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经验交流发言3篇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经验交流发言3篇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经验交流发言篇1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资金和项目管理的通知》,对农村集体工程、资产资源发包和处置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并将扶贫项目资产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统一管理,规范解决扶贫项目资产“归谁所有、如何经营、怎样分配、谁来监督”问题,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一、强化资产确权,下好“管理棋”
一是排查数据化。对 2013 年以来使用各级财政资金等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按照“经营性、公益性和到户类”进行分类,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合理界定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范围。
二是权责统一化。坚持“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逐一确定扶贫项目资产的“三权”(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权属,将所有扶贫项目资产全面确权到位。
三是管理智慧化。建立市、镇、村三级扶贫项目资产管护台账,全部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定期进行更新维护,实现资产台账信息化、动态化管理。
二、规范资产管护,下好“创新棋”
一是激发活力型模式。针对确权到村的扶贫项目资产,鼓励村集体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结合专业合作社、产业主体等经营实体,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业态的发展模式,对资产统一经营。*市*镇是“刷业之乡”,该镇*村立足资源禀赋,分期分批投资共 91.7 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 1350 平方米,分别租给塑业公司、装饰材料厂、制刷厂,资产收益率分别达 13.9%、11.5%、12.7%,既解决企业拿地难、前期投入大问题,又解决村集体收入低、不稳定问题。
二是探索订单型经营。针对镇(街道)统筹的扶贫项目资产,寻找潜在“下家”,通过有效沟通、公开招标,由镇(街道)先行建设,建成后由社会经营主体租用,租金分发至村集体,保障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市*镇在了解当地工业企业需求后,利用乡村振兴创业基地项目,投资 1847.8 万元购置该地一产业园 8890 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优化设计和招投标有关费用,极大提高项目资金利用率,当年租金 110 万元,收益率达 6%。
三是推动创新型项目。针对潜力较大或专业性较强的扶贫项目资产,采取合作经营、委托管理、入股分红等方式,将扶贫资金精准投入到有市场、高效益、强续航的优势产业中,不断促进群众增收。*市*镇统筹无合适建设用地的 5 个村,在该镇另有预留工业用地的村探索“飞地”抱团发展,实施扶贫联合体项目,整合 530 万元资金建成标准化车间 5000 平方米,成功吸引企业入驻,第一笔租赁收益 25.7 万元全部股份量化分配给贫困户,单股股值最高 240 元,获得收益分配最高的特困户(5 股)享受到 1200 元的收益分红,收益远高于以往各年的收益分红。*市*街道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2022年整合资金近6000万元,围绕大石板水库和披雪瀑景区打造大石板民宿项目,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赋予项目“文都”底蕴,初步论证收益率可达 6%。
三、健全分配机制,下好“长效棋”
一是明确分配原则。结合资金来源、筹集方式、受益群体等多方因素,将经营性资产收益优先用于保障公益性岗位、突发严重困难户、低收入群体,剩余部分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抱团发展项目收益分配按照市、镇、村实际,做到“区别对待、有所侧重”。
二是优化分配方式。坚持济困救急,差异化分配机制,根据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劳动能力等情况对脱贫户进行分类分档,杜绝平均主义、一发了之、一分了之。
三是注重分配效果。为充分调动困难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置“三保三护”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市*镇蒋潭村 2021年光伏扶贫电站收益近 8 万元,其中 60%按分配方案用于光伏运维人员、保洁员和护林员工资发放,其他部分用于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年终慰问。
四、严格资产监督,下好“责任棋”
一是监督有主体。明确资产建设运营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审计监督部门、资产受益群体、社会各界人士为扶贫项目资产监督的主体,监督资产日常运行管理。
二是监督有重点。采取分类施策,通过公开公示、督查调研、收益审计、绩效考核等举措,重点监督资产权属界定、经营、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等。
三是监督有结果。充分发挥督查考核“风向标”作用,将扶贫项目资产日常管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对运行正常、经营有方、效益稳定、群众叫好的,优先安排新的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扶贫项目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监督权等,有效解决扶贫项目资产“属于谁、谁来管、如何管”和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属于谁、谁来分、如何分”等问题,防止扶贫项目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确保扶贫项目资产稳定良性运转、持续发挥效益。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经验交流发言篇2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资金和项目管理的通知》,对农村集体工程、资产资源发包和处置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并将扶贫项目资产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统一管理,规范解决扶贫项目资产“归谁所有、如何经营、怎样分配、谁来监督”问题,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一、强化资产确权,下好“管理棋”
