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实践
曹永浩
党史学习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有着深厚的理论蕴藉,更有着丰富的实践路径。为此,全国各地学校或通过多种方式探索新时代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机制、新途径、新举措,有效引导青少年学生“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或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将各学科中的知史教育、明理教育和激情教育有机结合,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多学科实施路径;或通过强化党建引领,落实党建育人,创新党建载体,开展党史学习和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开拓“学党史,抓党建,党育人”的办学新里程;或系统研究家乡鲜活生动的红色基因库,因地制宜开展研学实践,引导少年儿童努力与时代共奋进,始终与我党心连心,点亮少年儿童心中那盏炽热明亮的向党之灯,取得丰硕的实践成效。
摘 要
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通过党员巡讲课、校本课程开发、微党课等方式探索新时代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机制、新途径、新举措,能有效引导青少年学生“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
关 键 词
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创新;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7-00-03
新时代如何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走心”的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深植青少年一代心中,充分发挥党史育人功能,使青少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自觉肩负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笔者所在的学校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一、以“党员巡讲课”激发党史学习教育的自觉性
中小学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党建工作融合,能发挥独特的育人作用。2018年,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在“学生成长十字箴言”和“浩歌中华”党员巡讲课基础上,创新推出“浩歌党魂”党员巡讲课,将学校党建工作与党史教育相结合,不断加强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信仰建设,力求教学相长,激发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自觉。
倡导率先垂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应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为此,学校倡导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浩歌党魂”党员巡讲课通过让党员教师“讲党课”,加强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师德修养,让党的理论在党员教师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内化为党员教师的行动自觉,从而增强党员教师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使其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浩歌党魂”党员巡讲课以党史为主线,通过思考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到完全执政的历史进程,简明扼要地凝练出了十个主题。党员教师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主题分组备课,进行专题式教学。课程开发突出“以生为本”,经过集体备课、示范说课、学生选课、党员走课等环节,提升了党员教师的理论素养。
突出全员参与,彰显党史学习“双主体”。“‘双主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2]。作为优化课堂的有效手段,它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不断强化自身教学能力和理论修养,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聚焦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用兴趣激发学习意愿,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角色,从而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增强党史学习的获得感。在“浩歌党魂”党员巡讲课中,学校让学生参与课程建设,走进教师的备课、磨课环节,了解教师打造精品课程的努力,亲身感受党员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学的热情、对学生的用心,从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很好地体现了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二、以校本教材建设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校本教材是以本学校学生现状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教材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校于2018年组织党员教师共同编写了党史教育校本教材《追寻:乘着歌声的翅膀》,在全国中职学校率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创新“高挂、深入、浅出”理念,探索党史学习教育教学新方式。《追寻:乘着歌声的翅膀》的研制坚持高挂、深入、浅出的教学理念。“高挂”指理论高挂,政治站位要旗帜鲜明,用党的科学理论、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深入”指阐述深入,即理论阐释要逻辑严密,用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的内容搭建每一课的教学维度;“浅出”指知识浅出,即知识讲授要通俗易懂,善于将党史故事、党史人物融入现实生活之中。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校本教材开发,充分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开发史实敘述的教学维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扎根课堂。校本教材《追寻:乘着歌声的翅膀》,共设“中国共产党成立”“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十课。每课设六个教学维度,即“浩歌党魂”“红色历史”“先锋故事”“历史印记”“中国精神”“丰硕成果”,从歌曲导课,到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红色地标,再到精神凝练,最后介绍新中国的发展成就,内容准确、完整,具有内在逻辑,富有科学性。在教学形式上与互联网相接,融入“扫描二维码”“听音乐、感党情”的设计,力求让党史教育扎根课堂。内容呈现浅显易懂,再辅以拓展性的知识、故事,吸引学生在课后主动查询相关知识,系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
三、以“微党课”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趣味性
党史学习教育只有让学生“动心”,进而才能凝聚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党史学习教育中,授课者可以将历史大事记与生活小故事相结合,“以小见大、寓理于情”,以“小切口”见大主题,在具体的历史情境营造中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听得进、听得明、听得懂。
