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国历史[明朝卷]政治脉动中的绅士社会》评介
李宗辑
“为民众写史”,是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努力的重要方向。印象·中国历史书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历史读物,致力于从专业历史研究出发,为大众书写“通识”性的读物。该书有别于国内外出版的中国通史与断代史系列丛书,旨在打破编年或专题的窠臼模式,以几个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断面,为读者展现一个王朝或一段时期内的多维立体样貌。
明史卷作者为明清史、江南史专家,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冯贤亮。他从明代几个重要的论述层面,外化为相对晓畅的言语,其中包含了一名历史学者追求祛“魅”求真、赋实反虚的学术理念,让读者切近地感知明史的基本轮廓、重要的生活画面、历史的兴衰沉浮,更为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在明朝这一特定时空之下的具体风貌:支撑明代将近三百年历史的,绝不是精心包装后的衢谭巷议、齐东野语、人物演绎,根柢在于制度运作、社会整合及群体踵接等。
本卷被作者赋名《政治脉动中的绅士社会》,意在凸显明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阶层群体,揭示了本卷书写的关心所在:在大明“祖制”奠立、推展以及渐趋“失效”且危机日重的动态历史背景下,明代官绅阶层如何措置国家机器,平衡朝廷与地方的利益冲益,调和绅士与民众的社会关系,以期王朝政治在历史进程中得以继续前行。
限于篇幅,该书的正文只能安排五章内容,即《大明祖制:从朱元璋到朱棣》《官绅政治:嘉、隆、万时代的变化》《顶级绅士的故事:青词宰相顾鼎臣的家庭生活》《从华北到小江南:袁黄的宦途与乡居》《宛转于刀剑之下:大明朝最后的绅士们》,粗看形式似乎各自独立,但恰如作者自言“各个历史断面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通过阅读可以认识到,该书在写作中想要为读者呈现出作者撰著“明史”的别样理念:守变、同异、宏微。
首先是书写的“守”中有“变”。从全书布局看,第一章和第二章具有根本性,既是对明朝历史特别是中前期历史的勾勒提要,为官绅群体发展变化的背景,更是为后三章叙述内容的铺陈奠定了重要底色。在书写中,前两章内容更多地着眼于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与贯彻问题,以及在制度层面君臣如何以更张改弦而缓和矛盾、消除危机。洪武、永乐两朝,通过准古酌今形成了“皇明祖制”,体现了从典范向法规迈越之过程。成化、弘治以降,“祖制”并非完全切合政治统治与社会调控的实际情势,已无法真正适应明中期以来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变”之最明显者,当属嘉靖朝“大礼议”的发生,这并非仅仅是一次针对皇室层面尊亲活动的争论,也是皇权对本朝“祖制”重塑的尝试。在朝臣与皇帝的对话交流、章疏往来之中,可以清晰地发现近似“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两种模式对“祖制”的解读。君臣在“祖宗之法”的阴影之下,严守文本层面的“一字不可改易”当然是“守”,然汲汲以求的“变”才是平静水面之下的潜行暗流。正德、嘉靖、万历、天启的种种违背“祖制”、僭越礼制的现象,既是自身性格使然,更是“祖制”压抑下的自我更张。官绅集团与士绅社会的构建,是明朝社会发展的显性表征,乃“守”中生“变”的重要产物。不唯如此,科举制中策问与时政、思潮的磨合,“一条鞭法”在全国各地的落实执行状况,无不是“守”中有“变”的有效注脚。君臣在自然而然之中心照不宣,逐步调适自我、让渡权势乃至制度改革,这才是晚明“尤延数十年而后亡”的内在逻辑。
第二是“同”中存“异”。以往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为方便叙述,一般将中国各地视为同质化下的一个局部。这种路径,已为学界证明大而无当;但是过度阐述地方或微观议题,存在一叶障目或以偏概全的缺陷。选择一个恰当的地区、事件、时段,则是均衡二者的重要途径与策略。江南地区是王朝统治进程中的一个核心地域,也是庶民日常生活与生计的重要承载空间,更是“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现代化”“欧洲中心论”等话语体系下频繁出镜的角色或样例:官私史料充盈而不单一,朝廷影响具体全面而非抽象,地方感觉真切又不疏离。