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语文”教学探微
孙静思
摘 要:“大语文”教学,即联系实际生活、着眼整体教育、竖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的语文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农村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利用自身特殊条件,联系独特乡村生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关注自身成长、关注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
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 大语文; 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5-030-002
“大语文”教学概念由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提出,即联系实际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的语文教育理念。“大语文”思想是针对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弊端有感而发的,让语文课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使生活无处不语文。
笔者认为,在“大语文”教学概念的背景下,农村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利用自身特殊条件,联系独特乡村生活,使语文课堂呈现三种维度: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即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关注自身成长、关注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
一、见自我——关注自身成长
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是生命的健康成长,是个性的健康发展。“见自我”,即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见到自己的生活状态,见到自己的个人价值,见到自己当下的情感体验,最终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面对自己,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笔者所在学校为苏州市吴江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苏州自古为江南富庶之地,相比其他地区的农村,这里的村民收入较高。农村学生的父母或为本地农民,或为外地人来此在工厂打工。留守儿童的现象在农村并不罕见,父母早早的离开孩子,使孩子从小缺乏感情体验,从而导致孩子出现性格孤僻、为人自私、不善于与他人沟通等问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父母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经济需求,“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学生对家庭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等问题缺乏关注,更遑论对生活中自我价值的思考。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李镇西曾经说过:任何人为“导演”的“高潮”、“亮点”都不及学生感情激荡、思想喷涌时自然而然绽放的心灵花朵灿烂夺目[1]。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文本内容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产生共鸣有着非凡的意义。前文所述农村家庭生活的特殊情况,正是农村学生最熟悉却又未曾留意的生活,也是农村语文教学中可以着重关注地方。笔者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原文结尾处有父亲所写的信,笔者就信的内容提出问题:“这封信的内容前后有所矛盾,那么朱自清的父亲究竟是‘身体平安还是‘大去之期不远呢?”此时一位成绩并不好的男同学站起来说:“朱自清的父亲身体一定没什么问题,因为我的爷爷也经常打电话给我爸爸,说自己快不行了。”
“那么你爷爷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男孩回答说“因为他想我们了,想看看我爸爸和我。”他停顿了一下,想了想又说:“小时候是爷爷把我带大的,他很喜欢我,可我们一年也很少回一次老家。朱自清的父亲也一定是很想念他才这样说的……”
男孩在回答的时候,很多同学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此时的课堂已经融入到了农村学生的生活之中。因为随着交通的便利,阖家团聚对于城市的家庭而言并非难事,唯有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的家庭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笔者进而将课文“父爱”的主题升华到“如何理解、接受、回报亲人的爱”,引导学生思考,并布置了给家人写信的作业,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的大门也由此得以打开。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见天地——关注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的“见天地”,便是让学生见到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所谓“见天地”,不仅要让学生见到语文的天地,更要让学生见到人类社会世代相传的文化与文明的天地。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递高尚的情懷节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宁静的夏日傍晚,孩子们聚在果园或池塘岸边……孩子们便产生反复欣赏描绘夏夜之美的乐曲的愿望,在重复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情感记忆得到发展,对旋律美的敏感性和感受性得到增强。逐渐的孩子便开始从曲调中领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心境和体验。[2]”
与城市相比,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与教育设施配备上,农村学校是远远落后的。但在自然资源方面,农村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村学校自然资源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景色优美的田野风光、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更体现在被保留至今的民风民俗之中。此外,农村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这些古迹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如笔者所在的苏州吴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里古镇、黎里古镇的水乡风情,苏式园林的精致优美、慈云寺的古老传说,这些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应当让学生了解、认识身边的乡土历史文化,将这些文化资源加以发掘加工,在增强学生文化底蕴的同时,又可以唤醒学生的强烈文化认同感,进而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李泽厚先生认为:“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3]”任何一篇文章都蕴藏着一定的文化元素,这些文本或蕴含了传统的农耕文明数千年的思想积淀,或传递着来自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现代化思考,或彰显着不同地域、不同信仰背景下的人类普世价值。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对文本中的相关语文元素进行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文化现象。这样的挖掘拓展,并非为了故作高深或彰显博学,因此应将挖掘的深度调整到学生跳起来能摸到的程度,从而带领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的文化内核之中。
生命的成长离不开历史传统,语文的教学离不开文化价值。农村语文教学,应当承担起传承文化星火的重任。
三、见众生——關注社会生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谓“见众生”,是指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不仅关注文本中的众生,更要关注现实社会的众生,关注社会上的各阶层人士,从而见到他人喜怒哀乐背后的人情人性,认知客观社会,正确对待他人。
农村语文课程资源大多源于自然,在反映现代文明与进步、社会的生活与热点的方面是远逊于城市的。农村人与人交往虽然较多,但学生每日所能见到的都是村中的熟面孔。为了农村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将城市社会生活的内容引入课堂,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城市文明、走进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弥补农村语文课程资源的不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猫》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和引人深思的主旨被选入历代初中语文课本中。农村学生对于猫可谓见怪不怪,由于文章语言浅显,因此笔者在授课时将理解尊重生命的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授课初始,首先让家中有宠物的学生谈一谈自家宠物的名字及故事。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报之以极大的热情。随后带领学生阅读文本,概括文中作者所养的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及结局。此时学生意识到两个问题:第一,这三只猫在文本中并没有姓名;第二,三只猫虽有着不同的外貌、性情、能力,但最终都不得善终。基于这两个问题,在师生间的不断交流中,学生最终认识到,三只猫之所以没有姓名,是因为文中“我”只是将它们当作宠物而非平等的生命来看待,“更难过”表现出自以为热爱生命的“我”在自省后对自己的失望;可爱的大猫死去,有能力捕老鼠的二猫被偷走,不幸的三猫含冤而死,都是社会不公正的写照,而这种不公正,正是由于人们对卑微生命的漠视所导致的。
讲授完以上内容后,学生的表情都略显沉重,此时,笔者讲课堂从文本引入到社会现实中,向学生拓展以下材料,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材料:网络上有一段视频,其中两个女子打一个女子,被打的女子不断地求助,但是周围的人除了看热闹就是拍照。“等我拍完,就帮你报警。”这句话,真的让人不寒而栗。面对他人生命遭受痛苦,竟然还那样轻松地拍照,在网上卖弄一下自己的视频,真的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吗?
经过了教材文本的学习,面对这样离自身生活遥远的社会热点,学生开始进行深入思考,并有话可说。这样的实践与交流中,学生不仅深刻地体味到“尊重生命”的重要性,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样的语文课堂利用文本引向社会众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从课本到社会生活中去,带着生活走进课堂,将知识、情感内化为生活的内在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把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与应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在的生活需求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来理解语文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融入生活的火炉之中,以自己的亲身生活体验来理解文字语言背后的意义与情感,从而关注自我成长,关注传统文化,关注人生百态。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3
[2]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426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2010:18
猜你喜欢 大语文初中语文教学 扣响疫情下的语文教学之门科学大众·教师版(2020年10期)2020-10-30班本微课 建构“大语文”背景下的学习生态圈安徽教育科研(2020年16期)2020-09-15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下旬(2019年10期)2019-12-23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33期)2019-12-11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新课程·下旬(2019年9期)2019-11-19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散文百家·下旬刊(2019年9期)2019-11-04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读写算(2019年18期)2019-10-23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科学大众·教师版(2019年6期)2019-10-08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念读天下(2019年1期)2019-02-16大语文阅读课堂建设的新思考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8期)2017-09-13下一篇:合作学习:劳技教学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