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经典的朗读教学:《爱莲说》教学设计
王志江
【课例主题】追随上海市关景双攻关基地“课例研修提升教学素养”主题,以《爱莲说》为例探究“文言经典的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观课要点】依据“师之蕴”观课习惯,建议从课时目标具体化、环节目标清晰度、文本核心价值(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理解度、诵读方法有效性等四点观课。
【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
《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隐性意脉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心理和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铭文结构严谨,揭示出深邃主旨。
文章显性内容运用了对比、反衬等手法,几次以菊、牡丹正反衬托莲之美;
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
朗读,则是深入感悟文本、显化把握内涵最好的方式。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表达更能形成深切的体会和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但由于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本该常见的朗读方法往往缺失,更多的是形式上的朗读设计,而缺乏如何从文本理解的角度进行朗读教学,或者说,如果想带领学生把文章读好,如何将文本解读和朗读技巧统一起来,很多教师并不清楚,学生当然也就无从下“嘴”。本设计试图探究文本关照下的朗读教学,通过朗读的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再通过理性分析文本,更好地通过声音的传达,显现文本意脉与主旨。
【课时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把握文章的隐性意脉,掌握朗读全文的整体节奏。(重点)
2.品味意象对比,深入体会细腻的情感,形成朗读全文的情感共鸣。(难点)
3.运用朗读技巧,展现作者独特的体验,体味作者高洁美好的情怀。(难点)
【环节贯通】
一读明确句读,掌握疑难词句,整体把握文意。(铺垫目标1)
教师活动:去掉文中标点符号,PPT展示全文。
学生活动:齐读全文,暴露预习中的疑难词句。
预设: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根据课堂具体情况调整)
二读梳理层次,找出体现情感的关键词句,初步感受文章情感。(落实目标1)
教师活动: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对莲的“爱”,请大家找出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尝试朗读。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互相补充发言。
预设1:
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预设2:如果学生直接找第淤句,則带领学生朗读第淤句,抓“莲”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描写的朗读方法;
如果有人找第于句,则引导学生思考,此句是否为直接抒发情感,从而明确本文层次,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
第二部分则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关注“噫”字,往往发表议论并抒发感慨;
关注标题“说”字,明确文体特点)
三读品味对比,把握特点,理性分析,明确朗读技巧———语气的表现。(落实目标2)
追问:除了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到“菊”和“牡丹”?
学生活动:前后四人小组交流
预设:间接抒情,起到烘托或反衬的效果。
教师活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朗读上有什么不同吗?你能不能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说明?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预设:引导学生明确写“菊”是为衬托,写“牡丹”是为反衬。在朗读上,衬托和反衬声音表达上有所不同。
提示:对陶渊明的情感倾向和众人的情感倾向以及对莲的情感倾向有什么不同?(关注:独爱,盛爱,独爱)
四读个性表达,深究情感细节表达,从而达成深沉的情感共鸣。(落实目标3)
教师活动:本文结尾在评“爱”的时候,问号和感叹号表达情感有何不同,一个“矣”字该怎么朗读?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可以边读边感受边理解。
教师活动:点评,并带领学生回顾全文作者思路。
五读课堂检测,概括并学用朗读方法。(落实目标3)
学生活动:点读和齐读结合,检验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朗读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高。
作业布置:根据本课所学朗读方法,尝试自读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
【课后反思】
读古韵畅心声———“爱”要怎么说出口
平时经常会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不爱出声朗读了”,确实,现在走进校园,很少能够听到朗朗读书声。问题在哪里,是孩子变得不同了吗?否也,孩子不愿意做,一是因为缺少氛围,二是因为缺乏喜爱。我们可以反思自己,我们每天给了孩子多少出声朗读的时间,我们让孩子在朗读中感受到快乐和美了吗?时间,因为整体学习压力的增加,有时会有无奈,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效提升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声音中感受情感的共鸣和个性体验,这些就是我对朗读教学的追求。
