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教学里的生活味道
宋友平
生活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而这个教育的过程正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场景教学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应体现这一特殊的生活过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场景中的细节,能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本单元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设身处地体会场景描写中浓浓的舐犊之情。同时在交流时,引导学生要能够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经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场景教学是重点,而场景描写大都根植于生活,因此,以浓浓的生活味道去引导场景教学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一、联系生活,绘画场景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每一个场景描写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明丽、栩栩如生的生活画,而通过想象丰富学生头脑中的画面,是直达作品灵魂的有效途径。如果以想象为画笔,那么,《慈母情深》作品中的场景都是一幅画,一幅生活的画。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脑海中运用这支无形的画笔描绘出场景中的形象与背景,从而能更好地体会细节中蕴含的情感。
1.画面一:绘母亲工作的环境画面
(出示这段场景描写,学生朗读,教师进行引导。)
师:如果你是一位画家,绘画这幅场景你会画什么?
生:低矮的厂房、潮湿颓败的四壁、拥挤的妇女、炽热的灯泡。
师:这样的画面,在生活中你见过吗?可以说明什么?
生:说明了地方矮小、人多、温度高。
师:如果让你绘这幅画,你会选用哪些主要色彩?
生:灰色、黑色。
师:这些色彩给人什么感觉?
生:压抑、悲伤。
师:你想用这幅画表现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生:为了生活辛苦工作的母亲,对儿子充满浓浓爱的母亲。
2.画面二:为母亲画像
为了这个家,为了生活,为了儿子,母亲工作的环境是那么恶劣。她日夜操劳,辛苦工作,你能想象出母親的模样吗?(出示关于母亲外貌的描写,学生读一读。)
师:如果你是画家,你会重点画母亲的什么?
生:眼睛。
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
生:疲惫浑浊且眼角有皱纹。
师:除了这双眼睛,你还会画什么?
生:额头的皱纹、苍白的脸色、龟裂的嘴唇。
师:为什么这么画,想表达什么?
生:想表达母亲受了很多苦,这些苦都反映在母亲的脸上了。
生:想表现母亲的坚强,因此眼睛我会画得明亮些。
通过两幅画,把母亲的形象描绘了出来:辛苦的、疲惫的、努力的、坚强的。场景中有的内容学生画了出来,场景中没有的内容学生借助生活想象了出来。当学生想象并绘出了画面,就缩短了课文中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他们自然也就理解了场景中的语言以及里面蕴含的浓浓的爱。
二、移情换位,感受场景
换位思考是思维方式的一种形式,在教学中运用换位思考可以再造学生的想象,激发情感的熏陶、冲击和融合,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更好地领悟场景描写中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时常有一些过渡性的语言,如:“如果你是 ,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 ,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常常角色转换慢,不能更好更快地进入情境。因此,在移情换位时可以更直接一些,省去这些过渡性语言,让学生直接进入角色、进入情境。这一单元的《父爱之舟》一文有很多对爱的场景描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场景,教师可以让学生变换角色,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在教学“父亲为我买热豆腐脑”这一场景时,教师先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直接让学生变换角色,并对学生进行采访。
1.让学生成为文中“我”的角色,回味爱
让学生成为文中的“我”,教师逐个进行采访:
师:在庙会上,你看到了哪些好吃的?是什么样子?(让生根据生活体验描述,体会“我多馋啊”。)
师:糖果应该是什么味道?鸡
鸭鱼肉好吃吗?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你为什么没有吃呀?
师:糖果和鸡鸭鱼肉没有吃到,但你吃到了一碗热豆腐脑,那个味道你还记得吗?那碗热豆腐脑里有什么样的味道?(生描述,师逐步引导生联系生活,体会豆腐脑的自然味道及爱的味道。)
生:有花生的味道,香香的。
生:有豆腐的味道,嫩嫩的。
生:有鸡汤鲜美的味道,好吃。
师:只有这些味道吗?为什么这普通的一碗豆腐脑让你记忆那么深刻?
生:这碗豆腐脑可以让“我”想到父亲对“我”的爱。
生:这里有爱的味道,比豆腐脑的味道更香。
师:是的,爱,就是那碗热豆腐脑的味道啊!
2.让学生成为文中父亲的角色,表达爱
让学生成为文中的父亲,教师进行采访:
师:在庙会上,你知道儿子很馋吗?你还记得在偏僻的地方和儿子吃着凉粽子的味道吗?
生:凉凉的。
师:带儿子逛庙会,你却让他吃凉粽子,你当时怎么想的?
生:粽子太凉了,儿子太委屈了,“我”有点对不起他。
生:给儿子买一碗热豆腐脑吧,儿子一定很开心。
3.让学生成为父子角色补白对话
庙会上人来人往,依然那么热闹,香气飘满了整个大街,但父子俩眼中只有那碗冒着热气的豆腐脑。
师:(直接采访生)看到父亲给你买的这碗豆腐脑,你在想什么?当时你怎么对父亲说的?
生:“我”在想办法让父亲和“我”一起吃豆腐脑。“我”会对他说:“豆腐脑太多了,‘我吃不完,你也吃点吧!”
师:(直接采访生)听到儿子这么说,你在想什么?当时,你是怎么回答的?
生:“我”会想办法不吃,让儿子多吃一点,毕竟只有一碗。
师:父子俩当时还会说些什么呢?(生说一说,演一演。)
在教学中,直接切换角色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更好地感受场景中爱的味道。把生活放进教学中,變换的是角色,不变的依然是生活。
三、回归生活,再现场景
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教师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生活的环境。面向广泛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会生活并磨砺人生经历。如果仅限于书上场景感受父母之爱,那教学只完成了一半,如何引导学生去表达这种爱,从而获得爱的满足感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时应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生活,引导学生感受爱并表达爱。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文体现的是鼓励与警示两种不同的爱。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再现爱的场景。
师:鼓励与警示是两种不同的力量,在你的生活中,父母也经常传递这种力量,你觉得是什么力量?
生:爸爸妈妈在我取得进步时经常表扬我,传递给我更多的是鼓励的力量。
师:你收到这种力量有什么
感受?让你印象最深的一次鼓励是怎样的?能不能讲给大家听听?
……
师:父母爱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爱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么,在生活中,你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的呢?
生:妈妈生病,我会照顾她。
生:爸爸喜欢抽烟,我会劝他少抽些,实在不听我就把他的烟给藏起来,这也是一种关心方式吧。
生:妈妈的生日到了,我会给她送亲手做的礼物,妈妈收到礼物会很高兴。
……
通过此类问题,引导学生
从课堂走入生活,当学生回首经
历之事也就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
达爱,则实现了更有意义的育人
效果。
教育只有经历生活的熏陶,才能彰显实力而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走向生活的教学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更是一种富有动态、充满丰富情感的教学活动。当教师在场景教学中植入生活的味道,就牵动了学生的心灵,从而提升了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新庄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豆腐脑味道儿子快乐的味道阅读(低年级)(2021年6期)2021-08-09打儿子故事大王(2020年11期)2020-12-10不要让别人吃亏意林·少年版(2020年3期)2020-03-19我的秘制豆腐脑学与玩(2019年9期)2019-11-20不要让别人吃亏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19年18期)2019-10-21爱的味道阅读(低年级)(2018年8期)2018-05-14夏天的味道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2017年7期)2017-10-12谁的儿子笨学苑创造·A版(2017年3期)2017-04-27你养的好儿子学苑创造·A版(2017年3期)2017-04-27草的味道聪明语文(2013年9期)2013-10-23上一篇:童话教学,助儿童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