一是排查数据化。对 2013 年以来使用各级财政资金等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按照“经营性、公益性和到户类”进行分类,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合理界定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范围。
二是权责统一化。坚持“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逐一确定扶贫项目资产的“三权”(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权属,将所有扶贫项目资产全面确权到位。
三是管理智慧化。建立市、镇、村三级扶贫项目资产管护台账,全部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定期进行更新维护,实现资产台账信息化、动态化管理。
二、规范资产管护,下好“创新棋”
一是激发活力型模式。针对确权到村的扶贫项目资产,鼓励村集体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结合专业合作社、产业主体等经营实体,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业态的发展模式,对资产统一经营。*市*镇是“刷业之乡”,该镇*村立足资源禀赋,分期分批投资共 91.7 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 1350 平方米,分别租给塑业公司、装饰材料厂、制刷厂,资产收益率分别达 13.9%、11.5%、12.7%,既解决企业拿地难、前期投入大问题,又解决村集体收入低、不稳定问题。
二是探索订单型经营。针对镇(街道)统筹的扶贫项目资产,寻找潜在“下家”,通过有效沟通、公开招标,由镇(街道)先行建设,建成后由社会经营主体租用,租金分发至村集体,保障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市*镇在了解当地工业企业需求后,利用乡村振兴创业基地项目,投资 1847.8 万元购置该地一产业园 8890 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优化设计和招投标有关费用,极大提高项目资金利用率,当年租金 110 万元,收益率达 6%。
三是推动创新型项目。针对潜力较大或专业性较强的扶贫项目资产,采取合作经营、委托管理、入股分红等方式,将扶贫资金精准投入到有市场、高效益、强续航的优势产业中,不断促进群众增收。*市*镇统筹无合适建设用地的 5 个村,在该镇另有预留工业用地的村探索“飞地”抱团发展,实施扶贫联合体项目,整合 530 万元资金建成标准化车间 5000 平方米,成功吸引企业入驻,第一笔租赁收益 25.7 万元全部股份量化分配给贫困户,单股股值最高 240 元,获得收益分配最高的特困户(5 股)享受到 1200 元的收益分红,收益远高于以往各年的收益分红。*市*街道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2022年整合资金近6000万元,围绕大石板水库和披雪瀑景区打造大石板民宿项目,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赋予项目“文都”底蕴,初步论证收益率可达 6%。
三、健全分配机制,下好“长效棋”
一是明确分配原则。结合资金来源、筹集方式、受益群体等多方因素,将经营性资产收益优先用于保障公益性岗位、突发严重困难户、低收入群体,剩余部分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抱团发展项目收益分配按照市、镇、村实际,做到“区别对待、有所侧重”。
二是优化分配方式。坚持济困救急,差异化分配机制,根据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劳动能力等情况对脱贫户进行分类分档,杜绝平均主义、一发了之、一分了之。
三是注重分配效果。为充分调动困难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置“三保三护”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市*镇蒋潭村 2021年光伏扶贫电站收益近 8 万元,其中 60%按分配方案用于光伏运维人员、保洁员和护林员工资发放,其他部分用于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年终慰问。
四、严格资产监督,下好“责任棋”
一是监督有主体。明确资产建设运营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审计监督部门、资产受益群体、社会各界人士为扶贫项目资产监督的主体,监督资产日常运行管理。
二是监督有重点。采取分类施策,通过公开公示、督查调研、收益审计、绩效考核等举措,重点监督资产权属界定、经营、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等。
三是监督有结果。充分发挥督查考核“风向标”作用,将扶贫项目资产日常管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对运行正常、经营有方、效益稳定、群众叫好的,优先安排新的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扶贫项目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监督权等,有效解决扶贫项目资产“属于谁、谁来管、如何管”和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属于谁、谁来分、如何分”等问题,防止扶贫项目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确保扶贫项目资产稳定良性运转、持续发挥效益。
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经验交流发言篇3
