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检测试题-2022 -2022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含答案)

|来源:网友投稿

 第 二 单元

 《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1、2019 年 4 月 15 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损毁严重。习主席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瑰宝。从中可以看出(

 ) ①民族文化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法兰西文明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④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 年北京--张家口将举办冬季奥运会,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出(

 )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② 文化交流借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我国在面向世界过程中有博大的胸襟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020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同云冈石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由此可见(

 )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④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2020 年 3 月 9 日,一堂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现象级”思政大课圈粉无数。四位教授在线“云”开讲,与各层次学校居家学子分享疫情大考的启示。据统计,当天 5027.8 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人民网等平台总访问量达 1.25 亿次。有不少学子表示心头始终萦绕着“此生无悔入华夏”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这堂思政大课的成功(

 )

 ①取决于形式的新颖、手段的高超

 ②展现了教育的意义、文化的力量 ③显示着继承的必要、传播的价值

 ④增强了爱国的情感、担当的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9 年 9 月 2 日,白俄罗斯“中国文化日”开幕式在其首都国家模范歌剧芭蕾舞剧院举行,中国国家名剧《杨门女将》惊艳亮相。观众不仅为精彩的武打戏叫好,也为剧中的故事所感动。本次活动(

 ) ①搭建了中白两国人民心灵沟通的桥梁

  ②是中国对白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③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消融了两国文化差异,增加了文化理解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京津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启动会暨首届“京津冀馆校教育”论坛于 2019 年 12 月30 日在京召开。这一项目旨在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进行对标,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的放矢地开展博物馆教育工作。博物馆进校园有利于(

  ) ①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②学校与博物馆共建共享,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 ③将博物馆教育纳人国民教育体系,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④创新学校与博物馆合作的模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习近平强调,宣扬主流意识形态要借助“融媒体”的力量。这是因为(

 ) ①“融媒体”具有更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功能 ②“融媒体”是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基本标志 ③“融媒体”能够不断丰富和扩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 ④“融媒体”能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2019 年 4 月 18 日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 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 76.2%,较 2017 年上升了 3.2 个百分点。国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

 ) ①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是社会生活中最方便、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作为中国在海外创建的第一家文化中心,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成立 30 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热爱中国文化的当地人。“让当地人来讲中国故事,比我们自己讲效果好得多。”当地人讲中国故事(

 ) ①使当地文化融入中国文化,提升了两国文化交流效果

 ②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促进了中华文化创新

 ③实现了中华文化的本土化表达,推动了中华文化传播

 ④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9 年 11 月 17 日,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闭幕。本届艺术节中,来自俄罗斯、捷克、以色列、卡塔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10 多部作品广受欢迎。这体现出(

 )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要尊重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19 年 10 月 29 日,第三届来华留学生孔孟文化节隆重开幕。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与俄罗斯彼尔姆国立人文师范大学现场签约,双方在合作办学、师生交流等方面达成一致。这告诉我们,处理中外文化交流要(

 ) ①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 ②求同存异,促进两种文化相互包容

 ③增强自信,彰显文化优越地位 ④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2019 年 8 月 21 日,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一堂好课》走进大学,将名家大师的毕生所学精华带给学生们,除了提供愉悦的体验,更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这表明(

 ) A.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C.大众传媒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13、2019 年清明节,国家民政局紧扣“文明、绿色、低碳、环保”的宗旨,宣扬清明文化、倡导祭祀新风。“慎终追远”仪式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 ①承袭传统孝道文化,筑牢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②传统孝道文化可以因时而变,应为其注入时代精神

 ③传统孝道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该传承和弘扬

 ④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章中所引用的古代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诠释与广泛传播。这是基于(

 )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容易引发国民共鸣

 ②与大众传媒结合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要全盘承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古代留传的许多家训不乏经典,但其中也有很多封建义理说教。对待古代留传下来的家训,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 ①辩证地分析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②将其作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对其中落后和腐朽的内容加以改造或剔除 ④大力弘扬并积极传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孝道的内涵和行孝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代社会,“父母在不远游”“埋儿奉母”等观念和方式已经不合时宜,而教父母上网,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视频问候等,已成为表达孝行的现代方式。可见(

