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运用综合思维,打造地理高效主题式课堂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主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综合性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内容为例,探究基于综合思维的地理课堂主题式教学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铺搭桥梁支架,有效实施探究;倾听交流展示,精准解释疑惑;构建知识体系,迁移实践应用;关注学习过程,综合评价质量。

关键词 中学地理 主题式教学 综合思维 水循环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1]。主题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一种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指围绕一个或几个经过结构化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和地理问题等地理主题进行综合性教学[2]。基于综合思维的地理课堂主题式教学设计,基本环节是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铺搭桥梁支架,有效实施探究;倾听交流展示,精准解释疑惑;构建知识体系,迁移实践应用;关注学习过程,综合评价质量。

一、起始点——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和情境,犹如盐和汤[3]。盐溶于汤中才突显其价值,知识融入情境中才突显其魅力。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探究兴趣,使其产生探究意愿,是地理课堂培育学生综合思维的源头。在地理教学中,创设高质量的学习主题情境,需要注意五点:一是情境的新奇性,即诱发学生的猎奇心理;二是情境的接近性,即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三是情境的真实性,即利用学生真实的现实生活素材;四是情境的学科性,即站在地理知识的专业视角;五是情境的复杂性,即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

例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时,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塑料盆、烧杯、白色透明的薄膜、橡皮筋、小石头、沙子、自来水等),根据水循环过程的基本原理,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设计水循环模拟探究实验。根据水循环模拟探究实验的主题情境,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如下:一是,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二是,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什么;三是,三种水循环分别包括哪些环节;四是,三种水循环都具备的环节有哪些。上述的教学设计,把教材陈述性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思考探究的问题,把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心点——铺搭桥梁支架,有效实施探究

倡导探究学习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路径,其实质是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课堂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探究的载体是探究活动[4],开展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方式。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关注团队合作状态,即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和互相聆听,积极探讨完成共同任务;二是关注团队学习困难,即关注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团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及时提供帮助,促进探究学习活动顺利的开展。

例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时,发现“水循环模拟探究实验”的主题情境设计有困难,点拨帮扶如下:塑料盆内是否可以加适量的自来水模拟海洋;烧杯内是否可以装满沙子模拟陆地;装满沙子的烧杯是否可以放入塑料盆内;是否可以用薄膜和橡皮筋封住塑料盆盆口;薄膜上小石头位置是否可以放在装满沙子的烧杯正上方。发现“水循环环节”的总结归纳有困难,点拨帮扶如下:大气部分为水汽输送阶段和降水阶段,地面部分为径流阶段与蒸发阶段;蒸发包括海上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腾,降水包括陆地降水和海上降水,输送包括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通过上述的教学设计可见,应在学生疑难处及时提供帮助,可避免学生无所适从,促使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由表层走向深层,为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找到合适的路径。

三、关键点——倾听交流展示,精准解释疑惑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内心迫切地想展示团队合作获得的相关学习成果。此时,教师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发布会”。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发布会”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合作学习小组团队成员应人人参与,分工不分家,推荐1位小组成员为主讲人,其他小组成员为后援团,随时补充并解释其他小组提出的质疑;二是,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当出现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时,教师需要“挺身而出”,及时精准地释疑,弥补学习成果的缺憾,力求圆满。

例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时,学生通过水循环模拟探究实验,交流展示相关学习成果如下:海洋与陆地之间为海陆间循环,陆地表面与陆地上空之间为陆上内循环,海洋表面与海洋上空之间为海上内循环;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是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海陆间循环6个环节,陆上内循环3个环节,海上内循环2个环节;蒸发和降水是水循环共同环节。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发现“水为什么循环不止”的共性疑问,教师精准解释如下:水循环内因是水的物理特性,因水随温度不同,以固、液、气三态出现,使水分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和交换成为可能;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上述的教学设计,把交流展示放在学习的中心,把精准解释放在学习的疑难处,可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促进学生的综合思维发展。

四、深化点——构建知识体系,迁移实践应用

学生学习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碎片化的,而學生长时记忆的知识往往是聚合的、结构化的。在地理教学中,建构知识体系,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主干知识的建构,即从自然地理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物质运动和自然环境地域分异)和人文地理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和交通区位)等主干知识进行建构;二是原理性知识的建构,即从地理分布规律、地理演变规律、地理结构规律和人地关系规律等原理性知识进行建构。在构建知识体系后,针对学生容易偏差的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例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利用现实生活实例,以“人类主要对水循环哪些环节施加影响”为核心问题,开展知识迁移应用的训练。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师生总结如下:一是地表径流,如修建水库(三峡水库)、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二是降水,如人工降雨;三是下渗,如破坏植被;四是陆面蒸发,如围湖造田。让学生根据水循环模拟探究实验的设计经验,利用实验材料(橡皮泥、不同型号的水壶、两种土质的土壤、不同类型的草皮等),自主合作设计影响下渗强度的模拟探究实验。学生根据探究实验,发现降水强度、地形坡度、植被疏密和土壤质地是影响下渗强度的四大因素。上述的教学设计,把真实生活实例和模拟探究实验作为知识迁移应用的载体,不仅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更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结束点——关注学习过程,综合评价质量

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单纯的提高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体验,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地理教学中,关注学习过程,综合评价学习质量,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即是否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二是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即是否让不同层次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进步;三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度,即是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利用学习素材,快速高效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例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时,根据课堂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学习过程表现较好的地方如下:由于设计层层递进的探究问题,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学习活动,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学生表达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专业术语准确,并及时解释疑难问题,提示课堂学习的效率。不足的地方如下:学生拓展分析“水库建设的利弊和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影响”流于表层,没有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到位。

总之,根据地理课堂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创设自由的、自主的课堂环境,力求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學生思维的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4.

[2]胡唐明.指向中学地理主题式学习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5(12):66-69.

[3]王晓玉.关于情境创设的在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24):63-64.

[4]凌锋.地理课堂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3):64-66.

(责任编辑:武 亮)

猜你喜欢 综合思维主题式教学水循环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小星星·阅读100分(低年级)(2020年4期)2020-05-12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综合思维培养策略新一代(2019年7期)2019-06-25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 分析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考试周刊(2018年95期)2018-11-14基于知识建构的主题式复习课设计化学教与学(2018年2期)2018-03-26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探究甘肃教育(2017年22期)2018-01-11分析题意,提升综合思维能力新课程·小学(2017年9期)2017-11-06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复习课的应用分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4期)2017-05-09地球上的水在减少的理论论证科技与创新(2016年18期)2016-11-04整合课程资源以提升课堂效率的探索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5年12期)2016-01-16水循环冷热凳中学科技(2014年6期)2014-08-11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