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科学传播“策划”问题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张涵

【内容摘要】本文指出了“策划”对于开展科学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列举了科学传播“策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科学传播;策划;问题;对策

一、引言

“策划”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其涵盖领域包括方方面面。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策划”的重要性。《孙子兵法》上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笔下的“算”也可以视为是一种“策划”。科学传播活动肯定也离不开“策划”。这些年来,在有关各方的一致努力下,在学界的理论先导和业界的不懈探索下,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策划”工作在包括但不限于“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事迹的科学传播、航天事业的相关科技传播以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科学知识传播的策划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坦承,在相关科学传播的策划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认真反思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则将有可能会影响到科学传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传播“策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传播的“策划”与其他新闻传播的“策划”一样,难免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分类。笔者大致上将其分成两大类,如果各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那么一个问题就是“策划过度”的问题,另外一个则是“策划不足”的问题。下面我们分别展开加以阐述。

(一)“策划过度”的问题

“策划过度”这个概念是仿造“消费过度”或者“过度消费”杜撰出来的。我们都知道在消費领域有一个概念叫做“过度消费”,是指不符合国情,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而且超出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消费,是一种扭曲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这种过度消费一是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现实的经济能力,二是造成了财富的浪费,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是虽然可以满足短时期的享受,但却阻碍了经济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渐进式提高。①同样的道理,“过渡策划”或者叫“策划过渡”其实也具有这几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超越了现有的科学传播的环境,第二个就是造成了科学传播资源的浪费,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破坏了科学传播的生态环境,三是虽然能够满足短时期某些方面的需要,但从长久的角度而言,却阻碍了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妨分别展开加以阐述。

1.超越了现有的科学传播的环境

这个问题可以分别从“科学传播主体”与“科学传播客体”两个角度加以考量。从科学传播主体的角度加以考量,所谓“超越了现有的科学传播的环境”是指超越了现有的科学传播环境中的科学传播主体所具备的禀赋或者素质。正是因为超越了或者说没有完全搞清楚科学传播的相关主体所具备的具体禀赋和素质,所以,相关行为主体在开展相关策划的时候,往往会想当然地将别人的经验和别处的做法拿过来,生搬硬套或者稍加改动就要求加以落实,②殊不知,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环境和人物,在别的地方行的东西,此处不一定行,别人能够做成的,此人不一定能够做成;说完了“科学传播主体”,我们再来看看科学传播的对象或者客体。从科学传播的对象或者客体的角度加以考量,所谓“超越了现有的科学传播的环境”是指超越了现有的科学传播环境中的科学传播客体所具备的审美趣味、知识储备和价值判断,等等,正是因为超越了或者说没有完全搞清楚科学传播的对象或者科学传播的客体所具有的审美趣味、知识储备和价值判断,所以,就会出现想当然的情况,会出现所谓的“高射炮打蚊子”,虽然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只买对,不买贵”,老百姓对于科学传播的策划要求其实也是如此,如果一味只追求“贵”而不追求“对”,那么这样策划出来的科学传播作品,其实也是没有什么传播力或者影响力的。

