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植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建议措施
摘 要:建筑植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加固及混凝土的补强工程中。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化学锚固剂使钢筋与混凝土达到良好粘接,以满足需加固结构在使用功能及结构强度上的新要求,具有工作面小、工作效率高、价格低廉、适应性强、使锚固结构的整体性能良好等优点,可能有效解决设计缺陷、装潢、施工遗漏等原因造成的结构不稳固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植筋技术的施工工艺及技术特点,并针对施工中存在问题及缺陷,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植筋;施工工艺;加固;施工;建议措施;
引言
建筑植筋技术是在需要连接的旧混凝土构件上依据其受力特点及特性,综合确定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后,在旧构件上经过钻孔、清孔等工艺后注入植筋粘结剂,再将钢筋插入孔中,并使之固定。该工艺主要是通过粘结剂固化后形成对钢筋的握裹,来实现了对钢筋的锚固,以满足了加建结构在使用功能及结构强度上的新要求。
1.植筋技术加固原理介绍
植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具有工作面小、工作效率高、价格低廉、适应性强、使锚固结构的整体性能良好等优点。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植筋胶使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因植筋胶对钢筋有锚固力,进而可使锚杆与基材产生一定的粘接强度和机械咬合力来承受拉载荷;当植筋达到一定的锚固深度,且植入的钢筋具有较强抗拉力时,立即浇注新混凝土,使新旧钢筋混凝土达到有效连接,从而使其共同作用、整体受力。植筋技术不仅可减少加固改造工程的工程量,还可减轻对原有结构构件的损伤。
2.建筑植筋技术施工工艺要求及流程
(1)清理出工作面、放线定位。植筋施工的工作面要求质地坚硬、强度高,在结构专业放线的基础上放出初始钻孔位置线。
(2)标记原结构钢筋位置。首先要确定原钢筋的位置,在初始放线基础上探出梁板、原墻、柱的钢筋,并针对钻孔部位钢筋的密集度及钢筋位置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具体如下:①若钻孔部位钢筋过密,无法按照设计要求位置钻孔时,可在其附近钻一附加孔洞植入钢筋,原钢筋仍按正确位置放置;②如果钻孔偏移距离≤35mm,则可在其间焊接长为5d的适当规格的联系筋,焊接宜采用双面焊,并每隔600mm焊一个联系筋,以使其受力转移;③当偏移距离>35mm时,则每间隔800mm设一道联系筋将其联系在一起并且转移受力,宜采用双面焊。
(3)放出钻孔位置十字交叉线、填写钻孔孔位预检表、验收。
(4)固定水钻并钻孔。
(5)清孔并保护好孔洞。清孔时先用棉丝清除孔内积水及渣土,再用压缩空气或专用吹风机吹净。为了防止水分、灰尘等杂物的进入,应注意保持清孔后的干燥清洁,可用棉丝堵住孔口。
(6)植筋前清洗打磨钢筋。植筋前必须清理钢筋表面,以确保有效粘结。若钢筋未严重锈蚀,可用角向磨光机或钢丝刷将埋植部分的杂物、浮锈清刷干净。此外,若钢筋粘有油污,宜用丙酮进行清洗。
(7)隐检。填写隐检表,报请验收,检查合格证及批号,经核准验收后方可进行作业。
(8)调胶、注胶、插筋。植筋所使用的结构胶对金属及非金属均具有很高的粘结强度,它以分子原料为主体,是一种双组合高强粘结剂。拌胶前宜用计量工具,按结构胶所需用量提取A料和B料,其重量比宜为100:0.5~100:2.0,然后搅拌均匀,最后将占孔体积80%以上的量的结构胶送入孔内。
3.植筋工程的质量要求
在植筋施工中,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钢筋承受的所有荷载都要通过胶粘剂的连接传递给原有结构,所以粘结质量的好坏是加固改造工程成败的关键,应通过现场抗拉拔试验来确定植筋的抗拉拔性能,以确保所植钢筋满足规范及受力要求。
4.植筋破坏的原因分析
(1)钢筋表面处理措施不当。例如螺纹钢的表面除油除锈除尘不彻底或圆钢的表面有刻痕等均会影响植筋施工的工艺质量。
(2)清孔措施不当。清孔是植筋工艺中的关键工序,根据调查发现,30%的非达标破坏都是因为清孔措施不当造成的。清孔不彻底主要表现为:当胶粘剂和钢筋作为一个整体从混凝土里拔出时,胶层表面有明显的灰渣或泥浆。因此,清孔时要先用硬毛刷反复刷孔壁,再用干净无油的压缩空气吹出灰尘,弱孔壁上有油污,则应用干净棉布沾少量丙酮或酒精擦干净。此外,在特殊条件下施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孔内干燥清洁,例如,在雨季或潮湿环境下施工时,应对孔洞进行干燥处理或选用适合于潮湿环境的改性品种。
(3)胶粘剂配合比例不当。根据统计资料表明,有6%的植筋破坏是因为配比误差较大引起的。在施工中,往往由于没有准确称量胶粘剂,仅凭经验进行配合。一旦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就会出现胶体达到固化时间而而不固化的现象。注胶不饱满导致的粘结力不够是产生非达标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非达标破坏有16%的比例是因为这种原因造成的。钢筋和混凝土是依靠胶体连接的,胶体与混凝土及钢筋接触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植筋锚固力的大小,若注胶不饱满极易引起胶体薄厚不均匀或胶体跟钢筋整体被拔出。植筋施工中,一般要求从孔底逐步向孔口注胶,这样能够保证孔内空气被完全排出以及注胶的饱满度。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导致注胶不饱满的原因有:①施工方偷工减料或施工器具不能保证从孔底开始注胶;②在水平或竖直往上植筋时未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或混凝土内部存在较大孔洞导致胶液流失,以致出现严重漏胶的状况。
5.植筋技术的缺陷及建议
众所周知,植筋为后锚固方式,与先锚固钢筋相比,后锚固钢筋的方式具有以下几种不利因素:①植筋时的钻孔对周围混凝土造成一定的损害;②注胶不饱满往往会降低实际的锚固深度;③结构胶本身存在质量及稳定性的问题;④清孔不彻底会使结构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显著下降;⑤湿度、温度、振动等外界条件影响结构胶的耐久性。
针对植筋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应选择专业的施工公司进行施工;其次,在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所要求的钢筋锚固深度求及结构胶的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植筋的锚固深度;再次,针对特殊结构构件加固时,应采取相应的配合措施,以提高安全储备;最后,应抽取一定比例植筋构件进行检测试验,以确保植筋的质量。
6.结束语
针对植筋技术的应用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工程结构因使用功能调整、结构老化等原因而需结构加固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由于设计缺陷、装潢、施工遗漏等原因造成的结构不稳固问题。总体而言,建筑植筋技术作为改造加固中常用工艺,其使用价值及可靠性是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可,在今后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并通过相关试验检测等手段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林,李莹,曾兆青. 建筑工程中植筋技术应用研究[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2,02.
[2]郭俊雄. 浅谈植筋技术加固原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J]. 内江科技.2013,10.
[3]彭文波,彭勃,单远铭. 植筋施工质量的统计分析[J]. 中外建筑. 2013,03.
[4]李昌伟. 植筋技术在改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