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从党史题材主观题设计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导向

|来源:网友投稿

邱丽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峥嵘岁月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坚定信念,也见证了中华民族逐梦伟大复兴的实践能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既是检验初中教学效果的工具,也是思考初中教学方向的参考。窥斑见豹,见微知著。本文拟通过对2021年全国部分省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中党史题材主观题命题特点进行分析与梳理,并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实际,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一些教学导向建议和教学策略参考。

一、培根铸魂,彰显课程特色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

2021年中考,全国各地道德与法治试卷从总体上看都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人文性特点,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目的,着重考查考生的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强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功能,彰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鲜明特色。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题材主观题成为本年度全国各地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的“标配”。例如,北京卷第20题以“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全社会掀起了学党史的热潮”为背景,设置了三个问题:第(1)问将20世纪30年代革命战争时期中央根据地流传的一首民谣“苏区干部好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与2020年脱贫攻坚时期脱贫地区流传的一首民谣“白昼短,趁夜长,无愧百姓无愧党”作对比,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共性进行分析说明”;第(2)问从学生学习生活中选择素材,以“学党史,唱红歌,同学们写下自己的感受”为背景,呈现了两位同学“学党史,唱红歌”的切身感受文字,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两位同学的感受体现了什么”;第(3)问要求考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回答“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试题通过展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引导考生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回顾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史实,进一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结合实际思考自己“如何做”才能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由学习体会到身体力行,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素养,体现了试题基础性、教育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结合。

基于以上试题特点,笔者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站稳、守好培根铸魂的主阵地,注意结合现实生活组织实施活动教学,善于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会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统一的特点,从而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首先,教师应积极组织实施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强化学习体验,理解和内化相关知识。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单纯的“说理”教学对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作用有限,教学不当还有可能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教学失效;只有创设合情合理、灵动鲜活、科学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强化学习体验,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思考,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组织开展活动教学时,应尽可能地结合授课内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体验与践行,达到培养正确价值观和良好思想品德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授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题“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家庭情况调查,引导学生通过与长辈聊天、翻看长辈的旧日记和老照片等方式,了解父辈、祖辈在自己这个年纪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与自己当下的生活进行纵向对比,从中感受祖国在最近几十年社会生活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目标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而深刻认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其次,教师应基于现实生活创设课堂两难的问题情境,以此推动学生思维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认为,带有冲突性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宜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两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与探究、相互交流與讨论,在思维碰撞中发展道德判断能力、提高道德认识水平,进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例如:执教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二框题“凝聚价值追求”这一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学生身边可信度高、真实鲜活的平凡英雄的事迹创设访谈情境,引导学生通过采访援鄂抗疫医疗队成员及其家人,就“面对严峻的疫情,您和队员们会感到害怕吗?你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丈夫主动申请援鄂,您担心吗?您支持他的决定吗?”等问题制造两难情境,之后在课堂上展开合作探究,并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学会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自觉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夯实基础,培养核心素养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以素养立意的课程标准虽然仍在修订当中,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中考试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素养立意的命题新理念和新追求。

2021年中考,各省市道德与法治试卷中党史题材主观题的素养立意尤其明显,试题表现出鲜明的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特点。具体说来,这一类试题特别重视具体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各层设问的思维含量,既要考查考生深入挖掘和提取素材中的有效信息的能力,又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核心素养。例如,山东烟台卷第25题精选了三则建党百年的史料,要求考生依次回答:(1)回望党的百年历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以上表格内的文字,记录的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点滴(含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贫困宣战、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请用所学知识,分别对其进行解读。(3)(脱贫攻坚时期)三位楷模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4)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认识和理解。本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强国之路、共同富裕之路上坚持改革开放),真正读懂材料,能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试题设计的素养立意导向十分突出,注重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进一步潜移默化考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

