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8,传统文化-【易失分点】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专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练 08
传统文化
【易失分点解读】
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孟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观赏了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它就在我们身边,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主要有陶瓷、烟花、剪纸、戏曲、湘绣、古诗词、中国古代神话、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 5000 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易失分点“避雷”】
【注意事项】
怎样保护文化遗产
1、首先从自己做起,爱护它宣传它发扬它,做好承接与传承的桥梁。
2、让人们明白遗产是底蕴、是自 、是民族的根基,没有遗传就没有民族就没有国家。只有传统的传承的才是民族的。
3、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它,同破坏它的人进行坚持坚决的抗争。
4、开办遗产文化学习、讲座、竞赛等灵活积极的活动。让人们耳濡目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存在的必要性。
5、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条文进行规范和监督,维护重奖,破坏严惩。
【对点过关训练】
一、综合性学习 尊重传统文化,播洒的是根和种子;尊重传统文化,浇灌的是心与命脉;尊重传统文化,传承的是光和力量;尊重传统文化,收获的是爱与希望。2020 年 3 月,阳光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必须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本次读书交流会,同学们知识面得到拓展,了解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
①红军在遵义的故事(两个):
和
。
②《二十四节气歌》中“春雨惊春清谷天”的“惊”“清”分别指
和
。
【答案】
1.示例①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②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③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必须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①遵义会议、苟坝会议、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青杠坡战斗等(对两个即可)
②惊蛰、清明 【解析】
1.本题考查拟写活动标语。拟写标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标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好读书,读好书”,所以标语一定要紧扣该主题。关于“读书”的活动标语,可从名言警句入手分析,做出适当修改。注意本题中,要求必须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标语一般所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例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比喻);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对偶);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排比)等等。
2.①本题考查对中国红色文化的了解。1935 年 1 月初,中央红军由南向北分三路强渡乌江。1 月 6 日,红军先头部队进入遵义城。同时对娄山关敌情进行侦察,决定采用一路正面强攻、一路绕关东小道抄袭的战斗攻克娄山关。攻占娄山关一战,黔军被歼灭 600余人,红军伤亡 100 余人,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 年 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青杠坡战斗”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第一仗,也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是共产党军事史最能展现领导人英雄气概的一幕。1935 年 3 月召开苟坝会议,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1934 年 10 月,红军四渡赤水,这是在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役。
②本题考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与之对应的二十四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某校准备开展“科技点亮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人物。
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同学们对科技的热爱之情,我校将于 2019 年 1 月 13 日在大礼堂开展“科技点亮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当备受推崇的传统文化遇到科技活动,会引发什么样的奇妙变化
呢?谁又将百折不挠.,如星辰.般闪耀,成为一代天娇呢?学校为大家搭建了这个平台,你还不赶快参与,成为践行者或见证者? 育才中学学生会 2019 年 1 月 10 日 3.蔡徐坤同学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了一封邀请函。请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改正,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_____改成______ (2)_____改成______ (3)挠(_____)A.ráo
B.náo (4)辰(_____)A.chén
B.chéng 4.“我校将于 2019 年 1 月 13 日在大礼堂开展‘科技点亮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一句的状语是(
)
A.将于 2019 年 1 月 13 日在大礼堂 B.开展 C.科技点亮传统文化 D.系列 5.画线句表达不得体,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蔡徐坤同学用大数据对古诗词进行分类,他发现古诗词中有一些常见意象。比如:杜甫的《春望》中,“(1)______,______”用了“花”“鸟”两个意象;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2)_______,________”用了“雨“草”两个意象;李清照的《如梦令》中,“(3)_______”也用了“鸟”这个意象;朱敦儒的《相见欢》中,“(4)_______”用了夕阳这个意象;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5)_______,________”用了“角声”“秋”等意象。
7.活动需要制作标语。请你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的标语写在田字格内。
科技点亮传统文化
【答案】
3.
(1)祟
崇
(2)娇
骄
(3)B
(4)A
4.A
5.快来报名参加,成为活动的践行者或见证者吧!
6.