 ) ①“孝”文化具有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继承“孝”文化必须摒弃其中的糟粕

 ③中华“孝”文化已全面实现创新性发展 ④时代变化彻底改变“孝”文化的基本特征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7、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专门的 APP,利用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让群众足不出户感受文物之美,深得群众青睐。这表明(

 ) A.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B.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人们需要的是科技手段“活”起来的文化 D.科技运用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18、2019 年 4 月 30 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这表明( ) ①传统思想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

 ②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③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思想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们在接受采访时一致认为,2019 年高考命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推进了高考内容改革,机制性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系性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这说明(

 )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最为有效方式

  B.应试能力是人才素质的根本标准 C.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

  D.教育方式的变革引领人的发展 20、在 2019 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重振师道尊严”。他认为师道神圣不可违反,一定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强调尊师重道是因为(

 ) ①只有教育才是人类自觉传播文化的活动

  ②教育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答疑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④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1、2019 年 9 月 6 日,《哪吒之魔童降世》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奖,它在保持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观照现代人的生活,并广泛汲取多种文化的营养,融入时代语境,使得传统文化迸发新活力。由此可见(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进行创造性转化才具有生命力 ②注入时代精神是对传统文化创新的要求

 ③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④ 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在实践中丰富其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近年来,浙江某市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为基调,在不改变古村落原始格局的基础上,整村重新规划、改造,修旧如旧,建成集文化传承、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吃起了“旅游饭”“文化饭”。这样做的依据是(

 ) ①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继承

 ②先继承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中宣部部长强调:要做大做强做优宣传文化主业,推进文化业态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把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世界。要把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就必须推动文化的创新。这表明(

 )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D.创意设计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4、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电视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2019 年央视开年大剧《启航》热播。该剧紧紧围绕“城市发展”展开故事,其内容呼应了当今各种社会话题,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生活体验,产生强烈共鸣,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意义。《启航》的热播反映了(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B.优秀的作品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中国影视行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D.文艺创作只有赢得市场才有价值 26、电视剧《都挺好》是从子女教育、原生家庭矛盾、赡养老人等社会现实问题入手,全方位演绎了现代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主要表明(

 )

 A.优秀作品能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7、2019 年 3 月 15 日,故宫博物院和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打造 5G 应用示范、建设故宫智慧院区、举办人工智能大赛等方面合作,进一步推动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让故宫“火”起来、“活”起来,需要(

 ) ①开发和推广文化创意产品

  ②凭借科技元素传播故宫文化

 ③植根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④开发故宫文物的经济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国产大飞机试飞、量子加密技术突破、空间站时代到来、高铁技术更新换代„„近些年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也日益改变着世界看待中国科技的目光。这体现了(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保证 ②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③科学技术是决定文化发展的因素 ④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日益增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9、2019 年 4 月 26 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如果人为阻断江河的流入,再大的海,迟早都有干涸的一天。这一比喻启示我们(

 ) ①在文化交流中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 ②在文化发展中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③在文化创新上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在文化传承上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面对社会热议的英语高考存废之争,甲认为,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乙认为,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不足之处在于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 B.乙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C.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随着高考方案的改革,对外来文化的抵御将进一步增强 31、一则暖心的春节档宣传片《啥是佩奇》引爆网络。该片的拍摄灵感,起源于在拍摄山村农民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很少有时间跟家人团聚的状况,由此希望通过该片反映人们的心理需求——对家人的关心。该片的走红印证了(

 ) ①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②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的精神需求

 ③大众传媒具有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博采众长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打乱了人们走亲访友的生活节奏。一些“土味”宣传标

 语“话糙理不糙”,成为网络爆款,一些用快板、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形式创作的抗疫作品,更是受到群众欢迎,在宣传防疫知识、增强抗疫信心方面功不可没。这启示我们应(

 )

 ①扎根文化创新的源泉,回应社会实践的需求 ②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创新文化的表达方式 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④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立足群众的精神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3、以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北京故宫的朝珠耳机、VR 版的《清宫美人图》,陕西博物馆的兵马俑系列、“唐妞”„„这些萌萌哒的文创产品,受到了来自海内外游客的追捧。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是开发其经济价值

