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的沉浸式学习模式的研究
彭国洪 骆开华 黄淑丽
一、引言
新冠疫情爆发后,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掀起了网络教学的热潮,各种网络教学平台也在应用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返校复学后,绝大部分学校都放弃了网络教学,继续沿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为充分利用积累的网络教学经验,探索如何将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现多技术融合环境下的教学,并逐步迈向智慧教育的要求,在基础学科和所有专业学科进行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的沉浸式学习模式的试点研究实践。
二、网络学习平台沉浸式学习的定义
网络学习平台沉浸式学习是指利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的网络学习平台搭建出贴近真实教学情景、覆盖教学所有环节的教学场景,师生在此场景进行全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活动,并沉浸其中,专注地教与学。
超星学习平台是超星公司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的功能强大的在线智慧教学系统,主要由一平三端组成,即泛雅云平台、移动端、教室端和管理端。本文正是基于此系统进行沉浸式学习模式的研究。
三、超星学习平台沉浸式学习场景的构建
根据沉浸理论,要使学生能进行沉浸式学习,要求超星学习平台不仅在功能上能够呈现模拟真实教学过程的场景,而且学习方式和过程要具有吸引力。其中,搭建贴近真实教学过程的场景是实现沉浸式学习的基础。
1.团队作战,搭建沉浸式场景既快又真实
要满足网络学习平台沉浸式学习,不能套用传统教学资料,课程资源在类型、内容、形式、数量等方面都需要相应地做出改变,以適应网络平台沉浸式学习的特点。另外,超星学习平台功能丰富,既涉及教师、学生、管理者等角色功能,又涉及电脑、手机、平板、电子白板等各种设备,要搭建好沉浸式场景,单凭教师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因此,试点课程采用了组建课程团队的方式,集思广益,分工合作,集体备课,进行教研。下面是本研究课程团队的人员分工安排。
队长:由学科负责人担任,负责推进课程团队的研究,协调各组间的工作。
平台研究组:由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负责对超星学习平台一平三端等各模块的功能研究,深入挖掘平台个性及特色功能,形成构建沉浸式教学场景的搭建方法,并撰写超星学习平台使用指南,为研究创新奠定基础。
资源组:由课程资源制作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负责课程资源的建设。除充分利用超星学习平台示范课程库外,再建设有自身特色的课件、微课、作业题、试题等课程资源,确保课程资源符合网络教学的特点,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
教学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负责基于超星学习平台课程教学流程及教学方法的设计,包括课前准备、教学执行、课堂管理、师生互动、考核等教学环节的设计。
评估组:由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负责教学有效性的评估,包括对超星学习平台沉浸式教学环境的搭建、教学资源、教学流程及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方案。
2.三个维度,搭建全连通的沉浸式学习场景
为搭建贴近真实的沉浸式学习场景,从角色、教学环节和设备三个维度出发进行搭建。
首先,从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等角色的需求出发,确保角色相连通。从教师角度出发,应满足备课、授课、课堂管理、师生互动、评测、学情分析等需求;从学生角度出发,应满足预习、听课、师生互动、练习、复习、考试等需求;从教学管理者角度出发,应满足对教学监管的要求,对教学质量、教学方式、学习效果的评价做到客观、准确和全面。
其次,从教学环节出发,应该覆盖课前、课中和课后等各教学环节,确保教学环节相连通,并形成闭环,最终成为全景式的沉浸式教学场景。
最后,从设备使用出发,沉浸式教学场景可从PC、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呈现,并能与教室的电脑、电子白板等设备相连通,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沉浸式学习。
为满足以上三个维度的要求,综合利用超星学习平台各类组件进行沉浸式学习场景的搭建。一是利用泛雅云平台的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教学互动等模块进行建课,这是进行沉浸式教学的基础,也是连接教师、学生、管理者、终端设备之间的枢纽;二是利用教室端将教学内容、学生成果和签到、演示、问答、讨论、测试等教学活动相关信息投屏到终端,包括移动端和教室电子白板等设备,实现多技术融合、多设备兼容;三是充分利用移动端(学习通APP)的便携性和强大功能,将学习通APP作为沉浸式教学场景的主要呈现载体,供教师进行课程管理和课堂管理,也供学生进行沉浸式和个性化学习;四是将直播客户端作为授课的工具,直播客户端可令师生看到对方,也可展示师生电脑桌面及实践操作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接近现实环境,增加沉浸感;五是充分利用管理端进行学情分析,管理端可以将师生在超星学习平台上进行教学后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和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教师可根据分析数据改进教学方式,实施精准教学。
通过以上方式将超星学习平台各类组件整合起来,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覆盖所有教学环节、全景式的沉浸式教学场景搭建完成。
四、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的沉浸式学习模式的实践
1.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师生教学全沉浸
根据试点课程特点,将课程教学分为全线上沉浸式学习和线上线下融合沉浸式学习两种模式。其中,全线上沉浸式学习模式的全部教学环节均在超星学习平台上进行,试点课程一般不涉及或较少涉及实验实训设备的操作,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线上线下融合沉浸式学习模式的教学主要在教室进行,超星学习平台是辅助手段,是将传统教学转向智慧教学的一种尝试。这两种沉浸式学习模式的教学环节设计如表1所示。
在两种沉浸式学习模式中均将超星学习平台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贯穿到了全部教学环节,增强了师生的现场感、参与感、成就感,从而产生犹如置身于现实教学环境中的沉浸感,实现沉浸式教学。
2.增强教学吸引力,加强学习沉浸感
在实施教学的第一阶段,不少教师反馈学生课前预习阅读率低,上课专注度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经过对学生调研和网络听课,发现主要是由于课程资源比较枯燥、讲课方式比较单调、师生互动少等原因,导致教学吸引力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所致。为此,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听课反馈,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等进行了调整。
