还时常将瞎子大伯领出来晒晒太阳,为奶奶和姑母洗脸、梳头更是常事,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硬是让她安排的井井有条。老人们整天赞不绝口,逢人便夸:我们娶了个好媳妇。特别是几个老人重病时,她更是日夜守护、照顾地无微不至,直至老人临终。大伯哥重病时,大小便不能自理,她硬是用纸垫网手一把把的从被里向外抓,大伯哥实在觉得难为情,就用手势阻止,但她却说:“这怕什么,人有病了,就不必去讲究这么多,你没有更近的亲人,我就算你的亲人了,这事我不干叫谁去干”,大伯哥有感动的哭了,在场的人也都哭了。诸如此类,太多太多……*常家务不*常,结婚至今30年,照应老人30载,用她的辛勤、善良、孝心送走一个个老人,换来了一声声赞扬。
现在的,仍然照应着80多岁的姑姑和时常回家近80岁的三叔三婶(台胞),她的脸上还是那样时常带着微笑,做着*常的家务。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30年的漫长岁月中,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她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在武山县桦林乡孙堡村,有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十年如一日照顾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无怨无悔,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她叫高富珍,今年32岁,一名普通的孙堡村村民,用自己勤劳双手描绘了一幅孝老爱亲的动人画卷。
孝敬父母
她照顾老人多年,毫无怨言,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所有重担,总是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现在的老人年事已高,由于长期的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的疾病,在老人的屋子里,老人的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老人的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连老人也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高富珍每天有空时就会陪在老人身边,和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尽管她为了生活,工作很忙很辛苦,但她对老人的`关心照料从不掉以轻心,除了做好适合老人的可口饭菜和滋补食品外,还经常为婆婆梳洗。每当外出前她都会再三叮嘱家人好好照顾婆婆。婆婆有病了,她和儿女们一道送婆婆上医院就诊,每次送婆婆上医院,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婆婆是她的母亲。
关爱子女
高富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两个儿子年纪尚小,但她自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辛勤劳动的精神。她一个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和辛苦劳作的丈夫的衣食起居,还要时刻照看好尚且年幼的两个小孩,没有一刻能够闲着。为了给两个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让孩子感受到爱,身心健康地成长,她不管有多苦、有多累,从来不争嘴吵架,每次带给孩子的都是笑逐颜开,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高富珍让全家人*育思想,不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高富珍夫妻俩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孝敬长辈;发现他对人有不敬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他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高富珍总会认真教孩子扫地、擦家俱等家务事,尽量给机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夫妻和睦
尽管高富珍夫妇生活并不是非常富裕,但他们夫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起承载起生活的重压。他们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丈夫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
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我们不爱听,但婆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她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家庭和谐
在高富珍家中,老人、夫妻、孩子一家人和睦相处,处处洋溢出幸福和美满。高富珍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夫妻和睦、家庭和谐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
作为儿媳,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儿媳;作为妻子,他关爱丈夫,与丈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目前,她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群众颂扬
作为媳妇,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一力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她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
有加,对兄妹的子女,她们均视如己出。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她始终铭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她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和残疾人。她不仅孝敬家中的老人,对乡亲更是和蔼可亲,关怀备至,她能够善待乡邻,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
郭根有,男,1955年7月出生,**党员,山焦西山西铭矿退休职工。作为一名交通班车的汽车驾驶员,郭根有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在与命运的挑战中,战胜困难,用爱心与孝心,彰显了一个血性男儿的责任与担当。面对年过八旬、患病卧床十多年的老母亲,他悉心照料,喂水喂药、端屎倒尿,尽着一个儿子的孝道。面对身患白血病的儿子,他坚韧担当,求医问药,用父爱托起了一片天。
工作中,他30年如一日,无论是晴天烈日,还是狂风暴雨,准点发车,正点运行,安全驾驶无事故,接送矿上的职工上下班。生活中,他是母亲病床前的孝子,患病儿子眼中的英雄,妻子身边坚实的依靠。母亲大小便失禁,屎尿经常弄到被褥上,他及时擦洗,换洗被褥,背起母亲在楼下晒太阳。儿子治疗期间,他安顿好母亲后,又匆忙赶往医院照顾病床上的儿子。“作为家中的主心骨,我不能垮。”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4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在武山县桦林乡孙堡村,有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十年如一日照顾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无怨无悔,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她叫高富珍,今年32岁,一名普通的孙堡村村民,用自己勤劳双手描绘了一幅孝老爱亲的动人画卷。
孝敬父母
她照顾老人多年,毫无怨言,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所有重担,总是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现在的老人年事已高,由于长期的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的疾病,在老人的屋子里,老人的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老人的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连老人也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高富珍每天有空时就会陪在老人身边,和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尽管她为了生活,工作很忙很辛苦,但她对老人的关心照料从不掉以轻心,除了做好适合老人的可口饭菜和滋补食品外,还经常为婆婆梳洗。每当外出前她都会再三叮嘱家人好好照顾婆婆。婆婆有病了,她和儿女们一道送婆婆上医院就诊,每次送婆婆上医院,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婆婆是她的母亲。
关爱子女
高富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两个儿子年纪尚小,但她自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辛勤劳动的精神。她一个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和辛苦劳作的丈夫的衣食起居,还要时刻照看好尚且年幼的两个小孩,没有一刻能够闲着。为了给两个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让孩子感受到爱,身心健康地成长,她不管有多苦、有多累,从来不争嘴吵架,每次带给孩子的都是笑逐颜开,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高富珍让全家人*育思想,不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高富珍夫妻俩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孝敬长辈;发现他对人有不敬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他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高富珍总会认真教孩子扫地、擦家俱等家务事,尽量给机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夫妻和睦
尽管高富珍夫妇生活并不是非常富裕,但他们夫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起承载起生活的重压。他们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丈夫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
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我们不爱听,但婆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她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家庭和谐
在高富珍家中,老人、夫妻、孩子一家人和睦相处,处处洋溢出幸福和美满。高富珍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夫妻和睦、家庭和谐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
作为儿媳,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儿媳;作为妻子,他关爱丈夫,与丈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目前,她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群众颂扬
作为媳妇,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一力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她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她们均视如己出。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她始终铭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她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和残疾人。她不仅孝敬家中的老人,对乡亲更是和蔼可亲,关怀备至,她能够善待乡邻,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5
唐金凤
唐金凤,女,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人。一名出生在遂宁农家的普通80后女子,她在明知男友身患绝症、可能生命短暂之时,毅然拒绝男友的分手要求,主动求婚,携手新郎一起步入婚姻的红地毯,甘愿厮守一生,演绎了一幕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2008年,船山区新桥镇的唐金凤与李应辉相识相恋。2009年12月初,李应辉突然被查出身患肝癌,已到中期。在男友被查出病情半个月后,一场温馨而感人的婚礼在他们老家举行,诉说着她的爱情誓言:她要与身患肝癌的爱人不离不弃,相伴一生!爱人至真至善至美的抉择,给了李应辉重新面对生活、面对生命的勇气。目前,李应辉的病情已基本稳定,二人婚后生活十分甜蜜,并计划明年要一个孩子。唐金凤最大的心愿就是:“不管未来的路怎样,我都愿意和老公相守相依,一直走下去。”曾荣获“大爱遂宁”感恩奉献人物荣誉称号。
马俊*
马俊*,女,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世都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与命运的挑战中高高地昂起头,用爱心与孝心感动了众人,用一个女人朴实无华的情怀,书写了孝老爱亲的人生履历。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马俊*的丈夫李孟海常年工作在巴山深处。17年来,她用自己不到1.5米的身高、不足80斤体重的瘦弱身躯,挑起了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与瘫痪在床的大姑子的重担。公公住院期间,她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到医院陪公公做化疗,陪他说话聊天。为了照顾好瘫痪的大姑子,鼓励并支持她学习蜀绣,马俊*每天坚持送她上课,推着轮椅陪她散步、聊天。在婆婆突发心脏病住院期间,她起早摸黑照顾她,主动学习按摩技术,每天给老人抚胸捶背,暖手按脚。因为马俊*的辛勤付出,一家人其乐融融。曾荣获*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感动航天职工家属”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6
马xx,男,布依族,32岁,*党员。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马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父母身上,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马xx在家排行老五,上有年迈的父母,两个哥哥和姐姐,下有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并且父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20xx年,哥哥因患骨裂住进了医院,父母年迈而且家里需要料理,于是他日夜守护在哥哥的身旁,精心的照顾,复诊时,由于当时没有电梯,他背着哥哥奔波在楼上楼下十余次,没有任何怨言。悉心的照顾,长时间的治疗,也许是兄弟情深感到了上苍,此次手术非常成功,哥哥逐渐康复,他笑了,年迈的父亲笑了。
马父母已年过六旬,患有高血压、风湿等病痛。在父母的卧室里床头上常用的药物整齐摆放;老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一应俱全,伸手就能取到,老人的衣服、被褥显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老人老了,儿女们又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马只要一下班就会准时回到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马承担赡养老人重担十余载,三世同堂,毫无怨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孝道。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7
说起蔡云德,道*区泰园巷的居民都知道,这是一个孝敬婆婆的好媳妇。
蔡云德今年69岁了,自1963年结婚以来,蔡云德一直和婆婆*珍住在一起,四十多年中,她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婆婆。婆婆如今已经98岁了,身体经常生病,当婆婆病了时,蔡云德一刻不离地在婆婆身边伺候;婆婆闹情绪,不管是谁的错,蔡云德总是耐着性子,变着花样逗婆婆开心。
每天早晨,蔡云德总是先给婆婆做好婆婆喜欢吃的早点,等婆婆吃好了再给丈夫和孩子们做早饭。逢年过节对蔡云德来说是最忙活的日子了,婆婆家的亲人都会到家里来过节,房子顿时显得异常拥挤,蔡云德总是屋里屋外、任劳任怨地忙活,没有丝毫怨言,用她自己的话说:“人多人气旺,这是咱家的福气!”
