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作文共2020(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作文共2020(2022年),供大家参考。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作文共 5 篇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谱好党建“三部曲”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要着力谱好支部建设、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等“三部曲”,奏响推动乡村振兴“新乐章”。
建强支部“桥头堡”,奏响乡村振兴“前进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要在基础建设、党员队伍、服务功能上精准发力,使基层“神经末梢”成为群众心中的“神经中枢”。督促指导党支部标准化开展工作,解决一些党支部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支部,采取党建述职、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方式,开展经常、严肃、认真的政治生活;从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运用现代信息工具,开展“创意”组织生活,通过党史教育、环境治理、警示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完善“主题党日”内容,切实增强组织生活实效,使党员干部不断“补钙铸魂”。
增强产业“带动力”,奏响乡村振兴“发展曲”。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群众。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把党组织设置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链条延伸,消除“空白点”,实现党
在农村产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要坚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产业振兴。对山林资源丰富的村,要求党支部扬优成势,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发展集体经济;对特色产业突出的村,引导成立产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壮大集体经济;对集体资源匮乏、资产量少的村,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等,实施联村共建,抱团“取暖”;对经济基础好的村,鼓励入股分红,发展加工、经营、服务等产业,做大集体经济。
激活人才“蓄水池”,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建设有温度的人才生态环境,深化人才体制机制,在拴心留人、引才聚才上出实招。加强人才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人才工作知晓率和影响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浓厚氛围。积极开拓人才培养新路径,把技术拔尖人才和“土专家”“田秀才”组织起来,从建好资源库、做好教育培训、搞好结对帮扶等方面着手,培养、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用“人才杠杆”撬开“致富大门”。积极引导新乡贤、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回乡大中专学生等“新四军”创新创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振兴队伍。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甘肃通渭:“党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大动力系统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甘肃省通渭县坚持把党的力量挺在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把加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深度融合,通过树立“党建+”理念,把引领作用发挥在一线、把战斗堡垒筑牢在一线、把最强力量汇聚在一线,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党建+“头雁”,建强乡村振兴“指挥所”。“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
立足把素质能力过硬的干部选优配强到扶贫一线,着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新时代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通过及时研判分析乡镇班子运行情况,对乡镇脱贫攻坚情况进行动态掌握,每月对乡镇党政正职抓脱贫攻坚情况进行排名。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村党组织换届后,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较换届前下降 4.7 岁,其中 35 岁以下村书记占到 43.9%,大专以上学历村书记占到 61.7%,较换届前提高 11.8 个百分点,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村党组织班子整体功能得到提升,为乡村振兴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
党建+“扶贫”,补齐乡村振兴“最短板”。“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坚持党支部领办、村集体所有、合作社运营、贫困户分红,形成“党支部+电商+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如平襄镇孟河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引领作用,创建“陇上孟河”电商品牌,注册成立村办集体企业,把粉丝、苦荞茶、燕麦、藜麦、小黄米、土蜂蜜、苹果、土豆等 10 余种名优产品和特色产品纳入了电商产品,将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浙江等 20 多个省市,年销售额超***万元,每年给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与贫困群众“双增收”的目标。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点***个,实现年电商交易额**.*亿元。
党建+“产业”,点燃乡村振兴“加速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服务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中的能力引领作用,不断为实施乡村振兴助力赋能。先后印发《通渭县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通渭县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实施方案》,深化党建“三建四联三带”产业发展模式,在引领创办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干部教育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成立产业党支部***个,鼓励支部负责人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 281 家;协调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 600 余万元,探索发展“支部领办型、入股带动型”的集体经济***个;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
作需求为导向,先后举办基层一线干部培训班 9 期 3500 余人次,全面提升在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执行力和能力水平。
党建+“平台”,奏好乡村振兴“变奏曲”。建立人才挂职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了解需求,制定年度计划,积极开展人才挂职交流,先后 3 批次选派 6 名党政干部到福清市挂职,选派 6 名优秀乡镇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赴福清市乡镇进行为期3 个月的挂职锻炼,福清市先后 2 批次选派 5 名党政干部到通渭县挂职、2 批次选派 5 名专业技术人才到通渭挂任县直部门副职。建立互访交流机制,先后邀请福清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经济等领域专家 50 余名来通渭传经送宝,选派通渭县专业技术骨干***名赴福清进修学习,进一步增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双向沟通,与福清市***个镇街、***个村集体经济示范村、12 家企业、6 个医疗机构、26 所学校分别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深化资源共享,实现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方面合作,结牢“人才纽带”。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党建+人才+园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积极探索“党建+人才+牧业园区”产业发展新模式,以基层党建创新为引领、以引进培养人才为支撑、以牧业园区项目建设为载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找准产业“金钥匙”,支部建在园区上。建立现代化牧业园区党支部,健全完善“支部+党员+园工”的链条式服务机制,支部书记统筹协调牧业园区党建工作、人才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园区党支部定期组织召开乡镇、部门、园区联席会,建立党组织与乡镇、部门、园区良性互动,组织开展党内活动、理论学习、培训技术及外出交流等 120 余场次,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丰富党员群