一是重构教学资源,突出“短而精”和接地气。如PPT避免长篇大论,突出页少、字少和图精;录播视频要精讲,重点和难点尽量微课化;案例素材尽量采用贴近日常生活的或者是当前社会热点等接地气的素材。
二是网络授课时尽量采用多种形式的素材穿插使用的方式。教师在授课时,将文字、图片、课件、视频、音频等形式的素材穿插使用,交替出现,减少学生阅读压力,防止视觉疲劳。
三是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加强互动。每节课教师讲解时间比例不超过一半,增加答疑、抢答、讨论、分组学习、练习等互动环节的比例,让尽量多的学生有表现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四是把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朋友圈、微博、抖音、直播等互联网社交形式和唱K、滑板、街舞等娱乐运动融入教学中。如每次课前让一两个学生展示自己音乐、舞蹈、运动等方面的才艺、让学生将完成作品的过程发抖音,作品优秀或测试拿高分的学生在朋友圈或微博集赞。
通过调整后,学生普遍反馈上课变得有趣了,虽然是通过网络上课,但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有趣的互动活动,仿佛打破了空间的隔阂,让大家沉浸在精彩的课堂中,甚至到下课了还意犹未尽。
3.精准分层教学,实现全员沉浸
古语有云:“分门别类,因材施教。”也就是告诫为师者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都是有差别的,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但直到现代,学校教育仍很难实现因材施教,主要原因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面对众多学生时没有太多的手段去准确划分学生的层次和实施分层教学,只能根据学生平均情况进行统一教学,结果导致学习进度跟不上的学生一步步落后,最后破罐破摔,放弃学习,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因无更深层次的内容可学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也无法实现原本可达到的更高的学习质量。
沉浸式学习需要進行精准分层教学,而搭建的沉浸式学习场景因其教学资源调配和教学实施功能的灵活性,可以较好地支持分层教学。本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
一是对学生精准分层。利用超星云平台管理端的数据统计功能,深入分析学生在任务点学习、抢答、讨论、练习、测试等方面的数据,结合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进行精准分层。而且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二是对知识点精准分层。首先,构建知识图谱,将知识点进行分层,分为基础知识点、常规知识点和拓展知识点。基础知识点是指课程教学目标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的知识点;常规知识点是指课程教学目标中除了基础知识点外覆盖的其他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拓展知识点是指超出课程教学目标的、对课程内容进行延伸提升的知识点。其次,将任务点根据知识点的分类进行相应拆分;最后,将所有的教学资源根据知识点分类进行分层,并在上传平台的时候进行分类存放,便于调配教学资源。
三是实施分层教学。要求大部分学生均需完成基础知识点和常规知识点的内容,允许学习进度滞后的学生只完成基础知识点的内容,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行学习拓展知识点的内容。教学中密切留意平台管理端呈现的学生学习统计数据,查看各项统计排行榜,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表现。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或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有成就感;当学生学习偷懒或进度落后时则要给予提醒。当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效果变化持续一段时间后,则可以对学生的分层进行调整。
分层教学的实施,让教师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有被尊重的感觉,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师生在教学中的沉浸感都增强了。但毕竟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目前还是难以做到,这需要在以后继续学习研究。
五、超星学习平台沉浸式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通过超星学习平台后台数据分析,在实施沉浸式学习模式后,学生课前预习阅读率、课堂互动活动的参与率、作业完成率分别达到了约82%、88%、93%,期末考核成绩平均分比参照班级普遍高8到12分,提高了教学质量。此外,参与研究的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课件制作、微课制作、数字资源管理、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网络教研等能力普遍得到提升,经过提炼总结后,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固化成果,并多次与同行进行分享与推广,成效显著。
六、结束语
本研究是对网络教学及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辅助传统教学、由传统教学迈向智慧教学的一种尝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网络教学中师生空间和情感上的隔离感,增强了教学的沉浸感,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希望在后续的研究实践中不断改进。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TSGCKT202002)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超星分层知识点分层引导 关联照应 开放选择——近三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写作提示”分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上海预防医学(2018年9期)2018-12-08《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上海预防医学(2018年5期)2018-08-18超星二号维修基地小猕猴智力画刊(2018年7期)2018-08-08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智富时代(2018年4期)2018-07-10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智富时代(2018年4期)2018-07-10《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介绍上海预防医学(2018年1期)2018-04-03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知识点自测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7年2期)2017-03-25三角函数知识点解读及常考点分析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6年4期)2016-11-19下一篇:思想汇报,党课个人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