(1)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2)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3)惊起一滩鸥鹭;
(4)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5)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7.科技点亮传统文化 【解析】
3.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和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比如“一代天骄”意思是非常有能力的让人为之骄傲的人,故应为“骄傲”的骄,不能为“娇气”的娇。挠应读 náo 而不是 ráo。
4.状语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读句子可知,“将于 2019 年 1 月 13 日在大礼堂”是限制了时间和地点的状语。故选 A。
5.“你还不赶快参与,成为践行者或见证者?”说法太生硬,可以改为“快来报名参加,成为活动的践行者或见证者吧”是表示号召的祈使句。
6.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句的掌握。从“杜甫的”《春望》“花”“鸟”等提示语可知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雨“草”等提示语可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从“李清照的”《如梦令》“鸟”等提示语可知诗句是“惊起一滩鸥鹭”;从朱敦儒的《相见欢》“夕阳”等提示语可知诗句是“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角声”“秋”等提示语可知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7.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这几个字比较简单,只要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就可以了。
8.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XX 报讯
河南省教育厅近日出台意见,从今秋开学起,全省中小学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 12 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 14 课时。各中小学校要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经典诵读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利用少年宫、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资源,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空间,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内、校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交流活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5 个字)
(2)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全民阅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途径,下图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的徽标。请按照总分的结构解说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
【答案】(1)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中小学必修课。(2)在“传统文化”后添加“的热情”。(3)该徽标由图案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图案部分由手和书组成,寓意为打开书籍,获取知识(或图案部分由展开翅膀的鸟和书组合而成;图案下面是“全民阅读”4 个字,点明活动主题;寓意为打开书籍,放飞梦想。
【解析】
(1)考查概括新闻主要内容。解题方法:①找新闻的导语或中心句;②围绕六要素,组合关键词。导语一般情况下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从导语中摘取关键词概括。本则新闻的导语是“从今秋开学起,全省中小学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 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 14 课时。”根据这句话提炼主要内容:全省中小学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
(2)考查修改病句,词句缺少宾语,“激发热情”,在“传统文化”后加“的热情”。
(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中的理解徽标的设计意图。在解答时,首先要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对徽标内容(围案、文字)进行说明,然后根据徽标图案或字体的变形和特点进行理解,最后用简洁、概括的语言进行阐迷。注意画面说明要条理清晰,选择理由要合理,具有说服性。该图案上部是翻开的书页,下部好像一个人的手,仔细看图,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底部文字“全民阅读”,点明活动主题,根据文字理解寓意,旨在动手打开书页,全民阅读。或者:打开书页,梦想起飞。言之有理即可。
9.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面对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我校八年级开展了“捍卫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一:调查统计)下面的表格是学生会对八年级的 200 名同学做的抽样调查统计,请仔细阅读表格,写出你从表格中得出的探究结果。
音乐名称 古典音乐 民族音乐 戏曲 流行音乐 学生喜欢人数 20 34 12 134 占总人数比例 10% 17% 6% 67%
(2)(活动二:补写对联)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补写下面的对联。(要求:要有生肖年)
上联:金鸡踏雪辞旧岁 下联:
(3)(活动三:说说看法)下面是一位同学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你赞同吗?(不少于 40 字)
传统文化老套、无趣,既不新潮又不好玩,纯属老古董,我不想了解。还是简单好玩、新奇有趣的快餐文化比较符合我的口味。
【答案】(1)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调查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远超过喜欢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和戏曲的学生;喜欢戏曲的学生最少。
(2)下联:智犬齐吠贺新春 (3)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化能力。做这个题时,1.要注意图表中的比较的几个方面,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
2、答案与源信息要求统一。即图表包含的陈述对象、比较的各个项目角度、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转换中一定要全面准确,不遗漏。若题目要求把图表内容表述出来,还要引用图表中的具体数据来加以说明。就此题来说,比较的方面就是学生对不同音乐的喜欢人数和所占比例。由“134”和“67%”可以看出,喜欢流行音乐的最多,比例最高,而且这两个数据都远远大于其他数据;最少的是戏曲所占的比例,只有“6%”。
(2)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②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的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该相同。③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④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以此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此题还要注意要求,鸡的下一年是狗年,必须带有狗的相关字眼。
答案示例一:智犬齐吠迎新年。示例二:智犬狂吠贺新春。
