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20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2020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共 5 篇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新疆福海:“党建+”念好乡村振兴“三本经”
今年以来,新疆福海县深入落实阿勒泰地委农村党建“1+7”文件精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建引领和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通过加大人才培育、加强产业发展、整治环境卫生等方式,全面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党建+人才培育”,念好“人才经”。开展优秀“乡土人才”信息普查,依托“访惠聚”驻村工作,通过村级调查摸底、乡镇核实推荐、县委组织部审核认定,将***名种植、养殖大户、手工艺能人、致富带头人等纳入“乡土人才”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院校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协调大西部旅游公司、新疆旺源集团等***个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师傅带、基地培、自己干等方法,先后培养旅游、民俗、特色种养殖等“乡土人才”***人。组建“人才帮扶智囊团”,100 余名援疆骨干和 300 余名“乡土人才”结成“1+*”包联对子,通过编印服务联系卡、公布业务专长等方式,定期联系开展技术指导,解决“乡土人才”创业项目选取、技术难题 42 项。
“党建+产业发展”,念好“致富经”。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利用村级阵地优势,新建 12 家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群众入股、参与经营、定期分红的方式,实现多渠道增收。结合农业现代化产业园、沙尔布拉克转场文化小镇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牛羊马驼驴,水草药果奶”等特色产业,打造红色教育、农耕体验、特色民宿等“一村一品”特色,吸引***名农牧民群众发
展集休闲采摘、餐饮住宿、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业,加快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困难党员牵头、贫困户参与等方式,建立***个村级电商服务中心,吸引 560 余名中青年待业群众从事电商销售,集中推广黑枸杞、驼奶制品、瓜子等 25 种县域特色产品,线上线下交易收入达 220 余万元。
“党建+环境整治”,念好“生态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治理为主线,按照“一个加强版、两个升级版、六个标准版”美丽乡村建设目标,通过“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等方式,提升党建示范效应,形成组织带路把方向、党员带头作示范、多元参与聚活力的良好局面。开展“每月一主题”观摩评比活动,由乡镇党委牵头,每月组织村级党组织,通过交叉互检互评、创新项目展示等形式,针对党建工作、人居环境、特色产业等开展观摩活动 14 场次,通过找差距、补短板,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甘肃陇西:党建引领擦亮乡村振兴发展底色
近年来,甘肃省陇西县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同频共振,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提升功能强堡垒,抓实基层基础。探索推行“三个三”工作法和“六项机制”深入开展“整乡推进”行动,促进***个乡镇***个村党组织达标争创、全面提升。深入实施素能提升行动,选聘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名,***个村实现“一肩挑”,全覆盖、分层级、多轮次培训村级干部 740 余人次。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制度,储备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名。坚持应纳尽纳、应整尽整原则,在对近三年整顿提升***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回头看”的基础上,2021 年排摸确定***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并采取“四个一”包抓机制推动整顿提升。深化拓展“三
链”建设,全面推行“三联三带三提升”模式,引导村党组织和村干部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建立党群共富示范基地***个,成立产业型党组织***个,扶持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 1200 多名,示范带动 5300 多户农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
树正导向聚合力,锻造骨干队伍。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识别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突出政治标准、突出脱贫攻坚、突出实干实绩、突出基层一线选用干部,建立干部提拔任用征求乡镇党委、村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户意见工作机制,先后提拔使用扶贫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干部 600 多名、晋升职级***名。着眼选优派强善于领导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骨干队伍,结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选拔配备乡镇党政正职***名,其中 35 岁以下 6 名,并由县委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赴天水、兰州等地考察学习 2 次;同时,健全完善激励和容错纠错的政策机制,激励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担当作为。坚持“四个不摘”要求,调整选派***名政治素养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壮大驻村帮扶工作队伍,确保将最强最优工作力量派向乡村振兴一线。
强化支撑促振兴,汇聚才智力量。坚持把人才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深化拓展“双百四联”活动,选派百名农业科技专家组建专家服务队走乡进村联基地,指导建设产业基地***个,联系带动协会(合作社)70 家、项目***个,带动农户 5***户。拓展实施“人才基层服务行”工程,动员组织千余名农业农村类、企业经营管理等 8 大类专业人才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政策宣讲、农技推广等集中服务活动 200 多期,培训农民群众**.*万余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 1100 多户、种养能手 1900 多名。实施乡土人才“领头雁”计划,采取邀请专家授课、科技示范帮带、田间地头指导等形式,举办创业培训、种养技术等实用人才培训 70 多期,培训**.*万人次。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分别向***个原贫困村和龙头企业(合作社)派驻科技特派员***名、***名,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10 项,实
施创新创业示范项目 4 个,创建人才实践示范基地 11 处。
从严考评压责任,健全保障机制。着眼发挥制度保障“压舱石”和考核激励“指挥棒”作用,建立基层党建工作重大事项县委常委会专题决策、关键节点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具体工作各工作组推进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编制《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细化 5 个方面 76 项具体措施,以项目化管理、指标化考评方式推进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为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确定党建联系点***个,实行 1 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定点带抓、1 名组工干部跟踪督抓、1 个联系单位结对协抓、1 名乡镇班子成员指导包抓、1 个驻村工作队蹲点帮抓的“五个一”工作责任制,瞄点压责任、拉链抓落实。同时,全域推行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的“三项指数”考评管理机制,切实以考核促进任务落实,以评比激发基层活力。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念好“五字诀”激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引擎
