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要点探讨
饶东
摘要:从我国整体情况来看,森林资源面积小与林业面积占比低为典型特点。再加上我国地域面积较大,区域森林资源分布不平衡增大了部分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风险,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而想要其实现此种恶劣现状的改善目标,并获得林业产业发展进步的基本条件,就需要优化现有森林种苗培育技术,制定有效的森林种苗培育方案,以达到我国森林质量持续提升与维持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状态的目的。
关键词:森林;种苗培育;技术要点;问题与对策
作为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基础措施,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森林覆盖率具有将生态建设效果予以充分反映的指标作用,具有高质量特征的林地建设与森林种苗的培育技术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优化森林种苗培育技术流程、改善种苗培育效果以达到提升种苗质量目的,是当下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与高质量森林的重要基础。从经济角度来看,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持续优化,更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未来林业的长效发展指明了一条良好的发展道路,奠定了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兼顾的目标实现基础。
1 镇沅县地理气候与森林资源特点概述
镇沅县隶属于云南省,位于普洱市北部、处于云贵高原西侧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周边地势高差较大,平均海拔为1376m。整体气候表现呈现典型的亚热带季风特点,垂直差异较为突出且降雨量较为丰富,光照充足。
镇沅县97%为山地面积,是云南省重要的林业县,森林覆盖面积在71%左右,具有十分丰富的林业资源与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森林的种类角度来看,目前镇沅县以思茅松为优势树种,而经济树种方面则包括核桃、茶树等,且天然林资源比重极大。
2 森林种苗培育建设工作
2.1 意义
森林资源匮乏是我国森林现阶段的典型特点,大量珍稀树种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在如此态势下,森林种苗培育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也是实现地区人工造林与保护珍稀树种目标的重要基础[1]。从种苗培育技术的未来持续更新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具有维持生态环境发展稳定状态,以及缓解林业资源匮乏现状的重要作用。
2.2 森林生态文明建设特点
森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对自然环境予以优化,实现助力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森林具有水源保护、涵养水土以及净化空气等诸多作用,是对当下森林生态系统予以改善的重要基础。在森林生态文明理念的贯彻落实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关注到森林建设的重要意义,继而明确森林种苗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与现实价值。森林通过搜集雨水使其更多的贮存于地下,将达到水土涵养与补充地下水源的目的。在宽大的树冠与茂密的枝叶等树木特有状态的共同作用下,也能够起到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尤其是在治理一些地区干旱问题时,更能够突显出森林的建设优势。气候干旱使部分区域荒漠化严重,为改善土地现状,建议通过建设森林的方式固定所在区域土壤,进而降低水土流失风险。此外,沙尘天气下,大风在穿过森林时将会受到林木植被的遮挡,进而减少风速与沙尘颗粒。长此以往,森林改善当地不良环境的作用将予以充分展现,森林强大改造能力的集中展现,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贯彻以及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积极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重要规范
由于森林种苗的特殊性,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种植规范,并要求使用相关标准以限制实际的森林种苗培育流程,使之匹配产业化的培育目标。以种苗出芽階段为例,需要强调苗木生存环境与出芽阶段的培养重要意义,要求作为林业专家在苗木培养过程中,建立具有规范性特征的森林苗木培育体系,并应为苗木生长提供关键的管理看护工作条件。完成种苗播种任务后,则需要提高对后续培养管理工作的重视,以维持种苗的健康生长状态,达到促进其快速生长的目的。由于镇沅县整体海拔较高,因此更应依照镇沅县实际情况对苗木培育流程予以针对性优化,增加高质量种植土地面积,依据对树种的不同种植需求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奠定森林种苗培育质量提升的坚实基础。
3 森林种苗培育技术要点
3.1 种子处理技术
作为森林种苗培育技术应用的第一环节,种子处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培育种苗时,需要首先明确需要种植树木的具体类型,并深入了解树种的生长特性,例如休眠特征、萌发特征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树种选择使用合适的处理方式。此外,还应保证种子贮藏方案应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应为其创设适合的生长环境,依据种子的萌发效果制定后续的技术准备方案,为保证最终的育苗成果提供完备条件。