(3)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主观题型,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阐明理由。对主观题的表述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有说服力,有感染力。
示例一:不赞成。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华和艺术瑰宝,其独特丰富的内涵是快餐文化无法相比的。我们应在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借鉴利用现代先进文化,但不可遗失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示例二:不赞成。快餐文化是只求速度不求内涵的一种文化现象,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重视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生命力并不长久。
10.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4 年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2016 年春节期间,一档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迅速走红,用全新的视角和方式,掀起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实践。此前,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材料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融入民族血脉,历经岁月仍散发光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说,今天我们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唤醒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瞩望文化复兴。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说,曾有一段时间,因为社会多元化发展对文化本身关注不够,出现过贬低、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甚至有过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的思想。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勃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1)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传统文化”热掀起的原因。
(2)重庆成功中学九年级(1)班拟于 6 月 12 日在“传承楼”阶梯教室举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班长,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请你为本次班会拟一条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②为了扩大本次班会的社会影响力,学校拟邀请著名作家高洪波先生作为本次班会的特邀嘉宾。请你以九年级(1)班班长的身份,给高洪波先生发一封邀请函。
【答案】(1)①国家(领导人)的指引和提倡;②传播媒介的大力推动;③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④日益强盛的中国彰显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复现的必然。
(2)①示例 1:走进传统经典,复兴传统文化。
示例 2:让经典之花,盛放在我们的田野!(要求紧扣主题,语言简洁,使用一种修辞。)
②示例:尊敬的高洪波先生,您好!我是重庆成功中学九年级(1)班班长。我们班拟于 6 月 12 日在重庆成功中学“传承楼”阶梯教室举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们关注传统文化,想邀请您作为特邀嘉宾。真诚地期待您的莅临!
【解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活动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能力。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通过阅读三则材料,可以概括出传统文化”热掀起的原因:国家(领导人)的指引和提倡;传播媒介的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日益强盛的中国彰显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复现的必然。第(2)小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和邀请函的能力。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邀请他人时要介绍自己、讲明邀请的目的,发出邀请即可。必要时还可以提醒对方做好某方面的准备,同时注意语气委婉,称呼得当。
1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 1 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2)武汉市某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答案】(1)示例 1: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示例 2: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
(2)示例 1:《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示例 2:《唐诗三百首》——走进文学的殿堂,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解析】
考查对材料的探究并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首先要表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是说明理由。说明理由如果是赞成可以从开设国学课的作用方面来回答;如果是反对,可以从开设国学课的弊端方面来回答。注意语句表达通顺。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和名著阅读。解题方略: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
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此题解答时对阅读的要求比较高,否则推荐理由就没法解答。推荐理由一般可可简要概括书籍内容或艺术特色,也可谈自己的读后收获或体会,可个性表达。如,《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
12.综合性学习
(1)传统节日不仅是文化之根,也是展现中华文明的平台。某班开展以“继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班委会决定于 5 月 5 日下午 3 点在班级举行“继承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若请你代表全班邀请校长参加活动,你会怎样对校长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主持人的开场白,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搏大精深。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结果,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为了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开展今天的活动。
①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②画线句子有一处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据调查,在中国人最喜欢的西方节日中,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请针对这种情况谈谈你的看法。(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尊敬的校长,您好!我是×班的×××,我们班准备于 5 月 5 日下午 3 点在班级开展“继承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想邀请您参加,请问您有空吗?