从2021年4月开始,学校推出了“微党课”《浩歌党课》系列党史教育视频课程,每讲约10分钟左右,篇幅短小精悍,以“学党史、深体悟、增信仰、践行动”为目标,教法注重“用现实去讲当时”,创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有效探索、实践了将党史学习教育这门青少年“必修课”开好、教好、学好的新思路。
搭建“网络化”教学载体,激发学习意愿。“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党史学习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教师们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在贴近网络“原住民”的学生成长实际中,探索如何用“小载体讲清大道理,小角度阐释大观点,小事例回答大问题”[4],让党史学习教育直入学生心底。《浩歌党课》每一讲都严格遵循信息时代“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而是人的注意力”这一实际,用短小精悍的内容使学习者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微党课”教学,不仅能借助互联网拓展教学空间,将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还能打破固定教学时段的限制,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习娱乐,让学生主动学、乐意学、有收获地学。
注重“情境式”教学设计,增强情感体验。“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5]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就阐述过情境教育的思想,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如在《浩歌党课》序言《寻找最有力量的青春》中,通过授课者演唱《我宣誓》导入教学主题,讲述江姐、孔繁森、朱海秀三位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并从影视片段、纪录片、新闻报道等视频资源中,剪辑与教学内容贴切的画面,加强故事讲述的场景感,实现党史学习的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展示“个性化”教学风格,提高学习效果。好的课堂风格能促使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让学生发自内心觉得课堂“好听、好看、好学”。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思政教学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掘了自身的特色、优势和演唱天赋,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凝练形成了“演唱+演讲+故事”的课堂教学风格,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驱动力。
一是巧借音乐言情,在红歌演唱中搭建情感桥梁。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是感情的传递。”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不仅是“作为人类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成为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内容”[6],它具有天然的情感流动性,能将创作者、演唱者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听众。如《浩歌党课》第四讲《打卡“红色地标”,揭秘“打土豪,分田地”》通过歌曲《映山红》引入,在提升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的同时让学生“动情”,使其乐于接受歌曲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情感。
二是融入激情教学,在激情演讲中激发认知共鸣。演讲富含激情,能营造极具感染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知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对课堂的热爱、对教学的激情。富含激情的演讲语言能让学生产生共情,促进学生认知的积极发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激发、发展、实现学生的潜能。
三是善用故事说理,在生活故事中明确使命担当。故事是一种贴近生活、寓意丰富、浅显易懂的知识载体。通过绘声绘色的故事营造、还原历史情境,用现时去讲当时,引发学生的同理心,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在青少年群体中构建起集体记忆,能把抽象的理论学习转变为感性的情感(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体验。如《浩歌党课》第一讲《青年的性格就是时代的性格》从《新青年》(创刊号为《青年杂志》)这本杂志引入,带出与这本杂志密切相关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革命先驱,讲述他们是如何用思想改造引领一代青年的性格,进而促成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如此,在具体的人和事的故事讲述中感受一代青年的精神力量和使命担当,培养学生自觉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和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http://news.cnr.cn/native/gd/20190318/t20190318_524547148.shtml.
[2]周家芳.浅谈在"双主"教学模式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儿童大世界,2019,(10):73.
[3]张静.校本教材的重要性[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1):767.
[4]王永之.探索党课教育新思路——微型党课[J].各界(下半月), 2020, (1):26.
[5]孔云. 经典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应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8,(1):160.
[6]赵秀彦, 王则远. 浅谈音乐的情感性——兼谈音乐审美的心理基础[J].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19-121.
(作者单位: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广东东莞 523000)
責任编辑 王清平
猜你喜欢 党课党史党员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党员生活·下(2021年5期)2021-06-28小朋友们一起学党史,阅读“红色经典”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2021年3期)2021-05-17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党员生活(2017年4期)2017-04-26党员标准是什么?共产党员·下(2017年1期)2017-02-09海伦市 多管齐下讲党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党的生活(黑龙江)(2016年11期)2016-11-19党课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实践·党的教育版(2016年10期)2016-10-31安徽亳州:微型党课比赛 践行群众路线紫光阁(2015年3期)2015-05-29“4+3”模式增强党课实效共产党员·上(2014年9期)2014-09-18强化四种意识 做好心形式下的党史工作党史博采·理论版(2014年8期)2014-09-09为“党员年检”点赞党的生活(黑龙江)(2014年3期)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