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十四五发言材料汇编(政协常委会材料)
建言“五 十四五”
聚力新征程 编 省政协十二届十六次常委会会议大会发言材料汇编 ( (2020 年 年
月
)
日)
加强我省制造业发展规划员 省政协委员
我省应坚定制造业是立省之本的战略地位,抢抓新工业革命先机,推进工业化深度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把我省由制造业大省打造成制造业强省。
注重激发内生动力,把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培育“头部”企业,尽快形成若干综合实力强、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淘汰过剩产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解决高端依赖进口、低端产能过剩问题。
注重科技创新驱动,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能。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通过配套政策扶持,对氢能产业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孵化,抢占全国乃
至世界同领域产业竞争高地。支持保定、张家口配合京津联合打造京津冀氢能示范城市群,争取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专项规划。
注重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营造,把推动产业链区域化聚集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我省在制定“十四五”产业规划时,立足国内大循环、区域全循环的理念,引导我省汽车、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优势产业,以全生命周期再造为重点,形成一批供应链体系完整、国际竞争力强的区域产业集群,增强全球价值链掌控能力。
注重信息技术推广,把加快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智能引擎。大力实施“智能+”战略,推进我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 加快全省 5G 网络布局,建立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传统优势行业尽快实现智能化生产。注重园区建设、金融支持、人才支撑、土地供应、营商环境等全要素保障,把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强力支撑。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省政协常委(代表民盟省)
委)
坚 持 以 新 发 展 理 念 为 指 导 。
一 是 坚 持 全 产 业 链 发 展 模式,推进一产往后延、
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加快要素跨界配置。二是坚持绿色引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健全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培育绿色优质品牌。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改造提升乡村产业,创新机制模式。
突出推动一产高质量发展。一是重点在“都市农业、现代种业、智慧农业”
上着力,制定专项规划,加大推进力度。二是在推动生态农业上着力,突出质量与绿色导向,挖掘各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农业让区域主导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三是在促进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上着力,引导科研院所围绕良种繁育、农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使之成为引领农业提质增效的长久动力。
重点提升二产效益和竞争力。一是大力拓展农产品初加。
工。果蔬、奶类等
鲜活农产品,应重点发展预冷、保鲜等仓储设施。粮食等耐储农产品,重点发展烘干、储藏等初加工。
二是着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
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加
快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农产品多次加工,实现多次增值。
积极发展三产拓展新业态。一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打造一批
农旅深度融合典范。聚焦环首都、燕山—太行山等重点地区,建设乡村旅游休
闲区,打造旅游新
样板。二是康养产业通过产业跨界、产业链接,提升产
业供应链,实现价值链创新增值。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解决旅游重点镇垃圾污水处理问题,发展一批生态旅居小镇。
强化人才科技政策支持。一是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形
式,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提升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带动力。二是引导返乡
农民工在农村创新创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入乡创业,培育一批“田
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健全以企业为
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乡村企业,鼓励县区成立
融合发展专家顾问组。
推动我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委 省政协常委 (代表农工党省委)
大力实施“旅游+文化”的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形成文旅产业发展新优势, 是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政策供给不足、文化内涵挖掘不深、龙头企业较少、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制约我省文旅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为此,建议将推动我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
一是完善配套政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健全完善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
施,形成良好政策体系;制定文旅产业考核办法,督促各级政府主动作为;设立专项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扶持文旅企业发展。
二是创新融合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建立由党政领导挂帅、多部门合作联
动的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以旅发大会等文旅产业重要活动为抓手,以点带面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完善行业评价标准和市场评价体系,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推进文旅产业市场共建、品牌共育、利益共享。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建立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的多