2.破坏了科学传播的生态环境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本是指一切生物的状态,以及不同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③在笔者看来,“生态”就意味着是一系列存在着密切关系的生命体的总和。这些生命体之间可能是相辅相成的,也有可能是相生相克的。生态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平衡性”,如果不能保持平衡,整个生态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相辅相成”的不用说了,即使是“相生相克”的也存在着平衡性,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学告诉我们,大自然“相生相克”的动物和植物之间,如果其中的一方突然消失的话,那么即使是处于绝对有利一方的动物或植物,也极有可能会因为“食物链”的“断裂”而面临着灭顶之灾。“人一直都处于所有食物链的最顶端。食物链中任一环节出现错误或者食物链的断裂都不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但是会危及到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发展”。④科学传播也有自己的生态,这些生态由一系列的直接传播主体和间接传播主体,一系列的直接传播客体和间接传播客体构成。这些传播主体之间以及这些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之间甚至是这些传播客体之间其实也是存在着高度的依存关系的,而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相互进行转换。在“传播”的时候,相关的策划者是主体的一方,在“接受”的时候,以往的客体就变成了审美的主体。科学传播的主体与科学传播的客体之间是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相互了解对方的能力和需求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由于种种原因,某些科学传播的相关行为主体在开展科学传播策划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对这种动态的平衡造成某种意义上的破坏和伤害。这种破坏和伤害,究其原因是因为两个“不知”。所谓两个“不知”,一个是指“不知己”,第二个是指“不知彼”。所谓“不知己”就是对于自己缺乏深刻的洞察和透彻的了解,没有把自己放在与受众的动态平衡的这个大的系统中加以考量,因而往往想当然的自以为是地开展相关的科学传播策划,其结果往往是费了很大力气,但是却往往费力而不讨好;所谓“不知彼”就是不了解科学传播受众的知识储备如何、审美趣味如何、有什么价值判断和实实在在的内在需求,而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其所进行的策划是准确的,就像神枪手可以枪枪命中靶子一样地“谜一般的自信”,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科学传播的受众对其所进行的科学传播的不认同甚至怀疑,最终用手和脚投票离其而去,结果使得自己离亲叛众,最后众叛亲离,从而导致传播生态遭到破坏。

如果说“生态”更多是强调“关系”的“平衡”的话,那么,“环境”则是在强调“空间”的基础上强调其与人的关系,因为环境本身是一个“空间”概念。这个“空间”概念可以有多种语义指向,一种是指由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构成的自然环境空间,另外一种则是指由社会上各色人等构成的社会环境空间。无论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构成的自然环境空间,还是社会上的芸芸众生构成的社会环境空间,其实都离不开人。后者就不用说了,即使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所构成的自然空间环境,也是必须以人的存在和人的欣赏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张之洞是清代的著名学者,此人一生著述甚多,在其早年曾经写过一篇《半山亭记》,在这篇文章里,他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那就是自然界的风景是必须以人的存在和欣赏作为前提的,否則的话,自然界的风景就没有任何意义。⑤张之洞的这个观点对于我们来说颇具启发意义,所以我们这里谈的还主要是科学传播的社会环境。熟悉环境科学的朋友想必都听说过一个概念,叫做“环境自净”,所谓“环境自净”指的是大自然的万事万物有一种自我净化的能力,会通过这种自我净化,将来自外部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做一定的缓解或者降低。但是,如果来自外界的排放大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这就会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污染”。其实,不仅是自然界,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也同样具有这种“环境自净”的能力,尤其是生活在信息社会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人们,每天都要面对浩如烟海、车载斗量的数不尽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说,每天都暴露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众多信息当中。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生活的人们往往都有一种自我净化的能力。但是这种自我净化的能力也是受到一定限制的。这些限制既包括自身条件禀赋的限制,也包括这些人所处的外部环境的限制。总而言之,我们既要承认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具有的这种自我净化能力,又不能也不应将这种能力做无限的夸大。有鉴于此,在科学传播的策划过程中,就有必要非常重视考量到作为传播对象的传播客体,他们的“环境自净”能力。如果不顾这种“环境自净”能力,一味强调“以我为主”的传播策划,就极有可能会导致所进行的传播超出了传播对象所能承受的自我净化程度,进而导致传播环境的污染,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科学传播策划不当所导致的“错误排放”,就像自然环境界那些废气、废水、废物、废渣等的排放一样。在科学传播过程中,这些错误排放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就不用说了,隐性的尤其值得注意。所谓隐性的错误排放,指的是相关行为主体往往包裹着各种各样的“高大上”的外衣,这里所说的各种各样的“高大上”的外衣既包括科学的,也包括政治的“外衣”。所谓科学的“外衣”就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在开展相关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将自己的科学传播策划行为包裹上似乎可以“证伪”的科学传播的大旗;所谓政治的“外衣”,则指的是相关行为主体在进行科学传播策划的过程中,往往打着“贯彻落实上级相关要求”的旗号进行所谓的科学传播策划,而他们实际上干的则是“拉大旗作虎皮”,“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⑥正是由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这样的包裹着种种“外衣”的所谓科学传播策划,往往使得其科学传播超越了科学传播客体的“环境自净”能力,造成了科学传播环境的污染,贻害无穷。

