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项目式学习推进传统文化经典的高效学习

|来源:网友投稿

钱晓敏

自2009年起,浙江省语文高考将《论语》等传统经典作品纳入考查范畴,并指出将从文字和文化两个维度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评价”,将重点放在高中生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上。然而,学生往往缺少体系化的自主学习过程,存在不理解文本、概括不完整、缺乏辨析性、评价机械化等问题。

笔者认为,应以高考复习为契机,建立项目式学习,为学生还原自主的深度学习过程。本文将以《〈论语〉选读》复习为例,从追本溯源、项目设计、学习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传统文化经典的高效学习。

追本溯源:问题及原因

学生文言基础薄弱,对文本内容不甚理解。由于《论语》等作品的创作时间距今已逾千年,其语言体系与当代相差较大,部分字词的含义在年代较近的古文中都不多见,所以学生难以将其融入自己已有的文言知识体系。再加上不少学生本身文言基础就不够扎实,没有建立起内化的文言语感,即使有可借助的注释和译文,依然缺少对文本应有的理解力。

学生未对孔子思想体系建立完整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多个不同出处的文本连缀,学生的理解便只能停留在表面,而且这种理解是零碎的,并未建立起相应的思想体系,所以学生便无法准确概括文本所要传达的思想观点。

学生缺乏辩证思维。若将《论语》语段和其他经典的语段进行比较,即便已经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学生依然无法顺畅地找到文本之间的本质差异,抓不住重点,因此无法完成准确的比较与合理的评价。

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复习课上,高三学生获取的知识是高度集中的,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只能处于被动接受、毫无章法的状态,没有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能力,难以内化知识、建构体系、提升思维。

项目设计:原理和过程

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而是需要在自身文言水平和文化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对作品表达出的思想进行深度建构和自觉内化,并结合實际进行评价,实现学以致用,真正达到“正确理解和评价”的目标。

项目式学习是围绕学生自主发现感兴趣的问题并为之展开学习的活动,更趋向于“完整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其学习方式常常是小组协作式,学习成果更加多样。通过设计学习项目,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形成完整、深度、高效的学习过程,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经典。

基于此,笔者以《〈论语〉选读》的首轮复习为例,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以下学习项目,进而展开项目式学习。

项目环节一:聚力建小组,主动探问题。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内容,发挥其潜能,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进入下一发展区,在层层递进中解决难度更大、层次更深的问题。

因此,要建立学习小组,通过组内相互提问、查证集注、出卷检测等方式,让学生合力探索问题,主动突破字句难关,从最近发展区顺利到达下一发展区。

每个小组以6至7人为宜,以一个课题为单位,分两轮开展小组项目学习。第一轮由小组成员分工,依次提问文本中有难度的文言字词、名句、重要的成语典故等。在提问和回答中推动学生检验自身问题,主动发现难点,并对难度较大之处通过查证古籍集注等资料的方式进行研讨,共同突破字句难关,加深理解。第二轮由第一轮正确率最低的小组成员将小组所提难点问题汇总到学习卡片上,并以填空练习等方式让小组成员参与书面检测,加强巩固。二轮过后,每个学生既解决了自身的问题,又帮助他人发现并解决了问题,最终达到破解文本中的难字难句,夯实文言基础的效果。

项目环节二:分工理表图、协作建体系。项目式学习旨在以现实的、生成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为目标,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基于学生缺乏思想体系以致概括能力不足的问题,笔者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继续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结合历史、政治学科知识,以表或图的方式将所学的思想文化知识进行体系建构。

参照教材《〈论语〉选读》,以政治、修身、教育、哲学的分类框架进行小组分工,一理核心观念,二建思想体系,以此来改善学生此前对儒家思想认识碎片化的问题,从整体角度理解所学知识。

项目环节三:交锋辨两面、综合实评价。基于学生存在缺乏辩证思维、评价机械化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理表图、建体系后继续进行头脑风暴,小组内分成两队形成正反两面的观点交锋,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综合评价。