“搏大精深”
写作“博大精深”
结果
结晶
示例:可以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但不能盲目崇拜,更不能忽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
(1)本题考查口语交际中语言的正确运用。邀请校长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内容:称呼、自我介绍、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礼貌用语等。
(2)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写法和在句子的正确运用,尤其是近义词的辨析。
①“搏大精深”应该写作“博大精深”,这里的“博”的意思是广,多;故为“博”。
②“结果”事物发展的后续景影响或阶段终了时的状态;“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本句是指传统文化的
珍贵成果,所以该成“结晶”。
(3)本题考查写自己对某一事情的看法的能力。针对中国人喜欢过“洋节日”这个情况,“洋节日”代表来自西方的文化,但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传承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学生可从这个角度进行回答。
13.综合性学习。
传统节日不仅是文化之根,也是展现中华文明的平台。某班开展以“继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以下诗句不是关于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班委会决定于 11 月 5 日下午 3 点在班级举行“继承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若请你代表全班邀请校长参加活动,你会怎样对校长说? (3)下面是主持人的开场白,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搏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结果,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为了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开展了今天的活动。
①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②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4)据调查,在中国人最喜欢的西方节日中,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请针对这种情况谈谈你的看法。(用一句话概括)
【答案】(1)C (2)示例:校长,您好!我是×班的×××,我们班准备于 11 月 5 日下午 3 点在班级开展“继承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想邀请您参加,请问您有空吗? (3)①搏大精深
博大精深 ②结果
结晶 (4)示例:可以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但不能忽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文化常识的积累。A 句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写的是春节;B 项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的是清明节;D 项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是重阳节登高;C 项描写的是夏日的荷花,并未描写传统节日。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去邀请校长参加本此活动,首先要有正确的称呼,然后说清楚这次邀请的目的,活动时间、地点,要表达出对校长诚挚的邀请。语气要恳切,语句要流畅。
(3)本题考查学生字词的辨析。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和词语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和近义词。
“搏大精深”正确写法是“博大精深”。
结果: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所以这里应该将“结果”改为“结晶”。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需针对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在中国人最喜欢的西方节日中,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进行回答,中国忽略了自己的传统节日,转而借鉴西方的节日的行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有理即可。
1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为了发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 4 月 21 至 23 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 5 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1)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有一个词运用有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2)“发扬”
“弘扬”
【解析】
(1)本小题考查给新闻拟写标题。给新闻拟写标题可从导语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组合成标题。这则消息的导语是第一句话,关键句是“我班于 4月 21 日至 23 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 5 名获奖者”。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是:古诗词诵读比赛,结合新闻内容,可拟写标题为: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
(2)本小题考查病句辨析。“为了发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句话中“发扬”与“文化”搭配不当,应
将“发扬”改为“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此我班拟在 10 月 12 日下午 3 点在本班教室开展以“祖国传统文化伴我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5.为了加大宣传力度,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16.由于你在活动中热心又有能力,老师让你当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不少于 80 字)
17.为了使此次活动开展得更好,你需要去校长室邀请你校的王校长参与活动,你见到王校长后怎样说?
【答案】
15.了解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16.示例:同学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我想我们都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我们愿意多多地与朋友们分享中华文化的精华,愿意奋力探索已经被淡忘的远古文明,愿意接近每一个朴素的古老民族。我们的视野纵贯千古,横及八荒,遨游驰骋,此乐何及?“祖国传统文化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7.王校长,您好,我是 XX,我们班准备在 10 月 12 日下午 3 点在本班教室举行“祖国传统文化伴我行”主题班会活动,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恭候您的光临。
【解析】
15.拟写宣传语的要求:①须紧扣主题。②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 20 字以内。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如,弘扬传统文化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习传统文化精髓,传当代生活智慧。
16.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的能力,为某个活动拟写开场白时,一般先是称呼和问候语,然后介绍活动的意义,最后宣布活动开始即可。语言要有文采,有号召力。回答此题时,注意几个小问题:①前面有称呼(同学们);②谈一下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们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这也是它们吸引我们的主要原因,我想我们都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③宣布本次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我们的视野纵贯千古,横及八荒,遨游驰骋,此乐何及?《传统文化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7.考查拟写邀请函。要求学生牢记邀请函的格式。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标题居中即可。称谓:邀请函的称谓使用“尊称”,并在尊称前加敬语。如:本题应称呼为“尊敬的王校长”或“敬爱的王校长”。正文:邀请函的正文活动主办方正式告知被邀请方举办礼仪活动的缘由、目的(举行“祖国传统文化伴我行”主题班会活动)、事项及要求,写明礼仪活动的日程安排、时间、地点(10
月 12 日下午 3 点在本班教室),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正文结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落款:因为是面对面邀请,不用写落款。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你所在的学校初二年级决定开展“保护文化遗产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8.请你仿照示例,为小组拟写两个有研究价值的选题(注意不要与示例重复)。
