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的“画外音”
李芳 王健
在我刚从教的前20年,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以及多数中小学校,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与升学考试有关的科目看得更加重要,称之为“主课”,而那些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关系的科目,则很自然地被归为“副课”之列。
事实上,与其他的精神文化形式相比,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但启迪理性的辨识、感性的体察,而且在反映和描写人类、自然、生命等方面的内涵、感悟和意义时,更具有具象与抽象互映、全面与具体兼备的特殊性质。反映在教育教学上,美术教学对儿童心智的全面发展、表里思辨的启蒙、个性品格的培养,都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的路径之本
朱光潜先生说:“审美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促进学生的审美水平呢?美术教学自然是最重要的手段。这是因为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趣味等都与系统的课程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审美及审美观念的培养就是要通过欣赏美的作品、美的事物,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实践,潜移默化地提升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进而影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美术作品直接或间接地记录了历史的变动。所以,我们要先了解它背后的历史,知道它的由来、发展和现状,自然就能探求到它的意义。比如,先通过中国社会的发展、农耕文明的成与败、人与土地的特殊情感、稼穑的艰辛等有关的知识传授,引导学生对中国农民形象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进而在孩子们心灵深处逐步形成关于这一群体美的观念:勤劳、淳朴、宽厚、坚韧等。在此基础上,再来欣赏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就能感受到这幅作品的深刻、真实和巨大的震撼力,对作品的审美情感也会自然流露出来,反过来也更丰富了欣赏者心目中农民的印象,实现艺术作品的再創作,生发更多、更浓厚地对人、社会与自然的关注。
审美素养的提高更利于准确、直接地感知事物。我曾经有过语文学科的任教经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自觉地渗入美术语言和美学思维。讲授《紫藤萝瀑布》《皇帝的新装》和《口技》三篇文章时,在同学熟悉课文后,我首先让他们为课文选出相对应的画种。不需花多少工夫,同学们就把工笔画、漫画、连环画与课文对应起来。审美品质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学科知识渗透与类似通感的关联,不但丰富了教学知识内容和观察思维角度,更激活了学生不同官能的合流,进而提升学习效能和学习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观照宇宙的个性素养
美术与自然、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师——五代时期的荆浩,曾深入太行,观察山水树石,写松树“凡数万棵”。多数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基本上都是在教室中进行和完成的,因为学生要走出课堂会受到诸多限制,有时间的限制、地点的限制、安全的限制,更有思想的限制。一些教育管理者总认为,上课,就要有个上课的样子,老师在讲台前好好地讲,同学们在座位上好好地学。如此单一教学的结果是,老师照本宣科地讲结构、讲明暗、讲色彩,同学们就稀里糊涂地看视频、摩老师、仿课本。画的不知所以,何来创造?更如何美之育之?我一直主张,培养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怎么对学生的成长有利,教育就该怎么做——起码该试着怎么做,其他任何理由与之相比都苍白乏力!
美术教学离不开课堂,更离不开课堂之外,孩子们需要到广阔的天地中去。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决定美术教学应是直观的、开放的、自由的。带学生更多地走进自然、走入社会,他们才能像鱼儿回到水中一样全身心地体验、感悟,并和周遭的环境融为一体。而且,同学们有了对身边事物的认识,才有更深刻的自身反观和内省。课标上所要求掌握的形体与色彩、和谐与对比、传统与创新等等知识要点,他们都能从身边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事物。
三、美术教育更有利于学生找回在别处失落的自信
同学们热爱美术课,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美术给他们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有时这个空间大到无限。在这个自由空间中他们能尽情地发挥自己、释放自己,从中找回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所失去的自信与梦想。
不像其他学科的作业,美术作业、美术作品没有绝对的对错,在评价学生发展的依据上没有绝对的一、二、三等。少了许多束缚,学生的学习是放松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开放的,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会很美,起码是真实的。因此,也会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表现的欲望和成功的愉悦。我曾经给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布置一幅命题作业,题目叫《家乡的冬天》。画前,我让同学描述心中家乡冬天的印象,同学们讲了飞雪的天、冰封的河、喜庆的年……直到大家没有新的内容可说的时候,一个女孩站起来怯怯地说:“还有青蛙!”话音没落全班就沸腾了。有调皮的同学就说:“怪不得班主任都说她笨,冬天哪来的青蛙?”看老师久久不表态,热闹的教室一下子静了下来。我加重语气问同学:“冬天真的没有青蛙吗?”听了老师的质疑,同学们的思维就像把正在高速行驶的汽车赶忙停下,调头往回开,搜寻有没有东西遗失了。“有,有,冬眠呢!”很快有了答案。同学们看小女孩的眼光也是在突然间切换,小女孩脸上露出少有的成功笑容。
四、美育是联系和融汇多门学科的精神魂魄
美术教育是综合性教育,将艺术与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美术设计”。无论是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环艺设计还是动画设计,他们都是艺术和科学交融的载体。因为创造,让艺术和科学殊途同归,他们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由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它是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结合。
比如德育。丰子恺的美术作品《胜利之夜》描绘了日本投降后百姓的欢欣鼓舞;《种瓜得瓜》表现的是劳动的幸福;《张家长李家短》描绘的是邻里间的和睦相处。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有的内容都能找出他相对应的作品来——美术作品本身就是最直观最生动的德育教材。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学科 美术作品欣赏金沙江文艺(2021年7期)2021-08-03美术篇当代人(2020年3期)2020-03-30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从学科特点的角度入手,优化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年3期)2018-03-27“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16年3期)2017-01-18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16年2期)2016-11-02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年12期)2015-12-26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09年2期)2009-05-26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7期)2006-07-21上一篇:教学设计追求有效而非高效
下一篇:问题链在科学课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