与王朝政治间保持的“舒适距离”,令其既存留了江南的固有特质,又不失国家的制度浸润,是王朝总体情势下的地言普遍之一,是理解地方自身结构、社会形态以及内在运行机理的合适观察场域。此乃“同”中存“异”表达的佳例。作者将元顺帝与明熹宗并称“擅长木工的皇帝”,是一种视两人同为“亡社稷”之君的诙谐化写,足见王朝末路之际的相同疲势;时过境迁,明朝的结束自然有其实际国情,又属“异”之所存。晚明危机频仍,各地对于农民军或清朝的态度各异,在于后二者的介入程度不同,异于华北、西北常年面对“东虏西贼”的袭扰,江南地区仍因袭太平时代景象,醉梦于盛世生活之中。江南士民的“亡国之感”因而多有分化,或始于崇祯自缢,或起自弘光覆灭,更甚者为奏销完粮,产生了深深的断裂之感。可知绅民对“甲申”作为王朝更迭的历史节点的认知,其实并不统一,作者想要提醒读者的,就在这种历史进程之中表现出的“差异”,此又与大量著作力劝大众达成以时间断代的“共识”不同。
同为绅士阶层,“顶级绅士”类的顾鼎臣,与“县域乡绅”类的袁黄,也存有同异之别。同样是进士出身,仕途、际遇则迥然有别,一个状元及第,仕途相对顺遂;一个半百才进三甲,徘徊下士,终于黯然致仕。但他们都热心地方公益、经世济民,一个因力倡筑城被故乡质疑,死后却因保障一方有功而获建崇功祀;一个进德修业与劝善遭主流排斥,学说被视为异端且招致颇多物议。而在这些背后,确乎同是绅民对安定生活的真切诉求。要之,在皇权裹挟之下,绅士该于何处锚定自我,怎样践行“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理想,更是作者孜孜思索的问题。
第三是宏观与微观并现。以往很多历史读物,为大众提供了历史研究的一种宏观视域,铺展了各种与历史相关的专题。要让史家的“私”走向大众的“公”,其间的关键,仍在“理解”,更在“共情”。本书在写作中,有放有缩,在展现明朝大政全局后,将后三章的重点,置于王朝的基本经济区——“赋税甲天下”的江南,“微”處的论析,更多地是与作者自身研究的高度相契合。在前两章中未及展开的诸般细节问题,在后三章中有了大画幅的阐述。如书中提及的“祖宗之制大坏”景况,在第三章中通过顾鼎臣之口予以细说,那种士绅群体中的彷徨与无措之感,跃然纸上;至于牵动王朝整体注意力的江南重赋问题,在第四章介绍袁黄仕宦生涯的过程中,借《苏州府赋役议》等作了较为清晰的呈现,显现出国家力量贯彻至地方社会时的样貌及其变化;王朝末世、政权更迭之际,地方士绅百姓的应对之态,则以嘉定士绅侯岐曾在清兵南下建立统治之际的《日记》写述,予以生动地呈现,以期更好地揭示王朝控制下“权利毛细血管”般那种无孔不入的压迫感。本书以顾鼎臣、袁黄和侯岐曾三人为具象展现国家体制下士绅家庭的科举培育、权势维持以及生活变迁,折射出社会运行的基层逻辑与智慧。这些士绅游走于庙堂与江湖之间,登殿为“官”,为朝廷柱石;居野乃“绅”,为乡党寄托,成为明朝统治延续中至为重要的“元气”,而他们的行为,无不体现了其所怀持的家国情怀,从而收见微知著之效果。
除历史类著作所需的严谨与逻辑外,作者也力求让文本兼具文学性和可读性,使本书“通俗而不失典雅”。对历史细节作若干深描,以小见大式地投映明代政治与社会的发展历程,不致著作失之简薄;而以人物透视时代,用绅士勾连明朝政治变动与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也易为读者接纳和体悟。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猜你喜欢 王朝绅士历史 历史重现环球时报(2022-03-16)2022-03-16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科技研究·理论版(2021年20期)2021-04-20Summer Is Coming考试与评价·七年级版(2020年5期)2020-10-29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五名足球运动员疯狂英语·读写版(2020年3期)2020-09-22新历史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篡改历史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9期)2016-10-09历史上的八个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8期)2015-08-14投鞭断流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4年5期)2014-05-14学院派绅士cookie world(2010年9期)2010-10-26绅士的衣橱(A)数位时尚·环球生活(2009年3期)2009-06-02上一篇:高职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大运河开凿第一人——夫差》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