3.影响科学传播客体欣赏水平的渐进式提高

在真正的消费领域,“过度消费”往往是与“超前消费”联系在一起的。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超前消费往往是一种被动的行为。真正的主动者往往是那些相关消费品的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这些消费品的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销售最大化,往往会使出浑身解数,对于那些不具备相应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们,他们往往会采取“借钱给你”的方式,让你通过借来的钱款去消费那些原本没有能力消费的东西,当消费者一旦投入这些借钱给他们的所谓的“影子银行”或者高利贷发放者怀抱的时候,也往往就意味着他们的脖子上被套上了一条越勒越紧的“枷锁”,一旦消费者不能按期归还“影子银行”或者高利贷发放者放出的高利贷式借款的时候,这些借钱给他们的人就会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威胁恫吓、网上曝光等等方式对消费者加以威胁恫吓,这样往往不仅使得相关消费者走上绝路,甚至是家破人亡,而且往往还会影响到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近年来国家有关机构一直不断出台各种措施对各种影子银行和高利贷发放机构加以重拳打击!可以说,在消费领域,“影子银行”和高利贷机构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科学传播领域其实也同样存在着高利贷发放者或者“影子银行”这样的机构,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点击率无限增大,使自己的收视率和收听率迅速提高,使自己的阅读量和订阅量大幅度增长,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开展超越现阶段的相关策划,一下子将科学传播对象的审美判断、价值判断超限度地拔高。其结果往往就会使得这些科学传播对象的“消费欣赏水平”超越了现阶段,一旦这些科学传播策划者们的相关策划出现“断供”的时候,这些科学传播的对象可能就会面临着一种非常失望或者茫然的状态,从整体上影响科学传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策划不足”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策划不足”,既涉及到“能力”问题,又涉及到“方法”问题。

1.“能力”问题

所谓“能力”问题,是指从供给侧的角度加以考量,相关主体所储备的科学传播策划方面的资源与需求端对这种资源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倘若用经济学的术语加以表述的话,那就相当于是“短缺经济”(shortage economy)引发的后果。“短缺经济”是指经济发展中资源、产品、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一种经济现象。⑦短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因为资源并不充足而导致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面临着一个如何获得资源,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问题。⑧从理论上说,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是永远不可能得到充分满足的。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开头的那首诗“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正是为了解决这种永远不能满足的资源需求问题,所以才有了各式各样的理论和各种各样的实践。举凡大的政治、经济活动等等,无一不是为了获得更加充分的资源,更好地获得相关资源。可以说,人类所有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都是为了获得更多资源或者更好地配置资源而展开的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就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科学。科学传播的策划也需要相应的资源储备,这种资源储备对于某些单一的个体来说,可能会觉得已经足够了,但是在面对众多的甚至浩如烟海的科学传播客体对于这些策划资源的需求而言,可以说,科学传播的策划资源却往往是永远也赶不上科学传播需求侧也就是科学传播客体不断增长的相关需求的。用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语加以表述的话,那就是存在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需求和这些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之间的矛盾。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策划”一词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汉书》。今天其主要含义已经有众多的语义指向。按照不同的行业划分,可以有文化策划、军事策划、商业策划、政府策划、军事策划,等等;还可以按策划对象分成选题策划、产品策划、专题策划、项目策划、体育策划、影视策划,等等。从这些分类和语义指向中,我们不难看出,“策划”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单个个体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很难穷尽这些知识,所以难免会遇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所以往往会出现科学传播的客体需要相关策划主体开展相关策划时,由于相关行为主体自身的相关知识的储备不足而造成的供给严重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