婆婆身体好的时候,整天笑哈哈逢人就说:我有一个好“女儿”,这是我的福气。
多年来,婆婆由于年龄原因,行动不便,需要人一刻不离的进行照顾。蔡云德退休了,更加用爱心、耐心、细心的照顾老人,伺候着老人的起居生活。老人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逢年过节聚在一起时,老人总在夸着蔡云德。在蔡云德的精心照顾下,现在老人身体还算可以,能够拄着拐棍行走,蔡云德无怨无悔的细心照顾着老人的起居生活。每天和老人坐在一起唠家常,陪着老人看电视。尤其在老人生病的时候,蔡云德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老人见人总是在念叨:“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我家有这么好的一个儿媳妇。”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青海玉树地震捐款活动中,这位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通过看电视,要儿媳蔡云德到社区来为她捐款一百元,向青海地震灾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老人的爱心感动着社区的每一个人。
四十多年来,蔡云德始终如一的悉心照顾着年迈的婆婆,以实际行动感动着家人,感动着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大家从心里对她表示由衷的称赞和敬佩。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当代女性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她的事迹,也影响着道*区的广大居民,大家以她为榜样,在社区形成了尊老爱老、构建和谐家庭的好风气。道*区居委会组织广大居民学习了蔡云德同志先进事迹,并号召广大居民向她学习,树立榜样。通过活动开展,在社区掀起了一个尊老、爱老、敬老的高潮,大力弘扬孝敬老人的高尚美德。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某某某,,镇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在特殊家庭状况下,用一双辛勤的手和她那颗善良的心,支撑了一个常人难以维持的家庭,赡养了本不该由她赡养的一个个老人,受到了民众的好评。
现年48岁的,小巧玲珑,性格刚强,心直口快。自进了婆家门就与婆婆一起承担起这个特殊家庭的特殊家务。她家当时的家庭状况是:公公重病在身,常年卧床不起;一个70多
岁的远房奶奶,行走不便;一个双目失明的远房的光棍大伯哥;还有一个70多岁的姑母,自姑夫死后也一直在这个家中。这些老人,由于年老多病,性格怪异,她对每个老人都象照应自己的老人一样。*时除了忙地里的活,几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老人身上,哪个老人身体不好,哪个老人心里不痛快,她都细心的去照顾,还时常将瞎子大伯领出来晒晒太阳,为奶奶和姑母洗脸、梳头更是常事,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硬是让她安排的井井有条。老人们整天赞不绝口,逢人便夸:我们娶了个好媳妇。特别是几个老人重病时,她更是日夜守护、照顾地无微不至,直至老人临终。大伯哥重病时,大小便不能自理,她硬是用纸垫网手一把把的从被里向外抓,大伯哥实在觉得难为情,就用手势阻止,但她却说:“这怕什么,人有病了,就不必去讲究这么多,你没有更近的亲人,我就算你的亲人了,这事我不干叫谁去干”,大伯哥有感动的哭了,在场的人也都哭了。诸如此类,太多太多……*常家务不*常,结婚至今30年,照应老人30载,用她的辛勤、善良、孝心送走一个个老人,换来了一声声赞扬。
现在的,仍然照应着80多岁的.姑姑和时常回家近80岁的三叔三婶(台胞),她的脸上还是那样时常带着微笑,做着*常的家务。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30年的漫长岁月中,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她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在武山县桦林乡孙堡村,有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十年如一日照顾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无怨无悔,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她叫高富珍,今年32岁,一名普通的孙堡村村民,用自己勤劳双手描绘了一幅孝老爱亲的动人画卷。
孝敬父母
她照顾老人多年,毫无怨言,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所有重担,总是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现在的老人年事已高,由于长期的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的疾病,在老人的屋子里,老人的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老人的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连老人也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高富珍每天有空时就会陪在老人身边,和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尽管她为了生活,工作很忙很辛苦,但她对老人的关心照料从不掉以轻心,除了做好适合老人的可口饭菜和滋补食品外,还经常为婆婆梳洗。每当外出前她都会再三叮嘱家人好好照顾婆婆。婆婆有病了,她和儿女们一道送婆婆上医院就诊,每次送婆婆上医院,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婆婆是她的母亲。
关爱子女
高富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两个儿子年纪尚小,但她自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辛勤劳动的精神。她一个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和辛苦劳作的丈夫的衣食起居,还要时刻照看好尚且年幼的两个小孩,没有一刻能够闲着。为了给两个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让孩子感受到爱,身心健康地成长,她不管有多苦、有多累,从来不争嘴吵架,每次带给孩子的都是笑逐颜开,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高富珍让全家人*育思想,不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高富珍夫妻俩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孝敬长辈;发现他对人有不敬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他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高富珍总会认真教孩子扫地、擦家俱等家务事,尽量给机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夫妻和睦
尽管高富珍夫妇生活并不是非常富裕,但他们夫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起承载起生活的重压。他们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丈夫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
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我们不爱听,但婆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她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家庭和谐
在高富珍家中,老人、夫妻、孩子一家人和睦相处,处处洋溢出幸福和美满。高富珍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夫妻和睦、家庭和谐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
作为儿媳,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儿媳;作为妻子,他关爱丈夫,与丈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目前,她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群众颂扬
作为媳妇,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一力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她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
有加,对兄妹的子女,她们均视如己出。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她始终铭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她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和残疾人。她不仅孝敬家中的老人,对乡亲更是和蔼可亲,关怀备至,她能够善待乡邻,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8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美林镇旺业甸村王义霞,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着最朴实、最真诚美德的人。
王义霞,1956年10出生,年逾花甲的她性格率真,待人热情,做事麻利,乐于助人。王义霞一家四口人,她本人20xx年在美林镇工商所退休,丈夫现在美林镇中心校工作,儿子有自己的小公司,女儿在锦山中学任教师,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王义霞的孝顺在村子里远近闻名,她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公婆,还义务担当起了姨公公、姨婆婆的晚年生活。自1992年起王义霞夫妇就开始照顾无儿无女的姨公公、姨婆婆。姨公公身体一直不好,王义霞在照顾姨公公期间还没有退休,那12年间,工作家庭两方面的压力,加之孩子正直教育的关键时期,邻居说,王义霞是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因为白天单位有工作,她只能在上班前和下班后挤时间。春夏要耕种老人的地,秋天要为老人准备过冬的柴,冬天的时候还担心屋里冷,每天都要去老人的院子照看。丈夫那时候还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王义霞总说,家里的事还是女人要多做。所以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上有老下有小,王义霞总是说,谁的家里没老人谁的家里没孩子,咬咬牙都过去了。20xx年,她的姨公*详的离开了人世。
到王义霞家走访时才发现,原来她的姨婆婆是聋哑人,八十几岁高龄的老人,精神奇佳,心态特别好,虽然没有言语上的交流,但是短暂的停留,老人家用手势、动作告诉我们,多亏了这个外甥媳妇。老人指着新盖的房子,又指了指王义霞夫妇,听邻居说了我们明白,难怪老人的院子看起来比王义霞夫妇的院子要整齐宽敞,原来20xx年王义霞夫妇花7万元给老人翻盖了新房,难怪老人一直在指她的新房子。老人又指了指自己的额头,指了指王义霞,表情很痛苦,听王义霞解释明白,前些天老人不小心摔破了头,缝了三针,在锦山照顾孙子的王义霞听说之后,马上赶回来照顾老人。人不是铁打的,本来患有心脏病的王义霞,在照顾老人期间,劳累和心疼使她心脏病发作,20xx年6月赶往北京安贞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在手术期间,丈夫、儿子、女儿寸步不离的照顾她,她感动的直落泪;人家说,付出总有回报的,丈夫的体贴、儿女的孝顺那都是她的点滴付出的回报。
王义霞用她的温情细心照料老人,为老人排忧解难,为他们撑起一片睛朗的天。她的孝贤行为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儿子目前经营一家打印喷绘店,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儿子和女儿都非常孝顺。王义霞常说:"孝敬、照顾老人是应该的,也是做人的根本。"她的一双儿女也总说:"妈妈的一言一行就是我最好的榜样".王义霞是儿子和女儿的第一任好"老师",在他们的成长中托起一片风帆;她用真爱全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为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生活中温馨的"港湾",在她身上无处不展现着一个东方女性的美德:善良和贤惠。
王义霞同志她就像一棵大树,在炎炎夏日里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放飞希望,自己却总是守巢。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腼腆的一笑说:"这些都我应该做的呀".最简单的话语,表达出的却是最崇高的品质。王义霞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一个孝顺的晚辈、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贤惠的妻子最无私的`奉献,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华民族最光辉的美德。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9
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曹汝芬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年近90岁高龄的父亲身上。他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曹xx,女,现年46岁,系涪阳镇火石岭村五社普通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高贵品质,在*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曹xx的父亲在75岁时突患脑梗塞,言语不清,行动不便,全靠曹汝芬夫妇照顾护理,而且这一病就是卧床十多年。曹汝芬为了更好的照顾父亲,就在父亲的病床前铺设了一张床,和母亲一起共同帮助父亲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曹汝芬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经过十多年的精心护理,曹汝芬老父亲以86岁的高寿辞世。
十多年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任劳任怨的照顾父母的感人事迹在涪阳镇广为传颂,凡是认识曹汝芬和听到他事迹的人,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理的巨大震撼,受到了全镇父老乡亲的一致赞誉,在涪阳镇树起了孝老爱亲的榜样。
在悉心照料卧病在床双亲的同时,曹汝芬还特别注意家庭的和睦。曹汝芬的两个妹妹一直在外出务工,且嫁出去之后也有自己的赡养义务,因此对于双亲的赡养,曹汝芬夫妇一直都坚持自己独立承担。耐心的侍奉老人吃喝拉撒,从不让老人受一点委屈,受一点伤害,毫无怨言的侍奉老人在床前。对此老人有时深感内疚,但她总是安慰老人:“家里事我来操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就安心养病吧”。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0
田义华,女,广元市元坝区沙坝乡红寨村九组村民。2008年9月,在外打工的田义刚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经过医院诊治,医院提出要延续生命必须换肾。对田义刚来说,如果不能早日进行肾移植,他的生命只能以分钟计数了。当他的妹妹田义华得知后,毅然决定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哥哥。她的决定遭到其丈夫坚决反对,并提出捐肾就离婚。田义华没有因此而改变,一方面她不断和丈夫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实施自己决定;此举终究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她不仅捐出了一个肾,还把全部存款拿来支付换肾手术费用,拯救了哥哥的生命。田义华也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其公公去世得早,丈夫又长年在外打工,她便担负起了照顾孩子和患病婆婆的重担。婆婆一直以来身体不太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口齿不清楚,行动不便。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田义华悉心照料着婆婆,毫无怨言,无悔付出,为老人喂饭,梳头,端屎端尿……十多年如一日,直到婆婆去世。她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婆婆的老年生活,她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5篇(扩展3)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5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一起来参考事迹材料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