元文化旅游投入机制,扶持、培育一批骨干文旅企业;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提高数字文旅产品供给能力,创新线上体验,引导新型消费;指导企业调整人才结构,提升文化企业自我造血、长期运营能力。
四是丰富融合形式,打造文旅精品。结合地方特色资源,策划和打造有影响力的地方品牌;与高等学校、专业机构共同打造一批文创精品,激活游客购买力;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景区,加大非遗项目体验性与参与性研发;将地域文化植入文娱演艺产品,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产品体系。
五是强化人才培养,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省文化
企业、项目、人才进行专业评估认定,加强现有从业人员专业培训;以省内高校为依托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实施校企合作战略,探索建立联合培养、订单培养、聘用顾问或客座教授等机制,实现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有效融合;开展年度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评选,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省政协常委(代表九三学社省委)
我省在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创新生态体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不够,对前沿技术动态不敏感,自身科研实力不强,科技服务平台系统性不强、供需信息不对称、科技金融和科技中介不完善等问题。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应加以关注,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科技投入。依法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完善引导基金管理
办法,设立创投基金管理办法等。完善我省创投风险补偿管理办法,鼓励社会资本进行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支持金融、保险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大显身手,鼓励各银行机构在开发区设立科技支行并实行单独信
贷管理与考核机制,建立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特点相适应的贷款评审、风险定价、尽职免责和奖惩制度,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险。
二是促进科技成果推介对接。要建立全省统一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交易服务平台,按科技成果细分产业领域,深挖企业需求,精准邀约科技成果承接主体对接,常态化选择部分科技成果,赴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对接,举办路演。要着力培养技术经理人,将其列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序列,享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和收益分配;推动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实行技术经理人聘用制。推动建立一批市场化科技评价机构,建立标准化评价工作流程,规范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行业发展。
三是提高科研效率和科技支撑能力。要完善科技成果熟化环节,尽快出台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和激励办法,支持科研院所建设中试基地。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来源,让科技成果转化为信用贷款产品。要通过提供服务、转化科技成果,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开发区向高新区迈进。要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就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和基础前沿领域精准研发。要常态化采用揭榜招标制等引才方式,聚集国内外优势资源攻克技术难题。
要完善科技成果市场定价机制,增强科研人员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加强政务数据共享)
省政协常委代表民进省委)
近年来,我省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政务数据应用、共享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题 一、主要问题 管理体制层面,数据权属不明确,缺乏统一管理归属部门。技术实现层面,数据共享缺乏明确的权限界定标准。政务服务实施层面,现行的项目管理模式不足以解决共享的持续性问题。产业结构层面,缺乏大数据生态系统中的领军企业。
议 二、对策建议 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制定《省数据应用条例》。一是在省数字经济领导小组指导下,各市加大对有关数字经济的机构整合力度,做到省市上下对口,
统一管理归属。二是制定《省数据应用条例》,明确个人数据、公共数据的权
属,针对可要素化的数据资源,从制度层面加以保护和规范。
强化政务数据顶层设计,完善数据共享的相关标准体系。建议制定完善统一的数据共享和开放权限基本目录库,并逐年进行扩充。
推进数据应用创新,释放政务数据社会价值。建议尽快制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加强政府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作,推动各类优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引导更多非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鼓励基于开放数据开展应用创新。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相关领域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一是培育和引进一批科研机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促进数据产业高端化发展。二是加强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通过示范应用,在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
培育壮大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优秀龙头企业。
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省政协常委(代表民建省委)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为我省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敲响了警钟,应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引起高度重视。
题 一、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 基础建设不能满足需求。近年来,缺少了中央财政的支持,各地县级财政用于基层卫生院基建的投入较少,未能严格按标准设置发热门诊。
医疗设备配置有限。基层卫生院普遍缺少呼吸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少配备彩超、十二导联心电图等设备,红外测温枪、口罩等防护常备用品不足, 救护车、医疗废水处置设备配置尤其短缺。