3.2 体胚苗生产技术
在实际推进森林种苗培育的过程中,建议大力推广使用体胚苗生产技术。相较传统育苗技术,体胚苗技术的应用具有多种应用优势。以松树种苗培育为例,只需要经过简单催芽即可获取到基于种子的成熟体胚,并在对其应用包衣技术后展开人工种子制作方案。完成制作任务后,作为培育人员需要选择质量匹配预期种植目标的种子,播撒在适宜环境,例如温室、大田等地。从目前的体胚苗技术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技术依旧处于发展初期,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记录技术应用流程,整体技术应用经验,为技术方案的不断完善与种子产量的持续提升提供完备条件。
3.3 灌溉水质技术
用于对种苗培育地进行灌溉的水质应保证控制的精准化效果,需要对灌溉水PH值予以定期检测,包括其中金属离子的具体含量、杂草种子生长情况以及藻类的繁殖效果等,需要搜集相关情况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根据种植场地对灌溉用水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过滤或进一步处理方案。部分地区由于忽略了对灌溉水质的检测,使得其对于灌溉用水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了解,继而影响了后续采取合适措施用以对灌溉用水质量予以调节的实际效果。
3.4 土地整翻技术
种苗生长状态与土壤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在种苗培育环节应强调土地整翻与土壤消毒环节的重要意义。以杨树培育为例,作为培育人员需要确保将土地整翻深度控制在25~28cm范围内,避免出现整翻过深或过浅现象。在整翻过程中应首先对较大的土块予以打散处理,确保土壤的疏松效果。由于土壤中可能会存在对种苗生长有不良影响的细菌或虫卵,因此在推进育苗前,需要使用合适药剂对土壤做消毒处理,可以及时消杀病虫,降低林木后期发生病虫害的整体风险。
3.5 种苗施肥技术
施肥效果与种苗是否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以及所处生长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作为培育人员应保证实施施肥方案的科学性,在对种苗进行施肥的初期,作为施肥人员就应选择对种苗施加已经经过腐熟处理的农家肥料,或是在打垅环节添加合适比例的二胺。通常情况下所使用的农家肥与二胺施加比例为:施加农家肥料3~5m3/667m2,而二胺则需要10/667m2。若种植种苗过程中发现受到强降雨天气、周边自然状况等因素影响,则应选择使用多层次施肥方式,并应根据镇沅县气候变化规律与特点选择使用合适的追肥方案,以保障最终的种苗施肥效果。
3.6 田间管理技术
森林种苗培育环节,作为种苗培育人员应确保田间管理技术的应用实效性,以维持种苗的健康生长状态。以思茅松为例,针对已经扦插完毕的松树苗,需要首先对已经完成灌溉的土地进行松土处理,以避免出现水分过多蒸发现象。应重点关注的是,在实际松土过程中必须尽量避开种穗,以免对扦插点造成影响。种苗发芽后,则应保证周边杂草拔除的及时性,尽量远离扦插点。若树苗生长至高于30cm,则建议使用合适比例的除草进行快速除草。伴随气温的不断上升,应注意及时在5~6月份使用打药灭虫的方法,及时将害虫扼杀在1龄或2龄期。
4 森林种苗培育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森林種苗培育建设发展不完全
当下我国依旧处于森林种苗培育技术发展不完全的状态,滞后的技术发展使对应的市场发展未能完善。虽然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应用重要性已经被多数人所知晓,但其实际的普及程度与受重视的效果却依然无法满足快速提升的行业需求[3]。再加上相关林业机构并未对种苗培育工作质量提出明确要求,致使现阶段森林建设市场依旧存在着诸多缺陷,继而造成了一定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行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以达到尽快改善此种状况的最终目的。
4.2 森林用地资源仍然较少
从我国当下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来看,树木荒芜现象的发生频率仍然较大,这就导致适合种植树木的土地总量呈现出了明显降低的形势。现阶段处于极度缺乏森林种苗培育建设土地资源的状态,造成虽然种苗培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环节虽然受到了较多重视,但从实际行动实况来看却难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我国以阔叶林为主的树木种植态势,如此单一的种苗培育趋势难以匹配我国森林建设发展目标,需要对其他类型的苗木培育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制定多元化的种苗培育方案以满足对不同树种的种植需求。
4.3 技术体系发展严重滞后
人工技术依旧是当下森林种苗培育过程中主要以来的技术类型,该技术伴随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与普及,从实际情况来看获得了良好的培育效果。但从当下的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建设体系构建情况来看,体系发展不够完善凸显了技术应用流程不够成熟这一缺陷,对应的人工种子的相关研究成果实际转化不容客观,进而对种苗培育技术体系的构建产生了不良影响。如此一来,国家层面的植树造林方案的落实与工作推进将受到严重阻碍。不仅如此,由于种子培育技术应用不到位,选择成树直接种植或移栽方案,导致森林的整体成活率较低,不利于我国林业产业的未来可持续性发展。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持续的研究与实验,为森林种苗培育建设模式提供创新思想条件,奠定技术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坚实基础。
4.4 幼苗质量整体偏低