  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传统文化可与当代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对接

 ④创新性发展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2019 年 9 月 29 日,戚某因在网上发布“精日”言论,被依法拘留。当前,喜欢日本文化的中国年轻人中,部分人已越过底线,伤及民族尊严,践踏人格“红线”。依法惩处“精日”,十分必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应努力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②要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错误思潮

 ③外来文化的传播弱化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心 ④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2020 年是紫禁城建成 600 年,又是故宫博物院成立 95 周年,这是我国的一件文化盛事。紫禁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别具一格,它在建筑中大量使用了雕刻、贴金、镂金、漆画、景泰蓝、玉石及螺钿镶嵌、硬木贴络、绸缎装裱等手段,将高超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融合融为一体,体现了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最高成就。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紫禁城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 ②紫禁城宫殿建筑群的独树一帜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紫禁城的悠久历史决定其文化价值,越是古老的建筑越有文化价值 ④紫禁城宫殿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利于增强国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每题 10 分, 共 30 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圆了中国作家的“诺奖”梦。莫言的作品植根于中国农村,反映农村生活,并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的影响,又吸收了拉美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认为其作品“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

 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莫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37、习近平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 苏木绰,是土家语“祖源之地”的音译,指的是武陵山区土家族居住之源,石堰坪土家村寨,至今还保存着 182 栋建于明清时期的土家吊脚楼,民俗风情古朴浓郁。

 秋分时节是农民丰收节。此时的苏木绰石堰坪村,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里仍传承着古法收割稻谷的技艺。每到农忙,田埂上随处可见农民们挑着箩筐,背上背篓,抬上板斗,割稻、打禾,虽然工效比不上机器收割,却闪耀着农耕文化的光芒。金灿灿的稻谷,沉甸甸、香扑扑,这是一年辛苦劳作的最佳成果,饱含着对首个农民丰收节的庆祝,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最质朴的向往。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分析苏木绰石堰坪村是如何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的。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举国上下打响了一场伟大的抗击疫情阻击战。

 材料

 疫情期间,由中国文联、中国视协、中国影协创作的抗疫主题 MV《坚信爱会赢》在多个网络平台上线。北京龙在天皮影剧院创作的皮影戏《孙悟空大战病毒妖》,把孙悟空降妖除魔的传统形象与白衣战士抗击疫情、消灭病毒巧妙结合,受到观众喜爱。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艺志愿服务队唱出了“最炫民族风”,联系澳洲等留学生加入,对土家文化山歌、南曲、渔鼓、花姑子戏等“旧瓶装新酒”,创作出各类宣传宣讲视频。广大文艺爱好者创作话剧、戏歌、诗歌、小戏小品、戏曲微电影等记录、讴歌抗疫一线各行各业凡人英雄的事迹,起到了强信心、鼓士气、暖人心的作用。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抗疫“以文化人”,凝聚起中华儿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文化抗疫是如何凝聚起中华儿女强大的精神力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测试题

 答案

 1-5ADCDD

 6-10DABDB

 11-15 DCCAB

 16-20 CBCCB 21-25ABCCA

  25-30 CABAD

  31-35AADCA

 36 答案: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莫言作品立足于生活实践,植根于中国农村,反映农村生活,是其作品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②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莫言作品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的影响,实现了历史与当代的结合。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莫言作品吸收了拉美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民间故事结合起来,使其作品不仅有中国特色,且兼具国际视野。

 37 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苏木绰石堰坪村继承传统习俗,秋分时节收割航谷,承载了对美好生活最质朴的向往;并且至今保存建于明清时期的土家吊脚楼,保留着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苏木绰石堰坪村仍传承着古法收割稻谷的技艺,背上背篓,抬上板斗,割稻、打禾。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苏本綽石堰坪村古法收割稻谷,虽然工效比不上机器收割,却始终涌动着对农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8 答案:①利用现代科技、大众传媒进行线上宣传,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传递正能量,鼓舞人心。

 ②立足于抗击疫情实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