2.“方法”问题

科学传播策划资源的供给不足,除了相关策划资源有限的原因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资源配置不得法的方式、方法方面的原因。要使用正确的方法配置科学传播的策划资源,就不能不提到一门新兴的学科“运筹学”。熟悉的朋友想必都知道“运筹学”是一门历史并不是很悠久的学科,它诞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美、英等西方国家为了军事斗争的需要,急需将有限的军事资源加以科学的配置,通过有效的方式分配给各种不同的军事需求单位。应当说,这门新兴的学科在帮助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同盟国战胜法西斯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等邪恶势力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后,有感于“运筹学”在军事领域的成功运用,西方社会开始对这门科学“军转民”,逐渐将其推广到社会的各个相关领域。⑨运筹学的历史虽然不是很长,并且发轫于西方,但是在中国却可以在很久以前就能够找到它的影子,其雏形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战国时期的“田忌赛马”,其后,像宋代的大能臣丁渭翻修北宋皇宫都先后采用了运筹学方面的某些原理。⑩在对“运筹学”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知道、不重视“运筹学”,或者虽然知道但却对“运筹学”胡乱加以运用,就不可能对有限的资源加以科学的配置和利用。同样的道理,在科学传播的策划过程中,对相关比较珍稀的优质策划资源配置,可能也存在着两种问题,一种是相关的资源配置主体,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运筹学”这个概念,或者说,虽然听说了也没有把这一门科学当成一回事,所以,对于相关的科学传播策划资源往往是粗放式配置,没有加以任何科学安排,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虽然也承认“运筹学”是一门科学,但却对这门科学所知甚少,不求甚解,甚至断章取义地加以随心所欲的运用,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三、应对策略

“策划”在科学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决定科学传播往什么方向走,而且往往还影响着科学传播怎么走,如何行稳致远。恰如有人所说,“策划不到位,干活白挨累”。为了确保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在对我们前面所提的相关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要应对上面提到的“策划过度”和“策划不足”的问题,就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加以解决。

(一)在“适配”上下工夫,努力确保科学传播策划与相关对象的“匹配度”

这里所说的“适配”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三个实施路径,分别是:“时间适配”“空间适配”和“人员适配”。

1.时间适配

时间是“物质永恒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是人类用于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现代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可言,所以时间的增量永远是正数”。我们这里所说的“时间”至少有两个语义指向,一是指具象的某一特定的时间,二是指众多时间积累而形成的一段时间,后者一般又称为“时期”或者“时代”。所以“时间适配”至少可以有多种选项,其中一个是与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个体所拥有的“时间”的适配,我们都知道,虽然从理论上说,每个同时代的人似乎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是,同一个时代里面的人,他们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也是并不完全相同的,用比较形象的話说,就是有的人能够跟得上时代,有的人可能落后于时代,也有的人走得太远超前于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想要做好时间的适配,虽然从理论上说应该努力做到与每一个人在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中所处的那个时间段相适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却很难做到。所以,这里所说的“时间适配”,主要还是指的是与一段时间凝聚在一起的历史时期或者相关时代做相应的适配。这种情况下相关行为主体又有几个选项:其一是“远远超越于时代”,其二是“远远落后于时代”,其三是与时代保持合适的关系。“远远超越于时代”很可能会成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先烈”,而“远远落后于时代”,则有可能会被该时代的人或该时代的历史所抛弃,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时间的适配。实际上是指要稍稍领先于科学传播策划者所处的那个时代,但又不能领先得太多,要稍稍对众人在该时代所处的位置做一些“提取公约数”式的提纯,又不能“提纯”得过多过猛。一言以蔽之,就是既不能当“先烈”,也不能当“后进”,而是应当努力通过时间的适配,在科学传播策划方面走在时代前列,充当时代的先进者。