在我的老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在人们心中孝道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品德是人类文明素养的最好表现。我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们心中的好男人卢家村的卢万章同志。
1986年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中出现了状况。父亲得了急性肝病需要进行手术。面对这种状况,身为儿子的卢万章同志放弃了在外经商的机会,回到家中为父亲治病。家中尚有妻子和尚未满一岁的女儿,面对这样的经济状况,他只能选择忍受。夜晚在医院照顾父亲,白天则只能去捡树枝、干杂活儿,在医院吃干馍、喝凉水。生活的不如意,让这个刚刚三十岁的小伙子。一月白头,鬓角的白发悄悄爬满了头。但在他的细心照顾和精心陪护下,父亲的病在经过几个月的住院后有了好转,当大家都以为他感动了天地的时候,父亲的病情却又加重了。这时需要紧急输血,作为大儿子的他,当即一捋袖子,给父亲输了自己的鲜血。本来就消瘦的他,此时只有眼晕头痛的忍受。乡亲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从家里给他炖了一只鸡,让他补补身体。可是,吃了一口后一转眼她就把剩下的分给了妻子和父母吃,自己又去啃那早已经发干的馒头。经过了几个月的折腾,父母都已康复,上天还是让这个家庭渡过了这个难关,而好儿子、好父亲、好男人的形象,也一在大家的心中扎根。
顺风顺水的生活并不是一直都在20xx年。父母的年龄都已渐渐让她们不能独立生活,必须有人照顾生活起居,加之父亲在这个时候儿换上了半身不遂,只能躺在床上由人照顾。所以这个男人在这个时候义无反顾地接起了这个重担。这一躺就是八年,在这八年中,他每天都会坚持给父亲进行康复按摩,期间每逢周边有名医来农村坐诊,他都会骑着三轮车,带着父亲和母亲去看病。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一直在坚持,因为他始终相信父亲的病会好的。直到后来父亲终因身体疾病去世,他还在自责,没有将父亲和母亲照顾的更好,正是那句话“莫让子欲养时,亲不待。”经过了这件事后。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同样是九十岁的高龄,他的母亲,却看起来比别的老太太显得精神状态很好。因为妻子长期在外照顾孙女。所以赡养老人的义务就只能由他一个人来完成。他每天都会给母亲做好饭。并照顾母亲完成每天的起床就行,村里只要有人凑进了老太太,她都会笑着对大家说,自己有一个好儿子。近几年母亲的脑子越来越记不住东西,就连最基础的吃喝拉撒,有时都不记得。但是,特却唯独记得自己有一个把自己照顾的很好的儿子,同时他也赢得了全村人的一直夸奖、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多么的伟大,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在做,天在看,各人凭良心。”也正是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和思想,这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应该做的事。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体现,只就比树木有根才能枝繁叶茂,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基础品质,无论拥有多少才华和学识,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长辈在我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总是给我们创造做好的条件,但不是宠溺,妈妈言传身教。在人生的路上赋予了我们正能量和美好感情,那么唯有对长辈的孝心方能不妄执个社会对我们的爱。卢万章同志,生于1959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长大*、成家立业,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在兄弟姐妹中起了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多晚年。身体力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了敬老精神,为礼貌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用心贡献。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2
1998年,在我与妻子结婚后的第一个年头,女儿还没有学会走路。岳父刚刚五十出头,不幸身患脑溢血住进了医院,我每天白天要上班,晚上下了班就赶到医院陪护,还要四处借钱凑医药费,那时的收入不多,要给他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然后就到处借钱。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心急如焚。但同时又提醒自己要坚强面对,及时筹集医药费给岳父治病。向亲戚朋友借,向学校同事借,甚至向学校借过钱,十多个日日夜夜后岳父终于走了,一家人痛不欲生,家里的重担压在了我的身上,但我和妻子能相信天无绝人之路,生活中也都表现得乐观向上。
对于母亲我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在我上高中的第一个星期,父亲因为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是母亲一手扶扯我上完了高中,又上完了四年大学。我深感母恩,深深地体会到母亲的不容易。因此我要把对父母的爱加倍的给母亲,不管怎样忙怎样没有时间,也要挤出时间去看看母亲。每周起码两次,每次去帮母亲做做饭,做掉些家务,嘘寒问暖,看看母亲需要些什么。父母永远都是奉献,没有半点索取,他们只知道无穷无尽的付出,没有盘算子女的回报。只求做子女的能常回家看看,看着母亲的满头的银发,时时让我想起好好孝敬父母吧!好好孝敬父母吧,不要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方知悔恨不已。
而今,我在父与子的身份对比中,真真切切的读懂了父爱与母爱,我用对待女儿的感情去默默享受父母对我的那份真情。我总想倾其所有给予女儿更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总是千方百计的为她设计美好的前程,总有“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这些都是我父母当时对我们的心情,只不过由于年少无知,我没有懂得父母的那份心意。反思后,我也会我们的博爱抚育女儿健康成长。我想无论多少年以后,“养儿才知父母恩”这句有着*传统孝道美德的名言一定会周而复始。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多忙,对女儿的爱和教育的关注不能减少!
我对女儿的教育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教育孩子全面发展。我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我经常给女儿鼓励,对她的能力给予肯定。和女儿学校的老师交流后,我会及时地把老师对女儿的表扬扩大化后告诉女儿,并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待,女儿就表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学好文化课是孩子教育的一项中心内容,而大多数家长却又往往无能为力,在这方面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始终认为学习好的关键在于培养读书的习惯,激发钻研的兴趣,一旦有了习惯,想不学都不行,一旦有了兴趣,要挡也挡不住。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做家长的不但要讲明道理,还要放好样子。为此,我自己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特别是在孩子上学以后,始终坚持读书不辍。现在,读书已经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有什么功利色彩。其实,我们的读书学习,不仅是给孩子们做榜样,那也是赢得孩子们的尊重啊!
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塑造与培养,我们既要尊重其个性,又不能放纵其任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具体个人,但个性的存在又应当以不侵害他人的权益为界限。我的工作比较忙,星期天加班是经常的事。但每周日(或周六)下午,孩子完成了家庭作业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总是挤出时间陪他出去散步。
现在,每周日下午的散步,对于我和孩子都已成为一种美好的期待。我们期待着通过这散步来愉悦心情,放松精神,交流思想,增强信任。我的孩子才上初中一年级,我对于家庭教育的做法和看法是否正确还很难说。
孩子还有一段长长的人生路要走,在他这一段关键的人生路途上,我会努力做好他的朋友,与他一起分担挫折的沮丧,也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我会努力做好他的榜样,并愿他的表现比我这个“榜样”更出色。对此,我有足够的爱心、信心、耐心和*常心。为了锻炼孩子的毅力,我常常陪他做徒步旅行或爬山。其实,家庭的教育就是要我们陪着孩子一同走过,做他们的朋友;就是要我们树立良好的长者形象,做他们的榜样。
我想,在教育的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现在起,尽可能多地把时间留给孩子,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做他们真正的朋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要与时俱进,科学教子,争做合格家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4
朱天瑜同志,男,现年48岁,大专文化,是甘州区新乐小学的校长。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儿、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一、常怀一颗孝顺之心
朱校长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里: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自从朱校长的母亲因病去世后,父亲年龄越来越高,多种老年病等导致身体十分虚弱,需要人照顾,而其他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老人,他就把父亲接到了城里自己的家中。*时在家里,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时,他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等忙个不亦乐乎。为了排遣父亲的孤独感,一有时间,他就坐在父亲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精心关照父亲的饮食起居。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在3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朱校长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他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20xx年春天,正是风寒料峭的时候。一天下午,他发现老人的状态不正常,就赶紧联系车辆,把老人及时送到了医院。经过三天的抢救,才恢复了清醒的状态,又经过十多天的治疗,才出院回家休养。
在父亲住院期间,他与家人,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老人的床边,打针换药,擦洗身体,搀扶大小便,从没有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多年来,老人多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每次他都这样守护在老人的身边。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对妻子、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下班后的他,回到家就帮老人收拾房间,休息日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他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近90高龄的父亲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二、常怀一颗体贴之心
在忙于工作的同时,朱校长也不忘对家庭的照顾,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妻子及家人出去逛街、买菜等,经常与家人沟通,让家人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尊重、信任家人,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做到办每件事双方都心情舒畅、满意。
朱校长的妻子是某印刷厂的一名临时工,工资比较低,只有几百元,一套旧楼房一住就是十几年。他的妻子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经常性打针吃药。特别是在20xx年秋天,他的爱人病重住院期间,他一方面要照顾生病住院的妻子,另一方面还尽量不耽误学校的工作。医院里大家看到他在为做手术签字时那颤抖的手,都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很大。
朱校长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学校来看一看,或者打电话询问学校工作情况。朱校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学校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中间产生了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经常性生病,妻子自己都烦了,经常流露出不快的 情绪,但他总是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都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手术后高兴.心情舒畅,早日恢复健康,他每天给妻子端水送饭,为妻子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怎一个累字了得!朱校长的爱妻事迹曾被学校的老师们传为佳话,说他是真正的模范丈夫。
三、常怀一颗慈爱之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他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他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有好吃好喝的他总是先拿给长辈吃,坐公交车小小年纪遇到老人总是让出自己的座位,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20xx年,儿子由于高考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情绪十分低落。朱校长就耐心地开导他、鼓励他,他对儿子说: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只要你用心去追求,不断地学习、分析,不断地总结,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他的一席话,使儿子从低落的谷底走了出来,并积极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学习当中,20xx年顺利考入了*矿业大学,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有教养、有礼貌、讲文明、素质高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得到广大邻里的一致好评。