推动农村基层党建整体提升,对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对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要着力念好“五字诀”,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以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在“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治理振兴”上下功夫,凝聚乡村振兴整体合力,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振兴。
“优”字当头,写好组织振兴“关键文”。要创新打造基层党建品牌,积极选优配强基层组织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组织生活制度,积极选树先进党组织,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形成领导有力、运转有序、治理有效的基层组织振兴制度机制,推动实现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得到充分发挥,
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旺”字先行,写好产业振兴“发展文”。要坚持以“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工作思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高标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设立党员先锋驿站、党员先锋岗等,组织优秀党员牵头,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构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以乡村振兴、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深化“党建+”模式,推进产业调整覆盖到村到组到户,实现“一村一品”,推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人民生活富裕。
“蕴”字为本,写好文化振兴“锦绣文”。要全面盘活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民俗馆、广场礼堂等“沉睡”的场所,使之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活跃阵地;坚持保护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把乡村优秀文化继承好、发展好;要开展乡村非遗保护利用,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群众,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大力实施全民健康普及、人居环境改善、文明行为养成、公筷公勺推行、心理健康促进、移风易俗深化等行动,动员广大群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倡导新时代文明新风尚,打造各地文化发展的“锦绣篇章”。
“美”字着力,写好生态振兴“宜居文”。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基层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要坚持对生态文明建设常抓不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展绿色产业,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发现问题、现场办公,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努力画好美丽乡村“画卷”。
“新”字用招,写好治理振兴“善治文”。创新创建乡村振兴网格化管理新方
式,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服务群众、收集民意、走访调查、办实事、解难题,在划分多个网格管理的基础上,动员网格内的乡贤、寨老、党员代表等各类代表组成议事会议成员,定期召开议事会议,宣传上级的政策精神,为群众处理调解类问题等,实现基层治理全覆盖、精准化、精细化,推动形成一个统一指挥,统一分配、分格负责、协调联动、高效运转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实现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服务方式全面转变,达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真正畅通基层服务治理“最后一公里”。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论文
甘肃通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今年来,甘肃省通渭县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任务落实,深入实施“党建+”工程,坚持将党建工作与富民产业发展、乡土人才培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深入融合、精准对接、一体推进,引领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党建+”富民产业培育,筑牢产业发展“桥头堡”。深化农村“三链”建设,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推动农村党组织设置下移,注重在专业协会、合作社、农业园区(基地)、龙头企业等新领域建立党组织,按照“跨村设置、产业联建”的思路,打破原有基层党组织相对分离、自成体系、互不交融的格局,最大限度地把党员群众聚在产业链上。在县农发公司成立产业党委,在各乡镇农发分公司成立产业党总支部***个,指导各乡镇在各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产业党支部***个,带动党员 7000 余名,培育创建党建引领草畜、果品、花椒、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型党组织***个,推动强村带弱村,抱团促发展,形成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组织体系。
“党建+”乡土人才培养,打造引领示范“先锋队”。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当地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
社和村办企业等方式,鼓励有带富致富能力和在外能人党员返乡创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带领广大群众拓宽增收渠道、持续增加经济收入;同时,结合党员先锋指数争创,通过在产业种养基地建立普通党员履职责任岗、志愿服务区、产业示范田等方式,创建一批党员先锋带领型党建示范典型。如常河镇胜义村党支部引进了省内知名企业甘肃锦华集团,在胜义村成立了德源祥农牧林专业合作社,吸纳支部***名党员建立产业示范棚 75 座,栽植木耳 20 余万棒,年收益***万元,9 座连栋大棚种植樱桃、油桃、珍珠杏等 1300 余株,年收益达***万元。
“党建+”集体经济发展,开启村级发展“加速器”。坚持自力更生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创新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因村制宜发展“资产盘活、资源开发、为农服务、项目带动、多元合作”等多种形式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坚持外引内培和规范提升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全县***个村“两委”班子成员每村至少创办领办 2 家专业合作社或村办企业,建立“村集体+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拓宽村经济经济增收渠道。如平襄镇孟河村整合全县范围内的马铃薯、小杂粮、苹果等特色产业产品及其制品,创建“陇上孟河”电商品牌,先后入驻“扶贫 832”网络销售品平台和阿里巴巴等平台,实现销售额**.*万元,每年增加村集体资金***万元。
“党建+”基层综合治理,织密和谐稳定“安全网”。推行“一规三治”模式,把“村规民约”作为推进民主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依法治村的重要措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涉及村庄事务、集体资源、公民道德、村容村貌等方面的村规民约,创新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基本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设立“道德红黑榜、善行义举榜、模范光荣榜”等,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
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的治理,推动形成乡风文明、良好家风、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