示例:在中学生中开展保护文化遗产活动的重要性 19.活动过程中,李明同学觉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像是喊口号,“一阵风罢了”,跟中学生没有多大关系,还不如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多做几道模拟考试题实在。作为小组负责人,你准备怎么劝说他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100-120 字)。
【答案】
18.示例:(1)保护文化遗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2)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3)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
19.要点:(1)回应李明的话,反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喊口号,不会是“一阵风”;(2)阐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3)论述开展此活动对中学生的价值(重要性);(4)表达得体顺畅 【解析】
18.考查对研究问题的拟写。作答时要紧扣活动的主题“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仿照给出的示例,结合中学生的特点来拟写作答。如:在中学生中开展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方法。答案是多元的。
19.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李明同学);其次写清劝说的原因或理由(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的角度阐述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如:李明同学,我们开展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空喊口号,也不会是“一阵风”。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这对人们人格的养成、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希望你能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好吗? 20. 综合实践。
材料一 2017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
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材料二
(双翘)
(翻莲)
(1)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以上文字的主要信息。
(2)班里将举办一次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准备几句简短的开 场白,要求讲明活动的意义,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上图是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用“双翘”和“翻莲”两种手势表达了虞姬听到楚歌时复杂的感情。请根据你对京剧的了解,任选一个角度进行探究。
探究的问题:
探究的结果:
【答案】(1)中央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思接近即可)
(2)为了让学生更对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举办活动。(只要提到活动的意义 就 给 1 分;恰当地运用了任何一种修辞方法给 1 分。譬如引用名人言辞做开场白, 运用排比手法等等)
(3)探究问题:只要提出探究的问题与京剧或梅兰芳以及上图的手势相关就给分。
探究结果:只要亮出了自己探究的结果,表明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做题时一定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从前向后精读语段,并注意段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把切题的信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提取出来,如:中央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开场白的能力。拟写开场白,首先要注意称谓,同时要紧扣主题 ,言简意赅地对活动的内容、形式进行大致的介绍,语言要生动 ,有文采,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示例:各位同学,大家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基,中国的文化如同一条长河,源远流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去感受它的魅力吧!
(3)要围绕主要说明梅兰芳擅长通过不同的手势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能结合文中的内容以及图片的手势变化,同时提炼出虞姬在当时听到楚歌后悲和哀的情感即可得分。只要亮出了自己探究的结果,表明自
己的想法,言之有理即可。如探究的问题:“双翘”和“翻莲”两种手势代表了虞姬当时怎么样的情感?探究的结果:两个手势活灵活现,生动表现了虞姬在当时听到楚歌后悲和哀的情感。
21.阅读下面二则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201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请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材料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2018年 3 月下旬到 4 月上旬,东江中学集中开展了以“古典诗词伴我行”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本次比赛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 月 26 日—4 月 8 日)各班级初赛;第二阶段(4 月 9 日—10日)各年级复赛;第三阶段(5 月 1 日—4 日)全校决赛。东江中学统一组织评委对参加决赛的同学现场评分,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本次比赛参与面广,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
(1)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请你为(材料二)拟写一个合适的新闻标题。
(3)假设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答案】(1)示例: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意义重大。
(2)示例:东江中学成功开展第二届中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3)示例:寻找身边的美食文化;勤俭节约是美德等;春联大家谈。
【解析】
考查综合性学习。1)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结合原文“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请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有利于……也有利于……”,据此可概括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意义重大。
2)拟写一句话新闻,这是较为常见的压缩语段题目。新闻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包括经过、结果)等五个要素。可见,新闻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它告诉我们“谁做了什么事”或“谁怎么了”,即新闻一般是“人物”和“事件”构成的主谓陈述式。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和事件。本题主体为“东江中学”,事件是“成功开展第二届中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据此概括即可。
3)考查内容理解。主题的拟写要注意:1)、扣住材料的内容;2)、语言要简洁、流畅;3)、避免虚假的套话;4)、注意题干的要求。示例:传播东方智慧,文化润泽心灵。
22.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辨事物,说名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很多事物都有特定的含义,请你根据示例,补全其他项所指代的内容。
示例:婵娟一一月亮 ①白丁一一
②桑梓一一
③烽火——
(2)(读古诗,识情思)诗人都有一双慧眼,他们从平常事物中发现美丽,赋予情感,吟咏歌颂。请参照画线部分补写下面的句子。(要求:化用诗文,句式 相近,语意连贯)
世间万物,皆有其美,无一不牵动着诗人的情思。
它可以是李煜在寂寞无言时望见的月钩:它还可以是苏轼在料峭春风时瞥见的斜阳;它可以是
;它还可以是
。
(3)(写数字,长知识)现在,“13”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数字。但在中国古代,“13”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吉祥数字。在文学艺术、著书立说中也多使用“13”,如《孙子兵法 13 篇》,李贺的《南园 13 首》等。请你用汉字大写数字的写法写出“13”。
(4)(获经验,谈感悟)学习活动即将结束,小安整理出以下感悟。感悟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修改。