2.空间适配

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场所。和“时间”一样,“空间”也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历史继承性和约定俗成性。虽然天文学术语中有所谓“平行世界”的说法,有些科学幻想作品甚至还将其进一步加以浪漫想象创作出相关作品,如刘慈欣的《三体》,但后者毕竟只是科学幻想,现实的情况表明,至少在目前我们还只能生活在由“长”“宽”“高”三个维度所构成的三维空间之内。“长”“宽”“高”构成的三维空间,从某种意义上具象一点说也可以视为是我们大家通常所说的地球。虽然有口号说,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拥有同一个梦想!但是,对于这个蔚蓝色的星球所构成的空间还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进一步的划分。通过这些划分,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居住空间进一步分成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社会所在的区域。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家、民族、社会所生存的空间也不是铁板一块,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划分,将其进一步分成一个一个相对更小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命名。如果从“行政管辖”的角度可以将其再进一步划分成同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行政区划,而从文化覆盖的角度,则可以将这些空间进一步分成不同的文化圈层或者文化区域。不同的行政区划之间以及不同的文化圈层空间之间往往存有相当大的不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对于“平行世界”我们可以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对于现实空间的细分,我们却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且承认这种不断细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至少在开展科学传播策划时是如此。其实,在不同的行政区域空间和不同的文化区域空间内部又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分,细分成不同的更小的行政区划,或者是更小的文化圈层,这些更小的空间我们如果仅仅只看到了它们的共同点,那可能就会遇到一些问题。科学传播策划过度供给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将人类社会所生存的这个空间当成一个没有任何差异的空间,至少没有充分认识到不同空间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往往想当然地将其他空间适合的科学传播的方式、方法、内容、渠道等都认为完全适合策划者所在这个空间,所以就难免会出现生搬硬套、囫囵吞枣的情况。其实,在“彼地”适合的传播样态、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在“此地”却不一定适合,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之所在。因此,在科学传播策划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抱着谦逊的态度,认真汲取其他空间有益的经验与智慧,充分搬来“他山之石”,以攻我之玉,同时更应实事求是地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不同的空间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性,在开展相关的科学传播策划时,应当以“因地制宜”作为出发点,以“实事求是”作为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努力避免科学传播策划中的过度供给问题。

3.人员适配

人们经常说“人生而平等”,不承认这一点是思想认识上的不正确!但是人与人之间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不认识并承认这一点也不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关于人对外部事物接受方面存在的差异,学者一般认为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先天的原因”,二是“后天的因素”。所谓“先天的原因”就是指相关行为主体的先天禀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赋”不同的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曾经将人分成“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等四种类型,这种划分是否有道理我们暂且不论,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西方人认为人与人之间在对外部世界认知方面还是存在着先天性差异的。中国古人其实也有过相关的论述。司马迁老先生在《史记》中曾经提到,张良在获得黄石公传授的兵书之后,曾经先后给许多人讲过,大家都听不懂,而没有念过几天书,大字不识几个的刘邦却一听就懂。所以,司马迁借张良之口发出慨叹。说刘邦“殆天授”。其实,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与人之间在接受外部事物的时候,可能确实存在着差异,比如,有人天生就对数学比较敏感,有的人天生就对文学比较敏感,有的人天生就对音乐艺术比较敏感,我们分别可以称其为具有数学天赋、文学天赋或者音乐天赋等等。所谓“后天的因素”则指的是通过后天习得所获得的能力,后天习得一般是通过教育等方式进行的。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往往使得相关行为主体在后天习得也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造成结果上的实际差异。这里所说的“主观上的原因”指的是某些相关行为主体主观上“不愿学”或者“学不好”,前者是相关行为主体的“态度”问题,后者则是他们的“能力”问题。这两种情况有可能同时在一个相关行为主体身上存在,也可能只存在一种。无论是同时存在,还是只存在一种,都有可能影响相关行为主体的后天教育習得;这里所说的“后天的原因”指的是家庭原因、行政区划原因和文化圈层原因等。所谓“家庭原因”是指每个家庭自身的经济状况都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时候甚至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支撑相关行为主体在后天习得也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做一场“想走就走”的教育“旅行”。所谓“行政区划原因”则是指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的行政区划之间还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不平衡,比如说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内部的不同下一层级的行政区划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等,这些差异往往使得不同的行为个体在获得相关的教育经费的支撑方面的力度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相关行为主体后天教育习得的更好获得。所谓“文化圈层原因”指的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很多家庭在对不同性别下一代的未来预期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很多家庭家长头脑中往往或多或少地还存有一定的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在有两个以上下一代的情况下,往往把更多的经济资源投放到男性下一代也就是儿子身上,而对女性下一代也就是女儿则往往并没有给予多大的投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这些原因都对相关行为主体后天习得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在充分描摹和勾勒出相关行为主体在后天习得方面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路径加以应对:一种是“寻取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和路径,另一种是“画像”的路径或方法,前者也就是“寻取最大公约数”指的是要从并不十分精准的众多传播对象中寻找到最大的共同点,而忽略掉他们的不同。这种方法就好比很多大型歌唱比赛,评委会给歌手打分的时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选择平均值一样,比较适合传播对象并不能精准计量的传统的大众传播的科学传播策划;所谓“画像”路径或方法,指的是要借助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新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用各个平台上积累下来的有关科学传播对象的相关大数据,在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合规、合法的研究和描摹的基础之上,为每一个潜在的或者显在的科学传播对象做精准式的画像,比较精准地勾勒出他们的价值判断、审美偏好、道德取向等等,以便“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针对不同具象目标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每一个传播对象都“一人一策”,这样就有可能化解科学传播策划过程中存在的“过度策划”问题。