朱校长他们兄弟三个,虽然现在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们始终坚持分家不分心,每当谁家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总是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不论谁家遇到了困难,朱校长都积极主动的帮助解决。特别是在朱校长的大哥重病住院期间,朱校长多方联系医院检查、做手术,还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给予了大哥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朱天瑜同志一直把陶行知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自己教育生涯的航标。工作中,他恪守师德,为人师表,认真备课授课,用 真诚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他把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每年朱校长都要带领全体师生为贫困失学儿童捐款捐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心备至,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身体。哪个学生成绩下降了,哪个学生思想有波动了,他就立刻找来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0xx年,我校一年级的张亚婷同学在家中被大火烧伤后,需尽快进行二次手术,否则将危及生命。张亚婷同学的家长为筹集手术费用,掏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仍无法凑齐高昂的医疗费用。正当家长为巨额手术费发愁时,朱校长带领全校师生为张亚婷同学捐款7000多元送到了学生家长的手中,缓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
朱校长心怀每一位老师,对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家庭问题,朱校长一一记挂在心,经常与教师交流沟通,或是茶余饭后不经意的一两句问候,或是特约教师谈心,领导与教师心相通,无隔陔。朱校长以他个人的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艺术,赢得了教师的尊重。老师们工作毫无怨言,感到心情舒畅,辛苦也值得。
朱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朱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有一次,一位教师身患重病住院,朱校长不顾工作劳累亲自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并多次安排学校行政人员、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不仅是本校教师病了,就是教师家属生病住院,朱校长也会安排学校行政人员去探望慰问。
朱校长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以责任去体现孝道,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传统美德,为老人送温暖,为家庭谋和谐。在朱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他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5
现年35岁,1996年技校毕业分配到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以下简称xx集团),现为xx集团本部资产管理公司聚氯乙烯厂的一名普通女工。1997年,她与xx公司员工自由恋爱结婚。作为普通工人,他俩收入微薄,婚房只是一间十三*米的小屋。20xx年7月儿子出生,小家庭沉浸在欢乐中。虽经济不算宽裕,他们仍在隔壁租好房子,将公婆从农村接来,一家人在一起过着简单和睦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20xx年3月22日丈夫在重庆万州不幸因意外摔死,当时儿子还不到两岁,27岁的尝到了人生的苦痛、莫测与无奈。亡夫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本养育了一双儿女,期盼着能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女儿20xx年因病去逝,老人又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命运对两位老人是却是如此苛刻,唯一的儿子也离他们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现实,再一次给年岁已高的公婆沉重打击,公婆相继病倒。
家里失去了男人这个顶梁柱,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接踵而至——老的病,小的弱,微薄的工资要养活4口人,困难可想而知!她感觉天都要塌了,无法想象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她想到了死!想到黄泉路上去追寻那相亲相爱的丈夫。但看到一夜白头的公婆无依无靠,再看看蹒跚学步的儿子天真无邪,几年来一起生活的相濡以沫,善良的老人早就和她融为血肉相连的亲人了,自己真的就能放弃他们吗?不,不能啊!意识到:自己决不能垮!丈夫不在了,她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她要给儿子一个完整的家,要扛起两个老人老有所养的担当,命运既然这样安排,她只能坦然面对,坚强地挺下去。
擦干了眼泪的,面对公婆无助的眼神,她一字一句对老人许下承诺:“爸、妈,佰均和姐都走了,从今以后你们就把我当亲生女儿来看待,我也会把你们当成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孝敬。”看到可爱年幼的孙子,再看看神情坚定的媳妇,两位老人放下心来。一家人住在一起后,儿媳尽心照顾老人的生活,饭桌上的肉、好吃的菜,尽量给老人和孩子留着。八年来,虽然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但和睦谦让的他们,让孩子享受到了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风烛残年的公公经常生病,送医院的路上夏天日晒雨淋是常事,冬天遇上寒风凛冽最苦的人还是。20xx年初春的一个夜里,老人发烧病得不轻,急忙收拾好到医院需要的物品,背起老人来到楼下,漆黑的周围没有出租车的影子,更没有一个可以帮忙的人。没有因为难而放弃,背起老人就往医院赶,静静的夜里只有她呼呼的喘气声,伴着她深一脚、浅一脚赶往医院。等医生给老人检查完并打上吊针后,又困又累的松了一口气,趴在老人的床头柜上睡着了,等护士给老人输完液叫醒她时,东方已泛出鱼肚白……
为了让儿子从小树立孝敬老人的意识,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天天让儿子为卧病在床的公公拿药端饭,让孩子和她一起照顾两位老人,尽可能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强生活的信心。
八年的光阴,为家庭付出了女人最好的青春年华,同事和朋友都希望能有一个男人帮帮她,每次介绍的男友,得知她还要供养前夫多病父母的实际情况后都离开了。现实的残酷没能动摇决心,她回忆起以前和丈夫的相濡以沫,想到公婆儿女双亡的无依无靠,她知道自己不能放弃老人,她毅然选择了前夫的父母,放弃了重新组建家庭的希望,她要替逝去的爱人尽到赡养双亲的责任,让爱人在九泉之下瞑目。
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各种学杂费,公公一直生病,只能靠简单的药物维持,生活上再怎么节约开销每月仍捉襟见肘,经济压力让喘不过气来。善良的婆婆为了替她减轻一些生活负担,偷偷去捡破烂换钱以贴补家用,面对生活的艰难,面对“倔强”的老人,她不得已默认了婆婆的做法。一次婆婆一大早就出门了,到傍晚仍没回来。下班得知后,不顾天已经下起了大雨,急忙跑去周围的几个小区找寻,当她在一个垃圾站低矮的屋檐下看到弯曲着脊背、被雨水湿透了的婆婆,看到婆婆身边的一筐破烂时,她不禁流泪满面,深深的自责,死死咬住嘴唇,颤抖着叫了一声:“妈,让我来背。”婆婆用慈爱的眼光看着她:“不关事,妈和老汉拖累你了,娃儿,你也辛苦啊”。当背起沉沉的破烂,一手撑起伞,一手扶起年迈的婆婆,冒着大雨往家里走的时候,天已经黑尽了。
虽然生活艰难,但是却没有因为家庭原因影响过工作,十五年来,她勤勤恳恳地干好本职,通过不懈努力,从一名普通包装操工成长为一名DCS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骨干,多次被分厂评为“操作能手”,她用加倍努力工作来回报社会、公司、领导、同事的帮助和期望。
只是一名普通女工,没有多少丰功伟绩,但是她那种在重重困难和打击下不自弃的坚强与独立和对公婆不抛弃的坚守,深深地激励和感动了周围的人。她把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真实地融入*凡而又*淡的点滴生活中,她用真心善待人,以挚爱感染人,让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成为一盏不灭的长明灯,照亮了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6
说起蔡云德,道*区泰园巷的居民都知道,这是一个孝敬婆婆的好媳妇。
蔡云德今年69岁了,自1963年结婚以来,蔡云德一直和婆婆*珍住在一起,四十多年中,她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婆婆。婆婆如今已经98岁了,身体经常生病,当婆婆病了时,蔡云德一刻不离地在婆婆身边伺候;婆婆闹情绪,不管是谁的错,蔡云德总是耐着性子,变着花样逗婆婆开心。
每天早晨,蔡云德总是先给婆婆做好婆婆喜欢吃的早点,等婆婆吃好了再给丈夫和孩子们做早饭。逢年过节对蔡云德来说是最忙活的日子了,婆婆家的亲人都会到家里来过节,房子顿时显得异常拥挤,蔡云德总是屋里屋外、任劳任怨地忙活,没有丝毫怨言,用她自己的话说:“人多人气旺,这是咱家的福气!”
婆婆身体好的时候,整天笑哈哈逢人就说:我有一个好“女儿”,这是我的福气。
多年来,婆婆由于年龄原因,行动不便,需要人一刻不离的进行照顾。蔡云德退休了,更加用爱心、耐心、细心的照顾老人,伺候着老人的起居生活。老人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逢年过节聚在一起时,老人总在夸着蔡云德。在蔡云德的精心照顾下,现在老人身体还算可以,能够拄着拐棍行走,蔡云德无怨无悔的细心照顾着老人的起居生活。每天和老人坐在一起唠家常,陪着老人看电视。尤其在老人生病的时候,蔡云德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老人见人总是在念叨:“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我家有这么好的一个儿媳妇。”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青海玉树地震捐款活动中,这位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通过看电视,要儿媳蔡云德到社区来为她捐款一百元,向青海地震灾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老人的爱心感动着社区的每一个人。
四十多年来,蔡云德始终如一的悉心照顾着年迈的婆婆,以实际行动感动着家人,感动着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大家从心里对她表示由衷的称赞和敬佩。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当代女性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她的事迹,也影响着道*区的广大居民,大家以她为榜样,在社区形成了尊老爱老、构建和谐家庭的好风气。道*区居委会组织广大居民学习了蔡云德同志先进事迹,并号召广大居民向她学习,树立榜样。通过活动开展,在社区掀起了一个尊老、爱老、敬老的高潮,大力弘扬孝敬老人的高尚美德。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某某某,,镇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在特殊家庭状况下,用一双辛勤的手和她那颗善良的心,支撑了一个常人难以维持的家庭,赡养了本不该由她赡养的一个个老人,受到了民众的好评。
现年48岁的,小巧玲珑,性格刚强,心直口快。自进了婆家门就与婆婆一起承担起这个特殊家庭的特殊家务。她家当时的家庭状况是:公公重病在身,常年卧床不起;一个70多
岁的远房奶奶,行走不便;一个双目失明的远房的光棍大伯哥;还有一个70多岁的姑母,自姑夫死后也一直在这个家中。这些老人,由于年老多病,性格怪异,她对每个老人都象照应自己的老人一样。*时除了忙地里的活,几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老人身上,哪个老人身体不好,哪个老人心里不痛快,她都细心的去照顾,还时常将瞎子大伯领出来晒晒太阳,为奶奶和姑母洗脸、梳头更是常事,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硬是让她安排的井井有条。老人们整天赞不绝口,逢人便夸:我们娶了个好媳妇。特别是几个老人重病时,她更是日夜守护、照顾地无微不至,直至老人临终。大伯哥重病时,大小便不能自理,她硬是用纸垫网手一把把的从被里向外抓,大伯哥实在觉得难为情,就用手势阻止,但她却说:“这怕什么,人有病了,就不必去讲究这么多,你没有更近的亲人,我就算你的亲人了,这事我不干叫谁去干”,大伯哥有感动的哭了,在场的人也都哭了。诸如此类,太多太多……*常家务不*常,结婚至今30年,照应老人30载,用她的辛勤、善良、孝心送走一个个老人,换来了一声声赞扬。
现在的,仍然照应着80多岁的姑姑和时常回家近80岁的三叔三婶(台胞),她的脸上还是那样时常带着微笑,做着*常的家务。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30年的漫长岁月中,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她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在武山县桦林乡孙堡村,有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十年如一日照顾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无怨无悔,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她叫高富珍,今年32岁,一名普通的孙堡村村民,用自己勤劳双手描绘了一幅孝老爱亲的动人画卷。
孝敬父母
她照顾老人多年,毫无怨言,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所有重担,总是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现在的老人年事已高,由于长期的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的疾病,在老人的屋子里,老人的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老人的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连老人也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高富珍每天有空时就会陪在老人身边,和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尽管她为了生活,工作很忙很辛苦,但她对老人的关心照料从不掉以轻心,除了做好适合老人的可口饭菜和滋补食品外,还经常为婆婆梳洗。每当外出前她都会再三叮嘱家人好好照顾婆婆。婆婆有病了,她和儿女们一道送婆婆上医院就诊,每次送婆婆上医院,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婆婆是她的母亲。
关爱子女
高富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两个儿子年纪尚小,但她自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辛勤劳动的精神。她一个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和辛苦劳作的丈夫的衣食起居,还要时刻照看好尚且年幼的两个小孩,没有一刻能够闲着。为了给两个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让孩子感受到爱,身心健康地成长,她不管有多苦、有多累,从来不争嘴吵架,每次带给孩子的都是笑逐颜开,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高富珍让全家人*育思想,不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高富珍夫妻俩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孝敬长辈;发现他对人有不敬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他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高富珍总会认真教孩子扫地、擦家俱等家务事,尽量给机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夫妻和睦
尽管高富珍夫妇生活并不是非常富裕,但他们夫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起承载起生活的重压。他们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丈夫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
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我们不爱听,但婆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她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家庭和谐
