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开放大学级开学典礼上讲话【优秀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江苏开放大学级开学典礼上讲话【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学以增智学以崇德学以致用
让学习架起人生之桥
在江苏开放大学2021级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江苏开放大学校长 崔新有
(2021年10月30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秋风起,但江山依旧动人!每年桂花飘香的时候,我都会站在这里,迎接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眺望分布于江苏大地、各行各业不同的崭新面孔,每次都有不同的心情。今年、今天、此时此刻,花香依旧沁人心脾,但我们能够在此相聚,则实属不易。七月份,南京禄口机场突发新冠疫情,随后疫情扩散整个南京,外溢至扬州及诸多地方,事态十分严峻。尽管艰难,但是“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带领下,八千万江苏人民共抗疫情,用精神和躯体护卫住江苏大地,为我们守住了一张安静的书桌,守住了一个互联互通的云端课堂,让横亘在我们梦想之路上的天堑变为通途,为我们今天久违的相约搭建了一座坚实桥梁。我代表学校欢迎各位的到来。
架桥,自古就是克服困难、开辟新路的代名词。因为要跨过水滩、河流、沟堑、江河的阻隔,人类建造了有形的桥梁。江苏是著名的水乡,有水就有桥。江苏有着极具历史韵味的古桥——文德桥、宝带桥、枫桥……充分展现出江苏古代劳动人民越山跨河的勤劳与智慧,时至今日已成为承载着悠久历史的文化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浸透出江苏融汇古今、温婉灵动的江南水乡底蕴。江苏也有着国之重器的现代桥梁——南京长江大桥、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大大提高了交通的便利程度和安全性,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体现着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国力,是一张张闪亮的国家名片。无论是古代桥梁还是现代桥梁,它们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见证者。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辟的不仅仅是现实中的路,搭建的不仅仅是现实中的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说过“人生之路崎岖多于平坦,忽似深谷,忽似洪涛,好在有桥梁可以渡过”,更为重要的是架起一座座人生中无形的桥,跨过人生中的河流、沟堑、江河,尽情地追逐梦想,走好人生之路。如何架起人生中跨过困难、磕绊与荆棘的桥,完成一个个人生目标,放飞梦想,成就自我?今日你们步入江苏开放大学,就宛如跨过了一座桥,让我们有缘成为同学、校友,让我们一起相伴度过大学时光。作为一名师长,我希望每位同学都深刻领悟、践行、发扬学校的校训“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将学习作为融贯一生的修行,通过学习架起人生通往未来的一座座牢固的无形之桥。今天,我要和大家说几句话。
第一句话,突破“旧我”,探索“新我”之桥,在学习中增长智慧。同学们,大学时光是人生新的起点,在这里你们会遇到全新的自己。突破“旧我”,探索“新我”是大学教育永恒的主题,与关注知识的掌握不同,大学关注的是每位同学、校友智慧的养成,是建构起与大学教育相匹配的新的思维框架与新的认知边界。智慧的养成,核心在于学会学习。学习应是广度、高度与深度的结合。广度能够让人不闭塞,高度能够让人不浅薄,深度能够让人成就专业。这需要同学们摒弃原有功利化、被动化、娱乐化、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深化学习的广度、高度与深度,内化于心,建造由“旧我”走向“新我”的行为范式之桥。
一是摒弃功利化、被动化的学习,将“知一隅”变为“通全篇”。很多同学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习惯了被动化、功利化的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为了单位的硬性要求而学、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学,只学习所谓的与考试、眼前工作相关的书籍、技能,这样就很容易“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培根曾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可以使人灵秀,伦理学可以使人庄重,修辞学可以使人善辩,逻辑学可以使人敏锐”,读书不仅仅局限于所谓的“有用之书”,大学除了阅读专业书籍,也要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无用之书”,这些所谓的“无用之书”可能会伴随你未来的人生征途。所以要学历史、哲学、美学、心理学、逻辑学、方法论等各种书籍,读懂生活的真、逻辑思辨的美、人性本真的善;
技能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所谓的“有用之技能”,除了学习专业技能,也要培养体育锻炼的爱好、审美鉴赏的能力、高雅艺术的修养;
二是摒弃娱乐化的学习,将“满足刺激”变为“提升境界”。学习的浅俗化是当下越来越凸显的问题,满足试听刺激的娱乐化学习使年轻人越来越远离经典,大大拉低年轻人的欣赏层次和文化品味,人也会变得浅薄。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同学们务必要读经典书籍,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智者的对话过程,高屋建瓴,可以见到很多不曾见过的风景,筑牢我们的思想根基,厚植我们的文化底蕴,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提升生命的境界。三是摒弃碎片化的学习,将“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享受着碎片化阅读所带来的便捷与迅速,习惯用搜索引擎解决问题,知识的来源高度依赖“度娘”。每年都会有同学在完成课程作业时,百度搜索,应付了事,完成之后,连网页都懒得打开。长期以来这种学习方式,必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不仅仅是完成一次课程作业、一次课程考试,更需要多读专业书籍,关注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把握学科的发展脉络,建构完整专业知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将专业学懂、学透、学精。