明确资产建设运营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审计监督部门、资产受益群体、社会各界人士为扶贫项目资产监督的主体,监督资产日常运行管理。下面是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经验交流发言提纲。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资金和项目管理的通知》,对农村集体工程、资产资源发包和处置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并将扶贫项目资产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统一管理,规范解决扶贫项目资产“归谁所有、如何经营、怎样分配、谁来监督”问题,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一、强化资产确权,下好“管理棋”
一是排查数据化。对 2013 年以来使用各级财政资金等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按照“经营性、公益性和到户类”进行分类,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合理界定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范围。
二是权责统一化。坚持“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逐一确定扶贫项目资产的“三权”(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权属,将所有扶贫项目资产全面确权到位。
三是管理智慧化。建立市、镇、村三级扶贫项目资产管护台账,全部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定期进行更新维护,实现资产台账信息化、动态化管理。
二、规范资产管护,下好“创新棋”
一是激发活力型模式。针对确权到村的扶贫项目资产,鼓励村集体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结合专业合作社、产业主体等经营实体,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业态的发展模式,对资产统一经营。*市*镇是“刷业之乡”,该镇*村立足资源禀赋,分期分批投资共 91.7 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 1350 平方米,分别租给塑业公司、装饰材料厂、制刷厂,资产收益率分别达 13.9%、11.5%、12.7%,既解决企业拿地难、前期投入大问题,又解决村集体收入低、不稳定问题。
二是探索订单型经营。针对镇(街道)统筹的扶贫项目资产,寻找潜在“下家”,通过有效沟通、公开招标,由镇(街道)先行建设,建成后由社会经营主体租用,租金分发至村集体,保障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市*镇在了解当地工业企业需求后,利用乡村振兴创业基地项目,投资 1847.8 万元购置该地一产业园 8890 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优化设计和招投标有关费用,极大提高项目资金利用率,当年租金 110 万元,收益率达 6%。
三是推动创新型项目。针对潜力较大或专业性较强的扶贫项目资产,采取合作经营、委托管理、入股分红等方式,将扶贫资金精准投入到有市场、高效益、强续航的优势产业中,不断促进群众增收。*市*镇统筹无合适建设用地的 5 个村,在该镇另有预留工业用地的村探索“飞地”抱团发展,实施扶贫联合体项目,整合 530 万元资金建成标准化车间 5000 平方米,成功吸引企业入驻,第一笔租赁收益 25.7 万元全部股份量化分配给贫困户,单股股值最高 240 元,获得收益分配最高的特困户(5 股)享受到 1200 元的收益分红,收益远高于以往各年的收益分红。*市*街道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2022年整合资金近6000万元,围绕大石板水库和披雪瀑景区打造大石板民宿项目,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赋予项目“文都”底蕴,初步论证收益率可达 6%。
三、健全分配机制,下好“长效棋”
一是明确分配原则。结合资金来源、筹集方式、受益群体等多方因素,将经营性资产收益优先用于保障公益性岗位、突发严重困难户、低收入群体,剩余部分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抱团发展项目收益分配按照市、镇、村实际,做到“区别对待、有所侧重”。
二是优化分配方式。坚持济困救急,差异化分配机制,根据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劳动能力等情况对脱贫户进行分类分档,杜绝平均主义、一发了之、一分了之。
三是注重分配效果。为充分调动困难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置“三保三护”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市*镇蒋潭村 2021年光伏扶贫电站收益近 8 万元,其中 60%按分配方案用于光伏运维人员、保洁员和护林员工资发放,其他部分用于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年终慰问。
四、严格资产监督,下好“责任棋”
一是监督有主体。明确资产建设运营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审计监督部门、资产受益群体、社会各界人士为扶贫项目资产监督的主体,监督资产日常运行管理。
二是监督有重点。采取分类施策,通过公开公示、督查调研、收益审计、绩效考核等举措,重点监督资产权属界定、经营、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等。
三是监督有结果。充分发挥督查考核“风向标”作用,将扶贫项目资产日常管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对运行正常、经营有方、效益稳定、群众叫好的,优先安排新的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扶贫项目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监督权等,有效解决扶贫项目资产“属于谁、谁来管、如何管”和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属于谁、谁来分、如何分”等问题,防止扶贫项目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确保扶贫项目资产稳定良性运转、持续发挥效益。
下一篇:网络培训学习心得经典范文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