首先,从学习目标看,根据笔者对朗读教学的理解,文本理解是基础,朗读技巧是途径,情感共鸣是目的,文化感悟是归宿。设置三个课时目标,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层层推进,通过课堂活动,逐步达成目标。在学习目标中,抓住文本理解的“意脉”“意象”“情感”和朗读技巧的“节奏”“语气”,将文本理解和文本朗读融合,从而使本课的目标集中而具体。
其次,从课堂环节看,“师之蕴”提倡目标对应环节,环节落实目标,这个做法让目标清晰、环节可操作,我强调要用一个贯通整堂课的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本课设计与教学抓住题目“爱莲说”的“爱”字,结合朗读教学用声音表达的特点,设计了贯串整堂课的主问题:“爱要怎么说出口?”这个主问题的“怎么说”,既包含对朗读方法的引领,也包括让学生关注写作手法的指导。通过主问题“爱”,首先明确“爱”要把“读音,句读”弄明白,整体上把握要“说”什么;
其次是通过“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不同,梳理本文的层次,即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
第二部分则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从而明确抒情和议论在朗读方法上的不同。虽然都是“爱”,但是“直接表达爱”和“间接表达爱”,从声音表现上是完全不同的;
再次是抓住文中的“间接抒情”,明确“衬托”和“反衬”在声音表达上的不同,在明确朗读方法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了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对比”,到这里,学生应该说已经对“爱要怎么说出口”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从课堂的表现来看,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后,朗读能力提升非常明显,这也是我想要的朗读教学的效果。真正的文本理解,必然会带来朗读水平的提升;
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的是文本理解能力的高低。文本解读和朗读是两位一体的,绝对不是平时我们看到的朗读课———理解和朗读两张皮。最后就是“爱不仅要说出口”,还要“把爱说得好”,这就需要每个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去发现别人无法发现之处,进行个性化的表达,这种个性化表达是深入文本的最佳途径,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思考,我怎么读,才能读出和别人不一样之处呢?这个过程是没有终点的,经典作品恰恰是在一次次反复阅读中提升自我的认知和体现经典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深入文本的过程。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关注文言虚词,如“宜乎众矣”的“矣”的语气,还有感叹号和问号的区别。关注这些平时阅读中与众不同处,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正是这样用主问题贯穿各个环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也让课堂各个环节的落实更加清晰具体。
第三,从朗读品味看,各个环节的目标落实之所以能够清晰具体,恰恰在于能够带领学生深入品味词语,透视语文素养,如“甚”和“盛”的不同,“宜乎众矣”的语气,感叹号和问号的不同,对莲正面描写的形象感受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
同时,朗读课,重在读出情感。这种情感体验,绝对不是停留在感性层面,而是通过意脉细致的层次划分,词语的百般品味等理性分析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恰恰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最好的培养。很多时候教学生朗读往往更多强调感觉,这是对朗读最大的误读。真正好的朗读,一定是从感性出发,深入理性分析,最好再提升到新感性的过程。没有扎实的理性分析,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力,很难有打动人心的朗读。正是理性分析的品悟,学生感受到了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节操。学生在朗读中,对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传统文化特质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通过声音的表达,让学生在美妙的声音中传递朗读的审美特质。
最后,从诵读方法看,一切朗讀技巧,不是简单的高低快慢强弱虚实,而是因为文字背后的内容以及情感表达要求我们的声音应该怎么表达。所以通过前面文本的理解,朗读方法的指导变得顺理成章,学生朗读表达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
从整堂课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表达欲望很强,特别是通过文本解读之后,朗读表达有效度很高。但是更多学生的朗读参与还不够;
由于时间关系,最后缺少师生整篇文章的朗读展示来更好地检验课堂效果;
最后的小结,特别是对于行文思路和朗读技巧的总结梳理缺失,成为这堂课的遗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