(甲)中国传统文化搏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世界人民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我学到许多知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我最喜欢古典名著,(乙)它是中华民族超过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和艺术瑰宝。
①(甲)处画线句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1)①平民
②家乡
③战事 (2)示例:范仲淹在思乡难归时听见的羌笛
李清照在疏风骤雨后牵挂的海棠 (3)拾叁 (4)①搏大精深
博大精深
②应删去“超过”或者“多”。
【解析】
(1)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白丁:白丁泛指平民,白是白色,丁是男性人口的意思。桑梓:比喻故乡,离乡的人在外地看到桑梓树时,就会怀恋自己的家乡。烽火,指代战争。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
(2)观察画线句,“月钩”是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意象,“斜阳”是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中的意象。由此可知,所填内容应化用诗词中的意象,结合诗词描述的场景,对意象进行定义和描述。注意要做到作者、诗句、意象一一对应。如:李白开怀畅饮后抬头望见的明月;陆游腊月乡村之行时品尝的浑酒。
(3)考查对数字大写的掌握。常用的 0 到 10。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据此写出“拾叁”即可。
(4)①博大精深:意思是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其形容对象多为某某内容。故“搏”改为“博”。②题画线句中“超过”和“多”语意重复,二者连用造成成分赘余,任删其一即可。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一:
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 年 12 月 21 日人民网) 材料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 年 3 月 20 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字《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表 版本 总数(篇) 年平均数(篇) 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 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 版 124 124 20.7 41.3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 (2) 从材料三中,你得出了哪些结论?
【答案】(1)材料一:从小学习古诗文经典很有必要。
材料二:目前中小学教材中优秀古诗文的比例提升了。
(2)2017 版较 2013 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了近一倍;学生年平均阅读篇数增加了近一倍;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篇数增长率均大幅提高,其中中学比小学增长率高。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探究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并灵活运用。同时,还要仔细揣摩题意,从上述两则材料中,认真筛选并分别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材料一“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可以概括提炼为:从小学习古诗文经典很有必要;材料二““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可以概括提炼为:目前中小学教材中优秀古诗文的比例提升了。
(2)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这类题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答题格式为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仔细阅读材料三的内容,可看出 2013 版中小学教材中优秀古诗文总数(篇)为 69+64,共 133 篇,2017 版中小学教材中优秀古诗文总数(篇)为 124+124,共 248 篇,增长近一倍,得出结论:2017 版较 2013 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总篇数增加了近一倍;2013 版小学年平均数(篇)11.5+21.3,共 32.8 篇,2017 版初中年平均数(篇)20.7+41.3,共 62 篇,得出结论:学生年平均阅读篇数增加了近一倍;2013 版小学增长率 79.7%,2017 版初中增长率 93.8%,得出结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篇数增长率均大幅提高,其中中学比小学增长率高。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开远市某中学九年级(2)班决定开展“咏经典·信中国” 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咏经典)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颂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24.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_______________ (信中国)
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 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25.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
【答案】
24.咏诗词弘扬传统。(大意相近即可)
25.(1)让后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2)在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3)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从我做起。
【解析】
24.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意义相关等。学生根据对联的要求写出即可。另外,对联要求上联末字必须是仄声, 对联要求下联末字必须是平声。学生平时要多多加以练习。本题上联是“变形式演绎经典”,这个上联由动宾短语“变形式”和“演绎经典”组成,下联也应该运用同样的结构,可以对:唱诗词传承文化。
2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熟读理解所给材料,抓住关键词语,从中筛选找出重要的信息加以整合。根据材料中的“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可得:对传统文化应持有 “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态度。根据“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可得: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弘扬。也可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如: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有尊敬的态度,要让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26.八年级(1)班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字)
11 月 30 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地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1 届常委会,对 37 个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进行了评审。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活动中,小军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忙修改。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凝聚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唐诗宋词就是其中的两颗耀眼的明星。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受到冲击。(B)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从 2006 年起,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①A 处画线句有语病,应将“
”改为“
”。
②B 处画线句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将“
”和“
”调序。
(3)对联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班级举行对联比赛,请你把他们拟写的对联补充完整。
①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
迎新春。
②精准扶贫,同
小康路;科学施政,共吟盛世歌。
【答案】(1)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2)①凝聚
创造;②弘扬
继承 (3)①朵朵;②奔 【解析】
(1)本题考查语段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