人工采集是部分地区森林种苗培育环节所使用的方式,这样会使想要保证种子的统一质量较为困难。从林业部门的统计情况来看,这一部分种子无论是供种率还是良种使用率均较低,导致培育出的幼苗质量难以匹配预期的种植目标。再加上相关标准的不完善,使种子采集人员专业知识长期处于极度匮乏状态,导致当下林木市场中存在着较多的劣质苗木,甚至频频出现以次充好现象,不利于维持良好的苗木市场秩序,且林业工程建设体系的建设受到了不良影响。
5 森林种苗培育成效提升的几点对策
5.1 加大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研究力度
想要实现森林种苗培育的最终目标,关键在于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研究力度的加大,且需要对各个区域的苗木所处生长环境予以充分了解,明确苗木生长特点以全面分析不同地区林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联系林业发展状况,针对种植人员采取集中性的专业化培训,夯实自身技术基础的同时获取到更多的先进种苗培育技术。如此一来,由于积极有效培育技术的加入使得培育措施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继而达到了森林种苗死亡率的降低目的,并起到了种植成活率予以提升的作用。此外,需要依照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对种苗的培育土地状况予以改善,使其满足种苗的培育需求,为实现最佳种植目标提供完备条件。此外,还需要加大针对性的技术研究投入,通过落实具有精准性特点的控制体系达到种苗质量的提升谜底,为苗木自身抗病与抗虫性能的整体提升奠定基础。
5.2 将森林种苗培育规模予以进一步扩大
除了需要强调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应用重要性,还应提供需求的种植土地资源,以确保森林种苗培育效果,创造多种类型的便利条件。当下,为解决部分地区森林种苗培育土地面积较小的问题,建议推广使用企业与农户联合种植的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加速先进种植技术与培育技术的融入到实际种苗培育环节的进程,继而为培育人员获取到足够的经济回报奠定基础。此外,森林种苗培育对应的创新能力与积极性予以进一步提升,采取合适的种植规模扩大方案,以加速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为维持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状态提供完备条件。
5.3 强调森林种苗培育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林业管理机构、技术人员等利益相关方均应提高对新技术与新工艺的重视,加大针对性的人员培训教育,使用先进技术与统一管理方案展开种苗培育工作。通过贯彻落实相应森林种苗培育制度,能够起到在加大培育技术创新力度的同时总结经验教训的作用,为实现规模化管理与社会力量的充分发动目标奠定基础,继而构建出完善的森林种苗培育体系。
5.4 提高森林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性
产业化管理制度的下发与落实,让企业与种植户之间的合作联系更为紧密。作为企业为种植户们提供了销售渠道与技术培训条件,在种植户们有了良好渠道与技术支持后,将在提高种苗培育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实现培育种苗的高效率与高质量目标。企业与种植户达到了双赢目的,且是增加森林覆盖率、加大高质量林地建设力度的重要基础。为尽快实现这一林地建设目标,实际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就应积极探索企业+科技+种植户的创新式林地建设运行模式,将所培育的新品种提供给当地种植户,扩大种植户的种植规模,继而增加企业的林木资源储备量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6 结语
综上所述,镇沅县天然林木覆盖范围较大,因此在林木种苗种植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种子处理、种苗灌溉以及体胚苗生产等环节,加速林业产业化调整进程,并需要对培育工作结构予以整合,继而实现技术创新目标以提高整体的林业发展水平,奠定我国林业维持可持续性发展状态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妍.林业种苗种植技术要点[J].农家参谋,2020,661(14):146.
[2] 高战镖.林业种苗培育技术与管理工作优化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5):72.
[3] 金格斯别克·哈布多拉.谈林业种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20(3):128-129.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技术要点森林 Li Jianfeng:Xinshen linen fabric dream+China Textile(2018年8期)2018-10-11哈Q森林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16年12期)2017-05-05松树种植特征与种植技术要点研究新农村(2016年12期)2017-01-12分析工民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11期)2016-12-29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20期)2016-12-28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强化策略探讨现代营销·学苑版(2016年10期)2016-12-12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企业导报(2016年8期)2016-05-31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考试周刊(2016年36期)2016-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