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点,花会开
付云燕 张姗
编者按:“我对种子信心十足。只要告诉我你有一粒种子,我就准备期待它创造奇迹。”十九世纪著名文学家亨利·戴维·梭罗如是说。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逸夫小学的班主任每天都在践行这句话。不管面对横冲直撞的“神兽”还是受伤的“天使”,他们总能用爱和耐心,加上一点方法,赋予学生自我生长的力量。别着急,慢一点,花会开!
李洲洋:学生自治“三步走”
“我认为班级管理最理想的状态,是学生自治。”三(1)班班主任李洲洋说。
这个目标诞生于2014年9月,年轻的李洲洋第一次带一年级,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教室卫生脏、乱、差,小豆丁们却不以为意。他们课上坐姿歪七扭八,课下连滚带爬。一天下来,教学内容毫无进展,李洲洋却累得够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小家伙们学会自我管理!
第一步,让一部分学生先行动起来。李洲洋开始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每天放学后值日小组打扫教室,他分配好任务,教授基本方法后,一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一边观察大家表现。谁会劳动,谁“爱管闲事”,他就将他们选出来,培养成值日组长,再选拔出值日班长。
“从最简单的小事入手,比如打扫卫生,收发作业,我一点点讲标准,手把手教方法,大约一个月后,孩子们会做得很熟练。”李洲洋说。
第二步,让每个学生都有“责任田”。李洲洋认为,应让每个学生都有“工作”,建立主人翁意识。低年级时,他把班级工作分得特别细致,便于学生快速上手,有负责红领巾检查的,有负责小手检查的,有负责桌椅摆放的,有负责路队的……到高年级,“责任田”难度升级,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整理和借阅登记,宣传部部长负责组织人手画黑板报和节日庆祝活动,比赛主持人负责组织班级朗诵、讲故事比赛,等等。
第三步,大胆放手,让学生发挥创造力。“一般来说,三年级下学期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习惯会建立起来。”李洲洋说,“接下来,我会给学生更大的舞台。”拿每月黑板报来说,他只给主题,由宣传部长带领同学商议确定内容、版式等。他越放手,班级黑板报越精致。
李洲洋发现,通过承担班级工作,学生变得很自信,他们不仅会干活了,责任意识强了,还会规划学习和生活了,部分学生甚至有了梦想。上一届班级的宣传部长曾对他说:“老师,我长大想当设计师,去报社设计版面,或者做室内设计。”
“其实梦想未必会实现,孩子将来不一定会走现在设想的路。”李洲洋说,“重要的是,有了梦想,孩子就有了向上的力量。”
赵静:教育学生≠解数学题
一个班里难免会有暂时掉队的学生,如何帮助他们归队?二(3)班班主任赵静积累了不少经验。“当学生带着他的个性、习惯和生活经验,从家庭进入学校,教师就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她说。
赵静的方法是,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特点,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要求。明明(化名)是个转校生,刚来逸夫小学时,上课不知道拿出课本,还经常躺地上玩,仿佛是“局外人”。赵静没有批评他,而是从最基本的习惯开始要求,鼓励他拿出课本,翻到上课要求的那一页。
当明明能够做到这两点后,赵静狠狠夸了他一通,并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解决知识掌握问题。她对明明说:“今天老师讲的题你没听懂,没关系,你先把这道题抄下来。”那是一道进位加法题,明明抄下题目后,随意写了个答案。赵静发现他根本不理解算法的实际意义,果断决定从一年级数学知识教起。一天天过去了,明明学会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兴趣越来越高,他不仅上课认真听讲,还经常主动给赵静看自己的练习本。“我希望给孩子一个成长的阶梯,让他每次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赵静说。
对班里掉队的“小蜗牛”們,赵静非常有耐心。课堂上,她向他们提问,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课后延时服务,她为他们“开小灶”,帮他们一点点前进;她还在班内物色了一批能干的“小老师”,让学生互帮互助;只要发现一丁点进步,她就由衷地表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她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培养,让闪光点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
让“小蜗牛”们进步是长期的工作,经常事倍功半。“以前我会心烦意乱,甚至泄气。”赵静说。现在她会用平常心看待这些情况,她认为,教育不是解数学题,只要条件梳理好,解题步骤正确,就会得到正确答案。“问题是成长的必然环节。只要孩子在前进,我就很开心。”赵静说。
