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史学视野下的初中历史课堂
许树超
[摘 要]微观史学最早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是相对宏观史学而言的一种史学研究方式,也是当代西方史学思潮之一。文章将从微观史料的选取、微观史料在课堂中的运用、微观史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三个角度切入,探讨微观史学视野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关键词]微观史学;史料教学;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4-0056-03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所用的史料以宏观史料为主,这些宏观史料大多内容简单、叙事简略,同时多数内容比较抽象,对初中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这也就导致了我们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堂出现了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将以历史与社会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为例,从微观史学的角度,寻找局部、微小的历史事件,并通过这一些微小的历史事件,探究宏观的历史。
一、“剖玄析微”,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微观史料选取
“微观”一词是相对“宏观”而言的。从微观史学的角度研究历史,要求将研究角度从大的英雄帝王,下沉到小的普通民众,试图通过小的历史事件,小的生活日常,来揭示外在的、宏观的社会政治经济现状。因此微观史学选取史料时侧重于“小”,如普通民众的日常小事,通过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发现历史的蛛丝马迹。
本课以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为主线,透过马戛尔尼访华的见闻来反思乾隆朝的危机。在本课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微观史料,如马戛尔尼所送的礼物、清朝将军对英国船队的态度等。这些微观史料对学生探究乾隆盛世的危机有很大的帮助,但仅靠这些史料对学生来说并不够立体和深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充分运用课本列举的史实,还要适当增加一些课外的史料。马戛尔尼访华时根据当时的见闻,写下了《乾隆英使觐见记》,这本书记录了大量社会底层人员的生存状况。因此这本书中的史料对本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该书中的部分史料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受到时代和作者当时价值观的影响,马戛尔尼所记载的内容是有局限性的,教师必须对其加以甄别,才能将其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在运用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水平。本课在课本28页中列举了6则资料,教师在利用这6则资料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微观史料,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乾隆时期的社会面貌。
二、“穷纤入微”,立足于生本课堂的微观史料教学
由于这堂课是一节综合探究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体现综合探究课的特点,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课本内容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由此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还要注意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全面贯彻生本教学理念。这对教师开展本课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乾隆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和工业文明大潮中的“盛世危机”,了解同一时期中英两国在各方面的差异,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同时了解清朝统治者采取闭关政策的原因,并客观评价由此带来的影响。其次要明确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重难点为:
1.重点:
运用史料,从不同角度归纳概括乾隆盛世的表现和分析乾隆盛世背后的各种危机。
2.难点:
从马戛尔尼的视角,利用史料,从多方面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下面我们将选取几则微观史料,尝试从微观视角了解乾隆盛世背后的各种危机,以期最大限度地了解那段历史,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史料1 据马戛尔尼记载,访华途中,他在船上和两位中方官员一起进餐,“吾人所用刀叉,两大人初觉用之不习,然未几即能随意叉切”,“两大人告别时,亦学西礼,与余握手”。
教师: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出中西哪方面的差异?
学生:饮食习惯方面。
教师:那中方官员是如何对待西方的这些饮食习惯的?
学生:一开始觉得不习惯,后来能接受,告别时也使用了西方礼节。
教师:这说明中方官员是能够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说明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普通官员的生活,从这些中方官员对西方的态度来展现历史的多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印象中当时官员愚昧无知的形象,更加贴近历史真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史料2 中国男女一般都是穿棉布衣服……全国人穿的布差不多都是妇女织的。虽然农村妇女担任这么多的劳动,但她们不顾损害健康,仍然效法上等社会妇女那样把脚裹得很小。虽然妇女对于家庭的帮助这样大,丈夫对妻子却还有绝对的统治权,男尊女卑到这样程度,以至丈夫吃饭的时候,妻子得同女仆一样站在旁边伺候,不能同丈夫同桌吃。
教师:根据上述史料,说一说乾隆时期妇女在家庭中居于怎么样的地位。
学生:妇女为家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地位低下。
教师:有何表现?