基于以上试题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应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能力、形成素养,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厘清知识脉络,通过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思维能力、养成良好品格、培育和发展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自己应钻研教材,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习提取和构建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没有对基础知识全面、系统、准确的把握,关键能力的获得和提升便无从谈起。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和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做法如下:引导学生钻研教材,深刻理解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用绘制表格、思维导图等多样化的形式,帮助学生厘清概念、观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延展,将零散的知识点主题化、系统化、网络化,进而构建起一个个主题清晰、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利于学生准确地记忆并在需要的时候准确地提取知识。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悟知识产生的方法和路径。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率,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基础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其次,教师应精研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扎实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所谓精研教学,通常指的是对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及不断优化。实践证明,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需要创设各式各样包裹着学科知识的教学情境,让基础知识在情境中变得“鲜活”起来。教师在选取情境素材时,应基于课程特色,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素材,彰显情境的教育性,比如选取国际国内的热点新闻、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学生身边可信度高的典型事例等,并尽可能地让所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实际或现实生活,体现一定的时效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的能力,做好课程开发,使所选素材、所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增强教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优化课堂提问,学会设计提问的层次,使课堂问题不仅重点突出,而且兼具启发性、开放性、探究性:一方面有助于启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质疑、释疑,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打通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整合、重组,从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形成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

三、贴近时代,推动学以致用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都做到了反映新时代主题,贴近社会和学生实际,有意识地强化了课程的实践育人导向。

2021年中考,全国各地道德与法治试卷中党史题材主观题内容贴近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体现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关注,选择了许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的话题,体现了对考生的价值观引领,让试题更富有时代气息。例如:江苏苏州卷第25题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背景,以“学习党史,铺好青春底色”为主题,呈现了“百年初心不变”“千年历史跨越”“未来少年可期”三则素材,一则素材对应一个问题,三则素材在内容上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设问上则依次考查了考生对党的性质和人民地位的认识、对西藏取得成就的认识和原因分析、对中国精神的认识和理解等,引导考生关心社会热点话题,主动探究社会现实,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

根据中考试题的以上特点,教师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既应加强学生对课本基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应设法将课堂教学向现实生活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时政新闻的同时,尝试将课本知识学以致用。

首先,教师应绷紧生活之弦,注意将课本內容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当下的时政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引入生活中的时政热点,结合授课内容合理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时事新闻分享”“时事评论”“时政小测验”等多样化的活动,增进学生对国内外大事的了解,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剖析、解读和推导,不断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在初三总复习阶段,教师尤其要强化学生对时事热点素材的搜集与运用,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时政素材与课本知识的融合点,分析相关热点事件中所体现的教材中的思想观点。

其次,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组织实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具体做法包括:日常多与学生沟通,尝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使课堂中的学习目标设定更契合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直面成长道路中所遇见的各种问题,为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自己与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小调查、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去科研院所参观学习等,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锤炼学生的实践本领,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使相对平淡的学校教育更加富于生命力和生活情趣。

四、训练思维,聚焦问题解决

2021年中考,全国各地的道德与法治试题整体显现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特点,在问题情境创设、任务设计、试题答案与评分方法创新等方面,将中考导教、导评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个别地方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中的主观题没有采用传统的“踩点给分”评价方式,而是采用了SOLO评分法。SOLO为“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译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的首字母缩写;SOLO评分法为SOLO分类评价法的简称,是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Biggs)与其同事科利斯一起首创的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他们将学生学习的结果由低分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并界定了其基本内涵。一是前结构层次,其特点是不能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时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二是单点结构层次,其特点是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三是多点结构层次,其特点是回答问题时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四是关联结构层次,其特点是回答问题时能够联系多个事件,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五是拓展抽象结构层次,其特点是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且结论具有开放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用SOLO评分法描述学生的答题效果,思路清晰,且特别指向学生的思维考查,可对今后的课程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例如:四川省成都卷第25题用毛相林的先进事迹为素材创设情境,要求考生结合毛相林的事迹和自己的感悟,“以担当和奉献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创作嘉奖短评”,便采用了SOLO评分法。该题评分时,将考生的答题情况划分为5个水平等级(具体指标略),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思维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重视任务创新,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例如,山东省菏泽卷第24題以“奋斗百年路,坚定跟党走”为大背景,请考生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主题,任选一个人物或事件,自拟题目,撰写一篇200字以内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紧扣主题、理论联系实际、层次分明且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本题设计新颖,背景材料紧扣当下党史学习教育热点,考查考生对党带领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的了解,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再如,湖南湘潭卷第33题第(3)问,以“同学们”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系列活动为命题情境,带领考生回顾了党的百年征程,倡导“学史力行,少年有为”的价值观,请考生以“做一个走向未来的好少年”为题,制定一份个人修炼守则。无疑,这也是一道兼具教育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试题。

