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从三组历史瞬间对比来找寻真理的力气 同志们:
今日我们上一堂党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命题时常会出现,很多专家、学者都给出过专业的、精准的解读。今日党课,我们再次抛出这个问题,是由于这样的答案随着党的领导、社会的进展和生活的转变,愈加清晰的印证在我们的周边,所以我们每名同志脑海里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都应当有清晰地、毫不迟疑地、精确的答案。期望大家能带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问题,认真倾听,认真思考,真正聚集起共识共力。
跨越百年,党始终不断聚集人民的意志,让中国能够无往不胜。
场景一:国民性的衰败。
国防高校金一南教授在《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演讲中讲到过一件这样的事,八国联军 1900 年入侵北京时,日军八千人、俄军四千八、英军三千二、美军两千一、法军八百、奥地利五十八人、意大利五十三人,满打满算一万八千多人,十天之内攻陷北京,而北京一带清军十五六万,义和团五六十
万,却没有拦住。一个大国衰弱如此,庚子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十天时间一国之首都即被一万多人攻占,世界战斗史上绝无仅有,缘由却是清朝政府统治下人民的国家意志、国家意识荡然无存。这张图片呈现的就是老百姓向八国联军供应广渠门下水道未曾设防的消息,民众坐在墙头看戏的有之、帮联军远眺的有之、填壕沟扶梯子的有之。孙中山先生讲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鲁迅先生批判:“愚昧无知、麻木不仁、一盘散沙、随波逐流。”可以说,那时候我们四万万中国人,没有统一的意志,没有统一的国家观念,甚至说我们的民族骄傲感也格外微弱。“风雨飘摇、救亡图存”是那时候的真实写照,在亡国灭种的危急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场景二:国民性的聚集。
当我们把时间的卡尺往后调半个世纪,1950 年 10 月 8 日,毛主席下达《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令》,指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快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成功。”从今世界战斗史上出现了“谜一样的东方奇迹”,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上树立起一座名叫“上甘岭”的丰碑。这样的奇迹同样也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惧任何强暴,聚集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中国意志所带来的。宽敞人民群众捐献出节省的每一粒铜板、拿出家里珍藏的物件,支援志愿军改善装备,捐献飞机大炮成为那个时代的闪光印记。田间地头、车间学校,“多打
一粒粮食、多产一支棉纱、多造一个零件”成为人民群众支援战斗、抗击强敌、奉献国家的自觉行动。据统计,全国各界人民共捐款 55650.37 万元,可购买战斗机 3710 架。
场景三:国民性的飞跃。
如今,在全球累计确诊新冠疫情超 1 亿 2 千万,累计死亡近 270 多万的“全球灾难”中,作为一个有着 14 亿人口的超级大国,国民生产生活几乎完全正常开展、经济进展实现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明确 2021 年经济社会进展主要目标要把 GDP增长 6%以上,这在世界各国之中绝无仅有。与西方国家仍旧频频动乱、新增感染人数居高不下、疫情始终难以把握相比,全中国人民用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聚集起来属于我们的中国自信。有着近 9200 万党员的全球最大党组织呈现了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信仰,让全世界人民都明白: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有着无与伦比的聚集力。更为重要的是 14 亿中国人,团结一心、闻令而动,全党全国全军全社会,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无私奉献、英勇坚韧的奋斗着。
这样的团结才是真正的万众一心,这样的聚集力才是党制造出来最宏大的奇迹。习主席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党史学习训练动员大会上习主席强调:“赢得人民的信
任,得到人民的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跨越百年,党始终敢于牺牲自己,让中华民族能够宏大复兴。
场景一:一百年前,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
百年前,是一个年纪轻轻干大事,是一个年纪轻轻丢性命的时代,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风雨飘摇。刚建党时,中国社会有 200 多个政治党派,中国共产党只是其中一个仅有 58 人分为 8 个共产主义小组隐秘成立的政党。从 1921 年到 1949 年建国的 28 年间,中国共产党患病了世界政党史上前所未有的炼狱地火似的考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李大钊、罗亦农、陈延年等领导人相继遇害。1927 年八一南昌起义 22500 人,两个月后剩 800 人;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20 天后 5000 人剩下 1000 人,举世瞩目的 25000 里长征,动身时 86000 人,最终到达终点的不到 7000 人,红四方面军动身时 10 万大军,最终到达终点的不过 3 万。据中组部和民政部统计,28 年间一共牺牲 2100 万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共产主义的主见在于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为了这个信仰,为了人民的美好,为了民族的复兴,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誓死无悔。