学生:裹小脚,对丈夫绝对服从,家务繁重……
教師:放眼整个中国,可以发现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乾隆盛世的背后,人民的思想还愚昧、落后、麻木。
教学意图:史料2取自教材之外的《乾隆英使觐见记》。学生看到这则史料时内心是很沉重的,很容易沉浸到情境之中,进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情感。这则史料从妇女的家庭地位这一个小的方面,折射出乾隆朝内部的危机、人性的压抑,还有当时人们思想的麻木以及生活上的贫困。
史料3 ……声势浩大的军事操演。但是,马戛尔尼注意到城墙濒临坍塌……兵士的装备如何呢?是弓和箭、戟、矛、剑,还有几支火枪。他们戴的头盔从远处看像金属那样闪闪发光,然而人们怀疑它们是涂了漆的皮革,甚至是用经过烧煮的纸板制成的……
教师:从上述史料中你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朝军队是怎样的状况?
学生:
军备废弛,装备落后。
教师:这样的军队能否抵御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学生:不能。
教学意图:史料3表现的是马戛尔尼眼中中国军队的状况。他看到了城墙的塌陷、军队装备的落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朝军队表面强大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危机。这则史料从微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剖析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而深层次地探究近代社会的危机,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史料4 英国使团中的孩童托马斯对中国人用手工而不用机器采煤感到惊讶。英国人为他们的绞车、轨道和铁皮运煤小车而自豪。已经席卷他们国家的工业革命是那样深入孩子的心灵,天朝的落后一目了然。
教师:英国人为何会对中国用手工采煤感到惊讶?
学生:当时工业革命已席卷欧洲,欧洲普遍采用机器采煤,生产力大大提高。
教学意图:通过对比中西方在采煤方面的不同,反映出中國已远远落后于西方,没有跟上工业革命的浪潮。这是乾隆盛世下的最大危机。
上述4则微观史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社会面貌。史料1从上层建筑角度,反映中方官员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史料2从下层百姓生活的角度,反映社会的落后与贫困;史料3从军队的角度,反映军备废弛,内部腐败;史料4从社会生产的角度,反映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些史料虽然是社会生活中小小的一方面,但是贴近学生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理解,从而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落后,并从多方面深刻理解了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三、“识微见远”,微观史料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价值
1. 运用细节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历史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历史课,就必须重视新课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运用细节“激趣”,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诱其好奇心,激其求知欲,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巧用细节创设情境,体验真实
学生对历史的体验主要源于课堂教学情境,而情境的创设往往要通过精彩细节的展示才得以实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巧用细节创设一些可感、可触的情境,引导学生神入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并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
3. 妙用细节释疑教材,化解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就是指教学中难教、难学的内容,即教师较难讲清楚、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妙用细节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远为近,进而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和认识。
4. 活用细节升华情感,滋润心灵
历史乃人文之本,它不仅能带给学生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丰富情感因素的历史细节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点燃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提升历史智慧,并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微观史学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一些历史细节彰显历史的魅力,寻找历史的真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意识和探索精神,因此,历史一线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对微观史学的研究和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启能.略论微观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2(1):21-29.
[2] 陈超.缺失与重建:微观史学视角下的历史细节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7):121-124.
[3] 朱悦.微观史学引入历史课堂的策略与原则[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7):30-33.
[4] 王挺之.社会变动中的群体和个人[J].史学理论研究,2002(2):26-30.
[5]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6]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史料教学初中历史如何提升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19期)2019-07-02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分析读天下(2019年13期)2019-06-27浅谈初中历史“材料研读”的教学策略读写算(2019年1期)2019-06-25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研究中文信息(2019年7期)2019-06-20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的选择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16期)2019-06-17初中历史教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新一代(2019年5期)2019-06-12史料教学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考试周刊(2018年8期)2018-01-19文言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索教师·中(2017年9期)2017-11-01精选 精讲 精析考试周刊(2016年82期)2016-11-01用史料搭建触摸历史的“桥梁”广西教育·B版(2016年6期)2016-07-27下一篇:论开展大学生党史教育活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