在高富珍家中,老人、夫妻、孩子一家人和睦相处,处处洋溢出幸福和美满。高富珍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夫妻和睦、家庭和谐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
作为儿媳,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儿媳;作为妻子,他关爱丈夫,与丈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目前,她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群众颂扬
作为媳妇,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一力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她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
有加,对兄妹的子女,她们均视如己出。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她始终铭记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她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和残疾人。她不仅孝敬家中的老人,对乡亲更是和蔼可亲,关怀备至,她能够善待乡邻,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7
,男,汉族,1979年5月生,20xx年加入**,高中文凭,现任**村村委委员。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家庭和谐,既是一种生活目标,更是一种生活境界。恩爱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湾,是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要切实履行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义务,孝敬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呵护妻子,与之白头到老,精心养育子女,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应当把生活的重心从自我扩展到家庭,多关心、体贴妻子,尊重老人,不断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让家人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享受天伦之乐。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他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睦。村民们每次提起他都是赞不绝口,说他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对他更加信任,以他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让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
房子在滑坡险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会有滑坡发生的可能,裹挟着泥沙的滑坡体时刻威胁着房屋的安全,但迫于经济困难,他便在天晴时,一个人拿着铁锹铲除淤泥,疏通水道,确保房子安全,让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时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经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为他担心自己睡的太死,让老人受到伤害。
**年5.12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家里做饭,当感到房子出现剧烈晃动时,他第一时间飞奔进老人的卧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过去后,他回到房子检查受损情况,在确认安全后,方才松了一口气;尽管大震过去了,但小震却不断,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发现有异常,便立刻转移老人。在震后的一个多月里,他时时刻刻都担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随着灾后重建的开展,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克服各种困难盖起了新房,他让老人住进了宽敞安全的房间,终于不用再担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头的担子一下轻了不少。
不但孝敬老人,还和睦邻里,不管谁家有个大小事情,他都会主动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纠纷他都主动帮助化解,街坊邻居谁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婚后,为了肩负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给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饭菜端给老人并一再嘱咐孩子们不准动老人的饭。他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顾不得休息,就又抄起农具投入到农忙之中。
30多年来,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一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但这样的情况在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他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他面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
有一次,老人因突发脑梗塞晕倒,他急忙找人、找车把老人送进医院。看着病床上痛苦*的老人,二话没说,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了几千元钱,及时为老人看病。住院期间,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半个多月过去了,经过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别高兴。
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经常说:他觉得:孝敬老人,照顾妻子,让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乐。
这位普通的农民,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亲情和真情,他爱老人、爱妻子。他用他那颗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谁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8
我叫xx,家住xx镇水泥预制厂,在xx一中工作,上有八十多岁的奶奶和五十多岁的父母,全家总共有八口人。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下面就几个方面作以下汇报:
一、孝敬父母
我和妻子潘柯是xx年初结婚,至今已有四年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一个院、同吃一锅饭。我门是这样想的:父母岁数都大了,他门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门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门给了我生命,抚养我门*,是他门带我步入社会,教我怎样作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作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尊重父母的心,我门的良知不但仅埋再心里,更重要的是落实再行动上,精心赡养我门的父母与奶奶。奶奶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爸爸工作忙,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我第一个带奶奶去医院,尽管我的工作也很忙,但每次都是坚持到奶奶病情稳定、痊愈后才离开病房。今年夏季的一个傍晚,天上的雨哗哗的下个不停,突然听到我的妻子焦急地喊:"您快来呀,咱奶病了"我立即赶到奶奶的房间,看到奶奶吃力地低这头,呕吐不止。我没有再多想,立马撑起雨伞,找车把她送到了医院,楼上楼下拿药、输水,一直忙到下半夜一点多钟,直到奶奶病情稳定下来,这才喘了一口气。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和妻子、女儿讲,不能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门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门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所以结婚几年来,一家人关系一直很融洽,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好心就有好报,我门对父母、奶奶的精心照料,同时也换取了她们对我门儿孙的疼爱,每当工作都忙的时候,父母总是能给我门烧好开水、作好饭菜,奶奶还能照顾好小孩子,使我门安心工作。
二、兄弟团结、妯娌和睦
我们堂兄弟六个,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我门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我门都是争先恐后地孝敬她们。比如:每当奶奶住院交药费的时候,我们兄弟六人都是争这去交钱,争着在医院照奶奶。我们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每年孝敬父母赡养费都是多给。您敬我一尺、我敬您一丈,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兄弟之间、妯娌之间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有些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闹矛盾都是小事引起,他门之间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什么也没得到,到是受到了别人的指责,是背着不忠不孝的骂名,最终走上法庭。我门要本这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态度,本这吃亏是福的心态。这样才能处理好他门兄弟之间、我门妯娌之间的关系。"这些年来,正是她门的高风亮节,大仁大义的作法,使我门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让四邻羡慕,并且的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三、邻里关系
我的家住再一个不太大的院子里,周围有零几户人家,这些年来,我门家从未和邻里产生矛盾,大家都本这和*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家有难、多家支援,把邻里关系处理的很不错,我门有一个邻居是从外地搬来的,家境较为贫寒,他的儿子经人介绍毫不容易找了个对象,但家里穷的连见面礼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我给了他二千钱才应付过去,后来结婚,照旧拿不出钱办喜事,为成就这对青年的婚事,我再一次毫不犹豫的拿出二千元钱来,帮他门办了婚事,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感动得他门的老母亲逢人就讲、见人就夸,讲我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四、遵纪守法
我们一家人在工作、生活等社会活动中,总是能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村规民约,积极交纳社会公益款,从未出现过任何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也多次被评为xx一中党支部的优秀党员。
作为一名*员,一名有为的青年,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关心老人,是我们年轻人应该保持的优良传统,我也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但比起好的家庭来还差得很远,今后还要更加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努力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9
“我志愿加入社志愿者队伍,为志愿服务奉献我的微薄之力”,这是大街街道长安社区68岁老人xx的志愿宣言。多年来,她用瘦弱的肩膀承受着生命之重、生活之痛,以拳拳的孝心、宽厚的善心、伟大的爱心、坚毅的恒心,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孝老爱亲的奉献之歌、真爱之歌、生命之歌。
xx,女,1944年12月出生,初中文化,1980年1月参加工作,现为xxxx集团退休职工。她为人诚实、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工作上对事业勤勤恳恳,生活上对家人无微不至。五十年来她一直照顾残疾的女儿,同时她还义务帮扶困难群众,她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家人,也奉献给了社会。
五十年前,xx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切都是*淡无奇。但1963年,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大玩笑,最小的女儿赵静一生下来就是先天性脊柱侧弯,无法同正常孩子一样行走,长大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得知这个噩耗,xx大哭了一场,稳定情绪后,老人犯起了愁:孩子这么小,以后怎么生活?别人会怎么看她?她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吗?有人说:你都有四个孩子了,这个孩子天生有病,要不就把她送走吧。xx想都没想,立刻一把抱过女儿哭着说:“我不会送人的,再苦再难我也得养着她,实在不行我就养她一辈子。”没想到老人这句话成了现实,而且一养就是五十年。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xx也苍老了许多,头上的白发比同龄人多了一圈。由于女儿不能自理,身边离不开人,xx白天上班,下班带女儿去锻炼,晚上再回家做饭、照顾孩子、伺候公婆。丈夫工作忙,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到xx一人身上,可上天却没有眷顾这个坚强的女人,19xx年不幸再次降临到女儿身上。在上学途中,赵静出了车祸,送去医院连动了三次手术,腿部留下了后遗症,本来就不利索的腿现在已无法行走,腰部也受到重创,属下肢瘫痪状态。xx得知后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她擦干眼泪,重新面对现实。xx说:“当我得知女儿出车祸后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我可怜我的女儿,一想到她的苦难命运我就忍不住落泪。可作为一个母亲我不能倒下,生活还在继续,我得乐观起来,得让她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xx每天守在女儿身旁,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赵静的腿需要做长时间的按摩和护理,不然会留下肌肉萎缩的后遗症。刚开始xx用轮椅推着女儿去做按摩,后来她自己又重新捡起书本,自学按摩护理知识,不懂就向专业医生请教。慢慢的,她也能为女儿做简单的按摩治疗了。杨老这样一照顾就是十几年,渐渐的,老人的白发越来越多,可坚强的信念却从未动摇。有时候,老人也会背着女儿偷偷的抹眼泪,可在女儿面前,她总是一副坚强的样子,有一份打不败的精神头。由于自己天生残疾,赵静从车祸后一直在家中静养,本来就不愿意见人,再加上处在更年期,五年前得了轻度抑郁症。不说话,不见人,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脾气也变得极其暴躁。xx不怕苦、不怕累,除了生活上照顾女儿外,每天都跟女儿谈心,用心去开导她,陪她下楼散步,为她树立生活的信念。女儿高兴了,一家人都跟着高兴,女儿发脾气了,她也默默忍受,她说女儿太苦了,让她发泄发泄会好点。就这样,杨老陪着赵静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现在的赵静开朗了许多,*时也能干点家务活,能够擦擦桌子、刷刷碗了。她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和教育着其他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很上心照顾这个残疾姊妹。面对如此艰难的生活,xx却说:“我挺知足的,虽然上天跟我开了个玩笑,可那是我女儿,是一条生命,无论再苦再难我也养着她,我天生乐观,希望我乐观的性格也能影响到我的女儿,让她有生活的勇气,现在的我很满足,人家不是说知足就是福嘛,我现在就是在享福了……”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0