场景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建国不过 72 年,从积贫积弱到抗美援朝的“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再到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来,再到如今国家经济总量、破百万亿,即使是美国不断挑起争端,我们的外交官也始终掷地有声:“谈,大门打开;打。奉陪到底”。从 1978 年,农村贫困人口高达 7.7 亿,到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成功。习主席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道:“1800 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遗忘!共和国不会遗忘!”一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弹指一瞬,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是这些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们,敢于牺牲自己,造福人民,我们才能够快速经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祖国不会遗忘,人民不会遗忘。
场景三:一百年后,照旧是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
回想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习主席一声令下,4000 名军队医护人员辞别父母妻儿,义无反顾,驰援武汉。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不止是我们军人,全国各地共计 4.26 万医护人员响应党中心习主席的号召,抵达湖北,与本地医务人员一起抗击疫情。在这些人当中,有骑行 4 天 3 夜赶回武汉上班的“95 后”女医生甘如意;有身患渐冻症,奋战在一线的院长张定
宇;有 84 岁高龄仍旧无私无畏奔赴武汉的院士钟南山;有母亲去世却无法送别的护士吴亚玲;更有很多“最美压痕”的白衣天使悄悄无私奉献。据统计,疫情防控期间有超过 100 人因公牺牲。习主席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深情地讲到:“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呈现出青春激扬的风采,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期望。” 恩格斯讲:“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年轻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正是由于这样一群敢于牺牲的共产党员,正是由于我们年轻一代不断接续先辈的奋斗旗帜,中国才能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洪流中,昂然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进展围追堵截,我们坚信在全部共产党员的共同牺牲奉献下,中华民族确定能够实现宏大复兴。
三、跨越百年,党带领下的人民军队从成功走向成功,让我们不惧风险挑战。
场景一:“辛丑条约”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3 月 18 日,必定是载入中国外交史的一天,不少网友看到这则小视频后不禁感慨,今日的中国不再是 100 年前的中国。两个甲子的轮回,120 年后我们的外交官杨洁篪坦然面对美国外交人员说道:“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
动身同中国谈话。甚至 230 年前,你们就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由于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而这句“没有资格”也被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所引用。正如王毅外长霸气回怼:“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我们要求美国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外交官的底气在在于哪里,在于我们的军队,在于我们的人民,在于我们的国力和国家的自信。
场景二:“庚子”赔款的时代重演 亚美尼亚在与阿塞拜疆的纳卡战斗中,宣布战败的亚美尼亚面临割地赔偿和 500 亿美元的巨额赔款,人均赔款 1.6 万美元,这与 120 多年前的清政府“庚子赔款”仿佛是历史重现。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弱国无外交!”正如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在国防高校的一次讲座上讲了一句名言:“你们军人在战场上拿不回来的东西,绝不要期望我们外交官员能够用嘴巴给拿回来。”而现在,我们有底气、有实力、有力量,去捍卫我们的主权、平安和进展利益,不容外人指手画脚、颐指气使,而这都需要我们军人作为祖国进展的坚强后盾和基石。70 多年前,抗美援朝战斗中,我们有力量把所谓的“联合国军”打回谈判桌上,70 多年后我们照旧有力量捍卫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场景三:70 年的忠诚感动新时代中国
去年是庚子年,今年是辛丑年。跨越两个多甲子的轮回,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军事、外交还是综合国力来看,今日的中国不再是任人欺凌的“东亚病夫”,而是真正崛起的东方巨龙。军人是祖国的钢铁长城,而英雄则是这条龙上最硬的鳞。只有军队强大,国家才强大,要不断传承“从成功走向成功”英雄基因,从抗美援朝战斗的“钢少气多”锻造成为“钢多,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的新时代人民军队,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才能为民族复兴伟业增加属于自己的动力。
习主席强调:“决不由于成功而傲慢,决不由于成就而懈怠,决不能由于困难而退缩。”“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历史存在于继承,这份继往开来的责任担当照旧重若千钧,期望每名同志能够不断挑起肩上的历史责任,把党员这面光辉的旗帜始终牢牢插在自己的战位上,把神圣的职责使命牢牢扛在自己的肩头上,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自己最忠诚的祝愿。
今日的课就上到这里,有不当之处敬请同志们批判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