刘克:我的班级“不安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治国如此,治班亦是如此。对班级管理,我从不满足于安逸,我要求优秀甚至追求卓越。”一(4)班班主任刘克说,她的眼里闪烁着坚定的信念。她从教已有十五年,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她的“治班法宝”。
通过活动,刘克将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家庭文化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逸夫小学的学校活动丰富多彩,刘克发动学生积极参加。“我的祖国”“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妈妈,您辛苦了”……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父母的养育之恩。“校长杯”校园足球比赛、“走进新时代”校园自编操比赛、“手书汉字,经典传承”逸夫小学汉字诗词听写大赛……学生在“文艺体”生态大循环中提升了学习兴趣,拼尽全力取得优异成绩,为班级赢得荣誉。
家长是活动主力军,活动策划、筹备、实施,每个环节都有家长志愿者的身影。比如冬至活动,对除了包饺子还要准备哪些菜肴、学生参与什么工作、设计哪些游戏环节、如何确保安全等,家长非常操心。刘克发现,家长从班级活动中感受到了亲子间浓郁的情感以及学校和班级的良好氛围;学生看到父母为班级出力,特别自豪,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能为他人带来快乐,他们很幸福。这不是收到礼物的开心,不是玩耍的快乐,是与教师、家长和同学共同创造美好的幸福。
刘克还巧妙运用活动,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营造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班级文化。随着物候变化,节日流转,她精心设计意趣相融的活动课。比如寒冬腊月第一场雪,她会组织学生分组踩雪、堆雪人,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蕴含的自然趣味。中秋节到来之际,她带着学生话中秋、品月饼、颂诗词,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我希望通过各种活动,为孩子们增添学习、生活志趣,助力他们开拓思维、扩大视野,爱班、爱校、爱家、爱国。我希望他们将来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刘克说。
王静静:先有爱,再有教育
四(5)班班主任王静静工作已有二十一年。“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她先开了个玩笑,接着郑重地说,“但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复杂全面、常做常新。做得好了,孩子和家长会受益终身。”
王静静认为,教育不能脱离爱。她要求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她不会按照学习成绩给学生分类,而是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家庭有困难的、缺少母爱父爱的学生,她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开导、鼓励,帮助他们消除精神压力,解决实际难题,回归正常轨道。
“老师,欣欣(化名)又骂我了!”一名学生气冲冲地跟王静静告状。这名学生口中的欣欣是一个让她又头疼又心疼的孩子。最开始,她发现欣欣上课不专心听讲,不爱交作业,经常跟同学闹矛盾,顶撞老师。经过了解,她发现欣欣家庭情况很特殊,长期缺乏关爱,就经常和他谈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他。慢慢地,欣欣愿意和她说心里话了,跟同学闹矛盾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有一天,欣欣值日特别积极,又擦黑板又扫地,王静静赶紧鼓励:“你扫地很干净,如果能认真写作业、按时交作业就更好了。”那天上午第二节课后,欣欣主动跟她说:“老师,我今天下午就把作业交给你。”她顿时愣了,心想:这孩子把我的话放心里了。下午,欣欣果然交了作业,虽然字迹有些潦草,但能按时交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后来,他按时交作业的次数越来越多,字也写得越来越好。
王静静热爱学生,也要求学生心中有爱。她常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她说:“我经常对学生讲,比起学习,我更关心你们另外三个方面:一是注意安全,如果没有安全其他都是空谈;二是品行端正,学问再大,如果没有德,也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三是懂得感恩,父母养育你们不容易,你们要好好学习,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王金霞:这个孩子需要我
“老师,今年的元旦联欢会太有意义了,我终身难忘。”2021年元旦联欢会后,看着小易(化名)兴奋的脸庞,听着她激动的话语,王金霞欣慰极了,难以想象几个月前,这个孩子曾那样地孤僻、无助。