一方枚举《〈论语〉选读》中核心观念的现实意义,另一方予以反驳,列举实际生活中的反面影响,从而形成交锋。如此,既发展了辩证思维,又立足于现实,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全面评价,促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动力,实现“完整的学习过程”,达成项目式学习的终极目标。

学习评价:方式和效果

通过一个完整阶段的项目式学习,笔者采用了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学习效果。

学案检测。依据小组记录的要点、建立的体系和双面的辨析,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以生为本的学案,进行巩固和评价。

真题演练。《〈论语〉选读》复习最直接的评价方式是选取高考真题来检验、评价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度以及辩证思维的养成度。

比较阅读。新授课与高考复习的最终目的都离不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故除以上两种巩固性和针对性练习之外,可选用其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如《老子》《庄子》《孟子》等作品的章节来与《论语》进行比较阅读,训练学生的辨析与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检验项目式学习效果。

生疏问题改善。在项目式学习推进后,学生对文本的生疏化、不理解得到显著改善,特别是在字句理解上较有成效。如《仁者爱人》一课,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每个小组在“探问题”环节中都提出了“瞽”字,经过两轮学习后,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该字的意思,且在后续模拟测验对此字含义的考查上达到100%的准确率。

体系初步建立。通过小组协作、主动探究,以核心观念为支点,学生能初步建立对《〈论语〉选读》涉及的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解。在对课内章节内容的考查中,学生可以较为准确地概括其思想观点。

辩证思维初显。通过小组内的头脑风暴,学生能对儒家思想在当代的意义、负面影响形成辩证思考,有利于加深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全面理解。同时,辩证思维的发展也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从后续的抽样跟踪调查来看,84%的学生表示项目式学习“交锋辨两面、综合实评价”的环节对他们辩证思维和评价能力的提升效果明显。

项目式学习在推进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学习,特别是《〈论语〉选读》的复习中已初见成效,同样也可推广至其他板块的学习、复习,以实现真正“完整的学习过程”,助力高中生在挑战性学习活动中由被动走向主动,由独立迈向合作,将知识内化为智慧,让原本低效的反复背诵、刷题,升华为有思想、有深度、有意义的自主学习。

项目式学习推进了《〈论语〉选读》的高效复习,但仍存在一些不如人意之处。如,学生对课外语段仍存在理解障碍、比较分析不够全面、对当下现状把握不足以致评价依然不够深入等。可见,文言基础的夯实、辩证思维的训练、对人与社会的认知是一个长期工程,核心素养的提升自然也非一朝一夕。

猜你喜欢文言论语文本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文言之美美不胜收杂文月刊(2018年5期)2018-05-14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语文周报·教研版(2017年21期)2017-06-08《论语·学而第一》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13期)2015-08-18《论语·为政第二》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13期)2015-08-18半部《论语》治天下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4年5期)2014-07-09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中国扶贫(2014年8期)2014-06-27
热门推荐
  • (2022年-2023年)党史

    0年-03年最新0年党史知识竞赛多选题库及答案1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方面包括(ABC)。A 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B 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C 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D 无产阶级领导为根本原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安排表月周专题学习内容3月3 --3 61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地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3 9--4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

  • 2022 党支部学习制度

    2019党支部学习制度三篇 2019党支部学习制度1 为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全面提高党员理论素质和业

  • 2021学习党章党史知识

    第1页共11页01)学习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一、选择题(040题)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B。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卅运动、191年7月3日至

  • 2022党史知识竞赛试题

    党史知识竞赛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40分)1 建国初期进行的大规模的保家卫国的战争是()。A 抗美援朝战争B 珍宝岛保卫战C 对越自卫反击战 新中国第一大腐败案是()。A 谢步升案件B 刘青山

  • 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心得

    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学习七一重要讲

  • 2022年党史国史教育活

    党史国史教育活动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意义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把青少年一代培养好、教育好,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青少

  • 学习5.8讲话精神心得总

    学习5 8讲话精神心得总结_“四指连弹”  一讲话不仅是对从事文秘工作者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