(二)在“提质”“增量”上下工夫,努力化解科学传播策划过程中“策划不足”的问题

科学传播策划过程中“策划不足”的问题其原因有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有很多选项,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在“提质”“增量”上下工夫。下面分别展开加以阐述。

1.在“提质”上下工夫,努力提升相关科学传播策划者个体的素质

这里所说的“提质”的“质”指的是“素质”的“质”。这里所说的“素质”主要有以下三个语义指向:一是指“自然素质”,二是指“业务素质”,三是指“心理素质”。所谓“自然素质”是指相关行为主体的先天禀赋,也叫“天赋”,此项内容前面已经叙述过,此处不赘叙。所谓“业务素质”又可以进一步分成“与科学传播直接相关的业务素质”和“与科学传播策划间接相关的业务素质”两类。所谓“与科学传播直接相关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策划学、传播学以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所谓“与科学传播策划间接相关的业务素质”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对于以各种形式传承下来的文化资源的存储与利用的能力。所谓“心理素质”指的也是一种能力,是指在先天禀赋基础上,经过后天习得以及相关行为主体自身的实践训练所形成的相关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心理素质”可以从很多维度加以衡量,比如说可以从性格的维度、认知潜能的维度、心理适应能力的维度、内在动力大小的维度等等加以衡量。许多人“业务素质”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自然素质”就是先天禀赋也很不错,但是在开展科学传播策划时,却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心理素质”方面不过硬、不到位,也就是说可能失败于并不合适的个性,以及在心理抗压能力、心理适应能力方面不强,或者说没有健康的心态,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强烈的内在动力等等。因此,必须在充分激活并且用好用足每个人自身的“自然素质”,也就是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比较好地解决科学传播策划过程中“策划不足”的问题。

2.在“认同”与“跨界”上下工夫,不断扩大科学传播策划队伍的数量

从理论上说,科学传播策划队伍至少应该由两部分人组成,这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专职的科学传播策划者”,另外一部分则是非专职的“兼职科学传播策划者”。这两部分人承担的日常工作虽然并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其实都追求两种“认同”,这两种认同一种是“自我认同”,一种是“他者认同”。所谓“自我认同”,是指科学传播策划的策划者,无论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他们可能都“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这种“理智”是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往往都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传播策划工作具有坚定的信心。“自我认同”其实是一种内生动力,会使相关行为主体在进行科学传播策划时,有一种有价值的感觉,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自尊感和自信感,这些其实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然,这种“自我认同”也是必须建立在非常科学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内省文化”,非常重视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而这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基础上的扬弃式的“自我认同”的过程,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所谓“他者认同”是指来自相关行为主体之外的其他人的认同。这种认同对于相关行为主体开展科学传播策划,无论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也都非常重要。中国古代先哲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铜”“人”“史”等都是相关行为主体的“他者”,这些“他者”实际上起的是提供另外一种视角进行观察的作用。就像人不通过镜子是永远也不可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一样,人们往往很难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有价值做出非常客观和公允的评判。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引进来自自己以外的“他者”的评价,如果这些评价对于相关行为主体是肯定和认同性质的,那就会给相关行为主体所从事的科学传播策划工作鼓劲加油,增添不可或缺的外部动能。由此可见,这种“他者认同”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就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制度设计,不断增加相关行为主體的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从而不断增加他们的自信和他信,从而不断扩大科学传播策划队伍的数量。所谓“跨界”,“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是当下的主流价值观”。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日新月异,“跨界”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扩大科学传播策划队伍,就有必要鼓励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行为主体进行相关跨界:首先,应该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鼓励更多的非专职的相关行为主体进入专职的科学传播策划队伍。其次,应当鼓励专职的科学传播策划工作者尽可能多地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甚至在不影响其所从事的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与其他工作,以便开拓视野,增广见识,触类旁通,使其所从事的专职科学传播策划工作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有新的提高,甚至质的飞跃。

注释:

①详细请参见《百度百科》“过度消费”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F%87%E5%BA%A6%E6%B6%88%E8%B4%B9/8057220?fr=aladdin。

②Dietram A. Scheufele,Nicole M. Krause. Science audiences, misinformation, and fake new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9,116(16).