第二句话,突破“假我”,铸造“真我”之桥,在学习中汲取力量。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曾提出,一个人的良知是先天的存在,本来可成就真实的自己,即“真我”;
但在一个人实际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东西遮蔽内心,形成“假我”,而每个人都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教化“假我”、活出“真我”,让先天就有的良知成为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为自身至真营造世间和谐。直面成长中的种种诱惑,依旧可以时刻谨记初心、保持良知、锻造品格则正是学习的意义,它搭建了从“假我”不断走向“真我”的桥梁,赋予每个人坚守的力量。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治学可以获得一个可持续的精神世界,学习的意义在于提升眼界、锻造思想、滋养心灵、涵养精神,拥有时刻谨记初心、保持良知的力量。
如何在学习中汲取保持良知、涵养品格的力量?一是带着批判性的思维来阅读与学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获取的知识、技能,不要教条似的死记硬背,要刻意培养批判性思维,带着挑剔的眼光来学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加以自己的理解,积极地进行内化,不断磨练思辨能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人生大忌。二是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古代,读书人把学习当作安身立命、立功立言之本,为真学问甘坐冷板凳,懂得下笨功夫和苦功夫。并不是所有学习都是快乐的,更多学习是枯燥、晦涩、毫无趣味的,但它是重要的。学习更多时候是件苦差事,尤其是读纯理论的硬书、培养百遍才能生巧的技能,学习起来犹如登山,其辛其苦,只有自知,这时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校友代表闫飞同学,本科双学位毕业。他曾学习文科专业,工作15年后,又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工科,他以身力行诠释了“坚持”二字的深刻意义和内涵。希望从高中走来的新同学和江苏开放大学线上30000多名新同学向他学习,懂得坚持。只要坚持下来,如登至山顶,回望前路,大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与豁然贯通的思想体验,从而获得精神世界的超越性。世界上没有一步登天,学习需要长期严格自律的坚持,有了量变的积累才能达到质变,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力量。
第三句话,突破“小我”,成就“大我”之桥,学以致用敬业奉献。大学教育、大学精神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在毕业生的人生选择上。江苏开放大学作为一所始终扎根江苏大地办平民教育的新型大学,比起毕业生用荣华富贵来荣耀校门,能有更多的学生深入基层,在改善社会与民生的过程中胸怀大局、敬业奉献才是对学校精神最好的传承与发扬。治学读书不应该仅仅作为发财谋生的手段,也不应该仅仅视为职场就业的工具,它应该是将个人“小我”融入社会“大我”的一座桥梁,将所学所读贡献社会、造福民生。就如孔子所说,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指向。习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无论是少年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宏伟志向的周恩来总理、被美国软禁五年,历尽艰险也要回国效力的科学家钱学森,还是放弃国外优渥待遇,回国致力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施一公教授,他们都选择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普通民众的命运融为一体,将自身所学奉献给国家与社会。今天,在开学典礼上我很欣喜地看到有扎根基层工作多年的线上开放学员,已经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很多贡献。希望你们通过大学的学习,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涵养工匠精神,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积极推进、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更好地造福民生;
刚刚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学生,我希望你们学有所成之后,不落名缰利锁,甘于寂寞,将自己的双脚扎根于泥土,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做人,甘于奉献,成为有坚守、有思考、有追求的人才。初心人人都有,你的初心是什么,你的未来一定就是什么。如果你的初心是成为对自己、家庭、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假以时日你一定会成为这样的人。如果你的初心是碌碌无为、无所事事,未来你也一定是这样的人。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践行初心使命,为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我们相聚在此,我希望在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这座桥梁上,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搭建人生中由“旧我”“假我”“小我”通往“新我”“真我”“大我”的桥,在学习中增长人生智慧,汲取保持良知、涵养品格的力量,学以致用,扎根基层,敬业奉献。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一切顺利、学有所成!家庭幸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