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教学设计,菁选3篇(全文完整)
“认识比”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和线段,认识射线,掌握射线的概念与特征,并能区别射线、直线和线段。 2.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其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 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比”教学设计,菁选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认识比”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和线段,认识射线,掌握射线的概念与特征,并能区别射线、直线和线段。
2.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其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角的形成。
一、复习直线、线段,教学射线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提问:①老师画的是什么?
②描述一下直线有哪些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直线:直,没有瑞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2.直线上点上两点并擦去其余部分,变成......
提问:①这个图形是什么?
②说一说什么是线段?
③线段有哪些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线段:直,两个端点,有限长,可度量)
3.把线段的一端延长,改画成射线,
指出这个图形是射线(板书:射线)并提问:
①根据老师的画法,说一说什么叫射线?
②射线有哪些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直,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举出生活中射线的例子。
4.对比直线、线段和射线,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阶段练习:指出下列图形,哪个是直线、线段、射线。(图略)
[教学设想:这个环节的教学以直线为基础,通过适当变化引出线段及射线。让学生能在现地认识到直线、线段及射线的联系和区别,为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打好基础。]
二、角的认识
1.投影出示下列图形并提问:哪些是角?(图略)
2.教师画角。(画角时要慢,先点顶点,再画两条射线)
提问:①根据刚才画角的过程,描述一下,角是一种什么样的图形?
②讲解角的各部分名称。(板书:顶点、边)
③讲解用符号表示角的方法,注意“∠”与“<”的区别。
3.引申。
①做活动角,拿两个硬纸条,把它们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一根硬纸条,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角(边做、边讲、边演示)。你自己做一个活动角。
②把活动角演示成*角、周角。
组织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两个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4.研究角的大小。
①研究角的大小变化。
A.出示活动角,演示大小不同的角后提问: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B.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C.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有关系?
②比较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了直观、重叠、度量三种方法,并分别给以评价:直观法不准确;重叠法准确但不实用;只有度量法既实用又准确,下节课学习。)
找学生说出重叠法的要点并配合投影演示。
5.阶段练习。
画出一个角,标出这个角的顶点、边,并用符号表示;再画出一个大一些的角。
[教学设想]:这个环节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综合适用讲解法和观察法进行教学;特别是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哪些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四、巩固练习
1.填空。①一个角有()条边和()个顶点。
②角的大小与()的长度无关。
2.判断。①直线是无限长的。()
②射线有一个端点。()
3.完成书第52页第1、2、3、4、5题。
4.比较两个三角板各个角的大小,并突出相等的两个角是直角。
[教学设想:1.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变化的观点,使学生对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了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2.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注意了适当孕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一是在角的认识时,巧妙地孕伏了*角和周角;二是比较角的大小时孕伏了下节课内容“角的度量”;三是在巩固练习时孕伏了直角的认识。
3.本节课的练习采用边讲过练的形式,避免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疲劳感。力求达到“新”、“活”、“实”、“用”的目的,使学生做到有张有驰,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发展的学习水*。]
“认识比”教学设计2
【学习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38、39、40页《角的初步认识》
【基于标准】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基于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角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儿童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从孩子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导入,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基于学情】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有待发展,对建构角的概念有一定的难度。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面图形,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处观察到角,对角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感知角——形成角的表象——构建角的概念——深化角的认识——巩固角的概念”的教学环节,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认识角,做到“做中学,乐中学”。
【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主题图,能找出生活中的角,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尺画角,能比较角的大小。
【学习重难点】
1、能找出生活中的角,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用直尺画角,能比较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板、硬纸条、圆形纸等。
【教学思路】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评价设计】
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选择性评价:通过评价样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案】
1、通过课堂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达成。
2、通过练习检测目标2的达成。
【学习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圆形,露出一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好吗?是这样的,请你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信封里面装的是个什么图形?
教师再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长方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师:我们再来猜一猜怎么样,猜猜这个信封里面又会是什么图形?
师: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
师:对,大家真聪明(边说边取出长方形)。这可是个长方形,大家数一数这个长方形有几个角(四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角(幻灯片出示课本38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有角,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美丽的校园里哪里有角。(学生观察主题图并从中寻找角)
2、观察角
在校园里有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上也有角,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39页例1)
师:老师给这些角脱去美丽的外衣,这些就是数学中的角。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思考一下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地方。和同桌说说。生汇报: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直的线
角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教师指着第一个角讲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再指着第二个角让学生说各部分名称,最后教师说角的各部分名称由学生指出来。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小结: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练习:
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角?(有这个重要的发现,就能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角)
②根据角的特征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那里有角。
③角真是无处不在,在我们学过的图形里也有角,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3、折一折
出示一张圆形
师:圆里有角吗?那你能动手折一个角吗?动手折一折。
用折的角碰一碰手心有什么感觉?这个尖尖的部分是角的顶点,再摸一摸角的边有什么感觉?
4、感悟角的大小
这是同学折的角,这是老师折的角,一样大吗?看来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有准备好的卡纸做一个角。
展示一个学生的角。它的两条边会活动,在数学里叫活动角。老师领着学生做活动角变大变小的游戏。
师:和同桌说一说你的角是怎么就变大的,怎么就变小的。(让学生说说,老师示范再说一说)
(老师拿出一个边很长的角。)
师:谁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怎么知道那个角大呢?怎么比?(让学生示范比一比)
练习:播放动画《红角和蓝角的大小之争》
先猜一猜那个角大再看动画。
总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和两条边*的距离有关。
5、画角
师:今天小朋友认识角,那你们想画角吗?如果让你画角,除了用到纸,笔,你认为还可能需要什么?
(教师演示画角,并说明画角的方法。)
师:你们想试试吗?一起来画一个角吧。画完后再画一个和刚才的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欣赏生活中的角
教师小结: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
“认识比”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
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 RAM 与 ROM 的区别及其作用。
4、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三、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设备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师生问答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前先给学生提出谜语:不会说话会计算,不会想来却有脑,少了电源就睡觉,没有鼠标受不了。谜底:计算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认识计算机。
二、讲授新课
1、展示计算机设备
学生观察计算机,认识各部件,说一说他们的名称及作用,教师及时更正、补充。(出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
2、出示幻灯片,展示计算机各个设备,让学生连线组成一台能够正常工作的计算机。放大扫描仪,让学生认识,并说明其作用。引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出示幻灯片,展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概念,并简单说明。
4、让学生把自己所拿的设备加以区分,在幻灯片上加以标注,明确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5、外部设备
出示幻灯片,明确哪些属于外部设备。
6、了解神秘的主机
拆开主机,展示内部图。出示主板、CPU、光驱、内存条、硬盘,结合幻灯片,可以观察实物找出主机内的位置,也可以先看主机内部,认识名称及作用,说到内存条与硬盘时加以区别并引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并联系生活认识U盘、光盘、移动硬盘、软盘。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的大脑。
存储器 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
7、小游戏:明确主机内各部件的位置
8、计算机软件系统
由老师小时候玩游戏,但是在主机内找不出游戏引出软件。软件就是各种程序的组合,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程序等。 操作系统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 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如:Windows 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包括专用软件和通用软件等。如:迅雷、QQ等。
9、小测试。
正确区分软件、硬件。
10、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对其修改补充 学生通过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自己先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总结,再由老师加以修改和补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增强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