③详细请参见《百度百科》“生态环境”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9F%E6%80%81%E7%8E%AF%E5%A2%83/84119。

④也尔森·阿吾肯:《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新农业》2021年第3期。

⑤张之洞在《半山亭记》中写道“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详细请参见蒋相浦:《张之洞的〈半山亭记〉》,《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第2期。

⑥T?nase Tasent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Social Media Era – from Mediatization to Decentralization[J]. Acta Universitatis Danubius:
Communicatio,2014,8(1).

⑦陶一桃:《科尔内与短缺经济学的产生》,《特区经济》2000年第6期。

⑧Russell King,Julie Vullnetari. From shortage economy to second economy:
An historical ethnography of rural life in communist Albania[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6,44.

⑨Lenos Trigeorgis,Andrianos E. Tsekrekos. Real Options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 Review[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8, 270(1).

⑩关于丁渭翻修北宋皇宫运用运筹学原理请参见王爱平:《一举而三役济——古代建筑工程运用“运筹学”范例》,原载于《建筑工人》1981年第9期。

详细请参见《百度百科》“时间”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7%B6%E9%97%B4/25651#viewPageContent。

详细请参见《百度百科》“平行世界”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3%E8%A1%8C%E5%AE%87%E5%AE%99/69962?fromtitle=%E5%B9%B3%E8%A1%8C%E4%B8%96%E7%95%8C&fromid=3098376。

Vicki Abrams Motz. 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III:
Inspiring Novel Collaborations and Building Capacity:
Proceedings of a Colloquium[J]. The Ohio Journal of Science,2018,118(2).

张瑶、宋歌:《跨界主持人给播音主持工作者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新闻传播》2021年第9期。

猜你喜欢科学传播策划问题古蜀三星堆的来龙去脉大自然探索(2021年7期)2021-09-26试析科学传播中内在的伦理属性高等建筑教育(2018年3期)2018-10-12打通科研论文和科学报道之间的障碍科技传播(2017年17期)2017-09-22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新课程·中学(2017年5期)2017-07-03初中心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散文百家·下旬刊(2017年3期)2017-05-18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年3期)2017-03-24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16年17期)2016-07-11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科技知识动漫(2016年2期)2016-01-27《海洋岛屿与国防》栏目获省优秀选题策划奖铁军(2014年1期)2013-12-26因影像 更感同身受数码影像时代(2009年5期)2009-06-29
热门推荐
  • 解放思想大讨论方案

    解放思想大讨论方案6篇【范文一:解放思想大讨论方案】 根据省委办公厅《关于市县开展“解放

  • 关于规范党员活动室建

    关于规范党员活动室建设的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和改善党建活动条件,根据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订局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一、目的意义党员活动室是党组织活

  • 城市宣传片策划方案例

    制作城市宣传片癿目癿是为了声色幵茂地凸现城市独特癿风格面貌,从而建立对该城市癿好感度。以下是整理癿城

  • 2023年度培训计划方案

    培训计划方案1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研究,建立科学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方略,总结和探索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发挥其实施素质教育主体实践基地的作用,促进劳动技术教育

  • 文化传媒公司绩效考核

    1 文化传媒公司20 年绩效和业绩管理方案 一、提成制度(业务提成及奖励) 提成按实际到帐广告款金额

  • 2023年度应急演练方案2

    应急演练方案(精选21篇)应急演练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积极做好项目部安全工作,避免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逐步提高项目部及施工队全体人员安全意识,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思

  • 校园美食文化节活动策

    校园美食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2023年度国庆节升旗仪

    国庆节升旗仪式方案1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规范升旗仪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提高学生的荣誉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二、活动主题:  我向*敬礼,喜迎“十一”国庆节