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探析
吴文苑
摘要:地理学科是一门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人类所在的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为主要教學内容的学科。作为高中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是获得更优质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取得更好学习效果的有效力量,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将其落到实处。
关键词:地理学科;高中课程;核心素养;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能力的培养取代知识的传授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核心素养是人们在社会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现代,如何在中小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地理是高考考核科目之一,而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利用新的手段、新的方法构建新的学科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此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改变过去以讲授法为核心的授课方式。改变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和“刷题”的方式来提高地理成绩,强调高中地理课程的实践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
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要想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就要让学生基于书本知识进行地理主题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索,也可以将课程内容设计成探究性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完成相关探究内容,帮助他们强化地理思维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深入到周围的地理环境中,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地理的奥妙并提高学生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密切联系生活
与生活联系紧密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针对不同的地理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新课程学习方法,以此来充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探究活动,将枯燥乏味的书本内容转化为有趣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鼓励他们灵活运用新的学习手段自主阅读相关资料,以此来加深对地理知识和核心素养的联系,进而形成相对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
四、发展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策略
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运用多种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地理时空要素思维。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地图这一简单、有效教学工具的应用程度。在高中世界地理的课堂上,如在教学“西北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世界上所有存在荒漠化的国家和地区,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做对比进行差异性的分析。此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展开填图、绘制地图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空间素养,如让学生识记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加深对读图知识的认识,从而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很好地培养。第二,创设多样化的地理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重感官,让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地理知识内容的学习中来,使得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第三,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上要注重针对性的点拨,让学生在既有思维的基础上能够有所提高。
五、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策略
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仅靠简单理论知识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看到地理对学习、生活、生产的促进作用,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拓展地理学习视野,达到更优质的地理学习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要加强对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视,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意识地为学生组织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在校园内给学生提供模拟地理园、地理活动教室、地理气象观测站、模拟天文台、地理橱窗等场所,让学生在场所里展开具体的地理实践活动。又如,展开地理微活动,充分利用常见的自然地理现象、相关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地理主题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主题微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发现问题,探索原因,解决问题,进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使自身的沟通交流、地理实践、问题解决等多项能力也得到有效地提高。此外,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不同表现给出专业的指导和点拨,做学生的引路人、促进者,使得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有效地提高。
六、渗透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它指的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建立协调观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而这不仅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人地关系是地理主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其与人地协调观念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渗透人地关系的教学,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念。例如,在“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节中,教师就可以以发达国家的案例讲解人地协调的关系模式。如在“资源的回收利用”方面,教师可以讲解日本的资源利用措施,包括严格的垃圾分类标准、从小开始的垃圾分类回收教育等,而这,让日本从一个资源小国变为一个资源“大”国。而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新加坡的举措。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中国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光盘行动、实施新的垃圾分类方法的意义。当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三江源”这样不协调人地关系造成的后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不仅需要教师重视兴趣的激发,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还需要教师引入区域案例、思维导图等多种方法。这样,教师才能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未来生活中必备的地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汤国荣.基于地理核心养培育的深度学习课堂建构[J].地理教学,2020(24).
[2]王琛.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31):149-150.
猜你喜欢核心素养思维兴趣与爱好疯狂英语·爱英语(2021年8期)2021-09-17落实核心素养须守住“源头活水”——核心素养视阈下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湖南教育·C版(2018年10期)2018-10-22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党的生活·青海(2018年1期)2018-05-14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设疑开始师道·教研(2017年11期)2017-12-10追本溯源提升素养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7年7期)2017-11-04思维总动员(三十一)琴童(2017年7期)2017-07-31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年6期)2017-06-15思维总动员琴童(2016年12期)2017-01-16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新高考·高三数学(2016年4期)2016-08-10上一篇:新时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