九龙园小区有这样一家人,一家四代七口人同住在一套80*方多点的房子里,虽拥挤但幸福美满,大家都和睦相处,遵纪守法,遵守公德,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家庭是因为有一位叫沈光存的居民为此在默默付出。沈光存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数年来悉心照料她的婆婆。
沈光存的丈夫张海德没有正式的工作,*时靠打零工,做保洁,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料理家务,再加上年龄比较大,于是沈光存就承担了一切家务。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可是在这个家里沈光存很巧妙的处理了婆媳关系。以前沈光存的婆婆王本芝老人身体很健康一些事情能自理,但脾气不好总是动不动就对家里发火。沈光存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听着承受着。
去年8月份,已90多岁高龄的婆婆生病瘫痪在床,子女要忙于工作,沈光存在照顾孙子的同时还要到医院照顾婆婆,家里医院两头跑的她瘦了一大圈。经过细心照料,婆婆的`病情大有好转。后来接到家里调养。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由沈光存照顾,从没一句抱怨。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病时间长了,就不招儿孙待见了,但是她却觉得照顾婆婆越久,心里越是牵挂她,越是放不下。当别人问她累不累的时候,沈光存总是笑着说,自家的老人累啥,以后我们也会老的,再说了把孩子们养这么大不容易呀……
沈光存,作为一名儿媳,一直尽着儿媳的孝道,作为妻子,默默为丈夫守着家,作为婆婆,带着儿子减轻子女的负担。也正是她用自己的行为赡养着老人教育着子女,让大家明白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才能让家庭变得更加和睦、和谐。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1
用爱将生命延续——记桃元社区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廖目芝
有一种爱被世人所赞颂,有一种爱可以让人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温热。它像火红的太阳,像黑夜里的油灯,像冬天里的毛衣。它如同山间的溪水,一点一滴的细流汇成潺潺的溪流,这——就是母爱。家住宜秀区大龙山镇桃元社区汪屋组的侯威,虽然出生没多久就被自己的亲生母亲遗弃,但是十几年来,他却一直从祖母廖目芝那里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他的生命也因廖目芝的照顾而得到了延续。
廖目芝,女,1924年出生,现居住在宜秀区大龙山镇桃元社区汪屋组,中年丧偶的她,目前和儿子汪定四、孙子侯威住在一起,她已年近九旬,却依旧十几年如一日的照顾天生智力残疾、全身瘫痪的孙子,虽然生活艰苦,但她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廖目芝老人膝下只有一个儿子汪定四,出生于1959年9月,1996年3月与同村的侯泽琴结婚,次年育有一子侯威,不幸的是,刚出生的侯威,就被确诊患有先天智力残疾并且全身瘫痪。所以汪定四夫妇在婚后不久就选择离婚,离婚后的侯泽琴抛弃了侯威独自离开,汪定四只好带着孩子回到了自己家,在婚姻不幸和儿子病重的双重打击下,汪定四整日精神恍惚,在生活上也仅仅只能自理了。因此,本该颐享天年的廖目芝,从74岁开始,又担负起了抚养孙子的重任,15年来,她以超乎寻常的毅力照顾着孙子的日常起居,她的事迹感动了左邻右舍。
照顾残疾的孙子很辛苦,更何况是一个当时已过七旬的古稀老人,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最难的还是怎样才能努力赚钱给孙子治病。为了早日治好孙子的病,廖目芝70多岁的高龄,还要到附近的工厂去打工,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的工资,还得整天盘算着怎么给孙子多攒些。除了打工,廖目芝还要靠自己一个人种地,打粮食卖钱,而为了节省开支,这些年来她种地从来不用机器,也从来不打除草剂,全部依靠手工耕种,自己一个人拔草、一个人掰玉米,一个人骑着三轮车往回运粮食……为了省下哪怕是一块钱、一毛钱,廖目芝甚至都舍不得买菜买肉,每天就吃咸菜配饭,只有到了逢年过节,才会买点肉给孙子补一补。一边要打工挣钱,一边还要种地,所以在每年的农忙时节,廖目芝几乎把夜里的时间都用上了:每天凌晨两点就要到地里去拔草、料理庄稼,等到天快亮了再回来上班。沉重的负担,繁重的劳动,一个年轻人都未必吃得消,更何况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与此同时,身心俱惫的廖目芝,每天还要思量着孙子的医药费,精打细算着这个月能给孙子攒下多少钱……
由于侯威先天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所以廖目芝要比别人多花几倍的辛劳去照顾她的孙子,一开始家里买不起轮椅,小侯威只能坐在凳子上,他要去哪都得靠年迈的奶奶背他去,后来村里得知小侯威的情况,为他配备了一辆轮椅,这也减轻了廖奶奶的负担。每天早晨,廖目芝老人将侯威挪到床边的椅子上,中午再将他背到床上休息,下午再这样重复一次,日复一日,从未间断。如果说照顾孙子的吃喝拉撒,就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么每次把孙子带到城里去治病,更是让老人疲惫不堪,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小侯威都要定期去医院接受治疗,路途的艰辛不言而喻。为了让孙子的病情有所好转,她谨遵医嘱,常常跟孙子聊天,每天帮他按摩全身、擦洗身体,小侯威似乎也能感受到奶奶的爱,偶尔还能用笑容来回应奶奶,而孙子的一个笑容对廖目芝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安慰,是对她这么多年来,为孙子所做的一切的一种肯定,也是让廖目芝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也许一个微笑足以扫清廖目芝心中所有的阴霾。
廖目芝老人告诉我们,孙子从一出生就先天残疾,他的母亲也是因为孩子残疾,才选择离婚抛弃了他们父子的,对于这一点,廖奶奶表示可以理解。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抛弃这个孩子,无论侯威的病情多么严重,多么复杂,哪怕一辈子生活都不能自理,廖目芝也始终没法割舍这一份亲情,她决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孙子饿死在路边。有人劝她,像她这样家庭困难照顾孙子又这么辛苦,可以选择把侯威送去福利院,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侯威也可以有专人照顾,可是每次听到村民邻里的好言相劝,她总是摇摇头说:“孙子是我的,这么多年他也习惯了呆在我身边,交给别人照顾我不放心。”就这样,廖目芝老人咬紧牙关,挺过了一个又一个酷夏寒冬。可是如今,年近九旬的她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年纪已经大了,怕自己百年归老之后,就没有人来照顾她的孙子了。每次说到这些,坚强的老人就会忍不住落泪,那无助的眼神总是让人倍感心酸。
就是这样一位坚强的老人,她没有豪言壮语,困境中却不言放弃,十几年如一日,独自把残疾的孙子抚养*,可能是上天也被她的真情所感动,经过十几年不间断的药物治疗,侯威的病情终于渐渐有了好转,他似乎也察觉到了奶奶的艰辛,每次一听到“奶奶”二字,他总是显得很高兴,也许,在他的世界里,奶奶是他唯一可以信任和依赖的人。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农妇,用真情感动了你我,用真爱延续了孙子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时代赞歌。她让我们知道,在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用爱延续生命,有这样一个动听的名字,叫做廖目芝。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2
xxx,女,43岁,县镇村6社人,家中有四口人,分别是丈夫,公公,儿子。
她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1990年结婚到镇村现在这个家庭,其公公,生于1932年5月,1970年双面失明至今40余年,婆婆因突发脑溢血于20xx年5月去世,儿子在中学读书,为了全家人的生活,爱人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帮忙干农活。
从嫁进这个家门,就担起了照顾双老的职责,特别是这个双目失明的老父亲,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庭,照顾好老人孩子,她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挑水煮饭,白天干活,晚上回家洗衣服,缝补破烂。忙完这一切还要服侍双老,本来很紧张甚至可以说清贫但很*静的家庭,在20xx年5月被打破,年迈的婆婆突发脑溢血病逝,由于住院所花销的费用让全家人倍感压力之外,的身心都遭到了严重打击,这么多年的日夜相处,婆婆在她心中已然成为了最亲的妈妈,妈妈去世,爱人不在家,各种事故接踵而来,但是没有倒下,她下决心要将这个家撑起来。独力处理完婆婆的身后事,让这个单薄的肩膀散发出了厚重的光辉。
婆婆去世后,最让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的一老一小了,因村上小学撤出,孩子只能到几公里以外的镇上学,由于家庭贫困,没有条件住校,就只有每天接送,接送孩子的路途要抄近路就必须翻过一座山坡,夏季还好,天亮得早,一入冬季,就又冷又看不见路,经常摔得鼻青脸肿,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
但回家还要照顾双目失明的公共,帮助他穿衣服,洗漱,喂饭。但是最不方便的是帮助公公上厕所和洗澡这两件事,农村的风俗和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让公公和儿媳之间不能有过分的亲密接触,不然会招来很多流言蜚语,但是如果这样,那公公就只有遭活罪了,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最终克服了这个心理障碍,她从心底里将公公当成了亲生父亲,做女儿的帮助父亲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更是中华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公公吃饭时,由于看不见一切,找不着方向,弄不清桌子上饭菜摆放的位置,她就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喂给他,老人上了年纪,胃、牙都不好,很多按照年轻人饮食习惯做的饭菜他都不能吃,就调整自己和儿子的饮食习惯,水果削好切丝切片,肉食大多都是清炖或者做成丸子,尽量让老人吃饱吃好。由于其身正,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一丝尴尬,周围竟没有传出一点流言蜚语,提起她都说不容易,很好。
忙完这些,才能出门干农活,中途还要回家几次看看老父亲是否摔着了,是否饿了,是否有什么不方便需要帮助的,这一天里里外外忙下来,经常是累的腰酸背痛,由于太劳累,晚上失眠,不知道她在被窝里哭过多少回了,但是她并没有因为自己个人的辛苦,而产生放弃的念头,也从未埋怨过丈夫不在身边分担,反而将整个家照顾的非常周到,她打心眼里鼓励自己要“不离不弃,作公公永远孝顺的女儿,做儿子永远称职的母亲,作丈夫永远坚强的贤内助”。
世俗的观念并没有成为逃避养老的拦路虎,在这十字路口,她勇敢打破了世俗的禁锢,将公公照顾的无微不至,相信这是真正意义体现了“孝义”!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3
xxx,女,汉族,1979年2月出生,现年33岁,是xx乡街道村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的家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上有年迈的祖母、婆婆,下有正在上学的两个女儿,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种地,全家勤劳节俭。多年来,用自己的爱心操持着整个家庭,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尊敬长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地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在邻居眼中是一位随和的好邻里,在丈夫面前是一位体贴的好妻子,在婆婆眼中更是一位体贴孝顺的好媳妇,在她的孩子面前是一位慈爱的好妈妈。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与丈夫结婚十几年来,一直没有与祖母、婆婆分家,与她们一起吃住,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婆婆,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的婆婆,儿媳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娶个儿媳,就是我多了个闺女”这是婆婆对人们说起儿媳时的自豪。祖母年迈,身体也不好,渐渐的脾气也很暴躁,时常为难她,她也感到委屈,但是想到老人的心中也充满了苦与痛,她就不那么委屈了,反而更加的关心老人,陪老人说话,当她出去心中的不悦。说:“她给予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她的回报。”祖母也非常疼爱这个善良的孙媳妇。祖母经常生病,需要照顾,她认为祖母年纪大了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她尽全力照顾好两位老人。每天,她除了安排好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外,还要妥善安排好两位老人的起居饮食。*时,两位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尽力给予满足。老人年事已高,经常生病,药不离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饭她从来毫无怨言。虽然生活拮据,逢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人买点礼物,天冷了,她每天早早为老人生好炉子,让老人从心里觉得暖烘烘的。提起,老人感动得说:这孩子比亲闺女还亲。一次,婆婆不慎摔倒造成骨折需要伺候,她按时按餐给婆婆喂粥喂饭,替婆婆换衣梳洗,任劳任怨,并时常搀扶老人到室外晒太阳,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很快就康复了。
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计较。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他们谈心、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在家庭生活中,对祖母和婆婆的照顾可谓体贴入微。街坊邻居提起她们三代人的关系,总是赞不绝口,她总笑着说:“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老的时候?我只不过是在尽自己的义务,为孩子做榜样。”儿女们的善解人意让婆婆也没有了担心,孩子们也在这样和睦的氛围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女儿们在学习上也年年拿先进,不仅精心照顾祖母、婆婆,而且与左邻右舍都友好相处,谁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她都会尽量帮忙。
在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千年来深印在中华儿女心头的“孝”字。她总说:“我最怕的就是服侍不好老人,怕老人没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她们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祖母和妈妈,但尊老爱老的品德一刻也不能忘!”、“今天孝顺父母的人,将来也会得到子女的孝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言传身教下,她的孩子们也打小知道了要孝顺父母的道理,特别孝顺,整天围着曾祖母和奶奶转,妈妈给她们买了什么好吃的她们都拿来给曾祖母和奶奶吃,乐得老人们总是笑的合不拢嘴。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孩子成才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时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家里的活计全都是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们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她们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生。