医护人员短缺严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护人员人数少,而且存在医师学历偏低、专业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医护不分、医疗诊治不专业等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工作环境差、待遇低、职业上升空间小,导致基层医务人员“引不进、留不住”现象普遍。
议 二、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建议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加大基建投入。优先对租房办公的乡级医疗机构、人口较多村庄的村级卫生室进行新建或改扩建。加强医疗设备购置,增加救护车配
置。按照标准化卫生院建设要求,对乡级医疗机构急需的常用医疗设备进行统一购置配备。争取在山区配备负压重症救护车,解决急病重病找车难问题。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可持续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补充机制。建议从卫生院辖区择优招录符合条件的村医,充实到基层卫生院队伍中。建立健全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机制,提高乡村医生综合素质。完善对口支援帮扶制度。大力推动医共体建设,形成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对长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聘任、业务培训、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福利待遇。建议出台针对艰苦偏远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的补助政策,其中,由地方财政承担太行山区、燕山山区、坝上等特殊地区基层医务人员乡镇补助。
补齐居家健康养老短板员 省政协委员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居家健康养老服务,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路径是当前和今后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
状 一、我省养老服务现状 2019 年末,全省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达20%,开始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目前约 50%老年人处于空巢或留守状态,空巢化养老和居家养老特征明显。约 90%居家养老,约 7%和 3%分别依托社区、机构养老。
全省养老机构共 1400 多家,总床位 19.8 万张,入住老年人约 10.2 万人。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医疗护理能力不足。在社区居家层面,主要提供日常服务,缺少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专业化服务。
径 二、积极探索居家健康养老的发展路径 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和提供多样化服务相结合。一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保
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二是向更加聚焦基本养老服务
方向发展,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三是发挥社会力量主
体作用,提供方便可及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和产品。
探索多层次、品牌化、精准化服务。一是通过规模效益实现养老服务的叠
加效应,形成一批面向居家社区、跨区域和行业的综合性健康养老服务集团。
二是吸引优质健康养老机构向社区和居家精准延伸服务。线上平台、线下服务和智能产品运用一体化发展。打造线上信息化平台,整
合护理、养老、医疗保健等资源。对接线下,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 提供更加多元的居家养老服务。
施 三、完善健康养老服务政策措施 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涉及民政、卫健、医保等多个部门,要统筹融合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出台措施,明确居家养老医疗健康服务项目支付范围和标准,探索将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全面推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将社区医养能力提升工程纳入重点民生事项,统筹相关部门在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支持。统筹人才培训资源,探索多种协同培养模式。
在社区搭建健康养老服务的平台,引进优质服务提供商。探索推广“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等,构建互助养老良性运转机制。
加强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省政协常委(代表民革省委)
我省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省份,大部分河道长期干涸,河湖水污染问题突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农产品调出省份,每年调出大量农产品,相当于隐形调出大量水资源。随着地下水超采,形成严重的地下水漏斗区。虽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已压减过半,但剩余压采任务完成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充分体现在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建议:
引足用好外调水,努力争取多调水。加大争取外调水量跑办力度,足额筹集水费,实现指标内足量调入、指标外多引。争取增引生态水,增加我省河湖水量实现自然回补地下水。
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体系化推进。积极争取国家核减我省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考核指标、休耕轮作年度安排向我省倾斜。全面落实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节水优良品种;有序关停城镇自备井和农灌深井。
大力推进高效节水和全社会节水。全面实施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通过以奖代补,形成资金安排与治理成效联动机制。推进水价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推广“以电折水”计量方式,破解农村地下水取水计量和
收费难题。改进节水设备和工艺,实现高效节水与绿色排放。
大力开展河湖生态治理行动。优化引江引黄和上游水库调 度 方 案 , 持 续 开 展 河 湖 生 态 补 水 ; 持 续 加 大 河 湖 “四 乱 ”清理;积极探索水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
构建现代水资源配置体系。统筹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进一步织密区域供水网络,提升全局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
加强非常规水利用。推进“以河代库”行动,提高污水处理水质标准,支持海绵城市、海水淡化利用工程建设,加大雨洪、再生水、海水淡化资源利用。
加快智慧水利建设。通过优化我省水利感知网布局,推进水利大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水利智能应用体系,提高水资源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