面对中考主观题的以上变化,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和专题复习中同时加大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的题型应变能力。

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同时要求学生学会论证自己的见解,训练综合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的沟通,畅所欲言,使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特别要求: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和发表独特的见解,哪怕学生的见解有误;学生出现讲述和回答不到位或错误的情况时,教师要耐心地给予启发性引导和合理的指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发性提问,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包括训练求同或求异思维、正向或逆向思维、发散或聚合思维等。

其次,在专题复习中,教师应加强对开放性主观题的针对性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主观题虽曰开放,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便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在组织专题复习的过程中,应努力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读懂教材,透彻理解课本相关专题的主干知识,以主干知识勾连相关内容并向现实生活延展,创设主题情境,设置不同的问题或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训练学生问题解决的思维高度、深度和广度,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完备性。同时,教师应精心挑选和命制典型性试题,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明确的针对性答题训练,总结、归纳答题技巧,包括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学会剖析设问以明确设问指向,注意抓住设问和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对材料进行分层(划分句子结构)进而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揭示设问与材料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组织答案时还要学会“看分答题”,熟练运用学科术语,养成多角度、要点化、规范化答题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应教会学生自主研究和分析典型试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把握主观题的命题规律。

总之,中考既是检验初中教学效果的工具,也是思考初中教学方向的参考。从中考的角度看教学导向,笔者以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把握好通过培根铸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夯实基础培养核心素养、通过贴近生活发展实践能力、通过训练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四个基本方向,切实达成课程育人目标。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法治道德情境跟踪导练(五)(2)时代英语·高一(2019年5期)2019-09-03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成长·读写月刊(2019年1期)2019-01-28道德知识窗(2018年6期)2018-06-26法治战略实施的“战术”问题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2017年1期)2017-02-16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中国德育(2016年13期)2016-11-22道德读者(2015年17期)2015-05-14要把法治的优势讲透环球时报(2014-10-22)2014-10-22
热门推荐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安排表月周专题学习内容3月3 --3 61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地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3 9--4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

  • (2022年-2023年)党史

    0年-03年最新0年党史知识竞赛多选题库及答案1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方面包括(ABC)。A 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B 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C 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D 无产阶级领导为根本原

  • 2022 党支部学习制度

    2019党支部学习制度三篇 2019党支部学习制度1 为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全面提高党员理论素质和业

  • 2021学习党章党史知识

    第1页共11页01)学习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一、选择题(040题)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B。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卅运动、191年7月3日至

  • 2022党史知识竞赛试题

    党史知识竞赛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40分)1 建国初期进行的大规模的保家卫国的战争是()。A 抗美援朝战争B 珍宝岛保卫战C 对越自卫反击战 新中国第一大腐败案是()。A 谢步升案件B 刘青山

  • 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心得

    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学习七一重要讲

  • 2022年党史国史教育活

    党史国史教育活动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意义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把青少年一代培养好、教育好,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青少

  • 学习5.8讲话精神心得总

    学习5 8讲话精神心得总结_“四指连弹”  一讲话不仅是对从事文秘工作者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