众精神文化生活和技术技能。实施“党员、园工”双培养,通过园区活动室、服务热线、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开展党员结对帮带、政策措施解答、养殖技术咨询等各类服务,着力把优秀园工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产业园工。
用好产业“千里马”,六类人才齐上阵。强化现代化农区畜牧业人才保障,吸纳生产实用型、经营实用型、技能带动型、技术服务型等 6 大类***名人才落地服务。组织六类人才参与党支部活动、参与开拓者农业科技公司具体事务,保障“支部+公司”模式有序运转。***名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服务、业务指导 80 场次;***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在园区实训基地开展“线下培训”120 场次,辐射周边 2 个兄弟县市、5 个乡镇农牧民 3000 余人次,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人才支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良好态势。
按下产业“组合键”,五位一体上水平。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促发展,投资**.*亿元完成牧业园区活畜交易市场、规模化养殖小区、畜禽粪污处理加工厂、饲草料交易储备库四个部分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化服务公司融合为“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牧业园区产业链。构建以农作物秸秆回收充实饲草料储备库、以育肥羊基地推动品种改良、以活畜交易市场有效运转做优交易服务、以有机肥厂实现粪污变废为宝、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全链条闭环发展模式,建成农业助力牧业、牧业推动工业、工业反哺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化牧业园区,加快现代化农区畜牧业发展步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甘肃定西:“党建+人才”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突出“党建+人才”模式,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助发展、技术人才强引领、干部人才传帮带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党建+专业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加速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人才工作,积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搭建党组织与企业、党员与群众、政府与人才的有效沟通桥梁,真正做到以党建凝聚人才、以党建培育人才、以党建服务人才,鼓励引导辖区内企业主动对接省内外高等院校,先后在乡镇建立马铃薯、草牧、蔬菜三大特色产业校企合作联系点***个,引进国家、省级科研团队 8 个、教授及高级工程师***名、研究员***名、博士研究生***名。建立专家工作站 2 个,柔性引进工作团队 2 个***人,加大特色产业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马铃薯研究所柔性引进博士 9 名参与技术研发,不断深化产研融合。建立人才联项目、人才联企业、人才联产业的“三联”工作机制,引导高层次人才走进企业、走进农田、走进基地,指导实施产业项目 120 余项,科技人才助力一线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党建+技术人才”,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深化“党建+人才”的内涵,进一步找准党群活动中心与人才的融合点,完善服务内容,丰富活动载体,健全工作机制,让党群活动中心高效运转,真正发挥作用。深化拓展“双百四联”活动,采取驻村蹲点、搭建对接平台、培育产业项目等方式,选派***名市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深入***个行政村对各类项目、基地和农户开展“点穴式”技术指导。推行“11151”科技帮扶计划,向全区***个贫困村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建成村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个,重点示范转化科技成果 10 项。同时,为 48 家企业选派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名,组织引进推广各类新品种 20 多个,新技术 10 项,建立农业示范基地***个,建成各类养殖基地***个,为巩固脱贫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人力保证和治理支撑。
“党建+帮扶人才”,把牢乡村振兴“方向舵”。推行“人才+贫困村”发展
模式,做到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党建和人才工作双提升,选派***名干部驻村帮扶,围绕马铃薯、蔬菜、草牧等优势产业开展帮扶,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增强本土人才“造血”功能。结合全市“三引四领一融合”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行动,深入开展“城乡结对、支部共建”行动,组织***个帮扶单位和***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87 次,为贫困村解决问题 107 条,帮办实事 124 件。结合全区“双进双促”党建引领模式,引导***名村“两委”班子成员领办合作社***个,***名农民党员领办合作社***个,引领建成马铃薯、草牧业和种子种业等特色产业基地***万亩、特色产业带 4 条。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党建+”提升乡村振兴组织力
近年来,安徽省枞阳县金社镇坚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聚力实施“党建+”模式,把基层党建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聚焦推进组织联建、产业富村、服务惠民,多轮驱动抓党建,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组织力。
党建+联建,凝聚组织力。该镇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将辖区行政村、机关事业、非公、社会组织等列为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大党委”,将镇属***个党支部有机联系在一起,定期围绕区域内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的各类事项,共同协商、做出决策,建立党建联席会议信息台账。“大党委”分区域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次走访,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半年共过一次组织生活,每年度上一次主题党课。大党委”紧盯队伍提升组织力,下派 1 名镇干到秀山村任书记,安排 3 名后备干部到该村任职,整顿软弱涣散村;招录村级后备干部***名;新纳入非公党建平台企业 6 家,新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 3 个。
党建+引领,盘活经济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乡村振兴实力。引导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聚力实施发展规划,带动产业发展,不断增强自身
造血功能,结合实际,制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年规划,推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引导村级党组织盘活集体“三资”,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镇***个村全部成立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打造了金山村、桃山村等一批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村 3 个、***万元以上的村 6 个,其余村***万元以上,提升了村党组织服务保障能力。大力实施党员“带富工程”,鼓励在外发展“能人”返乡创业,培育...
上一篇:党员干部抓党建促发展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