王金霞是三(5)班班主任,小易是她往届的学生。当时已经进入高年级,学生心智越发成熟,思维更加活跃,唯独小易与大家格格不入。她总是独自坐着,一言不发。如果听到同学议论父母,她会赶紧低头。偶尔做错事,她会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王金霞心想:这孩子需要我。
王金霞决定先接近小易。下课了,她走到小易跟前,蹲下来,问她上课听懂没有、作业会不会写、早晨吃什么饭等,小易仅用摇头点头来回答。但王金霞没有怪她,一有机会就找她聊天。慢慢地,小易终于开口回答问题了。通过进一步交谈王金霞了解到,小易父母关系长期不合,家里经常出现战争,每当这时,小易就躲在屋子里哭。后来,父母离异了,小易和外婆、妈妈一起生活。她害怕同学议论自己,尽量避开大家。
了解到小易的情况,王金霞心疼极了。她上门家访,跟小易推心置腹地交谈,教她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并通过小易外婆了解她的思想变化。她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小易,让她时刻感到集体的温暖,如号召班级小干部课间主动找小易玩,放学路上和她一起走,班级活动拉上她参加……渐渐地,小易脸上有了笑容。
那个学期元旦前,王金霞和小干部们商量,让小易参加联欢会演出。每天放学,大家拉着小易一起排练节目,一起布置教室。联欢会上,不管是节目表演还是猜谜语,小易都参加了。她还和同学们手拉手跳起了欢乐的舞蹈,笑得非常开心。
从那以后,小易彻底变了,她能主动和同学交谈,上课敢把手高高举起来,大胆回答问题。她已经成为一个热爱班级、关心同学的孩子。
“也许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两个特殊的孩子,他们的心灵受过创伤,内心更敏感,行为更消沉。他们失去了家庭应有的温暖,比一般学生更需要爱,我会努力为他们打造充满人文关怀的伊甸园。”王金霞说。
杜海霞:家长和学生都是“潜力股”
“我是2008年毕业的,第二年就开始当班主任了。”六(3)班班主任杜海霞笑着说,“现在我已经是别人眼中的‘老班主任’了,我也是有‘工作秘方’的人了。”
杜海霞的“工作秘方”,是把家长和学生看作“潜力股”,与他们共同成长。她重视跟家长达成教育理念的共识。每次接手新班级,她总会半开玩笑地跟家长说:“不要一看到老师来电话就哆嗦,我不是告状的,只是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需要您帮忙。我也很开心能接到您的电话,跟您沟通孩子的情况。”通过共情,沟通氛围一下子融洽起来。
如果遇到问题,她首先跟家长讨论学生现状、目标、解决方法等,征求家长意见,达成一致后才会找学生谈心。渐渐地,班里的家长和杜海霞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教育方法,更成为她教育教学的好帮手。
班里有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她建议家长每晚用二三十分钟给学生读一段文章,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答应了,几个月后,家长开心地说:“杜老师,您不仅解决了注意力的问题,还把我们家学习氛围建设起来了!班级有啥需要我帮忙的您尽管说,我愿意克服一切困难支持您的工作!”
杜海霞认为,成长的路上总是充满崎岖,家长和学生都需要引导和鼓励。她曾经带过一个学生小涛(化名),学习成绩较差,家长特别头疼,经常和她诉苦:“老师,我都想放弃他了!”杜海霞给家长打气:“男孩一般发劲儿晚,过几年很可能会后来居上。”她向家长详细讲解了男女生身心发展特点,家长终于不那么急躁了。鼓励完家长后,她又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小涛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不要气馁。
2019年的一个秋天,小涛家长给她打电话,开心地说:“孩子升入初中后一切都很顺利,成绩也不錯。杜老师,谢谢您对我和孩子的教育。孩子想对您说,谢谢您让他相信自己能改变。”
“我经常把这个故事讲给现在的家长和学生听。”杜海霞说,“我告诉他们,你们都是潜力股,只要功夫下到了,肯定有收获!”
猜你喜欢赵静班级班主任我的班主任①学苑创造·C版(2021年8期)2021-08-12徒 步 旅 行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期)2018-10-08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新班主任(2018年1期)2018-05-14在家在校都很烦小火炬·智漫悦读(2017年4期)2017-06-30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中学生博览(2016年11期)2017-01-06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2期)2015-01-14以牙还牙小樱桃·童年阅读(2014年10期)2014-11-03我们的班主任等小星星·阅读100分(低年级)(2009年4期)2009-04-29我的班主任大人中学生博览(2009年24期)200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