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党校教师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上发言材料(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党校教师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上发言材料(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扎根中国大地、基于中国国情、切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持续深化“两个结合”,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两个结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顽强拼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回顾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走得对、走得稳,就因为它既遵循了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成功及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结合”之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坚持在“第一个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党在100多年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活力、魅力在于创新,在于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离开本国、本民族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僵化地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没有出路。历史和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取得成功;
搞教条主义,没有经过这样一个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就会停滞不前、遭遇挫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都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实践标准,所以才能回答好解决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回答好解决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当今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及时作出回答,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始终沿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笃定前行。
坚持在“第二个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践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之于100多年来的中国,不是“移植”或“嫁接”,而是其价值观主张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具有高度契合性,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第二个结合”将这些重要元素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和体系之中,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