事迹在xx乡街道村里传为佳话,但是本人却说,我做的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儿女们的责任、作为父母的义务;村里人提起都竖起大拇指说:“是当之无愧的敬老爱亲的好模范!”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4
xx,男,汉族,1979年5月生,2005年加入**,高中文凭,现任xx村村委委员。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家庭和谐,既是一种生活目标,更是一种生活境界。恩爱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湾,是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要切实履行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义务,孝敬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呵护妻子,与之白头到老,精心养育子女,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应当把生活的重心从自我扩展到家庭,多关心、体贴妻子,尊重老人,不断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让家人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享受天伦之乐。xx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他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睦。村民们每次提起他都是赞不绝口,说他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对他更加信任,以他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让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
xx的房子在滑坡险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会有滑坡发生的可能,裹挟着泥沙的滑坡体时刻威胁着房屋的安全,但迫于经济困难,他便在天晴时,一个人拿着铁锹铲除淤泥,疏通水道,确保房子安全,让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时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经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为他担心自己睡的太死,让老人受到伤害。
xx年5.12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家里做饭,当感到房子出现剧烈晃动时,他第一时间飞奔进老人的卧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过去后,他回到房子检查受损情况,在确认安全后,方才松了一口气;尽管大震过去了,但小震却不断,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发现有异常,便立刻转移老人。在震后的一个多月里,他时时刻刻都担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随着灾后重建的开展,xx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克服各种困难盖起了新房,他让老人住进了宽敞安全的房间,终于不用再担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头的担子一下轻了不少。
xx不但孝敬老人,还和睦邻里,不管谁家有个大小事情,他都会主动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纠纷他都主动帮助化解,街坊邻居谁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xx婚后,为了肩负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给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饭菜端给老人并一再嘱咐孩子们不准动老人的饭。他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顾不得休息,就又抄起农具投入到农忙之中。
30多年来,xx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一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但这样的情况在xx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他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他面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
有一次,老人因突发脑梗塞晕倒,他急忙找人、找车把老人送进医院。看着病床上痛苦*的老人,xx二话没说,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了几千元钱,及时为老人看病。住院期间,xx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半个多月过去了,经过xx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别高兴。
xx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xx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经常说:他觉得:孝敬老人,照顾妻子,让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乐。
这位普通的农民,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亲情和真情,他爱老人、爱妻子。他用他那颗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谁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5
一、黄xx是我单位推荐的孝老爱亲模范,主要事迹摘要如下:
1、常怀感恩之心,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
2、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家庭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母亲身患重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妻子身患绝症长期救治几乎失去生活信念,哥哥不幸去逝、弟弟家庭变故陷入困境,自己也患糖尿病,仍坚持岗位,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独自承担起照顾、护理母亲、妻子的全部责任,在救治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重病中的亲人以真切的亲情和人道的关怀;多年来陪护妻子治疗和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除此之个,还给予困难中的姊妹以力所能及的扶助。
黄xx出生于1962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那时农村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他长大*,成家立业,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他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文明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20xx年至今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他的家庭先后遭遇不幸际遇。先是年老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大小便失禁,后来恶化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时他在单位担任执法队长职务常有外勤,忙完本职工作总是匆忙回家照顾母亲;但屋漏偏遭连夜雨,20xx年春,年仅46岁的妻子患卵巢癌并已进入晚期,不仅如此,哥哥不幸去逝,孀居的嫂子带着尚未成家的侄儿经济也有些困难,弟弟也因家庭变故陷入经济困境,接着自已又患了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必需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和领导给予他及时的关怀和照顾,他被委派到非公有制单位“银河数控”任党支部*。尽管如此,独自撑持起这样一个家庭,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母亲瘫痪在床,他体谅兄弟姊妹的难处,承担起母亲所有医治费用的同时,堂堂男儿独自担负起照顾、护理母亲的全部责任,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护理他都是亲自动手,为了让母亲呼吸新鲜空气,他买来轮椅推着母亲外出晒太阳,怕母亲生褥疮,他买来气垫床并亲自为母亲做按摩;他爱母亲,只要母亲活着,他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母亲多次病危,他都及时送到医院救治,<莲>尽可能挽留她的生命;母亲医治无效逝世,他为母亲办理丧事,老人入土为安,他常怀念于心,追思母亲恩德。
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时,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之心关爱帮助有困难的老人。一天,他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求助电话,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朋友,独居家中、八十多岁的母亲突发中风,急需送医院救治,尽管这位朋友与他*日没有往来,但他在安抚朋友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送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治疗,并垫付门诊费和押金,直到病人的亲属赶来才离开。由于救治及时,老人得已康复,目前生活完全自理。
妻子患的是卵巢癌,发现的时候已是晚期,严重的病情和即将面对的治疗中的痛苦使妻子几乎失去生活信念;一日夫妻百日恩,二十多年的夫妻更是情深义重的,“执子之手,与子皆老”,他用真情感动着妻子,多年来陪护妻子治病、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在医生的建议下,他的妻子先后接受了近20个疗程的化疗和3次生物疗程;每次化疗之后,他都亲自护理,面对因疾病折磨得烦燥不安脾气古怪的妻子,他怀着心疼与爱怜任劳任怨、精心陪护。为了争取妻子生命的延续,他先后带妻子奔走于南京、广州、重庆、长沙、益阳、湖北等地,求医问药,不辞艰辛。当打听到一种叫“野生猕猴桃树根”对癌症有缓解作用的时,亲自开车数百里到茶林县,请当地药农带领他到原始森林中寻找。在他的精心关怀和照顾下,妻子鼓起生命的风帆,顽强战胜疾病痛苦,乐观生活,常参与练气功、打军鼓等有益健康的活动,创造了晚期癌症病人生命延续的奇迹。
黄xx尊老敬亲的事迹感动着他的亲人、同事、邻里,是当之无愧的尊老敬亲道德模范。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5篇(扩展4)
——孝老事迹材料3篇
孝老事迹材料1
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为新时期的小学生,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我是听爸爸妈妈讲“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的故事长大的。爸爸妈妈以身作则,孝敬老人,和兄弟姐妹们和睦相处。我从心底就种上了孝老爱亲的“种子”,随着我的成长这颗“种子”逐渐的发芽生根。人类的爱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在家里,我尽最大的努力帮爸爸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好吃的,我会像孔融一样先让爸爸妈妈吃;在爸爸下班回到家的时候,我会给他端上一杯热茶,在妈妈忙完一天的家务活后,我会给她端来一盆洗脚水。有一次妈妈生病了,爸爸又出差不在家,所以我接受了照顾妈妈的任务,给妈妈端水喂药,第一次用电饭锅给妈妈熬粥。当妈妈端着我煮的粥时,眼泪流了下来。我看到妈妈喝着我为她煮的粥,非常开心,心里很自豪。
在小区里,我见到认识的叔叔阿姨我都会主动向她们问好。主动帮老爷爷、老奶奶拎东西或搀扶行动不便的人,与邻里和睦相处。在外出的时候我会主动给老爷爷老奶奶和比我小的小朋友让座。他们都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我会以此为鼓励继续努力,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团结邻里的优秀小公民。
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做人要讲道德,懂礼仪,教育我们以热爱国家、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做为日常行为的准则。我谨记学校老师的教导,尊敬师长,和同学们团结友爱,热心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去年军训的时候,我上铺的一位同学的手不小心划破了,我们赶紧带她去医务室包扎,安慰她不要害怕,在晚上洗漱时,怕她的"手沾水帮她打洗脸水洗脸,看她露出了笑容,我也很开心,并体会到了帮助同学后无比快乐的心情。类似的是事情很多,这让我和同学间的友情更加深厚了。在假期里,我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区活动、慰问退休老教师,给他们送去温暖、带去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深深地体会到,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我会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孝老爱亲的美德少年。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5篇(扩展5)
——孝老敬亲先进事迹材料3篇
孝老敬亲先进事迹材料1
在孙村乡新建村,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但却处处体现出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因为他们家有一个孝顺的好儿媳——孙三华。
孙三华的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常年在外,工作辛苦,身为一家之主的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作为儿子,他孝敬父母,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女儿的教育。
孙三华一向站在丈夫的身后,扮演着贤内助的主角,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忙,照顾公婆的重任落在她身上。婆婆自2008年5月因高烧引起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她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貌,孙三华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四年来,她尽心尽力照顾婆婆,不让婆婆受丝毫委屈。她的孝顺、贤惠得到邻里乡亲的一致称赞。
孙三华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忙邻居解决家庭中困难,乐于为邻里办实事,办好事。用心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配合村里开展相关工作,热心参加公益事业。在自我*凡的位置上,尽职尽责,用自我的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精神,为和谐社会的建立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孝老敬亲先进事迹材料2
