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连环画结情缘
64开本的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群众中发展最快、流通最广、最受人们喜爱的大众读物。
我生于20世纪40年代,那个年代的农民娃没有什么课外读物。我常从供销社、庙会、集市书摊上,花1毛8分钱买一本小人书,照着书中的三国人物在裁好的16开纸上,一张一个人物地临摹。铅笔勾线、蜡笔涂色。从此我迷上了画画,走上我一生坚持至今的自学路。虽无缘进校园,但我在学画连环画的过程中找到了老师。
1951年《连环画报》创刊,乡下的孩子是见不到的。1969年我参军,1972年参加了当时北京军区举办的创作培训,与他人合作的套色木刻组画《叶洪海》入选《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军美展。之后部队组织作者到北总布胡同32号的人民美术出版社聆听曹作锐等老师讲授连环画创作,自此与《连环画报》正式结缘。1974年,我开始选购《连环画报》,从大小报亭、邮局均可买到。1989年后,已转业到地方的我再也买不到画刊了,便开始全年订购该刊,一订就是30年。早年,我是走马观花式地读,自全年订购开始,我对画报有了全新认识:它不仅发表作品,还不断更新栏目,在建设编创队伍、培养作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999年开辟了“今日人物”新栏目。次年改为“人物”,后又改为“人物风采”。通过栏目介绍了王叔晖、王弘力、贺友直、顾炳鑫、刘继卣、雷德祖等50多位不同时期著名画家的不同风格、个性鲜明的佳作。
2000年至2002年《连环画报》开设了一个特别新颖的栏目:“连坛名家大连环”,它以连环画名家点名评介画家的形式,对画家及作品進行全面而精确地论述,很有启发性,极具指导性和影响力。
我学习沈尧伊《地球的红飘带》创作经验和方法,创作了朱德、聂荣臻黑白画作,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种自己命名为“纸板粉刻”的彩色连环画绘制方法,创作了《端砚传奇》(发表于《连环画报》2021年第2期)彩色连环画,入选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多年来,《连环画报》通过各个栏目,介绍了无数的画家。我从中了解他们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们的创作经验,研究他们的创作成果,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走进他们中间、如同坐在名家课堂,有理论课、有知识课、有技能课。听不尽,学不完。我无缘进校园,却有这么多的画家老师在教我。
没有《连环画报》,我不可能“结识”这么多老师,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进步。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连环画报》带给我的“财富”,今生用之不尽,它是我一生敬爱的良师益友!
朱振芳,1947年生于河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2开始创作连环画,至今发表和参展连环画90余篇,年画、版画22幅,各类插图千余幅,工笔重彩70多幅。1991年连环画《小麦和荞麦》入编《中国民俗故事画册》,获第二届“全国冰心儿童图书奖”一等奖;
2002年至2006年参与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182米《京门九衢图》及210米《古运回望图》国画长卷创作;
2003年《少年普法画廊》绘画本获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蒲公英儿童读物”金奖;
2009年彩色连环画《端砚传奇》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12年彩色连环画《团结抗战》入选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暨第十二届全军美展;
2016年彩色连环画《吕雉与刘邦》获“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征稿大赛二等奖。
上一篇:我与《连环画报》的情缘
下一篇:遥远的祝福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