王立梅,开城镇都督村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凡的农家媳妇。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脏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间的婆婆。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六店街道。自与丈夫结婚以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视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对她说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们,立梅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2005年,身患心脏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在众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关系最融洽的三儿媳妇王立梅主动去医院照料公公,她没有在丈夫的三个姐姐和两个嫂子面前说一句抱怨的话。多年来,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迈体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术后,老年病缠身不能起床正常活动,连吃饭都要人喂,这些年来吃喝拉撒睡全靠儿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对一双公婆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生活上多方照顾,夏天买回夏装,冬天买回毛衣、羽绒服。婆婆经常腰、腿痛,立梅就给婆婆寻医问药,擦腰洗脚或陪送医院诊治,就像女儿照顾母亲一样。
丈夫徐鲁生因工作需要经常不在家,立梅不仅悉心照料公婆,还特别重视一对儿女的学习,把这个家操持得美满温馨,从不让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个孝顺的媳妇,又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个善良的母亲。
邻居都羡慕徐家有一个像女儿一样好的儿媳妇。王立梅的事迹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围村庄也传为佳话,没有谁不夸她的。都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经典国学《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立梅用自己切实的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在越来越文明的`新农村里,这样的好媳妇就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杰出代表!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5篇(扩展6)
——学生孝老爱亲事迹材料3篇
学生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
吕xx同学是xx市达茂旗石宝镇小学五年级2班的一名学生,他从小失去爸爸,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但是贫苦的家庭环境并没有让他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反而激励他长成了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的心态,这让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他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在家里,他尊敬长辈,孝顺爷爷奶奶。在每天的日程计划里,他都会列上帮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常年有病的奶奶行动不便,他会帮着倒水端饭还和奶奶聊天。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他周末的必修课,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他对自己的一惯要求。因为他家庭里充满欢笑、和谐。在学校,与同学们在互学互比中取长补短、一起进取;与同学们在交流探求中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他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他快乐的身影,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都会有他主动承担任务,同学之间的友谊他会特别珍惜。对于困难同学,他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他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在老师心目中他是好帮手,在同学心目中他是知心伙伴和学习榜样。
他总是执着的追求着。他追求思想向上。“做个好孩子,做个好学生”。他遵守校规校纪、对人讲礼貌、自觉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深得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好评。他追求学习向上。对待学习,他一丝不苟,并有一股可贵的钻劲儿和韧劲儿;他遇事好问个为什么,喜欢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我。他追求全面发展,兴趣广泛,除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外,还特别喜欢看书、绘画、唱歌。
他有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在学校里他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同学们的好服务员。他是我班的卫生委员,从担任这项工作那一天起,他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份责任。劳动时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干部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下课后同学们休息他却还在忙着收发作业本。有同学不守纪律了,他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他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让他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热情和自信,与同学们在互相帮助中茁壮成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生活、成长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但他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希望的画;他正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学生孝老爱亲事迹材料2
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为新时期的小学生,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我是听爸爸妈妈讲“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的故事长大的。爸爸妈妈以身作则,孝敬老人,和兄弟姐妹们和睦相处。我从心底就种上了孝老爱亲的`“种子”,随着我的成长这颗“种子”逐渐的发芽生根。人类的爱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在家里,我尽最大的努力帮爸爸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好吃的,我会像孔融一样先让爸爸妈妈吃;在爸爸下班回到家的时候,我会给他端上一杯热茶,在妈妈忙完一天的家务活后,我会给她按摩。有一次妈妈生病了,爸爸不在家,所以我接受了照顾妈妈的任务,给妈妈端水喂药,帮妈妈盖被子。当时妈妈很感动,我也非常开心!
在院子里,我见到认识的叔叔阿姨我都会主动向她们问好。主动帮老爷爷、老奶奶拎东西。在外面会主动给老人让座。今年的中秋佳节,我和妈妈带着满满的爱去看望了住在第三福利院里的`老人们,送上我们亲手做的冰皮月饼和物质,陪着老人们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一起分享节日的温馨!
大家都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我会以此为鼓励继续努力,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团结邻里的优秀小公民。
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做人要讲道德,懂礼仪,教育我们以热爱国家、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做为日常行为的准则。我谨记学校老师的教导,尊敬师长,和同学们团结友爱,热心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深深地体会到,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我会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孝老爱亲的美德少年。
孝老爱亲模范的事迹材料5篇(扩展7)
——小学生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菁选2篇)
小学生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
黄毅敏,11岁,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七小学六年级(5)班学生。他是一个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懂得感恩的优秀少先队员。
在爸爸、妈妈和亲人的眼里,黄毅敏是个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懂事体贴、自立自强的好孩子。关心爱护每一位家庭成员,能主动分担家务,不怕苦不怕累;在亲人遇到困难时守护相助,尽心尽责;对长辈有礼貌,对长辈有耐心、有爱心。
他把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经常受到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爸妈工作比较忙,懂事的毅敏每天放学回家就主动认真地做作业,从不让大人操心。做完作业就开始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洗碗,扫地,拖地,收拾房间。
有一次,爸爸去了南昌培训学习不在家,刚好妈妈生病了,晚饭也没吃,躺下就睡,他发现后心急如焚,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妈妈床前,然后为妈妈端上开水,送上药。又搬来凳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守着妈妈,直到妈妈感觉好多了才安心去睡觉。毅敏不仅是对妈妈这样,对家里人也是这样。爷爷奶奶有时身体不适时,毅敏就成了他们的好帮手。三餐之前都为他们备好碗筷,亲自请他们吃饭,亲自为他们盛饭、添饭。
小小年纪的黄毅敏还能记住爸爸和妈妈的生日,当爸妈过生日或他得知其他亲人过生日时,他都会事先制作一份小礼物,给亲人们一个惊喜。一张精致的贺卡,一个创意的模型,让亲人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幸福当中。
在学校,黄毅敏是同学的好榜样,老师的好助手。他是一个乐于为同学服务,会关心,会分享,会合作,懂得仁爱,友善待人,兴趣广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荣获2017年度信丰县“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2013-2018学年度连续5年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2017-2018学年度被学校评为 “优秀少先队干部”,2017-2018学年度和2018-201*年度在学校贺卡制作比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一等奖,2017-2018学年度在学校朗诵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17-2018学年度在学校手抄报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17-2018学年度在学校数学计算比赛和解决问题大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2017-2018学年度被学校评为 “和美家庭”。黄毅敏同学深知荣誉代表过去,只有虚心好学才能不断进步,所以他从不骄傲,团结同学,尊敬老师。
黄毅敏不但在各个方面表现优秀,而且是一个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懂得感恩的优秀少先队员,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贴合一名尊老爱亲美德青少年的标准。坚信他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更加努力、更加优秀!
小学生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2
我村依托“道德银行”,开展“十星农户”评选,让有“德者”有所“得”弘扬传统美德,激发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积德向善,孝老爱亲的内生动力。自开展活动以来,村民积极响应,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其中我村村民李云祯同志孝老爱亲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孝老爱亲是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李云祯,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着最朴实、最真诚美德的人,正当中年的他性格率真,待人热情,做事麻利,乐于助人。他妻子于2000年不幸病故,从此与父母相依为命,甘守清贫孝顺在二老床前。
他的孝顺在村子里有口皆碑,因父亲患有脑梗后遗症30余年,母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家里根本离不开人,春夏要耕种,秋天要为老人准备过冬的柴,冬天的时候还担心屋里冷,每天都要为老人看炉子取暖。一有空闲他总是为父母寻医问药,以减轻父母的病痛,特别是今年,看到年迈的母亲病发时万分痛苦,他多方筹资去北京给老人做了心脏手术,这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看到老人身体一天天好转,他万分高兴。解除了后顾之忧,他积极参加到护林员的行列,边照顾老人边工作,通过勤劳的双手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
在母亲的眼里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自己在手术期间,儿子寸步不离的照顾她,逢人边说要不是儿子孝顺,早就没有我了,是我们两个老人拉了孩子的后腿。
李云祯常说:"孝敬、照顾老人是应该的,也是做人的根本"。 他温情细心的照料老人,为老人排忧解难,为他们撑起一片睛朗的天。他的孝贤行为对左邻右舍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村里的同龄人在他的影响下经常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问寒问暖非常孝顺。他的朋友也总说:"小祯的一言一行就是我最好的榜样".李云祯是个好儿子,也是个好邻居,他时常照顾留守在村里老人们的生活,当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满怀歉意的对他说“小祯哥,我爸、妈*常麻烦你了”,他总是憨憨的一笑说“没事,我离得近,你放心吧”这就是他的人品。空闲时组织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义务清洗水池,自觉担负起各种义务劳动,总把村里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来做,这就是他的德行。
李云祯同志就像一棵大树,在炎炎夏日里为父母和需要帮助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放飞希望,自己却总是守巢。面对别人的称赞,他总是腼腆的一笑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呀".最简单的话语,表达出的却是最崇高的品质。李云祯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一个孝顺的晚辈、一个热心的邻居,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最无私的奉献,在他身上我们也看到了我村老农民最光辉的美德,我们一定要把这份美德存在“道德银行”里,让他发芽结果传遍川南苓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